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迪士尼的野心、自負與潰敗

2020-09-13 文化產業評論

第2935期文化產業評論


真人版《花木蘭》估計是影史上第一部還未正式登陸影院、惡評就鋪天蓋地而來的大製作電影。那麼,《花木蘭》真的有大家所評論的那麼爛嗎?當網友們將其評論為「爛片」時,它「爛」的本源又是什麼呢?(不涉及劇透,請放心食用)



作者 | 安冬陽(文化產業評論作者)

編輯 | 枉文雨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計3960字 | 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9月11日,由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版電影《花木蘭》登陸國內影院,首日票房5374萬元,豆瓣評分4.8。


△《花木蘭》豆瓣、IMDB評分皆未過6分


《花木蘭》國內首日票房表現低於迪士尼其他真人電影,其中真人版《獅子王》的國內首日票房為9000萬元,《美女與野獸》的首日票房為8300萬元,《奇幻森林》的首日票房為7800萬元,以上三部電影的豆瓣評分分別是7.4、7.2、7.8。

而疫情後國內首部登陸影院的大製作《八佰》首日票房為1.4億元。

根據「花木蘭」的原型,與劉亦菲、鞏俐等演員在國內的知名度,以及迪士尼真人電影在中國的首日票房表現以及疫情後的中國的電影市場環境,我們可以簡單評估:《花木蘭》較為合理的首日票房成績應在8000萬至1億元左右(同樣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背景的中美合作的《功夫熊貓3》國內首日票房為1.07億元)。


然而《花木蘭》的首日票房僅為5369萬元,由於電影還未上映卻口碑崩壞,以及網絡盜版先行,《花木蘭》首映日至少損失了3000萬到5000萬元的票房。


與此同時,貓眼預測《花木蘭》的最終票房約為3.1億元,但事實上,由於它擁有大量的女性觀眾以及四線城市觀眾作為受眾群體,且國慶檔還有近20天才到,《花木蘭》有望衝擊5億左右的票房。這一估計是參考了春節檔一些口碑極差的大製作電影,它們的票房也能達到10億+,而這正是因為三四線城市的觀眾貢獻了極大的票房比例,而這部分觀眾也有可能為口碑崩壞的《花木蘭》貢獻後續的票房增長。

即使《花木蘭》的票房勉強達到5億,這個成績仍然遠低於迪士尼真人版《獅子王》《美女與野獸》《奇幻森林》在中國取得的成績,以上這些電影的票房成績分別為8.33億、5.90億、9.76億元。

而《花木蘭》在中國的票房對於迪士尼而言有多重要呢?

在《好萊塢報導》2月份的採訪中,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迪士尼總裁肖恩·貝利(Sean Bailey)坦言:「如果《花木蘭》不在中國發行,對迪士尼來說將是巨大的打擊。」導演妮琪·卡羅(Niki Caro)也表示「《花木蘭》在中國取得成功至關重要,因為它屬於中國。」所以當疫情過後,中國影院開放大門,《花木蘭》即刻迅速上映,成為疫情後登陸中國影院第二部的國際大片(第一部是諾蘭的《信條》)。

然而不幸的是,現實給了迪士尼狠狠一大巴掌,這一巴掌還挺疼,讓迪士尼受盡了國內外觀眾的嘲笑與差評。與此同時,我們可以根據迪士尼真人電影票房與口碑榜看看迪士尼對《花木蘭》巨大期待與野心。


△2010-2020迪士尼真人電影全球口碑與票房


《花木蘭》是近年來最貴的迪士尼動畫改編的真人電影,其製作成本高達2億美元(人民幣13.67億元),全球廣告營銷成本達5000萬美元(人民幣3.42億元,《Varitey》預估)。根據2010-2020迪士尼動畫真人版電影的全球口碑與票房表現,迪士尼對《花木蘭》的理想預期應該是在中國實現10億元+的票房,在全球實現10億美元+的票房。


△《奇幻森林》是目前迪士尼在國內最賣座的真人動畫電影,累計票房9.76億

榮獲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獎

同時,《花木蘭》還奔著次年的奧斯卡大獎而去。全球票房在5億美元+、以及10億美元+的迪士尼真人電影大多獲得了奧斯卡提名(目前獲獎的只有《奇幻森林》)。迪士尼沒有理由放棄角逐奧斯卡的雄心,不然迪士尼絕對不會給出最高的製片成本。

可惜《花木蘭》的理想票房不會有了,奧斯卡大獎也基本不會有了。

《花木蘭》目前的豆瓣評分為4.8,IMDB評分5.4,是迪士尼真人電影全球口碑最最最差的一部,是唯一一部中國與海外觀眾同樣給出了低於6分評分的「真爛片」!

