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馬斯·魯夫:影像的鍊金師和考古學家

2020-12-22 騰訊網

託馬斯·魯夫

主講人:何博(藝術創作者、雜誌編輯)

託馬斯·魯夫是德國杜塞道夫學派的重要人物,並成為德國當代攝影甚至國際範圍內獨一無二的現象級存在。可以說,他是「非典型」的杜塞道夫學派門徒,他是永不安分、無法歸類、離經叛道的影像探險者。

面對魯夫多元化的作品,我們經常會思考:為什麼他那些虛糊糊的作品會被稱為大作?為什麼他拍的證件照受到如此多的讚頌或爭論?為什麼他可以不用相機進行創作甚至再創作?為什麼我們很難梳理他的「風格」?為什麼......?

從魯夫出發,我們可以提出太多的「為什麼」。藝術創作者何博將在3節課(3個小時)中與大家一起思考這些問題,並質疑攝影中根深蒂固的「理所當然」、刻板印象和固有標準,去觸碰並試著認可攝影存在的種種可能性,去真正、主動靠近那些曾經因為「看不懂」而避而遠之的「另一種美」。

貝歇夫婦與杜塞道夫學派

伯恩·貝歇(Bernd Becher)與希拉·貝歇(Hilla Becher)的攝影常被視為觀念藝術、類型學研究以及拓撲學式紀實文本。這對夫婦的工業攝影延續了近40年,並成為獨立、客觀攝影的代名詞。二人最為重要的貢獻就是以關鍵詞「工業考古學」創建了完全不同以往的類型學式建築攝影。

從1959年開始,貝歇夫婦拍攝了大量日漸消逝的工業建築及工業設施,根據拍攝主題將不同功能、結構、特徵、地域、建造時間的工業建築進行分類並加以歸組。水塔、煤倉、卷揚機塔、粉碎機、石灰窯、穀物升降機、鼓風機、鋼鐵廠以及工廠外觀,都是他們的拍攝對象。照片嚴格按照類型學組合,大部分都呈現靜態的畫面,或者約以12幅影像為一組。

貝歇夫婦選擇了一種極簡化的手段,以獨特的方法論(審美方式)、(儘可能)客觀與中立的立場創作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1976年,德國杜塞道夫藝術學院設立攝影系,貝歇夫婦二人進入攝影系教書,後擔任攝影系主任。彼時,美國正經歷著新紀實、新地形攝影理念和美學意味的衝刷,法國依然徜徉在「二戰」後「關懷攝影」的氛圍中,英國的紀實攝影師越來越將著眼點置於更為具體的話題之上,表現出主動的社會參與感。

然而,杜塞道夫學派憑藉其現象級的攝影群體實踐和美學共性自成一派,在一定程度上給外界樹立起德國攝影「應該是什麼樣」的牢固、甚至刻板的印象。

時至今日,由貝歇夫婦所培養的一批傑出的攝影師——安德烈·古斯基(Andreas Gursky)、託馬斯·魯夫(Thomas Ruff)、託馬斯·斯特魯斯(Thomas Struth)、坎迪達·霍弗(Candida Hofer)、託馬斯·費爾切(Thomas Flechtner)、約爾格·薩瑟(Jörg Sasse)等,依然活躍在攝影藝術領域,其市場表現也一直引人注目。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那麼,問題隨之而來:

● 為什麼杜塞道夫學派會成為某一類攝影的代名詞,並且受到如此之多攝影師的追隨?

● 作為貝歇夫婦最為耀眼的學生,為什麼古斯基的一張照片能夠賣出430萬美元的天價?我們又該如何理解他照片中的資本與批判屬性?

● 託馬斯·斯特魯斯的形似旅行照的「博物館照片」好在哪裡?

● 在貝歇夫婦享有盛名的學生中,託馬斯·魯夫又是如何做到與眾不同?

