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FBI「十大通緝犯」榜單 戀童癖比拉丹更危險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倒騰毛片的」託特居然可以堂皇上榜,和本·拉丹同列,因為在FBI看來,摧殘未成年人,毒害美國社會,其危險性不亞於製造「9·11」大案。

上榜一天被擊斃

當地時間5月10日傍晚,美國密西西比州新奧伯尼市郊一片人跡罕至的森林,一聲槍響打破了沉寂。中彈的是被全美通緝的綁架槍擊要犯亞當·梅耶斯,遭到警方突擊小組圍捕時,他用一把9毫米口徑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被他綁架的兩個小女孩在附近的草地上被發現,她們十分驚恐疲憊,但無大礙。而此次距離這名亡命徒被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納入「十大通緝犯」榜單僅有一天時間。

2011年5月1日,「基地」組織頭目本·拉丹被美特種部隊擊斃,近1年後,FBI宣布,將本·拉丹從FBI「十大通緝犯」榜單中除名,並以30歲的前私立學校教師、涉嫌拍攝兒童色情照片的埃裡克·賈斯丁·託特取而代之。

上榜過程很繁瑣

1949年,時任FBI局長約翰·胡佛和美國合眾國際社總編威廉姆·金賽·哈特金森進行了一次饒有興趣的深入討論,即如何最有效地通緝和逮捕那些「最難捕捉的重要嫌犯」,兩人在討論中達成共識,認為應以FBI的名義發布一份「重要通緝犯榜單」,並通過各主要傳媒廣為傳播。

第二年3月14日,第一份「FBI重要通緝犯榜單」形成並向媒體和公眾散布,榜單上共有10人,自此後,「十大通緝犯」成了約定俗成的慣例,在絕大多數時候,榜單上的名字都是10個。

榜單的發布權,歸屬於FBI下屬的刑事調查部(CID),FBI下屬56個辦公室都有權力和義務提出自己的「推薦人選」,審查批准的過程冗長繁瑣。

上榜者大都落網

十大通緝犯榜單通常會在媒體上發布,並長期持續地張貼在各種公共場合。據FBI自己的資料,自1950年至今,「有幸」上榜的通緝犯共計495人,其中落網465人,被剔除6人,在逃僅24人。在落網的465人中,有153人系公眾幫助下抓獲,還有數目不詳的通緝犯因懼怕榜單的社會效應而被迫自首,或在情緒緊張下露出馬腳而被捕。

如果某名嫌犯上榜60年仍未被抓獲,他很可能會在一番繁瑣手續後被「摘牌」,理由是他要麼已經去世,要麼不足以再構成對社會的威脅。迄今因這一原因被「摘牌」的通緝犯共有6名。

拉丹並非「頭號」

本·拉丹被「摘牌」後,一些國內傳媒將之稱為「前FBI頭號通緝犯」,實際上這不準確。多年以來,FBI十大通緝犯榜單上排名第一的,始終是一直在逃的熱雷拉,拉丹在被「摘牌」前排名第三,編號456。

和許多人所想像的不一樣,恐怖頭目登上這份榜單的並不多,他們大多被列入另一份專門的「FBI恐怖危險分子榜單」。這是因為FBI十大通緝犯榜單所羅列的,是對美國社會構成最大危險的罪犯,正因如此,看似不過是個「倒騰毛片的」託特居然可以堂皇上榜,和本·拉丹同列,因為在FBI看來,摧殘未成年人,毒害美國社會,其危險性不亞於製造「9·11」大案。綜合