外國觀眾對《花木蘭》給出的評價關鍵詞是:


毀經典(Classic destroyed by Disney);


毀童年(Stop ruining my childhood);


缺少靈魂的(soulless);


紙板式表達( Cardboard expressions)……


總而言之:相信差評,這不是木蘭(Trust the Bad reviews,this is NOT Mulan.)。


△國內觀眾無法get的妝容

國內觀眾給出的評價關鍵詞是:


人物扁平;


故事無聊;


審美有毒;


脫離中國文化……


總而言之:垮得徹底。

那麼,《花木蘭》在國內外觀眾心中垮得如此徹底的原因是什麼呢?


影片類型與受眾定位模糊:

青少年看缺乏想像力與歡樂,大人看平平無奇


真人版《花木蘭》最初的影片類型與受眾定位其實很清晰,迪士尼和導演想要拍史詩級別的大製作,想面向成年化的受眾群體,畢竟小孩子不是票房貢獻的主力軍。所以真人版《花木蘭》最後在美國的評級為PG-13(不適合13歲以下兒童觀看,需家長陪同與留意),由於國內沒有分級制度,《花木蘭》在國內的宣傳中並沒有提出不太適合13歲以下兒童觀看,可見迪士尼還是希望國內的小觀眾能儘可能多的買單。


1998年動畫版的《花木蘭》電影評級為G(大眾電影,兒童可獨立觀看),而真人版電影改編想要超越原版、卻又受制於原版,拍出了一部大人小孩都不喜歡的作品。


△女皇鞏俐飾演的「女巫」可化身為鷹

女巫的死被觀眾嘲笑婉如射大雕...


在追求「史詩」級視聽效果的基礎上,真人版《花木蘭》去童話、去魔法、去喜劇元素,這就導致較低年齡段的觀眾會覺得《花木蘭》缺少想像力與歡樂時刻。然而在創作過程中,迪士尼又是要挽留低齡觀眾,所以電影還是擁有奇幻元素,即外國人所理解的中國的「氣」,一隻飛來飛去的特效「鳳凰」,以及鞏俐飾演的「女巫」。

真人版《花木蘭》並未在創作中達成童話、奇幻、史詩與中西方文化的和諧,都很不中國味、很尬。如果去掉氣、鳳凰和女巫等輔助元素,徹底的放棄一些低齡化以及臆想中的中國元素的表達,專心的講述木蘭的成長、心理變化以及艱苦的戰鬥史,這才是一個女性的「史詩」,這才符合迪士尼和導演最初想要的「史詩」效果,以及長期宣傳和觀眾想要看到的關於木蘭的「史詩」。


硬凹正確的意識形態:

角色與故事改編平庸,華人演員全員工具人

《花木蘭》上映首日,「劉亦菲的演技」登上熱搜,許多觀眾嘲笑《花木蘭》沒有宣發點,只能尬吹劉亦菲的演技了。儘管一些觀眾並不認可劉亦菲的演技,但事情的實質是,《花木蘭》的劇本沒有給到劉亦菲演技發揮的空間。花木蘭出場就是一個武功高手,她身上缺少女性的特質,她的人物弧度沒有變化,她只需要如同影片中其他華人角色一樣,大家一起認真地念完臺詞輸出正確的價值觀,認真地拍完打鬥戲,流水線般地完成故事走位然後殺青結束即可。

《花木蘭》上映第二日(本周六),除持續的妝容醜、劇情無聊等諸多差評外,《花木蘭》尚無任何正向記憶點引發國內觀眾的熱烈討論,對比疫情後登陸國內影院的眾多影片,《八佰》的煽淚戲、《信條》的海量劇情解謎,《花木蘭》的正向熱度十分蒼涼。

