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可以這樣「聊天」|訪談節目觀察

2020-12-23 廣電時評


作者:何茶


一方演播室,一組沙發,一對主持人與嘉賓……說起訪談節目,許多人會下意識想到這樣的場景。


近些年來,隨著節目製作理念、呈現方式、舞美設計、技術等不斷變化,訪談節目也走上了「出新」的道路。從講述人生到類型細分,從演播室到戶外,從橫屏到豎屏……這一節目類型正開拓著新的可能性。


關於「聊天」:主題迭代,風格多元


談話類節目是傳統品類,多年來是螢屏節目的重要組成之一。品類傳統,但形式和內容的迭代一直在持續,尤其是近年來,一些節目在主題上進一步細分,在立意、環節上更加出新。如《等著我》聚焦公益尋人,描繪親人團聚;今年開播的《我的藝術清單》,以與時代人物有關的「藝術清單」為展示載體,挖掘時代人物與藝術的「跨界」相遇;在女性題材風潮之時,《送她回家》等一系列小切口的女性訪談節目也抓住了「她」的風口,聚焦對女性話題的思考。


《我的藝術清單》


聚焦時代,訪談節目也正與時代特徵緊密聯繫。在「決戰決勝」背景下,貴州衛視推出脫貧攻堅戶外實景訪談節目《一路上有你》,河北衛視《中華好家風》策劃製作脫貧攻堅系列主題節目《更好的日子》。


《更好的日子》


同時,訪談節目也逐漸拓展訪談嘉賓的陣容,將視角對焦「小人物」,尋求讓觀眾擁有更多共鳴與收穫。《中華好家風》不局限於名家名人的家風故事,也關照平凡家庭中不平凡的故事,讓觀眾在熟悉的情境中體悟優秀家風;網絡訪談節目《和陌生人說話》不久前播出第三季,對談對象都是有特殊經歷的普通人,如遭遇了「殺豬盤」的北漂女孩、患有腦癱的拳擊手等,從小視角觸及人心。


《和陌生人說話》


而相較於「正襟危坐」式的嚴肅對談,訪談節目還出現了更為靈活的談話方式與更加隨性的風格。江蘇衛視播出的《世界青年說》中,邀請多位不同國家代表齊聚一堂展開交談,體現了文化與思維的碰撞,從訪談對象、談話主題到討論氛圍,都有著貼近生活的趣味性。


這些花樣出新的「聊天」方式,為節目增添了更多看點。


關於「看見」:場景開拓,形式出新


在演播室內,通過設置觀眾增強互動、情景演繹還原事件、展示道具拉起話頭,能夠帶動情緒和氛圍。安徽衛視推出的經濟人物訪談節目《品格》,在舞臺上針對每一位嘉賓的不同人生時刻,定製出兩個通向不同場景的「時空之門」——進入後,便可看到由關鍵物品、照片、主題道具等布置出的訪談空間,通過沉浸式的氛圍回憶過去。


《品格》


走出演播室,進入嘉賓的生活場景和工作環境,在「沉浸感」上的對話更吸引觀眾。《一路上有你》邀請脫貧攻堅戰場上的先進人物作為主嘉賓,以當期嘉賓扶貧的村子為訪談錄製地點,嘉賓與親友、戰友、村民等在席坐間共話脫貧,熟悉的環境與面孔令嘉賓更易敞開心扉。



從與場景融合的角度來說,這類紀實元素融入後,訪談節目與紀錄片、綜藝等節目形態不斷融合。《文學的日常》在選定一位作家作為嘉賓時,邀請其一位朋友以拜訪者的身份進入作家的生活,觀察與對話並行,延展開對文學的討論。而當固定的演播室轉為不定的室外場景,視覺上更加吸睛,如在《奇遇人生》為嘉賓定製的人生之旅中,來自世界各地的風光成為節目亮點。



媒介融合時代,節目擁抱網絡的特性日益明顯。電視訪談節目的「臺網聯動」自不必說,依靠短視頻與碎片信息進行的營銷宣傳也貢獻出了不少「名場面」,一些節目在製作上也隨之轉型。比如《我的藝術清單》中,嘉賓劉永好在準備自我介紹時拍攝了「人生中第一支vlog」,在電視上做了一次推介。同時,視覺呈現也風味豐富,《和陌生人說話》曾在第一季採用了豎屏的拍攝方式,攝像機直面主持人與嘉賓,中景鏡頭令人物幾乎完全填充畫面,不只強化情緒,也適應手機端的收看。


