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分奪秒 與疫情賽跑!」——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長施秉銀抗疫半月記

2020-11-18 光明時政

  新華社武漢2月19日電(記者藺娟、廖君)「患者血鉀已經7.4mmol/L,必須進行CRRT(連續腎臟替代療法)血液淨化治療。」2月17日22時,一場生死營救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七病區展開。

  重度高鉀血症隨時會引起患者心跳驟停危及生命。建立血管通路,開機、裝機、預充管路、上機、調參數等操作一氣呵成,CRRT正常運轉,患者血氣血鉀逐步回歸正常水平。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援湖北國家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在極度困難的狀況下,又一次挽救了一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這個夜晚,對於帶隊出徵武漢的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長施秉銀來說,又是一個難眠之夜。「如何提高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這個關鍵問題一直縈繞在他的心頭。

  2月5日早晨,施秉銀帶領3名醫護骨幹先期到達武漢。「早到一點,就可以早一點投入一線救治,就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他積極對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了解將要接管的七、八病區情況,根據病區收治能力和患者情況「排兵布陣」。「我們要整建制承接這兩個病區,在病區內形成多學科的團隊協作來救治病人。」施秉銀說。

  2月7日,133名包括重症醫學科、呼吸內科、感染科、心血管內科、腎臟內科等多個專業的「精兵強將」迅速集結,奔赴武漢與前期抵達的4人組成西安交大一附院援湖北國家醫療隊。2月9日,醫療隊正式進駐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接管七、八病區。目前,病區內收治有64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這兩個病區是由婦產科和血管外科改造的。施院長作為醫院管理專家和感控專家一起,仔細考察了病區的『三區兩通道』設置,發現了一些隔斷材料不密閉、區域設置不合理的問題並做了改進,制定了詳細的感控方案和流程。」西安交大一附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石秦東說,「他積極解決病區最緊要的設備問題,協調有關部門,及時為病區配備了無創呼吸機、有創呼吸機、高流量吸氧機等設備。」

  「挽救每一名患者的生命是我們的頭等大事。」施秉銀叮囑每一個醫療隊員。

  作為內分泌專家,他深入臨床一線指導救治工作,親自參與重症患者的診療,建立重病例討論機制,組織多學科專家會診,讓每一位患者都得到醫院頂端專家團隊的合力救治。

  帶著自己對病例的分析和思考,施秉銀向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聯合醫務處提出成立「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病亡率小組」,建議被採納。該小組由施秉銀擔任組長,還集合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上海復旦中山醫院和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專家力量。

  「我們針對累計死亡病例逐例評估和討論,總結經驗、形成分析報告,指導危重症病例的救治,將對降低病死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施秉銀說。

  西安交大一附院內分泌科護士楊媛媛也感受到了患者的變化,「我們剛到時,病房的氣氛很沉重,很多患者不和我們溝通。經過這些天的治療,他們看到了戰勝病魔的希望,配合度也越來越好。」

  來到武漢半個月,讓施秉銀最感動的,是一位患者寫給西安交大一附院醫療隊的手寫信:「看到你們每天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眼罩上滿是霧水,我真的很心疼你們。希望你們用精湛的醫術消滅新冠病毒,早日回家和親人團聚。我也會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出院。我們一起加油!」

