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拍《花木蘭》,14億打水漂?花木蘭被迪士尼糟蹋慘了

2020-09-15 看鑑


豆瓣4.9分,主演劉亦菲,上映四天後累計票房一億多。


如果一部電影集齊了以上幾點,按理說不應該成為這個喧囂時代的頭條新聞,這樣「平平無奇」的片子應該像它的無數先輩一樣悄無聲息地下映。


可惜這部電影的出品方叫迪士尼


可惜這部電影的名字叫花木蘭



你不得不佩服這個IP中蘊含的魔力,能讓一眾美國人不惜漂洋過海選演員,也能讓一堆忙得腳不點地的中國人抽出時間對著它各種吐槽。


那麼,《花木蘭》值得這樣被罵嗎?



01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一首《木蘭辭》,是萬千中國人在畢業之後都難以忘懷的旋律。想忘都不行,因為這篇課文要求全文背誦,老師要考的。



不過大多數人不清楚的是,木蘭其人,除了這首民歌再無旁證,幾乎可以認為是個虛構人物,連花姓都是明朝徐渭在小說裡添上的。


應該說迪士尼選了一個「easy」難度的題材,給自己的創作留了充足的空間。但這部投資達兩億的真人版電影,依舊迎來了罵聲一片。


網友們確實有理由憤怒,裡邊太多站在西方視角上對於中國的理所當然。


比如影片中的對聯,「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望世間眷屬都是有情人。」



槽點密集得你都很難用一句話說清。


首先不合對聯的規範,對聯講究上下銜接,但不能重複。


這樣車軲轆話來回說,堪比女俠郭芙蓉的名對「過完猴年是雞年,過完雞年是狗年」


其次時代錯亂,有情人終成眷屬出自元代的《西廂記》,卻一下子穿越到北魏年間了。


比如,咱們課本上耳熟能詳的「雙兔傍地走」



影片中居然真的用了兩隻兔子跟木蘭賽跑?


比如,劇組花了大力氣布景的福建土樓


為了凸顯文化底蘊,別具特色的土樓成為了電影舞臺,但土樓產生於宋元時代,跟故事背景相去甚遠。


有網友見此戲稱,「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胡建人。」



文化的隔閡就如重重關山難以跨越,《花木蘭》顯然已經失卻了方向,在《木蘭辭》原文和動畫版電影之間苦苦掙扎。



02

萍水相逢,儘是他鄉之客

即使拋開中國文化的濾鏡,《花木蘭》也很難被稱為一部好電影。


一是定位混亂


《花木蘭》到底是拍給誰看的呢?



作為面向中國市場的古裝片,它的低級錯誤太多,完全不能贏得中國觀眾的青睞。


定位的混亂反映在電影中,最直觀的便是服裝、化妝、道具。


李連杰飾演的皇帝,兩撇中分鬍子,一頂黑帽子,造型依然是傅滿洲的刻板印象。


在服飾上,皇帝內衣的衣領設計層層疊疊了六層,看得出,這衣服很壕,但這審美,一言難盡。



還有花木蘭的立領。


中國最早是明朝中期才出現立領,這又是一穿越時空的「創新之作」。



《花木蘭》的服、化、道不可謂不精緻,然而,也僅僅是精緻罷了。


即使外國觀眾看不出本片所犯的低級錯誤,即使這樣浮誇的美術風格能滿足他們對於神秘東方的想像,那濃妝豔抹的妝容也足以讓他們悚然一驚。


一部電影的服、化、道,既做不到符合歷史的考究準確,也做不到審美上的賞心悅目,就算再精美,恐怕也難逃一句「金玉其外」的評價。


對於外國粉絲而言,花木蘭角色是他們排名第一的迪士尼公主。



在1998年版動畫版《花木蘭》之後,他們一直期待真人版的出現,希望重現那些經典鏡頭和名場面。


但是,真人版拋棄了木須龍這一亮點角色,取而代之的是鳳凰


有趣的內容拿掉之後,影片也沒有更加嚴肅和深刻,反而更加無聊。


花木蘭中的臺詞更讓我們雲裡霧裡。



「你身體裡的氣」、「隱藏你的氣」、「發揮我的氣」諸如此類的臺詞有很多,一個依託於中國故事拍成的電影,這個「氣」,不僅外國人看得一臉懵逼,中國人還氣得一臉懵逼。


甚至,還拋棄了迪士尼一貫的歌唱作風,中間一首歌也沒有,完全驢頭不對馬嘴。


中國市場沒討到好,也傷害了不少國外迪士尼的粉絲。



二是敘事邏輯崩盤。


相較於動畫版,真人版新加入了鞏俐扮演的女巫。


然而這一改動實在難稱高明。


且不說中國歷史上哪有什麼鬼的女巫?女巫的劇情線也是個謎。



反派可汗讓鞏俐偽裝成大臣去接近皇帝,結果鞏俐直接把實話給說了:可汗找你約架


讓人不禁要問,那搞陰謀的意義在哪裡?難道這就是單純為作而作的一出鬧劇嗎?