自上個世紀末在國內興起,訪談類節目已走過多年,並經歷了數次升級。形式在變,但訪談類節目的本質追求不變——傾聽、思考與交流。


編輯 | 袁鑫笛 徐蕾

相關焦點

  • 原來可以這樣「聊天」|訪談節目觀察
    一方演播室,一組沙發,一對主持人與嘉賓……說起訪談節目,許多人會下意識想到這樣的場景。近些年來,隨著節目製作理念、呈現方式、舞美設計、技術等不斷變化,訪談節目也走上了「出新」的道路。從講述人生到類型細分,從演播室到戶外,從橫屏到豎屏……這一節目類型正開拓著新的可能性。談話類節目是傳統品類,多年來是螢屏節目的重要組成之一。
  • 電視新聞訪談節目的優化與創新
    關鍵詞:電視訪談;新聞節目;優化創新電視新聞訪談節目,是主持人和節目嘉賓圍繞某一新聞事件或新聞熱點進行談話,評價新聞事實、發表觀點評論、進行分析解讀的一種電視節目形式,具有時效性強、話題集中、個性色彩突出等特點。同時,電視新聞訪談節目作為一種負載媒介輿論的載體,憑藉自身視聽雙元素的獨特優勢,逐漸演變為電視新聞節目中的新生力量。
  • 企業家訪談對話節目的特點、分類及品牌宣傳效果
    訪談對象為企業家,一般錄製訪談節目的目的都是為了企業品牌宣傳。比較知名的企業訪談節目有央視對話,聚焦品牌欄目等。一、企業家訪談對話節目的特點:1、訪談節目錄製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強 ;比如聚焦品牌欄目,錄製前需要採訪出鏡嘉賓,採訪過程中就可以有針對性的突出重點。2、企業家訪談節目感染力強,表現手法多樣化;節目錄製中可以融合其它表現形式。3、訪談節目具有強烈的現場感。使受眾猶如身臨其境。
  • 訪談節目「消亡」史
    如果說娛樂綜藝尚有一席之地,嚴肅的訪談節目便首當其衝,淪為了時代的祭品。01在普遍的認知裡,一次好的訪談可以幫助採訪者與受訪者完成一次自我梳理;也可以替弱勢群體和邊緣群體發聲,甚至為其打開一扇窗,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早期的訪談節目還承載著更為基本卻又耐人尋味的意義——讓人說話。
  • 敘事創新實現訪談節目破局,情感賦能凸顯現實生活觀照
    沉浸式體驗、零距離生活、關懷式滲入、日記型感悟,《豫見後來》以新聞、訪談和真人秀的深度融合,實現訪談節目4.0版本升級,深化優酷「文化+紀實」的聯動格局,也完成優酷人文「溫暖眾生」的品牌基調下社會價值和平臺責任的躍遷。原來越過山丘,發現有《豫見後來》在等候!
  • 20年目睹之訪談節目主持人
    但其煽情標籤也因此深入人心,加之「令堂事件」這樣的播出事故,一提「假大空」主持人,朱軍必定榜上有名。隨著2014年涉嫌性侵實習生往事爆出,煽情大師朱軍徹底晚節不保。陳魯豫的《魯豫有約》則自我定位為高端訪談,採訪對象從明星到名流。如果說朱軍的特色是「煽情」,魯豫的特色就是「尬聊」,在自己的世界中與嘉賓對話,你有山川湖海,我有一定之規,我的地盤聽我的。
  • 節目介紹原來日本的觀察類節目是這麼玩的!
    該節目以這種新奇的入手點進行節目的拍攝,抓住了觀眾的好奇心,同時會對被採訪了的路人進行觀察,看他們在面對這種情況下會做出如何反應。通常,路人的反應都會很極端,要不就過激,要不就很冷漠。而這些極端的反應都會給節目帶來幽默感。充分抓住了觀眾的喜好和笑點。同時,該節目沒有模仿其他節目,是自己創造的一套節目的拍攝方式和內容,具有很高的創新性。
  • 陡增的泛訪談節目,「洗白」、立人設專屬?
    近年來,這種包裹在真人秀綜藝中的訪談節目越來越多。如《送一百位女孩回家》、《漫遊全世界》等等。散漫自由的節目調性和真實記錄的鏡頭,將嘉賓表現得更加生活化、真實化,從而樹立更加立體豐滿的人設形象,直擊觀眾內心。
  • 高曉松新節目《探世界》難超越《曉說》,過於注重訪談,廣告太多
    準備上路了,就有了這檔節目。第一季先做十期,最後要做幾季也沒有計劃,走到哪算哪。」很顯然,高曉松不再像以前《曉說》那麼勤勞,而是給自己定製了一季做10期的計劃。這樣,他就可以在自己繁忙的阿里大文娛工作中,見縫插針完成任務。《探世界》現在播了7期,不得不說《探世界》難超越《曉說》。
  • 《姐姐好餓》四億播放量收官:美食綜藝原來可以這樣玩?
    對於這樣一個全新的欄目,它的成功又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呢? 不同於以往美食類綜藝節目主持人與主廚的「二人空間」,節目主線往往圍繞做飯的材料以及菜餚的製作過程、工藝、口味、色澤等進行一些點評與訪談,節目在人格以及嘉賓的關照上面更多讓位於菜餚以及製作的過程。
  • 中國訪談節目消亡史