關於杜塞道夫學派,有太多太多的問題還可以得到不同的解答。於是,我們開設《杜塞道夫學派》專題課程,邀請在該領域有所研究的資深編輯、譯者、攝影師、策展人等,希望能與諸位朋友一起研究、討論這一當代攝影中最富盛名的攝影流派。

「非典型」的杜塞道夫學派門徒

德國攝影藝術家託馬斯·魯夫是德國杜塞道夫學派的重要人物,他師承以類型學建築攝影聞名於世的貝歇夫婦,又與其同窗安德烈·古斯基、託馬斯·斯特魯斯、坎迪達·霍弗等共同構建當代德國攝影最引人矚目的「勢力範圍」。

如果說貝歇夫婦和杜塞道夫學派的其他學生以相對模式化的美學理念和攝影語言持續影響著一部分醉心於呈現景觀、秉持「客觀主義」攝影的後繼者的話,那麼託馬斯·魯夫則在其所學的基礎上,毅然決然地走上了後來者難以複製的探索之路。他創作了比他的師長、同學更為豐富的作品,這些實踐讓魯夫在德國當代攝影甚至國際範圍內成為獨一無二的現象級存在。

「為什麼我的同學都不再創新呢?或者說,為什麼他們的創作如此狹窄,並局限於一種特定的風格?」魯夫曾經發問。

上述問題,也許就是我們談論魯夫的動機。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永不安分、無法歸類、離經叛道的探險者

託馬斯·魯夫持續20多年的藝術實踐和不斷創新讓他成為德國攝影史敘述中的一位「異類」。藍曬法、立體照片、罪犯合成照片、物影成像、柏林達達主義和蘇聯先鋒派的攝影蒙太奇,當然,還有「典型」德國攝影的代表——新客觀主義和魯夫的老師貝歇夫婦秉持的「類型學」美學都是其作品曾指涉的對象。

魯夫對於攝影術在歷史考古層面的興趣規避了多愁善感的讚頌和對過時技術的懷戀。相反,他的作品中真正關心的是在不同影像種類、領域中影像的接收與生產在公眾和私人層面扮演的角色及其相關語境。

另一方面,魯夫對攝影在「藝術」領域之外生成和傳播的興趣讓他成為不斷尋求攝影更多可能性的探險者,這也令他比其他很多德國攝影藝術創作者具備了更加寬闊的視野和更為多樣態的創作思路。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我感興趣的是圖像而非技術」

攝影在科學、建築、工業、大眾傳播、流行文化等諸多領域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作用都得到了魯夫的關注,而存在於檔案、網絡、廢棄的工作室、產品圖錄以及其他數位化資料庫的現成素材都成為他二次創作的對象。他的作品可以是肖像、風景、人體、抽象圖形,甚至是去物質化的、被分解的圖像。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感興趣的是圖像而非技術。」

對攝影史居於當代立場的考古與對影像可能性的激進探索的結合,讓魯夫的創作同時具有了歷史的縱深感和當代的豐富性,正因如此,讓魯夫對當代藝術語境中的許多新一代攝影藝術創作者,其中包括許多中國青年藝術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魯夫帶給我們的思考

本次關於魯夫的三節課,將從魯夫的創作線索以及他與同學的差異出發,以他對攝影本體的深度探索和他在創作中對攝影史的指涉與拓展,對魯夫迄今為止的諸多作品進行討論。

我們會思考:

● 為什麼他那些虛糊糊的作品會被稱為大作?

● 為什麼他拍的證件照得到如此多的讚頌或爭論?

● 為什麼他可以不用相機進行創作甚至再創作?

● 為什麼我們很難去梳理他的所謂「風格」?

● 為什麼他就是託馬斯·魯夫,而不是我們習慣性的稱呼某位攝影師,比如拍風光、拍人像、拍建築的魯夫?

● 為什麼……?

● 為什麼……?

