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潰敗,迪士尼模式不靈了嗎?

2020-10-04 新片場

被寄予厚望的《花木蘭》,最終還是讓觀眾失望了。

國內豆瓣評分從開局的5.9直接降到了現在的4.9分,負面評價和口碑也迅速影響了國內觀眾的購票選擇,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花木蘭》首周末雖在前兩天以5389萬元、6189萬元票房登頂日冠,但周日環比便下降近40%,輕鬆被《八佰》反超,中國票房的明顯頹勢註定了《花木蘭》在影院收入方面的折戟。

22年前動畫版《花木蘭》,讓中國這個經典形象和故事享譽全球,如今最會講故事的迪士尼經典IP重啟,為什麼不行了呢?

01 《花木蘭》IP重啟,迪士尼野心勃勃

作為好萊塢影視巨頭,迪士尼經典故事眾多,為何是《花木蘭》?斥資2億美金重啟,迪士尼下如此血本的底氣在哪裡呢?

一方面,經典故事和神話IP薄弱的美國好萊塢,取材國外異域故事已成為其主要的內容來源。

就拿「迪士尼公主」商標旗下的11位公主來說,白雪、仙蒂、愛洛、愛麗兒、貝兒、茉莉、寶嘉康蒂、木蘭、蒂安娜、樂佩、梅莉達,其中9位的故事都來自於已有的著名童話故事,並且故事均不屬於美國本土,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來源於德國格林兄弟的《白雪公主》;小美人魚形象來源於丹麥安徒生的童話《海的女兒》。可以說,這些故事在民間流傳已久,本身就自帶流量,迪士尼用其體系化的影視產業,將這些故事傳播全球,像種子一樣播撒進觀眾的心裡,迪士尼也因為這些IP衍生出龐大的商業鏈,賺的缽滿盆滿。

而作為中國的經典故事,《花木蘭》早在1998年就讓迪士尼嘗到了甜頭,迪士尼動畫版《花木蘭》耗資7000萬拿到了3.04億美元的票房,併入圍了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多項提名,拿下了安妮獎10項大獎後,這個勇敢堅毅的東方女孩已成為迪士尼公主系列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獨特面孔,加上這幾年迪士尼真人電影的熱潮,《花木蘭》成為了翻拍的最佳選擇。

此外,對於迪士尼來說,翻拍經典動畫已成為其重要的戰略部署,自2010年《愛麗絲漫遊仙境》上映以來,迪士尼十年間改編了14部真人電影,對此迪士尼其實也有其考量。此前,迪士尼影業高層在接受外媒採訪時就曾表示,這一想法是受漫威的啟發——「我們覺得,如果說鋼鐵俠、雷神、美國隊長是漫威的超級英雄,那麼愛麗絲、灰姑娘、貝兒就是我們的超級英雄。庫伊拉、梅爾菲森特就是我們的超級惡棍。」由此可見,迪士尼重啟《花木蘭》勢在必行。

另一方面,看中了快速增長的中國電影市場,意欲通過講述中國故事鎖定第二全球票倉。

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92億美元,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114億美元)的第二大電影市場。尤其夢工廠的《功夫熊貓》系列大獲成功,讓迪士尼迫切想要打造屬於自己的「功夫熊貓」電影,《花木蘭》成為是他們切入中國題材的最好契機。

因此,《花木蘭》真人版從策劃一開始就包含了對中國觀眾的考量,從選角開始,迪士尼在經歷了為期一年的搜尋,面試了近1000位試鏡演員之後,最終確認由劉亦菲飾演花木蘭,此外,鞏俐、甄子丹等華人演員加盟。可以說,這是迪士尼電影史上迄今為止唯一一部大部分主角由華人出演、講述中國傳統故事、全球範圍傳播的真人電影,也是一部迪士尼意欲用中國故事敲開中國大門的重要作品。

然而對於迪士尼作品倍加推崇,尤其對真人改編非常寬容的中國觀眾,這次並不買帳。一貫高水準的迪士尼,這次《花木蘭》為何失敗了呢?或許,對於迪士尼來說,問題並不在文化差異,因為迪士尼最大的本領就在於用西方思維,講述全球故事。