    如果說娛樂綜藝尚有一席之地,嚴肅的訪談節目便首當其衝,淪為了時代的祭品。在普遍的認知裡,一次好的訪談可以幫助採訪者與受訪者完成一次自我梳理;也可以替弱勢群體和邊緣群體發聲,甚至為其打開一扇窗,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早期的訪談節目還承載著更為基本卻又耐人尋味的意義——讓人說話。這樣看似簡單的訴求,在九十年代末卻很難實現。
  • 《定義》女強人訪談節目來了!主持人曾讓楊冪慌忙擺手、讓周杰露出真性情
    訪談節目很多,但好的訪談節目很少。訪談不是單純的聊天,主持人提問需要切中要害,輸出觀眾想要的信息,同時又要顧全禮數,不致於讓藝人感覺到被冒犯。從易立競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來,她是一個透徹且敢的人,這大概也是其能做好一名採訪者的原因吧。她做過的訪談節目主要有三檔:《易見+》《易時間》和《立場》,均在豆瓣獲得了8.0以上的高分。
  • 杜華參加芒果TV的訪談類節目,這樣評價樂華娛樂
    在她新參加的芒果TV訪談節目《定義》裡,她說每天收到幾十萬條微博私信,全盤接收。當主持人問到她,她說整個行業都是這樣的。看到彈幕裡說,原來杜華是不屏蔽私信的啊,哈哈,也許這樣罵她的粉絲多少心裡好受點吧。當然杜華說也有誇她的粉絲。
  • 《了不起的姐姐》為什麼成為女生們高度關注的訪談節目?
    10月20日由蘇芒擔任探訪人的新女性生態的心流對話節目《了不起的姐姐》正式上線。訪談題材在綜藝市場上屢見不鮮,但能否於茫茫大海之中抓住女生們真正的關注點,才是這個節目的命題。在《了不起的姐姐》中劉濤談到做主播「一定要把最佳的狀態留給每一個商品,不能因為它是第30個就沒力氣了,我覺得這樣是不公平的。」熬夜復盤、認真選品推品,這都能體現劉濤對於直播的熱愛和責任感。保持精力,保持積極,靠意志力堅持,這就是劉濤能夠「任性」跨界的資本。
  • 從竇文濤到許知遠:訪談節目消亡史
    如果說娛樂綜藝尚有一席之地,嚴肅的訪談節目便首當其衝,淪為了時代的祭品。1在普遍的認知裡,一次好的訪談可以幫助採訪者與受訪者完成一次自我梳理;也可以替弱勢群體和邊緣群體發聲,甚至為其打開一扇窗,一扇通往世界的窗。
  • 尷聊天后陳魯豫的尷尬訪談
    陳魯豫的主持最大的特點就是鬆弛,鏡頭前面,魯豫神採飛揚,談笑自如,仿佛就是和朋友聊天。我懷疑:有些時候,魯豫可能自己都忘了在做訪談,而不是在聊天。放飛自我的魯豫給節目帶來了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有時發揮好了,金句頻出,賓主相談甚歡,觀眾也能產生強烈的共鳴。相反,如果魯豫發揮失常,就會成為節目事故現場,魯豫就會陷入尷聊的境地。下面我們一起回憶魯豫的事故現場。
  • 企業家訪談節目錄製流程?
    企業家訪談節目,也叫人物訪談,人物專訪,訪談對話,對話節目等。企業家訪談節目對於企業品牌宣傳有很大的作用,很多企業家也會選擇錄製訪談節目宣傳企業品牌。尤其是央視的企業家訪談節目,站位高,權威,影響力大。企業家訪談節目錄製究竟有哪些流程呢?1、首先是選擇欄目,詳細了解欄目定位、選題要求等。選擇欄目時,欄目名稱一定要符合品牌宣傳的定位,這非常關鍵,央視的企業家訪談節目有很多,像對話、創業英雄匯、致富經、聚焦品牌欄目等。
  • 高端訪談節目有哪些?
    看高端訪談節目能夠讓我們增長見識,開拓視野,了解社會知名人士的說話辦事態度。那麼我國比較有名的高端訪談節目有哪些呢?下面讓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目前國內比較高端的訪談節目有哪些?現在國內知名度比較高的訪談節目很多,我們簡單為大家搜羅了一些,僅供參考:《巔峰問答》這是騰訊視頻推出的一檔訪談節目,節目裡有很多國內外大咖。《對話》這是一檔官方訪談節目,國內很多知名人物參加。
  • 從竇文濤到許知遠:訪談節目消亡史-虎嗅網
    如果說娛樂綜藝尚有一席之地,嚴肅的訪談節目便首當其衝,淪為了時代的祭品。1在普遍的認知裡,一次好的訪談可以幫助採訪者與受訪者完成一次自我梳理;也可以替弱勢群體和邊緣群體發聲,甚至為其打開一扇窗,一扇通往世界的窗。
  • 電視節目請停止賣慘 | 維護身心健康,遠離賣慘類電視訪談節目
    讓當事人在節目裡講述過往生活中的各種艱辛,講述各種家庭糾紛,講述各種不幸遭遇,訴說自己的各種辛酸往事——在講述過程中,好不令人傷感啊!不管是真實經歷,還是經過加工的故事,都是「感人至深」的,聽完之後令人感慨萬千,甚至催人淚下。可以說此種賣慘的訪談類節目有很多,好多電視臺都有,不管是什麼形式的吧,都大致類似。但此類節目看得多了,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