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王楠】「教育工作者經常談21世紀的孩子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我認為,面向未來的教育,必須培養孩子的兩種能力:第一種是人和信息相處的能力,第二人和計算機相處的能力。」童程童美首席教育官兼SVP孫瑩在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上告訴記者,只有教育工作者在發展孩子信息能力的時候,他們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才會得以發展。
網際網路「原住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04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4.5%。在孫瑩看來,這個時代成長的中國孩子,從小就在接觸不同的信息渠道和娛樂方式,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在這樣一個人被信息包圍的時代,如何讓孩子明辨信息的真偽,保持獨立的思考,並學會利用信息進行有價值的工作,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而基於人和信息的相處能力,她將其分解為四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就是信息的辨識與分析。」 孫瑩表示,在海量信息包圍的環境下,教育工作者需要幫助自己,幫助孩子去建立辨識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讓孩子具備科技素養,批判思維,不盲從、不跟隨,保持自己的獨立判斷;第二個能力是信息的調用與編譯的能力,未來世界的溝通,不僅僅是人和人之間的溝通,人與計算機之間的溝通也非常重要,如何給計算機下達指令,讓計算機幫助我們工作;第三部分能力是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利用信息服務於自身的創造和創作,當孩子建立起基於信息的創作能力,也建立起了面向未來的創新能力;第四部分則是信息的反饋與升級。將自己的創作創新應用於實踐,服務於社會,在應用實踐的過程當中,我們也會得到更好的反饋,去升級自己的觀點和產品。
「因此,童程童美會幫助孩子發展兩部分能力,第一是溝通能力,主要人和人之間的溝通能力,第二是學習計算機語言,養成人機互動的思維,提高人機互動的能力。」孫瑩說。
面向家庭,建立1+X素質教育理念
在一個孩子成長過程當中,起到絕大部分作用的自然離不開家庭教育。教育機構在服務家長的過程中,也在思考,如何幫助孩子構建一個適合自身個性化成長的教育系統?家庭教育如何發揮作用?
童程童美提出,要幫助家庭去構建1+X的素質教育系統,其中,「1」代表數字思維、編程思維、科技素質教育,是孩子的剛需教育;「X」是指藝術、體育等任何一項孩子的興趣愛好。在接受媒體採訪的過程中,孫瑩提到,在課外教育中通過輔導來提分,收穫的東西是短暫的,只有通過提高自己的那些內核的素質、思維和能力,未來才會外化成一定的學術表現。
孫瑩認為,學習計算機語言事實上有不同的層次:語言、邏輯和思維。如果僅僅是學習一門語言,一個軟體技術,意義並不大。學習編寫簡單的邏輯的代碼,在整個行業當中並不具備面向未來的競爭力,那些簡單重複的邏輯的代碼,未來會被機器所替代。學習計算機語言的規則、語法、應用,是為了了解計算機底層的邏輯,養成與計算機協同交互的思維習慣。很多技術終將被取代,在未來人與計算機協同的社會裡面,如何指導計算機更好的進行工作,才是編程教育本質的目的。
完善OMO建設,回歸教育本質
如果要總結2020年教育行業的關鍵詞,「OMO」必不可少。對於OMO的價值,孫瑩認為,對機構來說,OMO可以降低教育機構的營銷和獲客成本,童程童美在線下的中心,可以降低前端的銷售成本。
在用戶層面,孫瑩指出,在孩子教育的早期階段,3-6歲的孩子並不適合在線上學習,在這個階段,孩子認知能力,情緒管理能力,感知能力,精細運動,大運動等能力的培養,更適合在線下場景進行學習。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業壓力的增加,可以逐步切換到線上進行學習。從這個角度來說,OMO也更符合教育的本質。
談及童程童美的OMO建設,孫瑩認為,童程童美擁有發展OMO的先天基因:童程童美的團隊在過往18年的IT教育領域的積累,使童程童美對IT教育的深刻洞察和理解;從2005起,達內就開始實施遠程同步直播教學的方式,有非常成熟的線上編程教育團隊,有基於線上編程教育極強的交付能力,並經過15年的檢驗;第三個是擁有非常好的線下中心開設的能力。目前,童程童美在全國擁有超過230家線下校區,並堅持直營模式,保證教學的標準化和統一化。
「在發展的過程中,童程童美也有著自身的堅持,第一堅持教育本身的價值,為中國的孩子和中國的家庭真正帶去好的教育。第二堅持健康行業閉環,要在商業健康增長的基礎之上實現自身的增長。」孫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