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版《花木蘭》究竟是翻拍還是翻車

2020-10-10 奇界影視

由迪士尼翻拍的《花木蘭》已經於9月11日正式上線了。早在1998年迪士尼就將《花木蘭》改編成動畫,票房大賣3億美元

看起來花木蘭這個故事題材在國外也十分受觀眾喜愛,這看起來是件好事,不過是不是真正被花木蘭所體現出來的精神所吸引目前看起來還有待商榷。

在動畫電影上嘗到甜頭的迪士尼才有了翻拍真人電影的念頭。在上映前就以做足了噱頭,在宣傳上不遺餘力,號稱耗資兩個億的拍攝成本投入,看起來是鐵了心的想要重現1998年的輝煌戰績。

不過這樣一部被迪士尼寄予眾望、不惜投入巨大成本的電影在豆瓣上只有4.9分評價,不得不說在和前期的宣傳形成的對比之下,算是相當低了。

上映初期更是被網友發現槽點滿滿,深層次的東西我們先按下不說,先從電影的背景、框架和人物塑造來說。

【一】

首先電影的海報在剛剛發布就已經掉坑裡了。

有沒有熟悉的感覺

第一印象,這是迪士尼拍的電影?難不成受今年疫情影響虧損了47億的迪士尼是真的沒錢請一個設計師?真的是勾起了我童年的回憶呀。

這樣的評價我感覺就很靈性

海報掉坑裡了,後面的劇情可能避坑嗎?還真不能,電影的開始就雷到我了,這南方水田土樓的風格怎麼出現在北方的河南了?難不成我們學的課文出現了錯誤,呵呵了。

電影中的南方土樓

史料記載,花木蘭的背景應該屬於南北朝時期的北魏,這南方的風格怎麼也不能說是北朝跑到南朝徵兵,南朝您還同意了吧。

建築風格我也就忍了,但是這妝容真的是。。。。。。

你不說我都不敢信這是小龍女

劉亦菲的神仙顏值都駕馭不住呀,真的是長見識了。

雖然《木蘭辭》中有「對鏡貼黃花」的描述,但是這麼誇張的表現真的合適嗎?這是不是反應你們西方人對我們刻板印象就是這樣。這麼多國產古裝劇給你們抄都抄不好。

關於《木蘭辭》中有些描述被曲解之後體現出來的問題比比皆是,比如「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在電影中的體現真的是推翻了我的價值觀。

和你理解的有出入不

關於歷史細節的錯誤也是一大堆,這邊就舉兩個例子簡單說明一下。

第一個就是預告片的太極動作,放這裡活脫脫是一個穿越動作,太極拳是明朝初期陳王廷創立的拳法,在這打太極不合適。

第二個就是木蘭家的對聯「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望世間眷屬全是有情人。」這副對聯的彆扭程度先不講,單單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這句話應該是出自元朝王實甫的《西廂記》,原文應該是「嘆人間真男女難為知己,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才對,感覺這句話放對聯上都不錯。

裡面還有一點讓中國觀眾看的出戲的問題就是全是亞洲面孔,卻都是英文對話,所以影片主演裡除了甄子丹是中國國籍之外,其他演員都是華裔。這點雖然可以理解,但是對歷史經典的誤解確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以我們中國的經典故事這一題材做框架的真人電影,我看到的只有四個字「不夠專業」,對於中國文化的一知半解想要重現經典是天方夜譚,不如看一看趙薇主演的花木蘭。

卡通動漫的成功不能代表真人電影也能成功,翻拍真人電影翻車的不在少數。

動漫的表現手法誇張並沒有什麼問題,反而因為表現更加的開放,更能迎合大眾的口味。真人電影的拍攝更多的要建立在大量的歷史文獻,讓影片經得起推敲,這樣觀眾才會將注意力更放在影片本身的藝術造詣。不然只會滿屏尷尬。