從魯夫出發,我們可以提出太多的「為什麼」。

希望通過這三次課,同諸位朋友一起以魯夫異常豐富的作品樣態為媒介,激發我們用理性去質疑攝影中種種根深蒂固的「理所當然」、刻板印象和固有標準,去觸碰並試著認可攝影存在的種種可能性,去真正、主動靠近那些曾經因為「看不懂」而避而遠之的「另一種美」。

◆ 課程目錄 ◆

/ 每節課50分鐘 /

第一課 「我是貝歇夫婦最忠誠的學生」:

看得懂的杜塞道夫學派和不好說的魯夫

1 託馬斯·魯夫的生平及其作品的梳理

2 貝歇夫婦、杜塞道夫學派與前「貝歇夫婦」的20世紀德國攝影簡史

3 託馬斯·魯夫與他的同學:有相似,但更多的是差異

4 「我們在學校裡,藝術聊得多,攝影聊得少」:當代藝術薰陶下的託馬斯·魯夫

第二課 鍊金師和考古學家(上):

對攝影本體的深度探索

1 幾種肖像(《室內》《房屋》《肖像》《其他肖像》):構建真實的規則和尺度

2 虛與實:《裸體》《jpeg》

第三課 鍊金師和考古學家(下):

延伸與擴大的攝影史

1 回應經典攝影史:《報紙照片》《立體照片》《海報》《機器》《負片》《新聞報導++》

2 觸碰新的攝影史敘述方式:

A.軍事和科學照片:《夜間》《星空》《卡西尼號》《火星》

B.大眾文化與科技中的攝影圖像:《底紋》《循環》《物影成像》

3 託馬斯·魯夫與現成圖像

◆ 關於講師 ◆

何博與託馬斯·魯夫

何博,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獲碩士學位),碩士期間曾赴法國巴黎第八大學交流學習,現為攝影雜誌編輯。

他的個人藝術實踐圍繞現成圖像、業餘影像、災難與暴力事件等主題,曾獲「2016年第16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藝術觀念類優秀攝影師獎」,併入圍「2017年第9屆三影堂攝影獎」。

作品《從此沒人和你說話》參加「2018高雄國際攝影節」「2017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寓言:2017年第9屆三影堂攝影獎作品展」等;

作品《自拍者:尺箋傳影》參加「刷屏/勞作:2018 AMNUA攝影展巡展」「自然生長:百名85後中國攝影師個案剖析」「2016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等;

作品《延伸的刺點》刊登於荷蘭攝影雜誌《Foam》,並參加「第2屆寧波國際攝影周」「『不聲而語』影像新銳十一人聯展」「2015第15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等。

同時,他還涉及策展領域,曾擔任「TOP20·2017中國當代新銳攝影展」執行策展人、「第14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致敬展《被遺忘的影像記憶——袁毅平攝影展》」執行策展人。

