迪士尼版的《花木蘭》究竟是成功出圈,還是沉淪苦海,各抒己見

2020-09-13 無我才能有境界

迪士尼版的《花木蘭》在國內上映已經過去兩天了,個人感覺這部作品還算不錯,可網評口碑承一邊倒的趨勢,負面評論的浪潮一浪接著一浪。這部作品究竟在國內會不會出圈,還是繼續沉淪苦海呢?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至今為止也是唯一保存歷史完整度最高的一個國家。華夏文明悠悠歷史長河中,有太多英雄豪傑,作為一個中國人都不見的對所有人有所了解,更何況是一個外國導演呢。

花木蘭替父從軍巾幗不讓鬚眉,但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在哪個飽受戰爭洗禮的年代,用西方文化來詮釋中國文化,顯然行不通,即便大製作,服裝也不能超脫出中國人的接受範圍。

即便中國導演也一樣,一味地追求高質量的作品,卻忽略了最細微的底層文化,服裝太乾淨,太奢侈太豪華。這嚴重違背了我們的基礎常識,與現實背道而馳,帶來的必定是負面評價。

為什麼《亮劍》可以成為佳作,就是因為它貼合實際,深度還原了當時的戰爭殘酷,服裝的殘破不堪,大家基本都是灰頭土臉,這才符合實際,才讓人更容易接受,而不是嗤之以鼻的一笑而過。

所有外國人都在試圖去理解早期中國人的思想和精神文化,試圖利用西方哲學來融合中國文化,以女權主義來解釋那段不為人知的歷史,不過越是這樣越容易用力過猛。

其實除了幾位主演是中國人外,大部分都是西方元素的影子,這部作品可以說在脫離國人所知的那段歷史。

「忠孝禮義廉恥」在中國人的心裡根深蒂固,這是骨子裡血液裡流淌的東西。西方宣洩的是自由,崇尚自由。兩種風格截然不同,兩者相融會從視覺、聽覺產生矛盾。

我國古代思想被枷鎖束縛,男女接觸不會像如今這樣,花木蘭才能在軍中不被發現,可這種偽裝也會讓她力憔悴,畢竟要讓自己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一旦放鬆自己的身份就會被識破,所以「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這句話也不會流傳至今了。

試圖想徹底理解中國文明歷史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這部《花木蘭》我們只能從另一個角度去欣賞,要脫離我們的傳統思想才可以提高觀影感。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必刪除)