02 借用全球經典IP,迪士尼打造商業帝國

《花木蘭》為中國觀眾所詬病的最大原因,是影片中無處不在的、帶有刻板印象的東方主義。電影開場的布景中,本應是北魏歷史人物的花木蘭,卻住在唐朝後才出現的福建土樓中。而南北朝女子的鵝黃花鈿妝,也被演繹得誇張而隨意,頗似日本歌妓的妝容。

尤其從故事上來說,雖然迪士尼公司請了李連杰、鞏俐、甄子丹、劉亦菲等華人影星參演影片,但《花木蘭》也僅僅只是披著中國元素的西方故事罷了:木蘭被包裝成了女性意識覺醒的形象,是對鏡自照發現自我意識,同時不滿足於相夫教子,勇敢的像男人一樣去承擔社會角色的象徵。

對於這一點,IP價值官認為,這其實是迪士尼一貫的做法。對於細節的考究和應用,更多是拿來為故事和角色服務的,為美國式經典故事的完成做鋪墊,甚至是一塊背景板。這種做法在迪士尼作品中比比皆是,在《花木蘭》之前少有失利,觀眾似乎也很買帳。

遠的不說,就拿近些年的真人電影《阿拉丁》來說,從選角上作品中扮演茉莉公主的娜奧米是印度和英國的混血,她和故事的發生地阿拉伯地區就沒啥關係,在上映前,這個選角也引起了小小爭議,此外,電影中,寶萊塢風格的服化道,也和中東世界差距頗大。但由於電影本身質量過硬,妹子人美歌甜,儘管有人種混雜和文化挪用的問題,這部上映前被很多老粉唱衰的電影還是在全球狂攬超9億美金的票房。

《美女與野獸》作為一個法國故事,找到英國籍的艾瑪沃特森演貝爾公主,但是這些違和的情節,並沒妨礙電影最終在全球票房超12億美元,登頂當年北美電影票房榜首。

而《獅子王》則直接用動物和非洲的背景,借用哈姆雷特的戲劇架構,講美國孩子的成長與責任,同樣讓人們覺得「真香」。

再如動畫版的《美人魚》裡,安徒生悽美的原著中為愛犧牲自己,化作泡沫的人魚公主,在迪士尼看來是主動探索世界,主動追求王子的積極明媚的女性,最終的結局也變成美國式的大團圓。

從一開始,迪士尼就是在用全球童話的外衣,講美國自己的故事,講得如此吸引人,以至於大家已經忘記他們本來的樣子,甚至不在乎他本來的樣子。

就像對於在迪士尼動畫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裡,幾乎沒人記得,白雪公主來自德國西南部小鎮洛爾,灰姑娘仙蒂公主、睡美人愛洛公主和貝爾公主來自法國,她們統統作為迪士尼註冊商標,成了迪士尼公園裡的符號和周邊,成了美國的流行文化圖騰。

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迪士尼高超的講故事的技巧,強大的電影工業和圓融自洽的敘事邏輯,會讓全球所有觀眾都忘了故事的本來內涵,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地陷入到「真香定律」中。

因此,對於《花木蘭》更合理的說法或許是,不是他們理解不了中國文化,而是他們壓根不想講純粹的中國故事。畢竟迪士尼的製片思路是服務於全球市場的,如果迪士尼製作的是一部給中國人看的電影,對於全球市場而言就有可能是小眾的,導致影片無法獲得全世界範圍內的票房。

03 《花木蘭》折戟背後,迪士尼的力不從心

其實《花木蘭》的失敗,雖然有對中國元素和文化的不了解,以及對東方故事的想當然,但更多的是迪士尼講述故事的力不從心。如果是一個可以自圓其說、好看的故事,那麼即使國內觀眾對於傳統細節不甚滿意,最起碼可以俘獲國外觀眾,然而就目前來看,《花木蘭》在海外的口碑也不容樂觀。雖然它「爛番茄影評人新鮮度」達到了75%,高於同期的《信條》,獲得了媒體的認可,但《花木蘭》並未贏得海外大眾的心,近8000的爛番茄普通用戶為它打出平均分51,而《信條》的大眾評分是78。

國外觀眾對其評價的關鍵詞是「缺少靈魂」「紙板式表達」,國內觀眾除了對其一致的「脫離中國文化」「審美有毒」的評價之外,「人物扁平」「故事無聊」同樣成為人們怒打一星的原因。