李連杰的反應更加印證了觀眾的猜測,作的不止反派,還有皇帝本人,於是他就瀟灑地放棄了主場優勢,隨便帶了幾個人去赴約。


唉呀媽呀,這倆人一個比一個敞亮。



黃師傅終於在沒有BGM的情況下惜敗,但觀眾已經徹底提不起興致了,正常人都知道這肯定是給花木蘭來救的。


接著,女巫鞏俐莫名其妙地變成好人,替木蘭擋了可汗一箭,掛了,洗白都不能改變自己工具人的宿命,屬實慘。


反派自然會失敗,甚至是不是花木蘭擊敗他都不重要。


畢竟如果有一個國家將軍是甄子丹,皇帝是李連杰,究竟得是什麼智商的人才會去入侵它呢?



三是人物刻畫流於表面。


勇敢而淳樸的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女性代表,除了家國意識,花木蘭的貞潔、忠孝更是歌頌的重點。


但編劇沒有給木蘭這個角色太多發揮的空間。


按理說女性思想也是近幾年好萊塢電影的熱門話題,否則迪士尼也不會投入這麼多。



可惜好萊塢擅長的,也就那三板斧。


沿襲西方式的思維,塑造的是一位等待覺醒的個人英雄主義的「超級英雄」。


動畫版的女主是一個平凡的女性替父從軍,歷經磨難後成為英雄的故事,但真人版,一開始就賦予了女主強大的力量——


編劇其實根本沒想好怎麼挖掘角色的精神世界,就把她放進一個強行嵌套進一個女性覺醒的模板裡,草草了事。




03

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花木蘭》折射出的,便是全球化市場下,美國好萊塢的窘境。


站在電影工業的角度,花木蘭是極其出色的,但作為觀眾,不管是什麼文化背景,都很難被其打動。


運用中國元素時犯下的種種錯誤,只不過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



好萊塢的電影生產線,足以將一個平庸的劇本打磨成無比震撼的大片,可對於電影而言,工業技術並不是最重要的東西。


美國已經在世界第一的寶座上坐得太久了,讓他們很難了解其他文化的精髓和奧妙。


更何況,這麼多年的自信和驕傲,他們也不容易完全接納理解另一種文化。


這樣一種不對等的心態,對於跨文化的創作來說,很可能是致命的。



對於誤解,如何看待還算次要,更重要的是,打破它。


不過,與其指責他們對中國文化的不了解,不如早日用我們的電影讓世界見識見識,什麼才是真正的中國。


參考資料:

陝西師範大學教授於賡哲視頻

新聞:花木蘭北美取消上映


相關焦點

  • 14億打水漂!糟蹋《花木蘭》的迪士尼,這次虧慘了
    但刀哥可以肯定的說:這次真人版《花木蘭》,被迪士尼糟蹋了!從年度爆款到年度爛片:花木蘭,被糟蹋了!毫無疑問,《花木蘭》是最受矚目的迪士尼真人公主電影。光預告片播放量就是《復聯4》的兩倍!14億劇組的特效,堪稱是迪士尼真人翻拍電影中成本最高的一部,就這?華麗夢幻的服裝一直是迪士尼公主系列的招牌。《花木蘭》是迪士尼真人公主系列的第五部,前面四部除了《阿拉丁》都是拿過奧斯卡提名的。
  • 《花木蘭》:迪士尼的野心、自負與潰敗
    即使《花木蘭》的票房勉強達到5億,這個成績仍然遠低於迪士尼真人版《獅子王》《美女與野獸》《奇幻森林》在中國取得的成績,以上這些電影的票房成績分別為8.33億、5.90億、9.76億元。 而《花木蘭》在中國的票房對於迪士尼而言有多重要呢?
  • 劉亦菲《花木蘭》口碑撲街,迪士尼14億打水漂了?
    今天,引起了世界關注的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電影終於在國內上映了。(這海報,嘶...)一向華麗的迪士尼公主,這次是真的摔慘了!它為何會遭遇如此滑鐵盧?《花木蘭》的故事流傳千年。從古老詩歌到如今的真人電影,它講述著一個跨越時間的不朽故事。
  • 花 14 億拍的《花木蘭》,就這?
    近期,這個跳票—跳票—再跳票的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終於是順利上映了。劉亦菲+鞏俐+甄子丹+李連杰的豪華陣容;中華大 IP 花木蘭,迪士尼 2 億美元巨製;女足世界盃+超級碗中場廣告的頂級宣傳…不管從哪方面看,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都屬於今年好萊塢的 A 類大片。
  • 耗資14億人民幣的《花木蘭》幕後故事,迪士尼終於吐露
    《花木蘭》宣傳海報耗資14億,歷經十年打磨的花木蘭在經歷各種風波之後1.電影選角的問題2015年,迪士尼要翻拍真人版花木蘭的消息一出,瞬間炸遍全網,網友們坐不住了,有超過三萬人,聯盟籤署請願書,拒絕白人飾演花木蘭,這波操作贊同的請666,於是2016年10月,迪士尼官方全球宣布將要全球尋找一位華人女演員來飾演花木蘭,這個消息讓無數影迷歡呼的拍起小手,於是這個進軍好萊塢的試鏡機會引來了全球近千名試鏡者
  • 迪士尼新片劉亦菲版《花木蘭》
    花木蘭這個女權IP並不是迪士尼第一次用,早在1998年,迪士尼就出品過動畫版的花木蘭所以在立項的時候,迪士尼對這部作品的票房預期應該是志在必得,他們在演員陣容上做了加法,請了李連杰、甄子丹和鞏俐,為這部作品加持。這幾位大咖的出鏡,進一步推升了影片的成本,最終電影耗資14個億。
  • 《花木蘭》,正在被迪士尼拋棄……
    徹底放棄北美院線:幾家歡喜幾家愁《花木蘭》即將在Disney+上線的消息一出,迪士尼股價在美國時間8月5日開盤後一小時就上漲了9.53%。► 廣告費打水漂據外媒報導,法國巴黎帕尼索影業公司的老闆 Gerard Lemoine 怒砸《花木蘭》海報的畫面更是在社交網絡上瘋傳。
  • 《花木蘭》崩壞!迪士尼,你還好嗎?
    「只能說前期宣傳太好了,導致看過很失望,在我心目中木蘭應該是一個大家閨秀,而不是從小就習武、喜歡出頭的女生,而且學過文言文的都知道,文言文中體現的是木蘭迫不得已才替父出徵,而不是像電影中那麼爽快,看電影的時候我一直處在尷尬中,果然外國人是拍不出那種感覺的
  • 迪士尼大片《花木蘭》撲街歸罪劉亦菲,我有話說
    這是中國人的花木蘭 最近迪士尼大片《花木蘭》票房撲街,之後總結原因歸結為劉亦菲「撐警」。香港的事有我們中國大陸14億同胞完全夠用,就不給您添麻煩了。不過還是感謝您的正義感,接下來想跟迪士尼說幾句:要我說呢《花木蘭》票房撲街是應該的,拍中國題材的電影不是靠砸錢特效可以解決的。中國電影靠的是特有的中國文化中國審美來支撐才能拍出內涵,豈是一幫美國佬生搬硬套能糊弄的。
  • 14億投資拍出了爛片?迪士尼《花木蘭》,犯了哪些歷史錯誤?
    耗資迪士尼2.9億美元,折合成將近14億人民幣真人改編電影《花木蘭》,經歷了疫情一波三折,終於在我國定檔9.13號上映。原本一開始迪士尼《花木蘭》自從拍攝起,國人就對這部充滿中國元素的電影加以期待,但但從最新預告片播出後,就引起眾多人的吐槽
  • 迪士尼3億美元拍《花木蘭》翻車,但是史料記載,花木蘭不止一位
