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並非決定人的一生,但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生未來從哪裡起步、與誰同行。商界大佬的成功,很多和大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文|武昭含 編輯|萬建民
圖片製作|肖麗
7月7日,全國1071萬考生走進考場。因為新冠疫情,讓這場被推遲的高考和1071萬考生備受關注。
在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家中,從來不缺高考傳奇故事。如今很多網際網路大公司的故事,都在80、90年代一輪輪的高考裡埋下了伏筆,有人一飛沖天金榜題名,有人屢敗屢戰越挫越勇。那些在嚴苛高考制度下選拔出的「天之驕子」,創造了中國網際網路波瀾壯闊的發展史。
有媒體2016年做過調查發現,中國A股500名上市公司的高管中84%擁有高學歷,48%畢業於985學校。數據表明,在IT網際網路產業若想創業成功,來自名校顯然更有機會,無論商業嗅覺、IT技術和人脈圈,名校畢業生更有優勢。
2017年12月初,烏鎮網際網路飯局的照片曾刷爆了社交網絡,這場飯局匯聚了中國最頂尖網際網路公司的負責人,更引人矚目的是,這場飯局的大佬們皆是名校畢業。飯局中小米雷軍畢業於武漢大學;騰訊馬化騰畢業於深圳大學;今日頭條張一鳴畢業於南開大學;美團王興與王慧文、快手宿華都畢業於清華大學;京東劉強東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聯想集團楊元慶、紅杉資本沈南鵬畢業於上海交大。
白巖松評價高考大戶「毛坦廠中學」時說,「我無論如何做不出任何嘲諷的事情。上萬人守著大客車,孩子出發要去高考,在這樣的一個人群當中,寄託著一個又一個非常普通甚至卑微的家庭夢想,還把夢想寄托在高考上,這是好事兒,別破壞它。」
在中國現有的升學制度下,高考或多或少與個人甚至家庭命運捆綁在一起,是人生最後一次單純靠分數定輸贏的比賽,它並非決定人的一生,但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人生未來從哪裡起步,與誰同行。
同行者與校友圈
不少企業家在大學校園結識了自己的創業同盟軍。
被保送到清華的王興,雖然沒有經歷刻骨銘心的高考,卻遇到了相伴打拼的戰友——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
23年,是王興與王慧文相伴的時間。王慧文是王興1997年到清華大學入學報到時認識的第一個同學,也是是王興創業以來身邊最關鍵的人物,美團的每一次重要戰役中都有他的身影,每一次架構調整中他都身居要職。王興曾在內部信中表示:「老王和我是有共同志趣的同學和室友,是攜手創業的搭檔和並肩戰鬥的戰友,更是可以思想碰撞、靈魂對話的一生摯友。」
前不久,王慧文發朋友圈暗指即將離職。事實上,從2019年中開始,王慧文便已經陸續將出行等業務的管理權交接給業務負責人。今年1月,美團官宣王慧文將在今年12月正式退休。王慧文在談及離開美團時表示,「美團面向網際網路『下半場』和未來十年的準備工作已經初見成效,這是適合交棒的時間點。」
王慧文的退出不代表對美團徹底放手,他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並任美團終身榮譽顧問、「網際網路+大學」特別講師。
這樣的情節並不陌生,早在六年前,騰訊便上演過一輪。
騰訊初創時,五位核心成員馬化騰、張志東、許晨曄、陳一丹、曾李青中前四位畢業於深圳大學,可以說是校友撐起來最初的騰訊。