包括角色和故事在內沒有任何閃亮記憶點給到觀眾,《花木蘭》的改編真的是很失敗的。而沒有一個人物立起的《花木蘭》,華人演員不過全體工具人。

正如《好萊塢報導》一針見血的評價:


劉亦菲作為主角魅力十足,但劇本沒有給她足夠的深度以及合作的意義

鞏俐、甄子丹、李連杰等華人演員無一不是同樣情況。

所以《花木蘭》的失敗,華人演員們沒有必要成為背鍋俠。


△《花木蘭》的劇照還是比較精彩的

儘管影片輸出的女性的成長與崛起,以及忠、孝、勇、真等價值觀與意識形態十分正確且正能量,但觀眾看電影不是來看喊口號的,硬凹正確的意識形態不如全球觀眾們集體在家默念一百遍「忠、勇、真」!觀眾大可不必花費30到50元進電影院,在平庸的劇情中熬過兩小時;老外也不必花29.99美金(人民幣204元)在Disney+煎熬兩小時,然後大呼童年被毀。



許多國內觀眾評價迪士尼主創傲慢,對中國文化不了解與想當然,因此註定會失敗。所以,對於講述中國故事的好萊塢電影來說,不要只是請中國演員,更需要中國導演、編劇、製片等主創深入其中,講好中國故事才能展開更大的可能性。《花木蘭》沒有聘請中國主創、沒有像《功夫熊貓3》那樣選擇中美合拍片形式,這說明了迪士尼想保留對此IP的絕對控制權。

據悉,真人版《花木蘭》續集尚在開發中,所以迪士尼想要繼續犯錯嗎?《功夫熊貓》續集尚且沒有勇氣獨立完成,在首部真人版《花木蘭》折戟的情況下,《花木蘭2》還要講一個外國人想像中的中國故事嗎?


結語

《花木蘭》的爛不是偏見,不是惡意評價,不是文化差異。

它是女性意識與家國意識「正能量」包裹下的平庸乏味的大製作,迪士尼主創以為抱住正確的價值觀就和一個國內外觀眾家喻戶曉的IP就可以隨心所欲的講故事,這與國內販賣青春情懷、愛國情懷的爛片一樣,忽略了電影的本質是要講一個好故事,以及如何正確地尊重歷史與傳統文化。

《花木蘭》讓我們看到了迪士尼的野心、自負與潰敗,希望外國人不要再糟蹋了中國故事,也希望我們自己不要糟蹋屬於我們文化的好故事。



留言話題互動

你對《花木蘭》的失敗怎麼看?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看法


推薦閱讀


文化產業頂尖大號「文化產業評論」,在業內具有廣泛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得到了全國文化產業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企業、機構、精英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是國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業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及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臺~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讚、在看,都安排上~