    迪士尼讓中國觀眾失望了。9月11日,真人版電影《花木蘭》正式在內地上映,其單日票房雖位居榜首,但《花木蘭》首映日的上座率僅為8.9%,遠低於已上映22天的《八佰》,與早一周上映的《信條》也有差距,其豆瓣評分更是低至4.8分。
  • 《花木蘭》是如何被迪士尼搞砸的?
    迪士尼巨資打造的《花木蘭》,還未在中國上映,就遭遇了滑鐵盧。迪士尼憋著勁要來個「中西方通吃」,然而現在的結果是外國人不買帳,中國人不待見,兩邊不討好。不得不說,「花木蘭」是個好IP,此前迪士尼動畫版《花木蘭》耗資7000萬拿到了3.04億美元的票房,併入圍了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多項提名,拿下了安妮獎10項大獎,可謂名利雙收。
  •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
    」花木蘭作為亞洲第一個進入迪士尼的公主,可謂是備受關注,同時也是迪士尼的一手好牌。而這手好牌有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呢?爭議還是蠻大的。首先許多電影解說的視頻博主為了賺足眼球,選擇從演員的國籍入手,鼓吹國籍。新加坡人李連杰演皇帝、美國人劉亦菲演花木蘭、新加坡人鞏俐飾演巫女、美國人鄭佩佩飾演媒婆等。
  • 迪士尼的《花木蘭》不是中國的《花木蘭》
    國內影視版的《花木蘭》有好多個版本,而對於這一版本的《花木蘭》,顯然觀眾不是很買帳!有人吐槽劇情不合理,有人吐槽英文,也有人吐槽,請了這麼多名演員,結果就這?認真看了《花木蘭》,看完後我想,這部電影之所以得不到國內大部分觀眾的喜愛,還是因為我們很大一部分人看電影的角度原因。
  • 《花木蘭》成迪士尼史上最大「爛片」,14億投資換來4萬人差評
    ,一直是受到國內外的觀眾熱捧,尤其是1998年迪士尼推出花木蘭的動畫電影之後,是一度引起全球範圍的「花木蘭熱」。作為備受觀眾的電影題材,在啟動花木蘭真人電影項目時,作為製作方出品方的迪士尼也是做足了準備,投入超過2億美元的製作經費,所有主演都邀請華人演員,其中包括李連杰、鞏俐、甄子丹等巨星,而主角花木蘭是由劉亦菲出演。
  • 《花木蘭》潰敗,迪士尼模式不靈了嗎?
    22年前動畫版《花木蘭》,讓中國這個經典形象和故事享譽全球,如今最會講故事的迪士尼經典IP重啟,為什麼不行了呢?01 《花木蘭》IP重啟,迪士尼野心勃勃作為好萊塢影視巨頭,迪士尼經典故事眾多,為何是《花木蘭》?斥資2億美金重啟,迪士尼下如此血本的底氣在哪裡呢?
  • 《花木蘭》轉網 迪士尼翻身
    這也就表明全球大部分主要電影市場、大部分國家的院線將無緣《花木蘭》,而中國大概率會院線發行,並被看作是其最大票倉。值得注意的是,《花木蘭》「轉網」消息公布後,隨即股價就小幅上漲了1%。奇怪的是,迪士尼的另外兩個大作《變種人》和《黑寡婦》仍會按計劃於今年下半年上映。投資超過2億美元,被視為北美電影市場救世主的《花木蘭》為何如此著急放映?
  • 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被迪士尼拋棄?
    (圖片來源於網絡)對於播放方式,迪士尼宣布,《花木蘭》取消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和部分西歐國家院線上映的計劃,改為網絡點播,在Disney+點播上線。如果算算這筆帳,大家第一反應是不是跟我一樣——誰會願意花200塊錢,就為了在手機上看部電影?那麼迪士尼這次為什麼要給《花木蘭》定高價?最容易想到的一個答案,就是電影的高成本。
  • 因「花木蘭」符合迪士尼選題標準,劉亦菲真人版《花木蘭》來了
    美國迪士尼投資2億美元的由劉亦菲真人版電影《木蘭》在經過多次延遲後終於將在8月21日上映。希望不會再次推遲。大家好,這裡是「大剩聊影視」欄目,在這裡我們將與你一起聊聊影視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事。我是欄目的主持人——豬大剩。
  • 砸14億卻撲街慘敗《花木蘭》糟蹋了劉亦菲鞏俐李連杰
    後面立即陷入一潭死水,敘事拖沓冗長,花木蘭從軍訓練拍得乏味枯燥,後面打戲還是十幾年前國產古裝劇的水平,每次沒幾下就敷衍了事。砸下2億多美金(折合14億人民幣),《鯨騎士》導演妮基·卡羅愧對迪士尼巨資與信任,不僅劇情緩慢失控,武打也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