2014年,騰訊二號人物張志東宣布不再擔任騰訊執行董事,轉為公司終身榮譽顧問。馬化騰在內部信中表示:「4年的大學同窗,16年的創業夥伴,我們一起共度了比家人還要長的時光。這樣的經歷,這樣的感情,用什麼語言去描述都是很難盡述。」
「如果一個人大學四年能和宿舍裡的同學相處得非常好,就培養了一輩子與人相處的能力,也培養了做生意的能力,因為做生意就是與人相處,這些同宿舍的同學很有可能也是你未來創業的夥伴。」人脈、格局、同窗的素質……這些成就創業的因素俞敏洪一早就看得清楚。
2000年百度成立時,辦公室位於北大資源賓館內,後來被譽為「百度七劍客」的李彥宏、徐勇、劉建國、郭眈、雷鳴、王嘯、崔珊珊撐起了早期的百度,這七人中,有四人畢業於北大。2000年,剛成立的百度就拿到了風投,歸功於李彥宏的師兄、北大生物系徐勇,他在美國關注網際網路,認識不少投資人。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與拼多多剛接任的CEO陳磊亦是校友關係,從陳磊的履歷來看,他與黃崢相識至少18年,完全稱得上是拼多多的創始團隊元老。
根據PingWest品玩報導,陳磊在2001年從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畢業,進入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計算機科學專業,一年後黃崢從浙江大學畢業,進入同一個大學同一個系。研究生期間,黃崢是陳磊當時發布論文最多的共同作者之一。
2007年,陳磊博士畢業後,回國就職於歐酷網擔任研發架構工程師,而歐酷網也正是黃崢回國後的第一個創業項目。2010年起,陳磊擔任新遊地公司高級研發架構工程師、CTO,2016年進入拼多多擔任公司CTO。
另一個在黃崢身上廣為流傳的故事是,其學長段永平成為了他的人生導師,拼多多後來的故事走向,或許離不開段永平當年的指點。
大學時,黃崢因為專業擅長成了風雲人物,丁磊看到了黃崢的一篇文章,主動聯繫他幫自己解決一個技術問題。為了表示感謝,丁磊給黃崢引薦了黃崢的82級浙江大學學長,步步高、小霸王的創立者段永平。段永平向這個師弟提供了很多幫助,比如指點他接受谷歌的offer、帶著他去參加著名的巴菲特午餐,而黃崢則在課外幫段永平做一些投資的事情,他在之後的公開場合中一直將段永平稱為自己的導師。
融入校友圈子,也是融資的一個好方法。
京東歷史上一筆重要的融資,就是跟校友有關。2009年底,劉強東在一個行業論壇上演講,會後,高瓴資本張磊主動找到劉強東,問他需不需要融資。劉強東說,錢是肯定需要的,但不想跟風投機構談,因為之前談了太多,而理解他的人幾乎沒有。
鑑於同是人民大學的校友,張磊邀請劉強東到高瓴資本的辦公室聊聊。這次聊天二人一拍即合,兩個小時後,張磊決定投資京東。在劉強東只需要5000萬~7500萬美元的時候,張磊堅持要投3億美元。後來高瓴資本投資2.65億美元,並且將自己股票的投票權全部委託給劉強東,公司的掌控權依然歸劉強東。
進入一所大學,對很多人來說是為了爭取大學背後所擁有的資源而努力,也是為實現社會階層躍遷的一次拼搏。
挫敗與轉折
當然,並非每個人的高考都是輝煌燦爛,亦有不少商界大佬在高考的關口有著不堪回首的往事。
高考三次,數學成績只有1分,馬雲的高考故事全網流傳,偏科的他並未考得名校,上了杭州師範學院。2015年,馬雲給高考失意的學生打氣,如果高考失敗,不要放棄,再來一次,高考失敗不算啥,重要的是不能放棄努力。
另一位飽受高考之苦的俞敏洪也是高考三次,最後以超過錄取分數線7分的成績進入了北大。後來他留校任教,隨後創辦新東方培訓機構的故事也為大眾熟知。
經歷過高考的人都知道其中的壓力與煎熬,但馬雲與俞敏洪能堅持考三次,可見其毅力與韌性,他們後來能夠創業成功,與這些品質分不開。
與馬雲和俞敏洪的悲慘落榜相比,程維高考失意屬於大意失荊州。80後程維,母親就是數學老師,自己數學成績也很突出。但高考時,程維犯了一個低級錯誤,漏做了試卷最後一頁,當時他很快做完了數學試卷瀟灑交卷了。