《花木蘭》體現的婦女勇於突破禮教的桎梏的精神,勇敢淳樸孝順,敢於跟封建思想戰鬥,敢於擔當責任的偉大婦女精神,體現的忠、勇和孝我感覺並不深切。我看到的僅僅是標準的個人英雄主義,從始至終的國外片風格,試問我們中國觀眾怎能滿意。

國外觀眾和國內觀眾的側重點都不一樣。國外看的是基於動畫片基礎之上的大大小小的改動,比如木須龍、李翔等等人物的變動。而國內觀眾是以致敬經典的眼光來看,作為我們從小就聽講的故事,一代代流傳下來的故事,試問中國觀眾怎麼能買帳呢。

不過單單從故事選材來看,西方對中國文化的接受程度是不斷提高的,對於中國人刻板印象也是慢慢轉變的,從以前的傅滿洲到現在的花木蘭,我們也看到祖國強大之後才讓國外認識到中華民族是主張真善美的民族。

相關焦點

  • 迪士尼公司最新翻拍的真人版《花木蘭》與動畫版《花木蘭》的區別
    花木蘭》不像迪士尼的動畫版《花木蘭》那樣適合兒童。事實上,這部價格昂貴、光彩照人的迪士尼獨家電影並不是1998年《花木蘭傳奇》的翻拍版。素材相當陰暗,沒有歌曲,最適合兒童(也很容易銷售)的角色——龍木須(Mushu)和蟋蟀克裡基(Cri-Kee)——也不見蹤影。真人版《花木蘭》被認為是一部全新的電影,更接近中國古代民歌《花木蘭歌謠》。
  • 真人版《花木蘭》的票房表現來看,迪士尼翻拍是成功還是失敗
    此外,與另一部備受關注的迪士尼+發行的音樂劇《漢密爾頓》相比,《花木蘭》表現不佳,在首映之前,迪士尼+平臺的用戶增加了74%。很難說《花木蘭》是迪士尼的票房成功還是失敗,就像飽受詬病的真人翻拍版《小飛象》,2019年首映,首映票房也達到了4500萬美元。
  • 外來的和尚「難」念經,劉亦菲版《花木蘭》徹底翻車
    從去年到現在,迪士尼出品的劉亦菲版《花木蘭》,因為各種原因前前後後也宣傳了大半年了,怎麼著都算是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尤其是劉亦菲版《花木蘭》被迪士尼標籤為「花木蘭真人版電影」,鑑於1998年《花木蘭》動畫電影的成功,所以該版《花木蘭》還是頗為讓人期待的,可就在這幾天,劉亦菲版《花木蘭》徹底翻車
  • 劉亦菲《花木蘭》,似乎翻車?
    從去年到現在,迪士尼出品的劉亦菲版《花木蘭》,因為各種原因前前後後也宣傳了大半年了,怎麼著都算是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尤其是劉亦菲版《花木蘭》被迪士尼標籤為「花木蘭真人版電影」。鑑於1998年《花木蘭》動畫電影的成功,所以該版《花木蘭》還是頗為讓人期待的。
  • 《花木蘭》評分過低,是迪士尼的鍋,還是觀眾太嚴苛?
    如果說《信條》的國內口碑是兩極分化,《花木蘭》的國內口碑則是一邊倒。在影評社區豆瓣,《花木蘭》一度定格在刷新了迪士尼電影最低分的4.7,分值稍有回升後,仍深陷爛片區域不能自拔。一《花木蘭》是一部文學改編作品,故事藍本來自中國的北朝民歌《木蘭詩》。早在1998年,迪士尼就已經推出過動畫版,令這個替父從軍的故事享譽世界。沒有對比就沒有高下,新版《花木蘭》為人詬病的一大來由,正在於其質量不如二十年前的那版動畫。
  • 劉亦菲《花木蘭》證明,迪士尼難以拍出偉大的翻拍電影
    只不過,從一開始我就很清楚,《花木蘭》的翻拍不會像迪士尼之前的一些翻拍作品那樣忠實,這讓人感覺這部電影冒了很大的風險,但有風險就會有回報。與它的動畫前輩相比,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是獨一無二的,可以說是一個「新」的電影。要是你看過《花木蘭》這部電影的話,你會覺得這部電影太過於創新,最終讓整個故事變得混亂不堪。