歡迎給安冬陽打賞,您的支持就是她的動力

相關焦點

  • 《花木蘭》潰敗,迪士尼模式不靈了嗎?
    22年前動畫版《花木蘭》,讓中國這個經典形象和故事享譽全球,如今最會講故事的迪士尼經典IP重啟,為什麼不行了呢?01 《花木蘭》IP重啟,迪士尼野心勃勃作為好萊塢影視巨頭,迪士尼經典故事眾多,為何是《花木蘭》?斥資2億美金重啟,迪士尼下如此血本的底氣在哪裡呢?
  • 《八佰》力壓《信條》,蟬聯周冠,《花木蘭》口碑潰敗票房危險了
    9月4日,《花木蘭》北美及一些國家地區上映,也導致國內盜版資源泛濫。《花木蘭》口碑也隨即出爐,目前,豆瓣上已超5萬人評分,打出了4.8的評分,而趙薇版的《花木蘭》評分也在6.2,也就是劉亦菲《花木蘭》口碑淪為了網大般的水平。
  • 迪士尼的《花木蘭》不是中國的《花木蘭》
    國內影視版的《花木蘭》有好多個版本,而對於這一版本的《花木蘭》,顯然觀眾不是很買帳!有人吐槽劇情不合理,有人吐槽英文,也有人吐槽,請了這麼多名演員,結果就這?認真看了《花木蘭》,看完後我想,這部電影之所以得不到國內大部分觀眾的喜愛,還是因為我們很大一部分人看電影的角度原因。
  •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
    」花木蘭作為亞洲第一個進入迪士尼的公主,可謂是備受關注,同時也是迪士尼的一手好牌。而這手好牌有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呢?爭議還是蠻大的。首先許多電影解說的視頻博主為了賺足眼球,選擇從演員的國籍入手,鼓吹國籍。新加坡人李連杰演皇帝、美國人劉亦菲演花木蘭、新加坡人鞏俐飾演巫女、美國人鄭佩佩飾演媒婆等。
  • 《花木蘭》中的傲慢與偏見
    作為一向穩健的迪士尼系列電影,《花木蘭》到底做錯了什麼,才創下了迪士尼真人系列最差口碑,遭到國內影人口誅筆伐?可如果說第五代導演對中國刻畫是一個供西方窺視的東方奇觀,卻依舊根植中華有跡可循,那麼迪士尼的《花木蘭》可謂只是他者想像。並非想了解探索,只想帶著傲慢與偏見呈現。
  • 迪士尼真人版電影《花木蘭》定檔9月11日!
    期待已久「花木蘭」! 受疫情影響,該電影歷經多次改檔 讓影迷們等待的心痒痒 這次定檔消息一出 也讓許多網友們激動不已
  • 雪崩、爛炸、業餘:迪士尼和劉亦菲毀了花木蘭
    迪士尼選她演花木蘭,考慮還比較周到。 本以為可以靠花木蘭一舉封神,卻攤上這麼個劇本和導演,又喜提爛片一部,迪士尼公主沒當成,爛片公主怕是跑不了了。 其實,這部電影不倫不類的根源在於,這部電影是為迪士尼公司的經營戰略服務的,而不是為傳播中華文化服務的。
  • 迪士尼《花木蘭》周五上映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由中影華夏發行,迪士尼影業榮譽出品的真人版《花木蘭》將於9月11日在內地公映。《花木蘭》改編於經典動畫的傳奇故事。22年前,迪士尼出品的動畫電影《花木蘭》,讓這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被全球觀眾熟知,更榮獲奧斯卡最佳配樂提名等諸多榮譽,成為迪士尼代表作之一。此次迪士尼推出真人巨製《花木蘭》,用全新技術演繹不朽傳奇。在此前曝光的定檔海報中,花木蘭以士兵裝束示人,替父從軍,為家國而戰。
  • 迪士尼拍《花木蘭》,14億打水漂?花木蘭被迪士尼糟蹋慘了
    那麼,《花木蘭》值得這樣被罵嗎?對於外國粉絲而言,花木蘭角色是他們排名第一的迪士尼公主花木蘭中的臺詞更讓我們雲裡霧裡。,除了家國意識,花木蘭的貞潔、忠孝更是歌頌的重點。《花木蘭》折射出的,便是全球化市場下,美國好萊塢的窘境。
  • 最前線|迪士尼《花木蘭》發布終極預告,這次的排面是「美國春晚...
    作為迪士尼的掌上明珠,花木蘭承載著票房市場的新期待。30秒先導預告片的熱度還沒褪去,北京時間2月3日,迪士尼又在超級碗上發布了電影《花木蘭》的終極預告。2分鐘的時長裡展示了不少新鏡頭,不僅出現更多的動作戲,劇情也開始明朗。
  • 說《花木蘭》是年度迪士尼爛片?花木蘭都不服
    《花木蘭》終於上映了,然而作為疫情之後迪士尼第一部上映的影片,卻以國外口碑很高國內評分很低的「冰火兩重天」境遇被人津津樂道。其實,依雀小仙之見,這種爭議不過是中西方對「花木蘭」理解的本質有差而已。中國的「花木蘭」和美國的「木蘭」在根本上就不一樣。