相關焦點

  • FBI十大通緝犯"黑名單"揭秘
    這是短短兩個月內,「十大通緝犯」榜單中名單兩次更換。2011年5月1日,策劃發動「9·11」恐怖襲擊案的「基地」組織頭目本·拉丹在巴基斯坦被美國特種部隊擊斃,近1年後,FBI宣布,將本·拉丹從FBI「十大通緝犯」榜單中除名,並以30歲的前私立學校教師、涉嫌拍攝兒童色情照片的埃裡克·賈斯丁·託特取而代之。
  • "十大通緝犯"添新人FBI懸賞追捕色情鋼琴家
    北京青年報12月29日報導:按照美國聯邦調查局「十大通緝犯」計劃運作模式,從來都是每年年初推出需全力緝拿的美國十大通緝犯姓名、罪行和可能存在的威脅,中途是每落網一個就在名單上刪掉一個名字,從來不增加新的名字,就算再大的犯罪分子也要到來年「榮登」十大通緝犯「榜首」。
  • FBI十大通緝犯 前外交官、耶魯生上榜
    聯邦調查局公布的十大通緝要犯部分照片。(取自聯邦調查局網站)聯邦調查局(FBI)公布十大通緝要犯名單至今達66年,而如今名單上的要犯與早年名單羅列的惡棍流氓截然不同,而是形形色色殺人不眨眼的殺人犯、強暴犯和搶犯等,而且與時俱進,該名單已走向數位化。
  • 利用「暗網」傳播兒童色情,全球十大戀童癖通緝犯之一落網
    據法新社7月13日報導,法國檢察官星期一表示,警方逮捕了一名涉嫌在秘密的「暗網」上經營戀童癖網站的男子,這些網站向全世界成千上萬用戶提供色情視頻和圖片。這名40歲的男子於7月7日在法國西南部城市波爾多(Bordeaux)附近被捕,檢察官稱該男子是全球打擊兒童性犯罪的「十大通緝目標之一」。波爾多檢察官弗雷德裡克·波特裡(Frederique Porterie )表示,嫌疑人似乎還「積極參與兒童色情圖片和視頻的製作」。
  • FBI十大通緝犯名單,514個人中只有10位是女性…這裡,是她們的故事…
    十大通緝犯名單」的女性罪犯。Marie之所以能登上十大通緝犯名單,除了謀殺秘書,恐嚇法官以外,更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是,她在執行這一系列復仇計劃時,她本人也正處於取保候審階段,罪名是非預謀故意殺人,而那名受害者正是她的丈夫
  • FBI通緝女要犯墨西哥落網 曾買兇殺情敵
    人民網4月10日訊 據美國中文網綜合報導,墨西哥警方7日拘捕了被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列為十大通緝犯的女子德爾加多(Brenda Delgado),這名女子因為男友另結新歡,不甘被甩,所以買兇殺死情敵。 墨西哥檢方稱,現年33歲的德爾加多在墨西哥科阿韋拉州託雷翁市的一間房子裡被捕。
  • 拉斯維加斯槍擊案兇手起底:其父曾是FBI十大通緝犯之一
    ▲媒體公布的兇手帕多克的照片 圖據視覺中國原生家庭 父親是搶劫犯,曾位列FBI十大通緝犯 靠母親拉扯大,兄弟四個,他是長子 「在童年生活中,帕多克是最不暴力的那個,所以當聽到這個消息時,大家都難以置信。」
  • 這名涉嫌危險駕駛的網上通緝犯,被茂南特警抓了!
    廣州日報記者今天從茂南警方了解到,茂南特警大隊三中隊在全省公安機關正在深入開展「颶風2020」年底破案衝刺和追逃行動中,依託該局大數據情報中心的指導支持,於2020年12月2日在茂南區鎮盛鎮一舉抓獲涉嫌危險駕駛網上通緝犯張某。
  • 張木易與張千巽微博雙雙被禁言,對「戀童癖」堅決說不!
    是現在還未成年,卻已將一輩子許諾給了比她年長得多的老師的張千巽,還是更多被這些宣揚著未成年人與成年人戀愛的「浪漫故事」洗腦,可能面臨「戀童癖」侵害的孩子們?「戀童癖」究竟有多危險?相信大家還記得被豆瓣網友「沉默如海」曝光的戀童癖許豪傑。
  • 美國FBI通緝要犯在尼加拉瓜落網
    美國聯邦調查局通緝要犯埃裡克·賈斯汀·託斯落網據英國媒體4月23日報導,尼加拉瓜警方22日稱,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十大通緝犯之一已被抓獲,並已移交給美國官員引渡回國。
  • 戀童癖的「墮落史」
    從雅好到「危險的存在」儘管戀童癖曾在歷史上有過合法的地位,但是隨著人們觀念的轉變,很快成了為人不齒的惡行。古希臘賴以生存的城邦制一被毀滅,希臘的孌童戀旋即被視為骯髒下流的習俗。羅馬帝國初期的歷史學家塔西佗在《編年史》抨擊這種「只重肉慾的、放蕩的、不知羞恥」的「希臘習俗」敗壞了羅馬公民的道德。基督教在歐洲崛起後也將戀童癖視為罪惡。
