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封殺為香港發聲的美國小哥,這就是美國人的言論自由?

2021-02-08 北美留學生日報

誰還記得YouTube網站在全球的廣告詞——Broadcast Yourself

 

可是等到播主真的按照自己的意願說話時,YouTube又想盡一切辦法阻擾,甚至顧不得臉面。


10月17日,美國小哥Jaron Lines在YouTube上傳多個關於香港現狀的視頻,想要向世界傳遞香港的真相,發布不久後卻被YouTube下架查封。



視頻中,香港遊行運動並不是和平而是暴力,他看到的香港是「毀壞、無序、經濟重創、與幫助自己實現繁榮的祖國分離」


Lines看到香港的交通設備被破壞,紅綠燈被強行拆掉;中國銀行的玻璃被打碎,捲簾門上被塗上侮辱性語言;地鐵封線,暴徒強行阻礙地鐵通行。



看到這一切的小哥不解地問道:


「倫敦證券交易所不久前表示,上交所已經成為他們重要的合作夥伴,以維護貿易和金融的穩定,上海正在取代香港。」


「你們知道中國內地投入了多少資金幫助香港?香港80%的飲用水都來自內地,香港40%的電力都來自內地,這些你們知道嗎?」



但是,很快這個短視頻就被YouTube下架了,他的其他視頻也一起消失不見,其中一個視頻是在香港街頭採訪「示威人士」。


他在質疑這群人所提出的普選,並問道:


「所以,你認為只要可以投票給任何人,就是獲取了民主嗎?那你知道希特勒也是通過所謂的民主選舉出來的嗎?」



這和前陣子推特作出中國假新聞的判斷如出一轍,推特官方封殺了936個帳號,給出的原因是「散布虛假新聞」,目的是「損害香港政治運動的合理性」


推特官方特意表示:


「我們有可靠的證據證明,這是一個官方組織的行為。」但等到現在,始終沒有公布所謂的證據。



而美國新聞也對此事進行了報導,其角度也完全和推特官方給出的回答一致,都認為這是「假新聞」。


推特作出這樣的新聞判斷,是必須要觀察監視內容才能做到,不可能只是單看技術路徑。


問題是——那麼是誰在做這些判斷?有沒有美國的情報單位協助?又是誰在反映這些「假帳號」的影響力很大,必須禁止?


(圖源:BBC)


作為Facebook、Twitter、YouTube作為宣傳武器,以前還懂得遮掩,現在迫於形勢,只能使一些低級的手段——


YouTube上採用的方式是限流和撤銷廣告,Facebook和Twitter上直接就禁止登陸帳號。


臺灣名嘴黃智賢因為經常講兩岸統一帳號也被封禁無法登陸,只有講獨立的自由,沒有講統一的自由




還記得2013年發生的一件事兒嗎?號稱「民主、自由」的美國開始在全球逮捕一個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僱員——斯諾登。


原因是,他向全球媒體洩露了美國的稜鏡計劃,一個絕密的監控計劃:


通過該項目,美政府直接從包括微軟、谷歌、雅虎、臉書、蘋果、YouTube等等在內的這9個公司伺服器收集信息。


隨後更被爆料,中國內地和香港自2009年就被美國國家安全局入侵,包括香港中文大學、公職官員、企業和學生電腦。



從那時起,看似鐵桶一塊的YouTube就被貼上了「不信任」的標籤,和美國政府的聯繫已經是人所共知的事實。


另外一位在YouTube上十分火的播主「火鍋大王」也曾被YouTube封殺限流一位比中國人自己還要了解自己的美國人,視頻中他怒懟谷歌等外國企業對中國的差別對待,還有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偏見。



但卻被YouTube後臺刪除訂閱,所有廣告被移除,粉絲被刪除,幾乎每個衡量帳號成功的維度都被打壓。


(圖源:中國日報)


火鍋大王寫信給YouTube,想向對方要一個說法,YouTube公司公然承認:


他們是有意為之,故意打壓。


YouTube看似是一個言論自由的視頻網站,卻暗自支持某些言論,而減少某些特定視頻的廣告收益,助長其他視頻。


(圖源:中國日報)


YouTube最大的問題在於——


「他們想要管控內容,卻不對內容負責。


火鍋大王在向YouTube申訴的時候還說:


「有一個視頻處處體現白人至上主義,說黑人應該被美國驅逐出境,移民應該被拿槍指著趕出美國。


這個視頻卻可以插播廣告,但是我涉及香港問題的視頻卻不能插播廣告,沒有收益。


你們最終是認同哪一種觀點呢?」


(圖源:中國日報)


火鍋大王本名Nathan Rich,他的視頻中並不是都是完美無瑕,但都富有邏輯,值得反覆推敲,語言的運用上也十分嚴謹。


這在西方媒體但凡涉及中國就充滿偏見、歧視甚至雙標中,實在是一股清流。


在火鍋大王的眼中,西方所謂的自由,其實 就是「自由的保持偏見」。


為此,他拍攝了一系列視頻來駁斥西方媒體針對中國的謠言,拋開利益不談,在西方媒體一眾反對中國時,他的視頻內容確實令人難忘。


Nathan Rich在關於香港問題的視頻中提到,希望香港人回歸理性;


他還曾說大部分美國人並不清楚1840年之前的歷史,他十分希望可以做這些內容。



除此之外,很多人也在關注這位美國白人究竟是什麼人?為什麼會知道中國這麼多事情?


而網絡上對他本人的爭議一直都有,據他本人爆料,自己童年生活十分悽慘——


出生於一個狂熱邪教(達基教)的家庭,童年一直活在陰影之中,一家三代全是邪教迷。


他被迫在邪教學校讀書,因為不願信教而受到虐待,甚至在17歲的時候被家人拋棄,從此流離失所。



如今他用自己的視頻,在向西方社會介紹他們充滿偏見和想像的中國,但這也不是件易事,對於他身份的爭議始終不斷。


有人說他是在蹭流量,賣人設,博取同情,營造熱點。


但是,對那些真正看完他幾段視頻的人來說,他從未正面吹捧中國,他所針對的永遠是西方媒體對中國的不實報導。他也才說過,中國也像其他社會一樣存在諸多問題。




同樣兩起相似的事件,在西方媒體的報導中呈現完全不一樣的理解和態度,同樣是暴徒上街示威,法國巴黎卻得到了同情,而中國卻備受指責。


意識形態的交鋒讓媒體忘記了基本的是非對錯,攻訐和陰謀論大肆宣揚。


在 Jean-Pierre Timbaud高中外被翻點燃的汽車

圖源:衛報;攝影:Thomas Samson/AFP/Getty Images

而同樣是頒布「蒙面法案」,香港社會也得到了和西方社會不一樣的評價:「在民主國家實施蒙面法案是為了控制暴力保護群眾;在獨裁國家實施蒙面法案,是為了秋後算帳。」
類似的言論普遍存在於Facebook等社交媒體平臺,而這些都是「魔鬼的另一種化身」。「當你發現言論自由被認為是帶著罪惡的時候,當你意識到你正身處奧維爾式的思想控制的時候,那麼,現在是時候為真正自由的聲音全力以赴了。」