相關焦點

  • 迪士尼版《花木蘭》究竟是翻拍還是翻車
    由迪士尼翻拍的《花木蘭》已經於9月11日正式上線了。早在1998年迪士尼就將《花木蘭》改編成動畫,票房大賣3億美元看起來花木蘭這個故事題材在國外也十分受觀眾喜愛,這看起來是件好事,不過是不是真正被花木蘭所體現出來的精神所吸引目前看起來還有待商榷。在動畫電影上嘗到甜頭的迪士尼才有了翻拍真人電影的念頭。
  • 真人版《花木蘭》的票房表現來看,迪士尼翻拍是成功還是失敗
    在迪士尼+平臺上發布備受期待的真人版《花木蘭》對迪士尼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風險。那麼《花木蘭》的票房成功了嗎?此外,與另一部備受關注的迪士尼+發行的音樂劇《漢密爾頓》相比,《花木蘭》表現不佳,在首映之前,迪士尼+平臺的用戶增加了74%。很難說《花木蘭》是迪士尼的票房成功還是失敗,就像飽受詬病的真人翻拍版《小飛象》,2019年首映,首映票房也達到了4500萬美元。
  • 劉亦菲的花木蘭徵服了東西方觀眾,迪士尼版《花木蘭》卻未必能
    劉亦菲的妝容「醜」出了圈,但這可能不是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最大的麻煩。就在昨晚,迪士尼真人版電影《花木蘭》發了首版預告,只有1分半,觀眾期待的李連杰甄子丹鞏俐還沒出場,重點都放在了劉亦菲飾演的花木蘭身上。
  • 迪士尼新片劉亦菲版《花木蘭》
    花木蘭這個女權IP並不是迪士尼第一次用,早在1998年,迪士尼就出品過動畫版的花木蘭花黃妝確實是木蘭辭的元素,但化妝你得好好畫,長點心,誰讓你惡搞我們家女神的,你迪士尼是大廠,就這麼缺化妝師?畫的都沒我們民間藝術家來的好。
  • 迪士尼版《花木蘭》北美預售撲街,與中國版《花木蘭》有何不同?
    是國內春節假期被撤檔的《唐探3》以及《姜子牙》,還是迪士尼動畫真人版電影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呢?據悉《釜山行2》也將在2020年夏季8月份播出,看來今年的好電影還是非常多的。但是這個消息的真實性受到了網友的懷疑,劉亦菲飾演的《花木蘭》在宣傳期的熱度不是非常高嗎?而且據說這部電影才僅預售2天,怎麼就計算出周票房了呢?
  • 迪士尼劉亦菲版《花木蘭》定檔,美國的文化輸出還是中國傳統文化
    美國人拍《花木蘭》,木蘭的妹妹是越南演員,戀人是紐西蘭演員,國際化的木蘭將走向何處?萬眾矚目之下,迪士尼真人版劇情電影——《花木蘭》將於7月24日在北美上映,該電影匯集了劉亦菲、甄子丹、鞏俐、李連杰等多位華人明星,導演是美國導演妮基·卡羅。
  •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
    」花木蘭作為亞洲第一個進入迪士尼的公主,可謂是備受關注,同時也是迪士尼的一手好牌。而這手好牌有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呢?爭議還是蠻大的。首先許多電影解說的視頻博主為了賺足眼球,選擇從演員的國籍入手,鼓吹國籍。新加坡人李連杰演皇帝、美國人劉亦菲演花木蘭、新加坡人鞏俐飾演巫女、美國人鄭佩佩飾演媒婆等。
  • 1998年動畫片《花木蘭》,迪士尼最成功的中國元素作品
    筆者在網絡上看了該電影的預告片,實事求是講,有些地方還是可圈可點的,比如迪士尼尊重歷史大量啟用華人演員而不是讓好萊塢演員越俎代庖,劉亦菲、甄子丹、鞏俐和李連杰的戲份最多。戰爭場面看著也比較不錯,劇情相對也很燃。但是,筆者有一種感覺,如果將這部真人版《花木蘭》和1998年的動畫片花木蘭放在一起讓筆者選的話,可能筆者還是寧願重溫動畫片的可能性更大。
  • 迪士尼版《花木蘭》惡評如潮?網友:劉亦菲你演虧了
    昨天是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在中國上映的第一天,大家打算去電影院看麼?可就是這個線上播放,幾乎壞了《花木蘭》的口碑,瓜姐眼看著豆瓣評分掉下了及格線,而內地票房也變得不可預測了。有很多人說,這一切的源頭都是因為迪士尼的線上收費播放,線上看《花木蘭》的價格相當於三張電影票,那付了費的觀眾能不更嚴格嗎?
  • 迪士尼撲街,這版《花木蘭》到底錯在哪?
    花木蘭》沒啥毛病,硬說有毛病的話,也都是熟悉的迪士尼老味道。先就「不中國」這個觀點說一說這版《花木蘭》是在1998年迪士尼動畫版基礎上改編的真人版,而看過動畫的觀眾其實能發現,這兩版在大框架上沒什麼改變。
  • 《花木蘭》評分過低,是迪士尼的鍋,還是觀眾太嚴苛?
