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攝影,如何拍出「遠山映水夕陽低,春愁壓翠眉」的意境?

2020-12-25 柳侍墨

「遠山映水夕陽低,春愁壓翠眉。」出自於清代詞人佟世南的《阮郎歸·杏花疏雨灑香堤》。全文如下:

杏花疏雨灑香堤,高樓簾幕垂。

遠山映水夕陽低,春愁壓翠眉。

芳草句,碧雲辭,低徊閒自思。

流鶯枝上不曾啼,知君腸斷時。

這又是一首託物言志的詩詞,明處是寫景,暗自是抒情——依然是在寫思親的婦人滿腹春愁。

思婦的春愁我們暫且不深究。古代只有馬車,異地戀盼見面盼得望眼欲穿;現在高鐵和飛機都很方便,想見面,只要付得起票錢,圍著地球飛一圈都不是問題。咱們的關注點要放在這首詩詞對景致的描繪上面。

把詞人寫景的思路,變成我們攝影的創作思路——這才是攝影創作者的研究重點。

詩詞釋義

「遠山映水夕陽低,春愁壓翠眉」的意思是說,遠處的山峰倒映在水面上,夕陽已經很低了;暮春時節,杏花都隨雨而逝了……愁容壓在眉頭,對親人(夫婿)的思念縈繞心頭。

拍攝思路

「遠山映水夕陽低」是寫景的,「春愁壓翠眉」是寫人的。如果是拍攝遠景的話,這兩句可以合二為一,變成一張照片裡的畫面元素;如果是拍攝組圖的話,就可以分開鏡頭,用遠景、中景分別拍攝風景和人像了。

遠山映水夕陽低——寫景。攝影主體是倒映在水中的遠山;拍攝時間是夕陽西下的傍晚;畫面整體的色調以暖色為主。當然,為了讓畫面能夠生動一些,也可以適當的考慮加入一些小花、小草,作為攝影前景。

