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為我國明年及未來幾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指明方向。在疫情影響下,未來通過新消費形式「堅持擴大內需」成為重點任務中的戰略基點。
會議期間,央視財經頻道聚焦新消費重點行業。作為家庭消費的一個重要領域,素質教育正在提速發展,線上線下加速融合成為教育行業新消費趨勢,童程童美作為少兒編程教育優秀品牌案例獲得了央視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的關注和報導。
在央視報導中,受訪的童程童美學員家長對線上線下融合教育模式表示認可,並大力支持孩子學習編程課程。作為家庭素質教育的一環,編程教育為何受到家長的格外青睞?
多部門發文:少兒編程已成剛需教育
隨著2018年奧賽高考加分項全面取消,信息技術教育已成為K12教育階段的新賽道。清華、北大、中科大等一流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都不約而同開始將信息學全國競賽成績作為報名重要指標。
今年11月,北京市海澱區教育委員會發布通知,明確將信息技術(含編程)納入初中學業水平測試,考試不通過將不予頒發畢業證書。除北京外,南京、廣州等城市也陸續將編程列入中考項目,浙江省已將編程納入高考。
早在2017年,國務院就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表示要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今年12月,教育部在回應政協委員相關提案時也表示,編程教育將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並明確,接下來工作的主要安排是將編程教育納入信息科技課程標準,進一步培訓提升相關教師軟體編程能力,提升編程教育實施水平。
可見,少兒編程的學習已經成為一項剛需,是否要學已經無需討論,真正需要討論的是學什麼,如何學。
少兒編程學什麼?不是寫代碼,而是編程思維
在童程童美看來,少兒編程學習的不是一門具體的計算機語言,而是要了解計算機底層的邏輯,養成與計算機協同交互的思維習慣,從而在未來人與計算機協同的社會中,更好地指導計算機進行工作,這才是編程教育的本質目的。
正如童程童美未來教育研究院首席教育官孫瑩表示,簡單重複的代碼編寫能力,在未來必然會被機器替代。但今天學會的編程思維,指揮計算機完成複雜意圖的素質和能力,是機器無法替代的。
童程童美認為,人與信息相處的能力是未來數字時代的孩子必須要掌握的技能。而這個能力可以被分為四個維度,包括信息的辨識與分析、調用與編輯、應用與協同,以及反饋與創新。
通過編程課程的學習,培養編程思維能力,能夠有效提升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符合時代特性、適配人才需求的成長模式。從小接受編程思維訓練的孩子,思維謹密、語言表達能力強、創造力強,未來無論是在學業還是職場上都比較容易取得成功。
少兒編程怎麼學?線上線下結合,因「齡」施教
少兒編程教育既然不是簡單地教如何寫代碼,就勢必在授課方式上要與傳統的編程和計算機語言培訓有所區別。童程童美在實踐中,也總結出了相關經驗,擁有屬於自己的思考。
童程童美發現,在不同年齡階段,孩子適合的學習內容也有所不同,編程學習也要回歸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成長規律。
因此,童程童美的課程體系覆蓋全年齡段,為孩子量身定製符合其實際與發展需求的編程教育內容,從3歲的創意編程啟蒙開始,一直到18歲的信息學奧賽編程,滿足從幼兒園到高中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學習規律。
另外,童程童美打造了線上線下一體化OMO教育模式,為學員提供正確的學習方式。
線上部分,童程童美通過小班直播課,實現讓學員在討論中互動式學習,學習效果遠超以聽講為主、無法小組討論的一對一授課、錄播課和大班課。線下部分,除了正常授課外,童程童美還為學員提供各項國際國內賽事參賽機會,學員們實現了邊做邊學,學習更加高效。
據了解,童程童美目前已在國內擁有230多個線下校區,遍布50多座城市,為超過10萬名3-18歲青少年提供編程教學及服務,超過10000名學員參加過各類科技賽事,242組隊伍晉級國際賽,1408人獲得國家級獎項,417人獲得國際級獎項。
培養編程思維能力,提升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童程童美開設少兒編程課程的最終目的。面對央視記者的採訪,童程童美表示,面向未來,會繼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不斷適應變化,向三四線城市下沉。成為每一個中國孩子可信賴的編程教育專家,每一個中國家庭可信賴的專業科技教育夥伴,這是童程童美的願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