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80後集體心碎了,那個陪伴成長的電視臺倒閉了……

2021-02-08 梅州信息港

沒有人能煩惱你,除非你拿別人的言行來煩惱自己;

沒有放不下的事情,除非你自己不願意放下。

港編今日語錄

   香港亞洲電視於今日(4月2日)零時正式停播,開臺59年後畫上句號,成為香港電視史上的一頁。雖然告別讓人無奈,但也沒人能留得住。


 

亞視永別了,讓我們緬懷亞視最風光的成就——孕育出「宇宙最強」甄子丹、一片奪七大影帝名銜的張家輝、亞姐冠軍黎燕珊、羅霖等等,大家對亞視都抱有深厚感情,告別在即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從1998年到2004年,」殭屍」總共推出三輯。總是一起出現的況天佑,馬小玲,珍珍,將臣和女媧…亞視把人世間的情和愛寫盡了:前世和今生,得到與遙望。愛可以改天換地,也足以毀天滅地。這部被標榜為「奇幻」「恐怖」的殭屍片,靠深入的情感刻畫,靠愛影響了一個時代。至今,《我和殭屍有個約會》貼吧聚集了6萬人,依然活躍。

  名導王晶導出的這部豪門恩怨有多精彩?當年大結局播出,157萬觀眾同時收看,創出平均25點的超高收視。儘管港劇經典不乏豪門情節,但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跌宕起伏的情節,靠著主演陶大宇譚耀文和葉德嫻的深厚演技,升華到了不一樣的層面上來。明智傑自己一心奮鬥的衝勁,明星對自己親生兒子的感情和眷戀,濃濃的親情和勵志情感…還記得利兆天的驕橫霸道,還記得他的身世之謎嗎?

  《天蠶變》是香港電視史上首部由劇本改編為小說的長篇武俠電視劇,1979年出品。講述一代大俠雲飛揚,從地位卑微的武當派雜役,含冤受屈、忍辱負重,經歷多種離奇遭遇,練就「天蠶功」,破繭而出,擊敗天下第一高手獨孤無敵,天道承負,成為天下武林第一人的故事。《天蠶變》也是亞洲電視的武俠經典及重播次數最多的劇集之一。

  1995年開拍的這部《精武門》由甄子丹主演,在電視劇集中,武俠題材本就少見,亞視竟把這部短短30集的電視劇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血緣親情,師徒嗯情,家仇國恨,民族團結,軍閥爭鬥交叉融合。4500萬港幣得大投資,甄子丹親自設計的經典動作都大為加分。每每回憶起劇中的陳真,都還是讓人血脈賁張啊。

     這是《楊家將》故事改變的劇集之一,1998年製作。巾幗英雄,捨生忘死破敵陣;楊家豪傑,一門忠烈保家國。但在這轟轟烈烈的保家衛國之中,經典的「南風戀」依舊讓人印象深刻。
  楊排風:如果榮華富貴是要用人命來換,我不稀罕,但我真的喜歡你,我希望你能做我心目中的皓南。
  耶律皓南:要是我做不到呢?
  楊排風:我會等你,直到你做到為止。

  《我來自潮州》是90年代同樣成為現象級作品的一部港劇,1998年首播。該劇在汕頭實景拍攝,講述亞視名譽主席林百欣先生的發跡史。這部牽扯港陸兩地情誼的作品,道出潮州人不論人是何背景,有何資質,只要立定志向,努力向前,不怕難苦,有朝一日定能出人頭地。其勵志性和兩岸的相通性奠定了他的成功。「凡事靠努力,七分靠打拼,敢拼才會贏」!

  勝者為王系列。1991年,亞視推出了《勝者為王》,作為香港賭場題材電視劇的鼻祖,《勝者為王》也稱得上是亞視乃至香港賭片中的「劇王」。《勝者為王》揭露的是賭壇的恩怨鬥爭,展示在賭場浮沉打滾的眾生相。除了陳庭威、吳綺莉主演,和鄧超在《烈日灼心》中上演激情戲的呂頌賢也有參演。之後也出了幾部續集,到了第三部《勝者為王3王者之戰》就是一個全新的故事了,任達華主演。

  四大名捕。《四大名捕》改編與溫瑞安的同名小說,1984年出品。描寫的是四位武藝、兵器均各具特色,而性格也各有獨突的「四大名捕」,追錄刺殺皇帝的兇手集團的故事。伍衛國、梁小龍、張翼、黎漢持四大名捕在劇中名字連起來,是鐵手無情冷血追命。