作為一部迪士尼斥資2億美元打造的大製作,《花木蘭》無疑撲街了,其背後透露著迪士尼在意欲鞏固其IP帝國,卻力不從心的事實。

就其近年來真人改編電影來說,14部經典翻拍,一直在啃老本,製作上相對有所升級,但故事內核沒有,甚至是在倒退。並且改編版真人電影在海外一直「不受待見」,《愛麗絲漫遊仙境》《灰姑娘》《獅子王》曾被批評照搬動畫、毫無創意;《胡桃夾子與四個王國》和《沉睡魔咒2》也被指挪用了過多異國文化、除了服化道外一無是處。回顧近年來的迪士尼動畫改編真人電影MTC評分,《小飛象》51分、《阿拉丁》53分、《獅子王》55分、《沉睡魔咒2》43分。

尤其,迪士尼模式化的內容製作流程,也成了這家公司的「性格缺陷」, 在其拍攝他國題材電影時,愈加暴露無遺。迪士尼製作電影時,一般是自己選人,凡事親力親為,這樣無疑會出現像《花木蘭》這樣,用一貫的迪士尼手法,講述其他民族故事失利的情況,畢竟只有本民族,更懂自己的文化。

04 結語:講好自己的故事,我們還有多遠的路?

從中國故事和中國文化傳播的角度來看,自從動畫版開始,美國木蘭的深入人心,一定程度上,又遮蔽了中國木蘭的本來樣子。

一方面,面向全球市場的迪士尼和好萊塢讓全世界都認識了木蘭,認識了功夫熊貓,但是另一方面,這個木蘭並不是中國的,而是代表美國價值觀的迪士尼公主。

曾經,全世界,每個文化都有自己的神話體系,而新興美國並沒有。但以迪士尼為黨代表的好萊塢,正用電影的魔力將全球神話變成美國神話。當80、90後的童年記憶是迪士尼的《獅子王》、《花木蘭》,00後的童年記憶是漫威復聯英雄,想到雷神不是想到北歐神話,而是「錘哥」克裡斯海姆斯沃斯的時候,或許是時候來一次自我意識的覺醒,把塑造中國人形象的決定權握在自己手裡了。