    如果說《信條》的國內口碑是兩極分化,《花木蘭》的國內口碑則是一邊倒。在影評社區豆瓣,《花木蘭》一度定格在刷新了迪士尼電影最低分的4.7,分值稍有回升後,仍深陷爛片區域不能自拔。由於疫情影響,迪士尼全球發行時採取了影院與流媒體的「雙軌制」,連同北美在內的地區,《花木蘭》已於4日登陸Disney+,流媒體的訂戶需要繳納29.99美元才可觀看。 然而另一方面,西方影視媒體卻給出了與國內大相逕庭的評價,《視相》雜誌稱其「打破常規」,言下之意是對迪士尼的新作非常滿意。
  • 迪士尼巨作《花木蘭》票房持續走低
    》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花木蘭事跡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等。花木蘭從語文課本上被人熟知,幾乎每個學子都知道有個巾幗英雄叫做花木蘭,這是我們的驕傲。而在國外關於花木蘭的改編也不少, 最為出名的便是迪士尼出品的女性角色創作的《花木蘭》據說當年票房不弱,這一點不得不佩服迪士尼的審時度勢蹭熱度。
  • 花木蘭是迪士尼版的上海堡壘
    身為20多年的迪士尼資深粉絲,對於今年真人版《花木蘭》是抱有很大期待的。然而看完之後,發現我還是太傻太天真,這次真的栽在了迪士尼的手上。真人版《花木蘭》卻反其道而行之。首先,它為主角花木蘭增加了一個「氣」的設定,女孩子不可以擁有「氣」,即便是有了也要隱藏起來,否則就會被人們當做女巫。
  • 劉亦菲版花木蘭,這是一部迪士尼出品的真人版美國電影
    2020美國版花木蘭基礎簡介《花木蘭》是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真人版劇情電影,由妮基·卡羅執導,劉亦菲、甄子丹領銜主演該片根據迪士尼1998年同名動畫片改編,講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勇戰柔然的故事。這一部2020劉亦菲版花木蘭由美國迪士尼電影公司拍攝的電影,姑且可以稱得上是迪士尼招牌的公主電影系列。
  • 被吐槽的迪士尼版《花木蘭》妝容,竟被外國人爭相模仿
    說起迪士尼版的《花木蘭》電影,因為疫情的關係,真的是一波三折。近日,好不容易在國內定檔的《花木蘭》,卻又遭到了大家的吐槽,這對於即將上映的檔期,不知道會不會有影響。可能夠高度還原南北朝時期的妝容,也是人家迪士尼的用心,在這一點上還是值得鼓鼓掌的。而與國內的吐槽相比,外國人似乎很喜歡這樣具有民族色彩的妝容,紛紛在社交平臺上cos了起來。
  • 劉亦菲《花木蘭》證明,迪士尼難以拍出偉大的翻拍電影
    自從《花木蘭》電影上映後,豆瓣評分就跌到了4.8,之後又跌到了4.7。簡而言之,迪士尼的這次大冒險,顯然並不是很成功。那麼讓我們一起分析一下,《花木蘭》這部電影,究竟差在哪裡,以及為何迪士尼拍不出偉大的翻拍電影。
  • 迪士尼公司最新翻拍的真人版《花木蘭》與動畫版《花木蘭》的區別
    》不像迪士尼的動畫版《花木蘭》那樣適合兒童。事實上,這部價格昂貴、光彩照人的迪士尼獨家電影並不是1998年《花木蘭傳奇》的翻拍版。素材相當陰暗,沒有歌曲,最適合兒童(也很容易銷售)的角色——龍木須(Mushu)和蟋蟀克裡基(Cri-Kee)——也不見蹤影。真人版《花木蘭》被認為是一部全新的電影,更接近中國古代民歌《花木蘭歌謠》。
  • 迪士尼《花木蘭》真人版vs動畫版,哪個版本更好?
    2020年的翻拍採取了一種非常不同的方式,將《花木蘭》 打造為一部嚴肅的戰爭片,有著令人驚嘆的戰鬥場面,但與原著只不過是一點過眼雲煙的相似之處。這兩部電影都試圖講述花木蘭作為一個女人在古中國找到自己定位的故事,但只有一部成功了。1998年的動畫片《花木蘭》是迪士尼動畫電影興起的一部分,標誌著迪士尼回歸到以著名故事為基礎的批判性電影和商業電影的成功。
  • 《花木蘭》是如何被迪士尼搞砸的?
    然而目前電影還沒在國內正式上映,已經有7萬+人打出4.7分的差評,熱度還是有的,但口碑已經崩塌。動畫版《花木蘭》的成功,中國本土對於花木蘭IP的認可,再加上近年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票倉所表現出的市場潛力,以及花木蘭身上所體現出的難得的「女權意識」,都讓迪士尼認為做真人版《花木蘭》時機已經成熟。
  • 迪士尼拍《花木蘭》,14億打水漂?花木蘭被迪士尼糟蹋慘了
    》顯然已經失卻了方向,在《木蘭辭》原文和動畫版電影之間苦苦掙扎。《花木蘭》之後,他們一直期待真人版的出現,希望重現那些經典鏡頭和名場面。難道這就是單純為作而作的一出鬧劇嗎?,除了家國意識,花木蘭的貞潔、忠孝更是歌頌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