相關焦點

  • YouTube是如何打臉「言論自由」的?從這位美國小哥的遭遇說起……
    如今的中國,早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實力不容任何人小覷,但有些傲慢的西方媒體和公司為了詆毀、歪曲中國,甚至不惜自毀「言論自由」的招牌,屏蔽支持中國的信息,力推反華內容。揭開內幕,從一位名為「火鍋大王」的美國小哥說起……對於很多中國網民而言,「火鍋大王」內森·裡奇並不陌生。
  • 講述香港真相,美國小哥YouTube帳號被封
    據人民日報18日消息,10月17日晚,美國小哥Jaron Lines的YouTube帳號被封。
  • 推特永封川普帳號算不算侵犯言論自由?看看美國人是怎麼討論的
    翻譯過來就是,「國會不得制定關於下列事項的法律:確立國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剝奪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剝奪人民和平集會和向政府請願伸冤的權利。」簡單來說就是,《通信禮儀法》第230條免除了網站對其用戶評論的法律責任,使得網絡平臺為批評和爭議性言論提供公開的平臺。這兩條加起來就是政府不僅支持言論自由,而且社交平臺不需要為用戶的言論負責。如果用戶的發言違法了,那麼也是司法機關或者個人向這個用戶起訴,而不能直接要求平臺刪除。所以美國人主要爭論的就是封殺川普的帳號,到底符合不符合上面的法律精神和通常意義上的解釋。
  • 川普被強制禁言,「推特治國」瞬間瓦解,美國言論自由成笑柄?
    川普被推至「言論自由」邊界之外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言論自由」既是權利也是兇器,如果與國家安全捆綁在一起,那即便是自由程度較高的美國也不得不權衡輕重
  • 臉書推特封殺川普,是侵犯言論自由嗎?
    美國依舊是世界第一的強大國家,但也是存在著巨大問題,社會分裂的國家。觀察分析美國,並不是要去證明美國的好壞對錯,而是要更理性,更科學的學習他們的優點,同時避免重複他們的錯誤。所以本著吃瓜不嫌事大的原則,今天和大家聊聊此次的封殺事件。說起自由,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想起來就是一臉油彩,振臂高呼:「FREEEEEEDOM!!」的梅爾·吉普森。
  • 川普「社會性死亡」,引發全球對言論自由的討論!
    不管是在網絡上、媒體上還是在影視作品裡頭,公知們時刻不忘宣傳這個關於「言論自由」的經典段子。然而,最近川普的推特被封殺,需要這幫孝子賢孫去美國捍衛大統領的言論自由時,他們卻不但不誓死捍衛,反而換了一種腔調:美國憲法第一修案規定美國政府或國會不得制訂法律來剝奪人民的言論自由,這被廣泛認為是美國維護言論自由的象徵。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42期:談談言論自由
    所以一些人總算感到了美國人久違的言論自由,但另外一些人很糾結,怎麼這樣的人也能當總統?認為他當總統就重創了美國的軟實力,讓美國在整個世界面前沒有面子。所以究竟什麼是真正的言論自由,實際上今天很多美國人比中國人還要糾結。 所以我認為,如果把言論自由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日常生活中的言論自由,一類是政治領域的言論自由,那麼可以很肯定地說,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論自由,中國人要比美國比西方多得多。
  • 在港美國記者強硬發聲:這是暴亂!
    當然,對於此,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主流媒體一直以來是刻意的進行顛倒黑白的報導,說這是HK人在和平抗議,然後攻擊HK警察暴力鎮壓。當然,這些明顯的謊言,被越來越多的外國人看不下去了。我們之前知道,已經有來自美國的很多人站出來,向美國人民傳遞HK正在發生暴亂的真相。
  • 他被剝奪了"言論自由"的權利!
    絕不允許川普擁有言論自由的權利!言論自由和合法擁槍被美國人視為憲法賦予的基本權利,現在川普的言論自由權力似乎正在被剝奪。現在在美國維護川普的言論自由被視為一種異端,誰也不敢去維護川普的言論自由的時候,中國的那些崇美公知們又會說些什麼?言論自由曾經被美國人認為是最神聖的權利,1791年12月15日批准的「權利法案」將言論自由列為第一修正案,規定國會不得制定剝奪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的權利的法案。現在發生在美國的一場剝奪川普言論自由權利的行動顯然是對美國人擁有言論自由權利的極大諷刺。
  • 封殺香港警隊舉報熱線,臉書無恥到底褲都不要了