適合用廣角鏡頭拍攝遠景。

春愁壓翠眉——寫人。翠眉即翠黛。《甄嬛傳》您還記得吧?娘娘們用螺黛(一種青黑色礦物顏料)畫眉,所以稱眉為「翠黛」。

攝影主體是愁苦的婦人。拍攝環境最好是在芳草萋萋的戶外。婦人眼裡是暮春的景色,心裡裝著思念的親人(丈夫),臉上掛著的,是悶悶不樂的表情。

適合用中焦段鏡頭拍攝人像,主要體現出憂鬱的情緒。

相關焦點

  • 詩詞攝影「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的意境如何拍攝?
    這個春天在詩詞和攝影中暢遊,大家一起討論拍攝思路,從詩詞中獲取靈感,拍出有意境的攝影作品。詩詞譯文暮春時節,春天按時間的先後為:孟春、仲春、季春。這裡的暮春,我理解為春天的最後一個月,也就是春天快要結束了,沒有人過問路上的落花,只見濃鬱的樹蔭,無邊無際看不到頭。林間的黃鶯早已不再啼叫了,只能獨自一人邁向長滿青草的池塘畔,去聆聽青蛙的叫聲。
  • 詩詞攝影:「春風輕輕拂山崗,桃李花開萬裡香。」可以這樣拍
    是我的一位粉絲,在看過我所闡述的「詩詞攝影都有哪些拍攝思路」之後,寫給我的評論。這兩句算是詩詞嗎?我覺得算。雖然只有兩句話,但是朗朗上口,格律也清晰。這兩句詩詞的意思,我就不多做表述了。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這兩句詩詞是針對春天裡的景色描寫,適合拍攝風光攝影和植物攝影。
  • 如何拍攝出「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的意境?
    詩詞全文我就不複製粘貼了,重點說說「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這兩句怎麼拍攝。拍攝方案要想用攝影作品還原詩詞中所描繪的畫面,把詩詞翻譯成白話文,是第一步;然後根據詩詞中所指出的景與物,確定攝影背景和攝影主體;最後,按照拍攝方案找方抓藥,使用鏡頭語言還原詩詞中所描繪的畫面。
  • 攝影大師,拍出有意境照片——6個訣竅
    要拍出『有意境』的相片,除了多參考其他攝影大師的作品,還要多練習,隨時看到有意思的東西,便用這些思路拍下來,久而久之你就可以掌握了!,例如偏啡黃色有著復古懷舊的味道,偏藍偏綠很有玩具相機或LOMO的感覺,當然也可以在後制軟體加添一些漏光的效果(手機APP也有),這些不同的顏色的表現也可以為照片帶來更強的意境。
  • 【攝影技法】拍出有意境照片看看這6個訣竅
    要拍出『有意境』的相片,除了多參考其他攝影大師的作品,還要多練習,隨時看到有意思的東西,便用這些思路拍下來
  • 攝影技巧丨如何拍出具有中國風意境的照片?
    朱良志先生在《曲院風荷》一文中曾這樣高度概括中國的藝術審美,「中國畫的神,不僅在畫的生動,如活的一樣,還要傳達出一種境界、一種詩味、一種淡淡的寂寞、一種平靜中的哀愁。」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拍攝中國風照片的技巧,讓你在拍攝中國風不再迷茫~(一)突出畫面的寧靜感對攝影來講,怎樣更容易表現「靜」呢?一方面色彩成分要儘量少,不需要紛雜的色彩,這也是攝影的減法之一。
  • 微距攝影,單眼兒拍世界攝影師如何拍出故事來
    我是單眼兒拍世界攝影師石墨先生,感謝大家閱讀瀏覽,希望能給大家帶去一點有價值的東西。所謂微距攝影,一般指拍攝比物體正常尺寸要大的圖像,即圖像大小與實物大小的比例超過1∶1。傳統相機鏡頭的焦距較長,要較好地實現微距拍照,需要配備微距鏡頭(包括標準距離50mm~60mm、中距約90mm~105mm與長距180mm~200mm)、三腳架等附件。
  • 攝影學院-拍花技巧之如何拍出好看的花
    花卉攝影天生討人歡喜,這是因為這種題材本身就充滿美感,花卉攝影表現的重點在於表現花朵美麗多姿的質感,如同凌波仙子舞動在自然的風中,如何抓取令人讚美的一瞬間,決定一幅花卉攝影作品之成敗。 由於花朵生長在野外,受到時空背景影響甚大,又因具有季節性的關係,要掌握花期,了解花的習性,在何時何地是那些漂亮的花卉生長的環境及時間,也必須多打聽資訊掌握花情,並可增廣見聞!
  • 拍出意境美的雪景——九個思路
    很多地方一年難得遇到的一次雪景,怎麼拍才能更有意境?本文給你9個思路……什麼是意境?……作為一個普通的攝影愛好者如何才能拍出有意境的作品?首先在學習技巧的同時也要不斷的提高審美;其次,能夠從眾多的攝影作品當中辨別出優秀的作品;最後,比如讀書寫作,以此激發自己創作的靈感。作為攝影師更應該不斷的培養自己的思辨力、鑑賞力,最重要的就是觀察力。