  • 《花木蘭》翻車:2020年,迪士尼還在拍「想像中的中國」
    以「迪士尼唯一東方公主」為噱頭的《花木蘭》,在中國觀眾面前實實在在地翻了車。當東方公主跌下神壇,好萊塢也將終於明白——中國人的電影票再也沒那麼好賺。《花木蘭》這個IP究竟有多大商業價值?自從1998年迪士尼動畫版《花木蘭》耗資7000萬拿到了3.04億美元的票房,併入圍了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多項提名,拿下了安妮獎10項大獎後,這個勇敢堅毅的東方女孩已成為迪士尼公主系列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獨特面孔。
  • 迪士尼《花木蘭》真人版vs動畫版,哪個版本更好?
    2020年的翻拍採取了一種非常不同的方式,將《花木蘭》 打造為一部嚴肅的戰爭片,有著令人驚嘆的戰鬥場面,但與原著只不過是一點過眼雲煙的相似之處。這兩部電影都試圖講述花木蘭作為一個女人在古中國找到自己定位的故事,但只有一部成功了。1998年的動畫片《花木蘭》是迪士尼動畫電影興起的一部分,標誌著迪士尼回歸到以著名故事為基礎的批判性電影和商業電影的成功。
  • 口碑翻車!劉亦菲《花木蘭》真的令人失望了
    一年三部關於「花木蘭」的網絡電影,以及已經定檔的動畫電影,可以看見劉亦菲版《花木蘭》的熱度。《木蘭之巾幗英豪》《無雙花木蘭》《花木蘭之大漠營救》,對於網絡電影來說,似乎永遠跳脫不出爛片的厄運。,還是根據迪士尼動畫改編而成,但是即使這樣,也未能挽救其慘澹的口碑。
  • 劉亦菲版「花木蘭」,翻車背後的文化差異
    這幾天,迪士尼真人電影公司出品的美版「花木蘭」還未正式上映,已經是水土不服口碑崩塌。最後《花木蘭》只能全球撤檔。所以,東西文化的差異已經先天決定了迪士尼公司拍真人版《花木蘭》將會遭遇滑鐵盧的先天不幸。再來就是,迪士尼版的《花木蘭》裡的場景被批的一塌糊塗,最具爭議的莫過於福建客家土樓。
  • 迪士尼版的《花木蘭》究竟是成功出圈,還是沉淪苦海,各抒己見
    迪士尼版的《花木蘭》在國內上映已經過去兩天了,個人感覺這部作品還算不錯,可網評口碑承一邊倒的趨勢,負面評論的浪潮一浪接著一浪。這部作品究竟在國內會不會出圈,還是繼續沉淪苦海呢?花木蘭替父從軍巾幗不讓鬚眉,但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在哪個飽受戰爭洗禮的年代,用西方文化來詮釋中國文化,顯然行不通,即便大製作,服裝也不能超脫出中國人的接受範圍。
  • 迪士尼版《花木蘭》惡評如潮?網友:劉亦菲你演虧了
    昨天是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在中國上映的第一天,大家打算去電影院看麼?可就是這個線上播放,幾乎壞了《花木蘭》的口碑,瓜姐眼看著豆瓣評分掉下了及格線,而內地票房也變得不可預測了。有很多人說,這一切的源頭都是因為迪士尼的線上收費播放,線上看《花木蘭》的價格相當於三張電影票,那付了費的觀眾能不更嚴格嗎?
  • 迪士尼撲街,這版《花木蘭》到底錯在哪?
    花木蘭》沒啥毛病,硬說有毛病的話,也都是熟悉的迪士尼老味道。先就「不中國」這個觀點說一說這版《花木蘭》是在1998年迪士尼動畫版基礎上改編的真人版,而看過動畫的觀眾其實能發現,這兩版在大框架上沒什麼改變。
