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迪士尼翻拍的《花木蘭》已經於9月11日正式上線了。早在1998年迪士尼就將《花木蘭》改編成動畫,票房大賣3億美元
看起來花木蘭這個故事題材在國外也十分受觀眾喜愛,這看起來是件好事,不過是不是真正被花木蘭所體現出來的精神所吸引目前看起來還有待商榷。
在動畫電影上嘗到甜頭的迪士尼才有了翻拍真人電影的念頭。在上映前就以做足了噱頭,在宣傳上不遺餘力,號稱耗資兩個億的拍攝成本投入,看起來是鐵了心的想要重現1998年的輝煌戰績。
不過這樣一部被迪士尼寄予眾望、不惜投入巨大成本的電影在豆瓣上只有4.9分評價,不得不說在和前期的宣傳形成的對比之下,算是相當低了。
上映初期更是被網友發現槽點滿滿,深層次的東西我們先按下不說,先從電影的背景、框架和人物塑造來說。
【一】
首先電影的海報在剛剛發布就已經掉坑裡了。
有沒有熟悉的感覺
第一印象,這是迪士尼拍的電影?難不成受今年疫情影響虧損了47億的迪士尼是真的沒錢請一個設計師?真的是勾起了我童年的回憶呀。
這樣的評價我感覺就很靈性
海報掉坑裡了,後面的劇情可能避坑嗎?還真不能,電影的開始就雷到我了,這南方水田土樓的風格怎麼出現在北方的河南了?難不成我們學的課文出現了錯誤,呵呵了。
電影中的南方土樓
史料記載,花木蘭的背景應該屬於南北朝時期的北魏,這南方的風格怎麼也不能說是北朝跑到南朝徵兵,南朝您還同意了吧。
建築風格我也就忍了,但是這妝容真的是。。。。。。
你不說我都不敢信這是小龍女
劉亦菲的神仙顏值都駕馭不住呀,真的是長見識了。
雖然《木蘭辭》中有「對鏡貼黃花」的描述,但是這麼誇張的表現真的合適嗎?這是不是反應你們西方人對我們刻板印象就是這樣。這麼多國產古裝劇給你們抄都抄不好。
關於《木蘭辭》中有些描述被曲解之後體現出來的問題比比皆是,比如「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在電影中的體現真的是推翻了我的價值觀。
和你理解的有出入不
關於歷史細節的錯誤也是一大堆,這邊就舉兩個例子簡單說明一下。
第一個就是預告片的太極動作,放這裡活脫脫是一個穿越動作,太極拳是明朝初期陳王廷創立的拳法,在這打太極不合適。
第二個就是木蘭家的對聯「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望世間眷屬全是有情人。」這副對聯的彆扭程度先不講,單單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這句話應該是出自元朝王實甫的《西廂記》,原文應該是「嘆人間真男女難為知己,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才對,感覺這句話放對聯上都不錯。
裡面還有一點讓中國觀眾看的出戲的問題就是全是亞洲面孔,卻都是英文對話,所以影片主演裡除了甄子丹是中國國籍之外,其他演員都是華裔。這點雖然可以理解,但是對歷史經典的誤解確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二】
以我們中國的經典故事這一題材做框架的真人電影,我看到的只有四個字「不夠專業」,對於中國文化的一知半解想要重現經典是天方夜譚,不如看一看趙薇主演的花木蘭。
卡通動漫的成功不能代表真人電影也能成功,翻拍真人電影翻車的不在少數。
動漫的表現手法誇張並沒有什麼問題,反而因為表現更加的開放,更能迎合大眾的口味。真人電影的拍攝更多的要建立在大量的歷史文獻,讓影片經得起推敲,這樣觀眾才會將注意力更放在影片本身的藝術造詣。不然只會滿屏尷尬。
《花木蘭》體現的婦女勇於突破禮教的桎梏的精神,勇敢淳樸孝順,敢於跟封建思想戰鬥,敢於擔當責任的偉大婦女精神,體現的忠、勇和孝我感覺並不深切。我看到的僅僅是標準的個人英雄主義,從始至終的國外片風格,試問我們中國觀眾怎能滿意。
國外觀眾和國內觀眾的側重點都不一樣。國外看的是基於動畫片基礎之上的大大小小的改動,比如木須龍、李翔等等人物的變動。而國內觀眾是以致敬經典的眼光來看,作為我們從小就聽講的故事,一代代流傳下來的故事,試問中國觀眾怎麼能買帳呢。
不過單單從故事選材來看,西方對中國文化的接受程度是不斷提高的,對於中國人刻板印象也是慢慢轉變的,從以前的傅滿洲到現在的花木蘭,我們也看到祖國強大之後才讓國外認識到中華民族是主張真善美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