但問題是,我們要如何講自己的故事呢?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End-

相關焦點

  • 《花木蘭》:迪士尼的野心、自負與潰敗
    第2935期文化產業評論真人版《花木蘭》估計是影史上第一部還未正式登陸影院、惡評就鋪天蓋地而來的大製作電影。那麼,《花木蘭》真的有大家所評論的那麼爛嗎?當網友們將其評論為「爛片」時,它「爛」的本源又是什麼呢?
  • 爭議十足的《花木蘭》,救得了迪士尼的流媒體業務嗎?
    來源:計算機世界(迪士尼電影《花木蘭》)本周五(9月11日),由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電影上線國內院線。該片豆瓣評分4.7,但是爛番茄新鮮度達到了78%。《花木蘭》原定今年3月27日北美上映,因新冠疫情多次推遲公映檔期,最終選擇對於開通Disney+服務的地區進行流媒體上線。迪士尼的CEO鮑勃·查伯克表示:「《花木蘭》這樣的情況是絕無僅有的,公司仍然會致力於推動院線體驗。」從數據來看,迪士尼此次「絕無僅有」的業務模式無疑對Disney+的推廣產生了巨大作用。
  • 迪士尼的《花木蘭》真的一無是處嗎?
    由於自小喜歡《花木蘭》的故事,我從影片官宣籌備的那一刻就在期待,每每有新的信息會第一時間關注,甚至曾因預告片熱淚盈眶。這樣的人肯定不是只有我一個,根據數據和網絡留言看,全球有相當一部分觀眾對迪士尼的真人版《花木蘭》抱有極大的期待。一是大家喜歡木蘭。不僅是因為她的傳奇事跡,也不僅是因為影視作品的影響,最主要的是她映射了很多女孩不易被察覺的美好品質。
  • 迪士尼的《花木蘭》不是中國的《花木蘭》
    嗨,你看花木蘭了嗎?和你想像的差距大嗎?電影《花木蘭》今日國內上映,然而目前口碑卻不是如想像中那麼好。國內影視版的《花木蘭》有好多個版本,而對於這一版本的《花木蘭》,顯然觀眾不是很買帳!有人吐槽劇情不合理,有人吐槽英文,也有人吐槽,請了這麼多名演員,結果就這?認真看了《花木蘭》,看完後我想,這部電影之所以得不到國內大部分觀眾的喜愛,還是因為我們很大一部分人看電影的角度原因。
  • 《花木蘭》崩壞!迪士尼,你還好嗎?
    》國內外評價懸殊,真的很「爛」嗎?比如片中木蘭住的是福建土樓,但《木蘭辭》中的木蘭生長在北方。南北不分,讓人很難不懷疑迪士尼對認識中國文化的誠意。還比如新加入的「女巫」角色,以及誇張詭異的妝容等。但在美國爛番茄上,這部《花木蘭》的新鮮度有75%,屬於高分好片了。
  • 《花木蘭》轉網 迪士尼翻身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常蕾)萬眾矚目的《花木蘭》「轉網了」!北京時間8月5日凌晨5點,迪士尼公司宣布《花木蘭》將放棄北美院線發行,選擇在9月4日以29.9美元單片價格「轉網」登上流媒體Disney+。屆時,北美觀眾以及擁有Disney+服務的國家地區只能在線上觀看,而沒有Disney+服務或者影院已經復工的國家地區,《花木蘭》還是會保持院線發行計劃。
  • 《信條》《花木蘭》口碑雙雙遇冷:好萊塢公式不靈了?
    原以為《信條》《花木蘭》兩大強IP能繼續發力,成為復工後的強心劑,結果雙雙撲街。截至發稿,《信條》和《花木蘭》的票房分別為3.19億元和1.06億元。有院線經理表示:「好萊塢電影這兩年確實不行了。」一組數據也顯示,好萊塢大片在中國票房中的比例正在降低。
  • 《八佰》力壓《信條》,蟬聯周冠,《花木蘭》口碑潰敗票房危險了
    9月4日,《花木蘭》北美及一些國家地區上映,也導致國內盜版資源泛濫。《花木蘭》口碑也隨即出爐,目前,豆瓣上已超5萬人評分,打出了4.8的評分,而趙薇版的《花木蘭》評分也在6.2,也就是劉亦菲《花木蘭》口碑淪為了網大般的水平。
  • 豆瓣4.7,爭議十足的《花木蘭》能拯救迪士尼的流媒體業務嗎?
    月11日),由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電影上線國內院線。《花木蘭》原定今年3月27日北美上映,因新冠疫情多次推遲公映檔期,最終選擇對於開通Disney+服務的地區進行流媒體上線。迪士尼的CEO鮑勃·查伯克表示:「《花木蘭》這樣的情況是絕無僅有的,公司仍然會致力於推動院線體驗。」從數據來看,迪士尼此次「絕無僅有」的業務模式無疑對Disney+的推廣產生了巨大作用。
  • 迪士尼的《花木蘭》是拍給中國人看的嗎?
    迪士尼拍的《花木蘭》,中國觀眾為什麼不買帳?明天就是周末,想帶著家人去看一場合家歡的電影,從疫情開始至今就沒進過電影院,著實挺憋屈。迪士尼拍攝的《花木蘭》進入了小編的視線,根據網絡宣傳本次拍攝的電影是1998年動畫版的1:1還原。
  • 《花木蘭》崩了,迪士尼的套路,還能行嗎?