  • 詩詞:雨釀秋聲,都是思鄉的心音
    鄉思是中國古典詩詞的核心題材之一,寫法上、意境上也多姿多樣。今天原非就選擇了六首有關雨的思鄉詩詞作品,讓大家了解不同的思鄉詩詞意境。03一剪梅(舟過吳江)/宋代:蔣捷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詞的上片首句籠統說出心中之愁——春愁。「江上舟搖,樓上簾招。」二句著「搖」形容舟、著「招」形容簾,描寫景物的動態,分別隱露出詞人似船飄搖的身世、借酒消愁的心理。「秋娘渡」三句狀景景中含情。詞的下片首句表明為何而春愁——思家。「流光容易把人拋」表達時光易逝的傷感。「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則將無形的時光流逝通過有形的景物變遷表達出來。
  • 意境——藝術攝影的靈魂
    為什麼風光攝影是以客觀存在的真實景物為創作對象,可拍出來的照片卻比真的更美更動人呢?這種意境,即是「情景交融」、「寓情於景」,使讀者或觀眾通過作品引起聯想,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這就是藝術風光攝影的魅力所在。
  • 拍出有「意境」的照片——6個技巧
    這就是攝影的藝術境界啊! 要達到這種境界,你還需要練習。」一,先從簡單開始要拍出「意境」,以你的根基來說,還是先從簡單的故事入手,比如單單拍攝地上的水面倒影、或是一個昏暗的街角、或是一個抱著氣球路過的小孩,都是比較容易掌握的題材。
  • 深秋遇到霧氣,該如何拍才有意境?
    還有一個禮拜就立冬了,在深秋時節,霧氣也越來越重,如果能把握好時間和技巧,拍出來的照片反而會多一種意境。
  • 意境是藝術風光攝影的靈魂
    為什麼風光攝影是以客觀存在的真實景物為創作對象,可拍出來的照片卻比真的更美更動人呢?這種意境,即是「情景交融」、「寓情於景」,使讀者或觀眾通過作品引起聯想,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這就是藝術風光攝影的魅力所在。
  • 如何拍出婚紗攝影氣勢恢宏的畫面感,婚紗攝影的五大技巧
    相信很多人有這樣的拍攝體驗,明明背景是宏偉建築、壯觀山巒、遼闊海岸,明明也用了廣角鏡頭,但拍出來的照片還是很平淡,很小氣。如何才能拍出氣勢恢宏的畫面感呢?在本文中,我們將跟隨攝影師Sails的腳步,看看他是如何因地制宜施展技法,拍出氣勢遼闊,震撼人心的大場面――讓畫面更有氣勢的五條建議!
  • 現在流行把照片「拍糊」?攝影大師手把手教你如何拍失焦攝影作品
    攝影技巧:拍照時,我們說得最多的就是一定要對上焦,保證照片的清晰。但在一些攝影創作中,很多攝影師會故意將畫面拍糊,以達到一個朦朧美,給觀眾一個不一樣的視覺體驗。▼南非藝術家Philip Barlow的攝影作品像這種脫焦的攝影作品其實也是攝影中的一種表現手法,我們稱之為「失焦攝影」。那麼今天作者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這種特殊的攝影創作手法。什麼是失焦攝影?簡單來理解就是攝影師人為的不把景物和焦點進行清晰的合焦,造成整個畫面都是模糊不清的。失焦攝影更多的是意境表達,向觀眾傳達一種情緒。
  • 桃源國際詩歌集團古韻詩詞總裁五溪風雲專輯
    春愁    新綠染枝頭,黃梅馥鬱幽。遠山銜水媚,槳動蕩春愁。04獨步江頭別夢寒,月光如水水如天。一壺濁酒開懷飲,了卻紅塵半世緣。古卷讀來花寂寞,新詞寫罷水氳氤。故人遠望痴如月,笑我多情賦洛神。
  • 風光攝影的14個建議,幫你出門拍出大片!
    如圖,採用豎構圖表現月光打在海面上的光線,前面的石頭和遠處的地平線,畫面看起來就很舒服,有狹長感,空間表現很好。豎構圖的使用,使觀者的視線依次從地面景物看向天空中的月亮,畫畫的空間感非 常好拍攝山巒時為了不使畫面看起來太單調可以加一些景物作陪襯,尤其是全景拍攝,要注意山巒的畫面位置。
  • 詩詞攝影,怎樣拍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美麗場景?
    讓唐詩宋詞來得更猛烈些吧,因為文學和攝影我喜歡,寫自己喜歡的文字,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一種快樂與滿足。李清照是我喜歡的才女,她的文風清新雅致,作為婉約詞派的代表,她的作品具有女性獨有的細膩感。今天就來寫寫她的《如夢令》中的名句,如何用攝影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