相關焦點

  • 託馬斯·魯夫:「萬花筒」式的當代攝影藝術家
    春春 春熙照相館Thomas Ruff,Self-Portrait, 1987託馬斯·魯夫屬於那種讓藝術評論者頭疼、無法用簡單尺度進行歸類的藝術家。熱衷當代藝術的人士都會把魯夫和他的大尺寸肖像作品、他的老師貝歇夫婦以及貝歇夫婦所創立的德國杜塞道夫攝影學派聯繫在一起。他對攝影和圖像媒介的參與性和滲透性幾乎是"萬花筒式"的。Thomas Ruff,ma.r.s.中學時代的魯夫熱愛攝影和天文學,曾帶著自己的尼康相機出國旅行,拍攝觀光客常會拍的風景照片。
  • 正統日系戰棋 《為了誰的鍊金師》中文版將上市
    去年,有消息稱日本三家遊戲公司:gumi、Fuji&gumi Games與DeNA即將推出《為誰而鍊金》中文版的新聞,但如今半年多過去了
  • 新神魔大陸鍊金師考試答案 每個副職業的特點介紹
    18183首頁 新神魔大陸鍊金師考試答案 每個副職業的特點介紹 新神魔大陸鍊金師考試答案 每個副職業的特點介紹 來源
  • 魔獸世界懷舊服:鍊金師每天站街賺錢的方法介紹
    估計每個玩魔獸世界懷舊服的老司機都有著各自的賺錢思路和方法,不過我給大家推薦的方法不需要肝,每天站站街就輕輕鬆鬆把錢掙!  我給大家推薦的賺錢方法都是不需要肝的,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鍊金師站街賺錢的方法。製作並出售強效石盾藥水獲取利潤的方法!
  • 苦練三年鍊金術,她成了最能打的考古學家
    《鍊金工房》系列即使向來比較小眾,但是堅持以年貨推出,並且每一作都能一點一點地完善自己的品質,這已經是系列多年來的習慣了。然而當這個系列銷量迎來了一次小爆發,被一批新的玩家關注並寄予了厚望之後,這次 Koei Tecmo 和開發商 Gust 又交了出一部怎樣的新作來回應玩家們的期待呢?下面我們來詳細看看。
  • 「十年鍊金無人知,一朝肉腿天下聞」《萊莎2》特殊影像公布!
    沒錯就是這個《萊莎的鍊金工房》,首發是19年9月26日在PS4,NS平臺上發售,在發行的首周銷量已經達到15萬,打破了《梅露露的鍊金工房3》的10萬記錄,成為史上鍊金系列銷量最快的一作。截至2020年4月28日,《萊莎的工作室》全平臺已經賣出了42萬份,榮登工作室系列銷量第一的寶座。不少鍊金工房的老玩家紛紛留下欣慰的淚水。
  • 鍊金師萊莎等身大手辦首曝伊織萌現場助陣性感可愛
    近日,《萊莎的鍊金工房2》官方舉行了念活動,倍受期待的等身大鍊金師萊莎手辦首次亮相,著名COSER伊織萌助陣,《萊莎的鍊金工房2 :失落傳說與秘密妖精》將於12月3日發售。《萊莎的鍊金工房2》中少女萊莎將展開一段全新的冒險!
  • 鍊金師布朗德:搜集6.8噸尿液想從中提煉黃金,意外發現改變世界
    而這對夫婦也用了4年的時間向人們證明,熱愛和瘋狂能夠使人有所成就。他們成功提煉出純度極高的放射性元素鐳,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獎。化學元素的出現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甚至能夠改變歷史的走向。磷元素的發現者也是一個瘋狂的鍊金師,他搜集了6.8噸尿液,想要從中提煉黃金,卻意外發現了改變世界格局的元素。
  • 鍊金師神秘學者預言家!這些史上真實存在過的「魔法師」!
    尼古拉斯-勒梅被描述為魔法石的創始者。特斯海姆是16世紀的鍊金師、佔星家和神秘學者,據稱,特斯海姆在現實生活中曾使用了哈利波特中所提及魔法。他以撰寫《隱密哲學三部曲》而著名,隱密哲學是研究基礎魔法的學術,在當時頗為盛行。依據斯坦福隱密哲學全書理論,特斯海姆的目標是將魔法轉變為科學。他的魔法原則根植於神學理論,他相信遠古猶太人和基督教精神領袖具有非凡的智慧,但幾百年後的當代人卻不具備這些特徵。
  • 華辰影像這幾件拍品竟然和「一帶一路」有關!