  • 迪士尼翻拍《花木蘭》上線,全亞洲演員陣容
    《花木蘭》與大多數大成本大片相比,它確實失去了一些沒有大屏幕的東西這部電影的核心魅力在於,它不僅是對《花木蘭》傳奇的鬆散翻拍,還是對1998年動畫長片的翻拍,而且迪士尼還斥資2億美元打造了一部龐大的動作史詩片。然而,它缺乏標題中的英雄所具有的火爆能量和勇氣,以及近期國內外大片所具有的視覺想像力。
  • 究竟是什麼讓《花木蘭》從備受期待到如此惡評呢?
    眾所周知,迪士尼翻拍的《花木蘭》翻車了,四個軲轆朝天,栽進了一片罵聲中。曾經人人翹首以盼得見東方女戰士的英姿,可剛上映便被大家一路差評。究竟為什麼呢?首先,花木蘭是中國女英雄,實在是太特別了,也實在是太光彩奪目了,想要拍好木蘭,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之根,智慧勇敢的女性之魂,缺一不可。
  • 《花木蘭》不是爛片,只是缺少才華,連累天仙姐姐翻車
    迪士尼真人電影版《花木蘭》9月4日通過網絡平臺在美國上映,經歷大規模重拍、推遲上映等波折後,終露真容的《花木蘭》在豆瓣的評分竟然是這樣的……《花木蘭》缺的並不是誠意,而是導演對於古裝故事片、而且是經典IP的把控和才華。
  •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
    」花木蘭作為亞洲第一個進入迪士尼的公主,可謂是備受關注,同時也是迪士尼的一手好牌。而這手好牌有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呢?爭議還是蠻大的。首先許多電影解說的視頻博主為了賺足眼球,選擇從演員的國籍入手,鼓吹國籍。新加坡人李連杰演皇帝、美國人劉亦菲演花木蘭、新加坡人鞏俐飾演巫女、美國人鄭佩佩飾演媒婆等。
  • 《花木蘭》潰敗,迪士尼模式不靈了嗎?
    被寄予厚望的《花木蘭》,最終還是讓觀眾失望了。國內豆瓣評分從開局的5.9直接降到了現在的4.9分,負面評價和口碑也迅速影響了國內觀眾的購票選擇,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花木蘭》首周末雖在前兩天以5389萬元、6189萬元票房登頂日冠,但周日環比便下降近40%,輕鬆被《八佰》反超,中國票房的明顯頹勢註定了《花木蘭》在影院收入方面的折戟。
  • 迪士尼的《花木蘭》真的一無是處嗎?
    二是大家相信迪士尼。喜愛電影的朋友都明白,迪士尼是一個造夢的品牌,其擁有世界上最頂級的製片能力與最完善的IP產業鏈。儘管翻拍自家動畫的真人童話系列質量參差不齊,但是整體的製作有一個基本的下限。然而,如今《花木蘭》一出,此下限即被突破。個人認為,無論從劇情內核、演員表現還是電影製作的角度看,迪士尼的《花木蘭》都是一部令人失望的作品。
  • 迪士尼新片劉亦菲版《花木蘭》
    花木蘭這個女權IP並不是迪士尼第一次用,早在1998年,迪士尼就出品過動畫版的花木蘭花木蘭身上的預期,我們也沒有得到100分的滿足,同樣道理,我們也想看到花木蘭的打戲,像一代宗師章子怡那種,過癮!花黃妝確實是木蘭辭的元素,但化妝你得好好畫,長點心,誰讓你惡搞我們家女神的,你迪士尼是大廠,就這麼缺化妝師?畫的都沒我們民間藝術家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