  「為了實現這個願望,早日戰勝疫情,我們會爭分奪秒,不懈努力。」施秉銀說。

[ 責編:李方舟 ]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一附院20位專家榮進該院「專家榜」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王美英 記者 阮班慧)8月19日下午,交大一附院在該院院史館歷史文化展廳舉行了新晉正高職稱專家榮進「專家榜」暨援武漢醫療隊隊旗入館儀式,該院全體領導、職能科室負責人、新晉正高職稱專家、援武漢醫療隊代表等參加了本次入榜儀式,儀式由黨委副書記韓菊主持。
  • 18歲「獅面人」康復出院 西安交大一附院醫護人員齊歡送
    6月12日上午,在西安交大一附院科教樓大會議室,一場特殊的新聞通氣會正在進行。患有神經纖維瘤症(「獅面」)導致面容嚴重畸形的18歲甘肅小夥子小楊,終於在經歷長期的病痛折磨後,在交大一附院及社會各界的多方籌資努力下,通過7個多小時的精心手術,成功「改頭換面」,笑容重新出現在他的臉上。
  • 西安交大二附院醫聯體醫院榆林市星元醫院揭牌
    西安交大二附院副院長李小鵬與榆林市星元醫院院長張小龍進行醫聯體籤約。榆林市星元醫院黨委書記王建睿主持儀式。 張小龍在致辭中表示,20年的發展歷程,星元醫院引進高端人才,建立特色專科,尋求同道幫扶,成立了榆林第一個國內名醫會診中心,23名國內知名專家長情陪伴,真幫真扶,在西安交大二附院等國內知名醫院的幫助下,星元醫院的技術實力步入國內先進軌道
  • 交大一附院舉辦新晉正高職稱專家榮進「專家榜」儀式
    9月9日下午,交大一附院在院史館歷史文化展廳舉辦新晉正高職稱專家榮進「專家榜」儀式,全體院領導、職能科室負責人、新晉正高職稱專家參加了本次入榜儀式,儀式由黨委副書記韓菊主持。本次舉辦的新晉正高職稱專家榮進「專家榜」儀式,是醫院建院以來首次,也是更好地為醫院成立63周年獻禮。
  • 英雄凱旋 國禮相迎:西安用盛唐迎賓儀式致敬援鄂醫護人員
    省市援鄂醫護人員、全市定點醫院醫護人員、市疾控中心及西安急救中心代表在現場觀禮。「文武百官」與「盛唐歌舞仕女」列陣相迎,以最高「國禮」向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逆行者致敬,用一場夢回盛世的《大唐迎賓儀式》迎接英雄凱旋。抗疫英雄們共同聆聽了抗疫主題歌曲,欣賞靈動的雜技表演,參與投壺、畫花鈿等唐文化互動遊戲等活動。
  • 大唐迎賓儀式致敬抗疫英雄
    活動現場,數十位卡通形象的小武士手持「抗擊疫情」「英雄凱旋」字樣的致敬彩燈牌迎接白衣天使的到來。在景區工作人員的引領下,抗疫英雄們共同聆聽抗疫主題歌曲,欣賞靈動的雜技表演,參與投壺、畫花鈿等唐文化互動遊戲等活動,度過了一個難忘而美好的夜晚。
  • 聽·西安丨西安公交開通12條醫護專線,為「白衣天使」提供免費服務
    (記者 郭欣)◆我市舉行疫情聯防聯控工作第五場新聞發布會 西安一企業研製出2小時內出結果檢測試劑盒4日下午,我市舉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第五場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介紹,西安金磁納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已經成功研製出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試劑盒(2小時內出檢測結果),目前正在註冊檢驗,通過後即可批量生產。
  • 西安交大一附院婦產科 揚帆領航鑄輝煌
    奮楫揚帆敢為先西安交大一附院婦產科與醫院同步成立於1956年,建院初期,婦產科條件簡陋、設備簡易、人員缺乏,只能開展一些常見疾病的診治。經過半個多世紀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和不斷發展,醫院婦產科在醫、教、研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進步,婦產科的病床也由原先不足30張床位到現如今的146張床位。
  • 「獅面人」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成功完成一期手術康復出院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緱永強 李晨皎 記者 阮班慧)患有神經纖維瘤症導致面容嚴重畸形的18歲「獅面人」小楊,因無錢治病,在社會各方援手救助後,經西安交大一附院多科室聯合舒茂國主任向醫院醫務部提請重大手術實施計劃。