    《花木蘭》就名列其中。或許迪士尼的電影《花木蘭》沒變,變的是我們。《木蘭辭》,分別改編成了動畫電影《花木蘭》、《花木蘭2》。花木蘭的身上,始終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忠孝與保家衛國」的思想觀念。在動畫片中,迪士尼將這一精神內核做了改動。
  • 迪士尼的《花木蘭》真的一無是處嗎?丨鮮見
    由於自小喜歡《花木蘭》的故事,我從影片官宣籌備的那一刻就在期待,每每有新的信息會第一時間關注,甚至曾因預告片熱淚盈眶。這樣的人肯定不是只有我一個,根據數據和網絡留言看,全球有相當一部分觀眾對迪士尼的真人版《花木蘭》抱有極大的期待。一是大家喜歡木蘭。不僅是因為她的傳奇事跡,也不僅是因為影視作品的影響,最主要的是她映射了很多女孩不易被察覺的美好品質。
  • 雪崩、爛炸、業餘:迪士尼和劉亦菲毀了花木蘭
    》嗎? 關於這部電影還有個靈魂拷問,那就是:33歲的劉亦菲學會演戲了嗎? 迪士尼選她演花木蘭,考慮還比較周到。 本以為可以靠花木蘭一舉封神,卻攤上這麼個劇本和導演,又喜提爛片一部,迪士尼公主沒當成,爛片公主怕是跑不了了。 其實,這部電影不倫不類的根源在於,這部電影是為迪士尼公司的經營戰略服務的,而不是為傳播中華文化服務的。
  • 步《囧媽》後塵的《花木蘭》登陸Disney+!迪士尼的冒險能成功嗎?
    在經歷了五次撤檔電影《花木蘭》後,迪士尼終於失去了等待的耐心。宣布取消電影《花木蘭》在部分國家的院線上映計劃,改為流媒體播放。此舉引發了國外部分影院極大不滿,砸了該片的宣傳海報。+ 能成功嗎?或者,用察佩克的話來說,是一場「一次性的實驗」,他希望觀眾不要寄太大希望於在自家客廳觀看更多迪士尼的高規格新電影。而且原本只計劃花 6.99 美元看迪士尼所有經典「老片」的用戶,會願意花一份原本可以坐在IMAX 高級影院裡感受大熒幕和立體環繞音響的票錢,坐在自己家裡看電影嗎?
  • 迪士尼《花木蘭》會成為中國人的《黑豹》嗎?
    作者:樹神 昱微由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電影《花木蘭》今早放出了預告,讓許多網友精神為之一振。曾經被質疑是否適合飾演木蘭的劉亦菲展現了不俗的演技,眉宇間英氣十足。 可以想見的是,迪士尼拍攝的新版真人《花木蘭》將是一個有關女性覺醒,更加恢弘、更加細膩的故事。
  • 《花木蘭》口碑崩盤了嗎,迪士尼的套路到底行不行?
    花木蘭十分不幸,正是後者。在這種慘澹情況下,花木蘭能回本麼?化用國內網絡中的戲言:不要傳播花木蘭的資源!!!不要浪費別人的時間!!!,主要原因是商業模式上有完整的邏輯。花木蘭如今在全球的成績,無疑也證明這是一招好棋。事實上,國內外對花木蘭的觀感也並不相同。
  • 迪士尼拍《花木蘭》,14億打水漂?花木蘭被迪士尼糟蹋慘了
    那麼,《花木蘭》值得這樣被罵嗎?對於外國粉絲而言,花木蘭角色是他們排名第一的迪士尼公主難道這就是單純為作而作的一出鬧劇嗎?,除了家國意識,花木蘭的貞潔、忠孝更是歌頌的重點。《花木蘭》折射出的,便是全球化市場下,美國好萊塢的窘境。
  • 《花木蘭》是如何被迪士尼搞砸的?
    迪士尼巨資打造的《花木蘭》,還未在中國上映,就遭遇了滑鐵盧。迪士尼憋著勁要來個「中西方通吃」,然而現在的結果是外國人不買帳,中國人不待見,兩邊不討好。此次真人版迪士尼更是拿出了十足的誠意,2億美元的製作費創造了迪士尼真人版公主電影投資的最高紀錄,劉亦菲、鞏俐、李連杰、甄子丹等華裔明星擔綱主要角色,可謂誠意滿滿,可是為什麼真人版《花木蘭》卻被中國人嫌棄呢?
  • 迪士尼版的《花木蘭》在中國口碑撲街?這是我們的花木蘭嗎?
    《花木蘭》是由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由執導,、、、等人主演的奇幻動作片。影片根據1998年迪士尼同名動畫片改編,講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由萬裡赴戎機,一路歷經磨鍊,駕馭自己內心的力量,激發真正的潛能。通過這段傳奇歷程,她將成為一名光榮的勇士,不僅贏得國家的認可,更博得父親的驕傲。該片於2020年9月1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內地定檔
    9月2日消息,由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內地正式定檔9月11日。8月5日,迪士尼的新任執行長Bob Chapek宣布,《花木蘭》將會在9月4日在Disney+進行「線上放映(流媒體形式)」,並且在北美的點映費用為29.99美元。與Disney+平臺上其它內容不同,訂閱用戶無法直接觀看電影《花木蘭》,而是需要單獨付費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