  • 三年又七月 臺灣十大通緝要犯無一歸案
    中新網香港7月27日消息:臺北訊,臺灣的「法務部」調查局昨天調整十大外逃罪犯追緝名單,但是三年七個多月來,調查局公布的十大追緝要犯,卻一個也沒有緝獲。  據中國時報報導,1997年10月臺灣的調查局網站開通起,就被列為十大追緝要犯的外逃罪犯包括鐘太郎、楊文學、張臺雄、黃碩甫、黃耀東、廖明俊、李麗雲、葉隆茂、羅仕舉、王寶成等十人。
  • 英國戀童癖被全歐通緝兩年多,其實隱藏在西班牙教少兒英語?
    更早之前,他曾在90年代擔任一家學校的老師和校長期間,犯下12起戀童癖案件,並因此服刑18個月且喪失英國國內的教師資格。根據西班牙國家警察發布的官方通報,早在2018年期間,西班牙警方便接到英國同行的協查請求。英國警方經過調查認為,這名戀童癖在北愛爾蘭對一名7歲男童實施性侵後,已經潛逃來到西班牙。
  • 暗網戀童癖網站主使被捕
    法國警方逮捕了一名男子,他被當局稱為打擊性犯罪的十大通緝目標之一 A man in his 40s, who has masterminded several 'darknet' paedophilia internet websites, was apprehended by officers in the city Bordeaux
  • 從FBI歷史上最小通緝犯,到FBI王牌安全顧問:開掛的人生無需解釋
    那就不得不提世界聞名的傳奇詐騙犯,他是FBI歷史上年齡最小的通緝犯,20歲之前就成功偽裝過飛行員、醫生、教授等等進行詐騙,後來,竟然搖身一變成了FBI的王牌安全顧問,甚至根據自己的經歷寫了本自傳還被好萊塢翻拍成了大片———萊昂納多主演的名片《貓鼠遊戲》,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弗蘭克·阿巴內爾。
  • 臺十大槍擊要犯之首陳勇志遣返 兩岸合作奏功
    據報導,「刑事局」表示,陳勇志於2004年時在臺南市、臺中市、雲林縣等地涉及5起重大槍擊案件,造成多人傷亡,違反殺人罪、槍炮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遭臺南、彰化、雲林和臺中地檢署發布通緝,也列為「警政署」十大槍擊要犯之首。
  • 全球十大《反恐通緝令》 第一竟然是個美女
    自2008年4月開始,美國《福布斯》雜誌每年都會評出「全球十大通緝犯」。這些危險的通緝犯都擁有非常先進的武裝力量,並且極難抓捕。列在榜首的仍是「基地」組織領導人賓·拉登,這已經是他第二次獲此「殊榮」了。2011年5月2日,美國總統歐巴馬發表聲明,指賓·拉登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一座豪宅裡被美國海豹突擊隊第六分隊突襲擊斃。但反恐戰爭從未停息。
  • 和通緝犯同名反覆被「誤抓」,誰該買單?
    丁家發因與湖北省天門市公安局刑偵支隊通緝的涉案人員「易某某」同名同姓,廣東深圳一男子稱,他多次被警方「誤抓」,天門警方刪除了相關信息後,他住酒店時,仍有警察來找他。(1月1日澎湃新聞)僅因與通緝犯同名同姓,被辦案警方誤錄為涉案人員,廣東深圳易先生惹上了大麻煩,多次被警方從酒店、家中抓走,給其精神上造成了很大壓力。儘管辦案警方已刪除了相關信息後,但麻煩還是存在。
  • 公安部全球通緝犯、崇左黑老大覃亭回國投案自首
    公安部全球通緝犯、崇左黑老大覃亭回國投案自首 2021-01-09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俄頭號通緝犯在敘陣亡,普京要求必須開棺驗屍,中情局:弄巧成拙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5月21日的最新報導稱,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境內的危險分子活動一直不斷,葉爾欽時代的俄羅斯由於實力不足再加上被西方忽悠瘸了,因此一直沒有在打擊危險分子上下足夠的功夫,1994年第1次車臣戰爭之後,來自高加索的危險分子(此地可謂是俄羅斯各種危險組織的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