後來公布成績才知道,他沒看到試卷最後一頁還有三道大題。即使是這樣,程維還是考上了北京化工大學。不過令他懊惱的是,他被學校從信息技術專業調劑到了行政管理專業,他是這個專業的第一屆學生。
與漫長人生相比,高考的挫折似乎變得不那麼艱難。李開復也曾說,「有人說,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我想把這句話改為:高考只是人生表面上的轉折點。真正轉折點應該是你每一天每一個小時都在積累的東西。希望各位考生儘自己的努力去做,大學文憑對一個人的未來確實有很大的幫助,但是也不是只有大學畢業才能夠成功。」
對於真正有決心、有能力、有抱負的人來說,學歷並不是阻礙他們上進的門檻。
在名校光環圍繞的網際網路公司中,有兩個人是特殊的存在——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和鬥魚創始人陳少傑,他們沒有拿到大學學位。
高三的時候,成績中等偏下的李想為了不被人看不起,開始琢磨創業,他搭建了一個名為「顯卡之家」的網站,很快每天就有上萬人次的訪問量,由此,他賺到了10萬元廣告費,得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夢想已經提前實現,李想便放棄了高考,專心經營網站。2013年,汽車之家登陸紐交所,成為國內最大的汽車網站,市值近百億美元。放棄高考對李想來說或許是個遺憾,但並沒有耽誤他證明自己。
與李想不同的是,陳少傑上了大學,卻在一年後輟學了。他曾在直播裡說自己是高中文憑,不想上大學,理由是「學校不是很出名,水平也不高,覺得4年讀下來也沒有什麼很好的前程」。
作為一名重度遊戲愛好者,陳少傑在輟學後創立了《掌門人》遊戲對戰平臺,一年時間註冊人數就高達450萬,日活用戶超20萬人,後來賣給了盛大遊戲。
2010年,陳少傑以140萬的價格買下了AcFun。2014年1月1日,AcFun網站下的生放送直播正式更名為鬥魚TV,專注遊戲直播。2019年,鬥魚上市,目前市值40億美元。
《南方周末》曾在某一年致高考畢業生中寫道,「從書本走向社會,從記誦教條走向活色生香的現實,你不妨多問幾次:這個時代究竟在發生什麼?為什麼?根源在哪裡?……多問為什麼,這便是人格獨立的起點與途徑。」
雖然李想、陳少傑他們並沒有獲得大學學歷,但是他們沒有放棄傾聽時代的脈搏,所以在計算機、網際網路等行業崛起的時候,先於他人找到機會。這不是什麼特異功能,就是從起疑與上下求索的過程中不斷發問,尋找解答。
當然,當社會上「讀書無用論」「大學無用論」毒雞湯論調的盛行不息時,我們也要保持警惕。即便有少數人取得了大多數高考優勝者難以達到的成就,但其發生的概率極低。即便馬雲在給高考失利學子打氣時說「高考失敗不算啥」,但他同時也強調,「讀大學還是很重要的!未必一定要進名牌大學,但考進大學還是非常有用的。」
很多人拿比爾·蓋茨退學的案例當做自己不去上大學、要去創業的理由,殊不知比爾·蓋茨也曾悔不當初。「如果時光能倒轉,回到我離開大學的時候,我希望那時候的自己能夠了解更多。」比爾·蓋茨在回憶自己的大學時代時表示,「我最大的後悔是,當我離開學校時,我對世界上最嚴重的不平等現象幾乎不了解,之後我不得不用了幾十年的時間來學習和了解。」
高考是人生旅程進階的重要一環,考上大學雖不能一勞永逸,一紙學歷也不能證明一切,但還把夢想寄托在高考上,確實是好事。大學是人生節點上不可或缺的一塊踏板,藉由此,我們人生便可以跳得高些,更高些……
參考資料:
《霸氣!王興、程維、張一鳴的高考往事》,網際網路圈內事
《25年網際網路,網盡北大校友恩與仇》,商業人物
《30位網際網路大佬,當年上了什麼大學?》,燃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