  情陷夜中環。這是亞視在21世紀力圖翻身的一部,鄭偉文兼職,謝賢和葉璇主演,2005年播出。講的是香港保險行業內的明爭暗鬥。2005年的亞視已經破落,但《情陷夜中環》的收視曾經一度高達14點,是亞視自製劇集的最後一擊。《情陷夜中環》的第一部播出後,亞視在次年又推出了第二部,但收視只維持在6左右。之後,亞視再也沒有超越該劇收視的作品。

  大俠霍元甲。1983年該劇成為中國大陸引進的第一部香港電視劇集,小南聽長輩說,該劇播出時萬人空巷。《大俠霍元甲》是中國電視史上第一部以霍元甲為主角的電視劇,也為後面層出不窮的相同題材劇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尤其是劇中的主題曲《萬裡長城永不倒》一直傳唱至今,也正是這部劇和這首歌造就了大陸人學習武術和粵語的熱潮。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對於喜歡懷舊的觀眾來說,提起《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亞視的電視劇版。該劇把幾個小時的舞臺劇擴大成40集的長篇電視劇,由剛剛過檔亞視的鄧萃雯和當時亞視的當家小生江華擔大旗。二人當時雖已年過30,但依舊郎才女貌,十分登對,從20幾歲演到40幾歲,幾個階段的戲都拿捏的很到位。該劇與原版的一大改動在於結局之處,舞臺劇和電影中姚小蝶和沈家豪雖然分別了20年,但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但在電視劇中,二人最後還是倔強地分開,給觀眾留下了一個略帶遺憾的開放式結局。

除了這些超熱的電視劇,亞視還有哪些電視劇呢?

1978年:《鱷魚淚》
  潘志文、林嘉華和馬敏兒主演,刻意安排劇集跟無線《歡樂今宵》對撼,並造成威脅,《歡樂今宵》惟有加插短劇迎戰。

1980年:《大地恩情》
  由劉志榮、嶽華和餘安安等主演,當年麗的以「千帆並舉」宣傳攻勢成功打亂無線陣腳,迫使無線將《輪流轉》腰斬。

1980年:《大內群英》
  由萬梓良、米雪和姜大偉主演、程小東任武術指導,飾演雍正的萬梓良憑此劇彈起,而葉振棠主唱的同名主題曲亦大受歡迎。

1981年:《IQ成熟時》
  蔡楓華、莊靜而和鍾保羅等主演的青春劇,跟同時段無線《荳芽夢》對撼打成平手,周星馳曾客串演收保護費的壞學生。

1990年:《還看今朝》
  韋家輝監製、黃日華和戚美珍主演,故事涉及文革題材。主題曲《天網》由林夕填詞,羅文主唱。

1994年:《包青天》
  無線熱播此劇時,亞視憑海外版權漏洞購得版權,跟無線同日播同一集,成為鬨動全城的「雙包案」。

 

1996年:《再見豔陽天》

    講述講刻苦耐勞的秀巧,以寬宏之心接納了丈夫賀生馬景濤的情人文鳳。而邵美琪又闖進了與死神搏鬥的生之生命中。這四顆心纏繞著一個「情」字,亞視刻畫出快樂痛苦兩重天,要他們默默地等待豔陽天。當年的馬景濤還是小鮮肉,秀巧的笑容想起來依然暖心,當年全家必看的港劇啊!

1997年:《肥貓正傳》
  吳錦源執導,鄭則士、江美儀、鮑起靜等主演的殘障題材香港電視劇,講述了堅強的母親獨自將染過上黃疸病而導致中度弱智的兒子肥貓撫養成人的感人故事。

亞視舉辦培訓班,培養出大量影視明星

1、汪明荃  1967年就讀亞視培訓班      

2、劉松仁 1971年就讀亞視培訓班    

3、黃秋生  1982年就讀亞視培訓班   

4、黎明 1986年就讀培訓班  

5、張家輝 1988年就讀培訓班

  得知亞視停播的消息,無數人的心碎了…… 

@十方一念zf:大概是從十一歲開始看《殭屍》一直到大學,工作後偶爾想起看看,我不知看了多少回,喜歡劇中的角色,也喜歡演員,像萬綺雯飾演的馬小玲是我的最愛,那時候就想成為她那樣的人。因為喜歡才會一直堅持。

 

@道雲遙遠:我和殭屍有個約會拍的很好,是它的代表作。當初確實業務做的很用心,也培養了大批演藝人員。

 

@SKAN1990 :今天才知道這個消息,還記得那些年的《我與殭屍有個約會》《百萬富翁》麼?許多年不看亞視,竟然停播了,還記得那句「亞洲衛視,本港臺」的標語。。。

 