    在8月,我國以「帝吧網友」、「飯圈女孩」為代表的愛國網民對於港毒分子在亂港及抹黑式的宣傳實在是看不下去,組織了三次在境外的針對性「出徵」,均取得壓倒性的勝利,向世界揭露了港毒暴行真相,也展現了我國愛國網民的強大力量。不過,這些中國年輕網民的愛國力量卻讓美帝感覺到了危險,然後就祭起了封殺這一無恥手段,對大量的中國愛國網民的帳號進行了封殺。
  • 「大人物」才有言論自由?美國話語權不平等加劇
    當地時間12月15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部分共和黨議員再次要求就社交媒體平臺的言論審查機制舉行聽證會,一些人認為,臉書和推特等平臺大規模屏蔽了有利於己方陣營的內容,卻大肆宣揚政治對手的理念。但相反的觀點認為,這些人只是想讓社交媒體上的輿論環境有利於自己,並不關心真相本身。
  • 「大人物」才有言論自由? 美國話語權不平等加劇
    當地時間12月15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部分共和黨議員再次要求就社交媒體平臺的言論審查機制舉行聽證會,一些人認為,臉書和推特等平臺大規模屏蔽了有利於己方陣營的內容,卻大肆宣揚政治對手的理念。但相反的觀點認為,這些人只是想讓社交媒體上的輿論環境有利於自己,並不關心真相本身。這一系列爭議,不僅激起有關言論審查的廣泛討論,也暴露了美國社會廣泛存在的話語權不平等現象。
  • 川普帳號被永封,所謂言論自由成了笑話
    另一件搞笑的事情在於,一向以「言論自由」自我標榜、甚至籍此攻擊它國的美國,居然封殺了本國總統的「言論自由」,川普社交帳號被封禁的畫面,將成為美國「言論自由」的永久性恥辱。 他現在唯一剩下的一條路,就是自建平臺。 然而,另一個問題就來了,且不說他能否真的運用大量資金來自建平臺,就算要建,既然別人能動用力量全平臺封殺他,又真的會允許他自建發聲渠道? 說不定到時候,FBI三天兩頭的來找他麻煩,甚至將其定性為煽動暴力的恐怖分子對其逮捕、收繳伺服器。
  • 權利、權力、自由及其它——「封殺川普」的邏輯追索
    所謂的「硬權力」即通常所說的公權力,它必須具有強制性(否則難以「服眾」),因而必以暴力為後盾(當然是「合法的暴力」,即是在法律所限定的框架內);而所謂的「軟權力」,雖不具有強制性,但有的時候也會讓人服膺於它,資本就是這樣一種「軟權力」。
  • 推特、YouTube封殺川普總統的時間線
    今天,推特又徹底封鎖了美國川普總統的推特號,世界驚呼美國陷入「數字極權」的黑暗時代。以下,我們就來整理一下推特和youtube 封鎖川普總統的時間線。 2020年6月,推特將川普總統的視頻推文標註為被操縱的媒體,並辯稱此舉為消除虛假信息。 2020年7月,推特將川普總統譴責BLM運動利用了弗洛伊德死亡事件的推文標註為「宣揚暴力」 。
  • 克裡米亞主要媒體被美國YouTube銷號,俄方:所謂「言論自由」?
    據俄羅斯《觀點報》20日報導,美國視頻社交網站YouTube註銷「克裡米亞24」電視臺以及兩個俄語媒體Anna News和News Front的帳戶。俄羅斯外交部網站發表聲明稱,「我們呼籲有關國際機構和非政府人權組織對這些令人髮指的事實做出回應。」
  • 收入百萬網紅小哥被封殺,YouTube:我們深思熟慮過!他究竟幹了啥?
    青木原電在日本人心中有著重要的位置,因為這片森林拯救了很多想自殺的人,當然這裡也反映了日本長期存在的自殺問題,很少有人知道日本是自殺率最高的發達國家之一。保羅發布這段視頻的時候可能怎麼也沒料到會招來如此多的「罵名」!散布青木原錯誤信息的人;不尊重死者的家人;褻瀆日本將自殺視為「光榮」的武士道文化。。。。。。
  • 言論自由?美國女主持人朝路人咆哮:這是美國!你們必須講英語!
    「這是美國!講英語!英語!」 近日,美國一電臺女主持人,聽到幾名路人在講西班牙語時,二話不說就對該路人大吼講英語,讓路人一臉問號。 向來喜歡強調言論自由的美國,口號也喊得最響亮,怎麼就不允許白人在美國講西班牙語了?
  • 美國特色:當「言論自由」懟上「政治正確」
    這場運動讓一位企業家不幸「躺槍」,他就是Facebook(臉書)的創始人——扎克伯格。扎克伯格倒不是種族主義者,只不過他認為,臉書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平臺,應該崇尚言論自由,不管你是一名極端愛國者,還是一名強姦犯,任何人都有權利在臉書上發表自己的觀點。
  • 美式「言論自由」讓盟友都看不下去了
    來源:海外網1941年1月6日,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曾在國會大廈發表著名演講,關鍵詞就是「言論自由」。而80年後的今天,在國會大廈的一場「暴亂」後,美國第45任總統近乎失去了這「普天之下第一條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