  • 交大二附院脂肪肝診治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6月5日上午,由中國醫師協會授牌的西安交大二附院脂肪肝診治中心在醫院醫療綜合大樓前舉行揭牌儀式,院黨委書記韋俊榮、院長賀西京、著名消化內科專家羅金燕、龔均、等及相關科室醫護人員參加了儀式。韋俊榮書記和羅金燕教授為西安交大二附院脂肪肝診治中心揭牌。
  • 交大二附院成功承辦國際消化內鏡診療技術研討會
    5月26日至27日,由陝西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主辦、西安交大二附院消化內科承辦的陝西省第十四屆國際消化內鏡診療技術研討會在華山國際酒店召開,省內外二百餘名消化內科醫生與會聆聽精彩講座、觀看最新前沿診療技術演示並交流工作經驗。我院院長賀西京教授參加開幕式並向大會致辭,大會由省消化內鏡學會副主任、交大二院消化內科王進海教授主持。
  • 西安交大一附院發熱門診預檢處三個女孩拖行李箱來排查
    1月26日早8時多,華商報記者來到省級定點醫院——西安交大一附院,發熱門診預檢處設立於該院南門入口處,是一排白色的帳篷,現場大約有10人左右正在排隊排查。篩查後由專人領至發熱門診從西安交大一附院東大門進入,能看到引導牌,路面都有醒目的紅白兩色路標指向「發熱門診預檢處」,醫院門診大樓和院內都張貼著「發熱患者須知」,提醒「如果您近期去過武漢或接觸武漢相關人員,同時伴有呼吸道症狀(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疼痛)或發熱症狀,請在門診廣場帳篷預檢分診臺篩查登記後
  • 爭分奪秒,與疫情賽跑
    本報訊 人民日報3月5日第7 版頭條刊發記者張武軍採寫的通訊《爭分奪秒,與疫情賽跑》,報導了天津
  • 西安交大二附院兒童病院舉辦兒童保健義診活動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成東麗) 1月16日利用周末休息時間,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兒童病院舉辦了兒童保健大型義診活動,為家長在育兒方面進行答疑解惑。每個寶寶出生後都是家裡的心頭肉,他們的出生給每個家庭帶來喜悅的同時,對於新手爸媽來說,育兒途中也遇到了各種摸不著頭腦的問題,為此,交大二附院兒童病院專門舉辦了此次義診活動。
  • 【西安晚報】聚焦西安交大二附院消化內科團隊
    用精湛醫術,全力保障市民消化健康 ——記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王進海 行醫三十載 用行動詮釋「醫者仁心」 1987年,懷揣著對醫學懵懂的嚮往,王進海走上行醫之路,救死扶傷,至誠之善;行醫三十餘載,他一直從事胃腸運動障礙性疾病、肝膽疾病及消化內鏡下診療技術的研究,用行動回答了一名醫者對疾病患者的使命,對科室團隊的責任,對醫療行業的忠誠,對臨床技術的嚴謹,對「白衣天使」最好的詮釋
  • 大醫院背後的小故事——張嘉益和交大二附院的不解之緣
    劇中有個情節刁菊花(張嘉益飾演的刁大順之女)因為早孕去「大醫院」檢查,亮出了一張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化驗單,也讓西安交大二附院小小火了一把。其實,在這張化驗單的背後,張嘉益多年前就曾和交大二附院結緣,並實實在在做了一些事情。
  • 大醫院背後的小故事——張嘉益和交大二附院的不解之緣!
    大醫院背後的小故事——張嘉益和交大二附院的不解之緣!陽光訊(記者鄭亞雷)近期,西安市井劇《裝臺》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受到了全國人民的熱捧,這部劇因張嘉益、閆妮等眾多知名陝西籍演員參演,在本地尤其受歡迎。
  • 【陝西日報】西安交大二附院
    1月16日,記者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小兒外科見到了高亞教授,回想起前些天患者家屬來送錦旗的事情,他依然很感動。他說:「我和我的團隊採用了磁壓榨吻合術治療了一例小兒食管狹窄,這本是醫生的職責,但患兒祖孫三代專程從老家趕到醫院來送錦旗表達感謝,我十分感動。」 「這個病例是這樣的,患兒因誤食燒鹼後發生吞咽困難,出現口腔、胸骨後疼痛,口腔充血糜爛。患兒在當地入院,當地醫院採取了洗胃等治療措施後,患兒的食管鏡檢結果正常,並且開始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