    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包括中方團長歷史學家徐炳相,團員有地質學家袁復禮、丁道衡,考古學家黃文招,地圖學工作者詹著勳,氣象實習生崔鶴峰、馬葉謙、李憲之、劉衍然和攝影員龔元忠。外籍團長為斯文赫定博士,團員有瑞典蘭理訓、郝默爾等。影集含斯文赫定、蘭理訓等人在考察過程中影像、蒙古當地遊牧、節慶、牧民、建築、摔跤等民俗影像。
  • 鍊金師出品 |《狄仁傑之幽冥道》殺青
    主演羅立群以其鋒芒側漏的熒幕氣質和睿智的形象飾演青年時期的狄仁傑。同時,有著「周星馳御用配角」之稱的何文輝和黃一飛也將出演,強勢加持影片的卡司陣容。提起何文輝,大眾對其最深刻的印象,應該是周星馳電影中那個一臉耿直boy的「醬爆」形象。此次「醬爆」將出演片中阿蘇一角,蓄勢給觀眾帶來獨具特色的喜劇片段。
  • 音色的鍊金師 鋼琴大師安德拉斯·席夫
    他 擁有驚人的記憶力能連續數晚演奏一系列大套作品他 也是一位音色的鍊金師
  •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託馬斯·魯夫訪談
  • 鍊金術HD高清視頻(中文版、韓文版)
    現代物理及化學已經證明鍊金師可能的,但其鍊金的成本已經完全超出鍊金所得,現在人類已經知道這個世界有118種元素,其中92種是在自然界發現的,26種是人工製造出來的,這些製造出來的元素都是通過核聚變的方式,使輕元素聚變成更重的元素
  • 《鋼之鍊金術師》:炎之鍊金術師的秘密
    大總統告訴愛德華只要你們乖乖聽話,我不會拿你們怎麼樣的鋼之鍊金術師,愛德華告訴總統如果不是為了恢復身體,我又怎麼會選擇背上軍方走狗的名號,軍方成立國家鍊金術師這個體系,只不過是為了選出能夠成為人柱的人,而想出的辦法,鋼之鍊金術師的這個名號我今天就還給你,說完愛德華將懷表扔給了總統,愛德華表示要將一切告訴其他的鍊金術師,自己是不會幫助軍方當什麼人柱的,說完總統立刻用溫麗的生命來要扶愛德華
  • 英國考古學家在地中海發現沉沒古船,裝滿中國明朝瓷器和文物
    作者:林可濯英國考古學家在地中海發現了數百件17世紀沉船的文物,他們的貨物被賽普勒斯政府扣押,並被指控為「非法挖掘」。揭秘發掘公司帶領一支探險隊進入賽普勒斯海岸外的地中海盆地,發現了12艘沉船,裡面裝滿了中國瓷器、水壺、咖啡壺、胡椒子和非法煙筒。
  • 鍊金師出品 | 優酷年度力推之作,兇猛《大蛇》在線觀看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觀看更多電影資訊,敬請關注鍊金師影業公眾號
  • 文豪與鍊金術師動畫化
    02 世嘉宣布重組 近日,日本知名遊戲公司宣布將世嘉控股下的世嘉遊戲和世嘉互動兩家公司合併,重組後的世嘉控股更名為世嘉集團,名越稔洋將擔任CCO。
  • DNF:鍊金術師三覺,可製作「光頭藥」,史詩爆率提高5倍
    DNF:鍊金術師三覺,可製作「光頭藥」,史詩爆率提高5倍 01前言 DNF的副職業,除了分解師和附魔師有點用途外,控偶師和鍊金術師幾乎沒有任何用武之地,特別是團本出現後,限制鍊金藥劑的使用,讓曾經紅遍半邊天的鍊金術師,徹底沒落,藥劑賣不出去,各種鍊金材料成為了白菜價,很多玩家都放棄鍊金術師,轉為了分解師或者附魔師。
  • 囿於一隅或是擁抱世界 鍊金遊戲的傳承與文化發展
    漢武帝在晚年也熱衷於尋求神仙和長生術。明朝嘉靖皇帝沉迷煉丹到二十多年沒有上朝。民間故事裡兩晉的葛洪就是著名的煉丹師,他推崇的五石散更是讓當時的士大夫們吃了後飄飄欲仙,風流快活。道教之中的太上老君是煉丹的一把好手,道教八仙的鐘離權和呂洞賓師徒倆會點石成金之術,被民間奉為財神。  「鍾離?財神?」「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我只想安靜地做個美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