@Allen在路上ing:除了膾炙人口的電視劇,還有很多介紹香港歷史的節目……現在連懷舊的機會都沒有了,再見了亞視

  想重溫港劇經典的乾貨來了,奉上粵語新力軍何乾梁翻唱的《黃金時段1314》,裡面全是當年本港臺、翡翠臺熱播電視劇經典主題曲!滿滿都是回憶啊……

via.綜合自FM93交通之聲、半島晨報、南方網、網易娛樂、網絡

梅州信息港 ID:mzxinxigang

關於梅州你想知道的 我都知道

關注我們,跟港編們一起吃喝玩樂

客服QQ 2524631896,歡迎聯繫合作爆料

查詢電影排期請回復【電影】

梅州信息港手機端已上線

掃描二維碼

下載【梅州圈】

手機在手走到哪圈到哪

相關焦點

  • 70後80後集體心碎了,那個陪伴成長的電視臺倒閉了!一起來回憶經典劇集…
    香港亞洲電視於今日(4月2日)零時正式停播,開臺59年後畫上句號,成為香港電視史上的一頁。
  • 70後80後集體心碎,那個陪伴成長電視臺倒閉了!一起回憶經典劇集…
    香港亞洲電視於4月2日零時正式停播,開臺59年後畫上句號,成為香港電視史上的一頁。雖然告別讓人無奈,但也沒人能留得住。
  • 《你好,李煥英》:60後70後80後的集體回憶
    應該說,賈玲這個五大三粗的女漢子真的是有才華,又捨得出力,硬是做出了一個通吃60後70後80後小城鎮出身人的笑點、痛點和癢點,前半場讓人笑爆,後半場讓人哭倒,結局讓部分人揚眉吐氣、讓部分人無限悵惘。正像歌曲裡唱的,為了母親的微笑,為了大地的豐收;電影裡81年出生的賈曉玲在母親騎車帶她回家的路上遭遇車禍,穿越到80年。愧疚的她用盡力氣去做一些事情讓母親高興,去修正母親的婚姻選擇。
  • 追憶那些年陪伴70、80後成長的經典電視劇,看完淚奔!
    時光飛逝,70、80後的我們已經步入而立之年,偶爾打開電腦看見一個曾經不能再熟悉的電視劇名字,立刻會讓我的心靈穿越到了過去,太多的往事,太多的故事。 今天,我們來重溫一下經典吧,這是我們70後,80後集體的回憶了,看看這些經典電視劇你看過幾部?
  • 收藏 | 那些陪伴70、80、90後度過童年的動畫片
    這兩部動畫片不僅陪伴50、60後一起長大,同時也影響著70、80、90後的童年,這兩部先後由上海美術廠製作的世界第一部,第二部水墨動畫片,不僅在影像中給大家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它們甚至被編入小學語文課本,供一代又一代人欣賞,現在回去翻以前的課本還能找到
  • 那些陪伴50、60、70、80、90後的60部經典動畫片!
    不高興」「沒頭腦」做起事來丟三落四,總要出些差錯「不高興」總是別彆扭扭,你要他往東他偏往西沒頭腦和不高興如果放到現在00後眼裡也許應該叫天然呆和死傲嬌致70-80後的童年1980年代,改革開放後大量商業動畫被引進中國70後的記憶中不在只有單一的國產動畫還受到從美國、日本引進的外來文化的影響
  • 5大經典影視金曲,70後、80後聽了會沉默,90後和00後表示挺好噠
    今天小編為大家匯總了5大經典影視金曲,這些歌曲伴隨了幾代人成長,即便是90後和00後聽過以後也表示很喜歡?第一首、葉麗儀《上海灘》這首歌曲是來自於1980年的香港電視連續劇《上海灘》的主題曲,準確來說這部電視劇上線的時候我還沒有出生,確實我爸媽年輕時候最喜歡的一部電視劇,該劇不僅火了剛剛踏入影視圈不久的周潤發、呂良偉和趙雅芝,同時也火了我這部劇歌唱主題曲的葉麗儀。
  • 70後與80後,有哪些歌曲讓你回到那個聽磁帶看歌詞本的年代
    70後,80後,我們這一代年齡不能算是很大,但經歷了社會發展高速前進的時代,我們的少年時代,那是聽著磁帶,看著歌詞本的年代,那個時候,電視上沒有選秀,沒有「好聲音」,歌手們也不用通過同臺炫技來自證「我是歌手」。
  • 亞洲電視臺倒閉了?!
    昨晚嚇壞了小編,朋友圈都在瘋傳:「亞洲電視臺倒閉了!」亞視真的倒閉了嗎?傳言是否屬實?那些年的亞視,你還記得它的哪些精彩?不過小編今天早上一打開電視,被傳說清盤倒閉的亞洲電視依然正常運作,更有不少老員工發言表示「力撐」電視臺,共同度過難關,早上也有相關高層出席訪談節目,但究竟亞洲電視何去何從,現在依然沒有更明確的說法。
  • 「吐槽」95後的看劇習慣?先看看70後—90後的習慣再說吧!
    70後是在城市裡長大的一代人,他們已經習慣於以城市為中心看待一切,他們的視角更多的來自書籍、影像、傳媒和圈子,他們談論時裝、建築、政治和八卦,但似乎時刻保持著懷疑主義的立場,他們像一個處於游離狀態的階層,既缺少後一代人那樣的「無所謂」,也不願像前輩們那樣胸懷集體使命感,與生俱來的壓抑和對自由的訴求不離不棄,恰恰是這一代人精神狀態的最佳寫照。