  • 《花木蘭》是如何被迪士尼搞砸的?
    迪士尼巨資打造的《花木蘭》,還未在中國上映,就遭遇了滑鐵盧。迪士尼憋著勁要來個「中西方通吃」,然而現在的結果是外國人不買帳,中國人不待見,兩邊不討好。此次真人版迪士尼更是拿出了十足的誠意,2億美元的製作費創造了迪士尼真人版公主電影投資的最高紀錄,劉亦菲、鞏俐、李連杰、甄子丹等華裔明星擔綱主要角色,可謂誠意滿滿,可是為什麼真人版《花木蘭》卻被中國人嫌棄呢?
  • 《花木蘭》轉網 迪士尼翻身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常蕾)萬眾矚目的《花木蘭》「轉網了」!北京時間8月5日凌晨5點,迪士尼公司宣布《花木蘭》將放棄北美院線發行,選擇在9月4日以29.9美元單片價格「轉網」登上流媒體Disney+。屆時,北美觀眾以及擁有Disney+服務的國家地區只能在線上觀看,而沒有Disney+服務或者影院已經復工的國家地區,《花木蘭》還是會保持院線發行計劃。
  • 迪士尼電影《花木蘭》觀影感受
    2、故事來源迪士尼的電影《花木蘭》是改編自迪士尼動畫《花木蘭》來重塑,同時也顧及參考了原花木蘭故事。原花木蘭故事雖已是經典,但迪士尼作為童話故事改變來說,能將原故事花木蘭重新塑造成一個全新的,無論大人或是孩子,甚至迪士尼影迷認可的花木蘭新形象,已實屬不易。迪士尼動畫版《花木蘭》,形象的塑造可謂是深入人心,且一首成龍所唱的《男子漢》更是經典之至。迪士尼電影版《花木蘭》中,由於是翻拍原動畫版,因此劇情及表演方面的還原存在一定難度。因動畫更偏向低年齡段更多一些。
  • 劉亦菲出演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首部預告片於昨晚發布,立刻引起了外國網友們的討論...在我舅舅今年中風去世前,他繪製了下面這張花木蘭圖片給我。他說我也能像花木蘭一樣,渡過這個難關。我深深地懷念我的舅舅安德魯,我也對這部我最喜歡的迪士尼影片表達敬意。我非常期待這部電影上映!」
  • 迪士尼為什麼會拍出4.8分的電影《花木蘭》?
    《花木蘭》賜予了主角木蘭天生神力——氣。03我們都知道,迪士尼的電影是7分起步,8分正常,9分的,都有幾十部。《花木蘭》的4.8分,刷新了迪士尼的尷尬。《花木蘭》是以女性為主角,導演是53歲的妮基·卡羅。
  • 被誤解的《花木蘭》,迪士尼不必道歉
    作者 | 黃青春題圖 | 《花木蘭》海報塵埃落定。5月12日,據國外媒體報導,迪士尼CEO Bob Chapek近日接受CNBC單人電視採訪時確認《花木蘭》將按計劃於7月24日在北美上映。而在此之前,原計劃3月上映的《花木蘭》因疫情影響全球撤檔。作為迪士尼寄予厚望的誠意之作,好萊塢報導者稱《花木蘭》製作成本高達2億美元,是目前迪士尼動畫翻拍真人電影中成本最高的一部(成本達2.6億美元的新《獅子王》不算「真人電影」)。
  • 《花木蘭》,正在被迪士尼拋棄……
    徹底放棄北美院線:幾家歡喜幾家愁《花木蘭》即將在Disney+上線的消息一出,迪士尼股價在美國時間8月5日開盤後一小時就上漲了9.53%。但《花木蘭》在Disney+上線後,定然會出現盜版資源的情況,那麼未來對其他地區票房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對於影迷來說...
  • 《花木蘭》被迪士尼拍成了渣?
    沒想到迪士尼也犯了同樣的錯誤。花木蘭原本是一個平凡的女子,家中沒有男孩,為了不讓年邁的父親奔赴沙場父親為了保護她讓她把一身才華隱藏起來,將領發現她的女性身份將她驅逐,還有和她有同樣信仰的女巫,這還是我們所熟悉的花木蘭的故事嗎
  • 迪士尼公主不是她的名字,她是花木蘭
    迪士尼電影真人版《花木蘭》終於要上映了,火速在海內外各大媒體平臺引發爆炸式熱議。 首位中國「公主」;首位女扮男裝,將性別差異擺出來的「公主」;不靠血緣不靠男人的「平民公主」甚至連迪士尼公主的標配——「真愛之吻」都沒有……木蘭所代表的時代背景、東西方文化差異,還有播出年代2020年,所有這些因素,造就了《花木蘭》真人版的巨大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