  • 80』後——成長與哀愁
    ——《80『後》主題歌《天長地久》 昨晚本城又是雨傾盆,一早醒來,清新的空氣,淡淡的花香盈懷。雨中的閒步,感受到了一種溫暖輕柔的情愫。 80後,改革開放後新的一代,而最大的80後今年也已年滿40歲了,歲月在不經意間悄然無聲的走過。看過《80後》的影片,有感於80後的成長與哀愁,總會覺得敘述的似曾相識,也就無所謂是否是80後了。
  • 這部神劇陪伴了70、80後的整個童年
    生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人對於《恐龍特級克塞號》這個名字肯定不陌生就是有那麼一天的某一瞬間特別想回顧回顧那個現在看來就是個戴著摩託車頭盔的逗比……當年卻陪伴我們度過了童年 所以整理了一下跟大家一起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這部神劇《恐龍特急克塞號》一恐龍特級克賽號美麗善良的阿爾塔夏帶著她的小吉伊來到了可怕的白堊紀愛吃愛喝的隊長愛開玩笑的是毛利誰輸了誰就是格德密斯
  • 【憶往昔】70後80後集體心碎了,香港亞視正式倒閉!還記得那些經典劇集嗎?
    香港亞洲電視於4月2日零時正式停播,開臺59年後畫上句號,成為香港電視史上的一頁。雖然告別讓人無奈,但也沒人能留得住。
  • 動漫經典之作,70後、80後、90後的童年,滿滿的都是回憶!
    但動漫可不只屬於年輕人,對於我們70後、80後、90後來說,動漫更是他們永遠的回憶。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談談70後、80後、90後的童年時代的經典動漫,可以說每一部都是動漫的經典之作,滿滿的都是回憶!動漫經典之作,70後、80後、90後的童年,滿滿的都是回憶!
  • 有一部片子叫《恐龍特急克塞號》 陪伴了70、80後的童年
    這是一部陪伴出生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人度過童年的神劇。如果你看過它,就一起來回憶一下那個「戴著摩託車頭盔的逗比」;如果你沒聽說過,不防一起來看看,感受一下70後、80後的童年。 以下內容來自微信公眾號「草莓說(sd-bye )」: 生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人,對於《恐龍特急克塞號》這個名字肯定不陌生,就是有那麼一天的某一瞬間,特別想回顧回顧。
  • 電視,80後成長的記憶
    電視,80後成長的記憶 2020-11-21 11:5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70後的你,這10首歌還記得嗎?
    在當年的新年聯歡晚會中,同學們幾乎把來自臺臺灣的歌那個電視片中的歌全部唱完。也是從89年開始,港臺的一些歌手帶著他們的歌曲進入大陸,唱片市場火得一發而不可收拾。3.張雨生《我的未來不是夢》同樣來自89年來《來自臺灣的歌—潮》,這是一首非常勵志的歌,是一直陪伴我們70後成長的一首歌。
  • 中國70後、80後對童年的集體回憶之經典動畫片《龍子太郎》
    上世紀80年代,國內引進了一部名叫「龍子太郎」的日本經典動畫片,片長75分鐘,在當時非常少見。片中講述了一個精彩的故事,讓那時還在上小學的我如痴如醉,以至於不肯放過電視臺任何一次重播的機會。隔壁的蔡兄還用小收錄機對著電視錄下了片中的插曲——雖然我們一句日語歌詞都聽不懂,但優美的旋律、鏗鏘有力的唱腔讓我們無比興奮,那勁頭絲毫不亞於現在的追星族。
  • 70後,80後和90後的男人都喜歡80後女人?
    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最近在某短視頻平臺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70後的男人、80後的男人,以及90後的男人或男孩,都喜歡80後的女人。80年代的二八自行車80後女人的特點懂得照顧人到2020年,最小的80後,已經30歲了。最大的80後,今年也已經40歲了。
  • 陪伴80後成長的十大樂隊組合大梳理
    第十初戀旋律--羽泉代表曲目:《最美》《冷酷到底》《彩虹》「星」印象 親切多過懷念,羽泉,陪伴80後長大,與80後一同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