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映水夕陽低,春愁壓翠眉。」出自於清代詞人佟世南的《阮郎歸·杏花疏雨灑香堤》。全文如下:
杏花疏雨灑香堤,高樓簾幕垂。
遠山映水夕陽低,春愁壓翠眉。
芳草句,碧雲辭,低徊閒自思。
流鶯枝上不曾啼,知君腸斷時。
這又是一首託物言志的詩詞,明處是寫景,暗自是抒情——依然是在寫思親的婦人滿腹春愁。
思婦的春愁我們暫且不深究。古代只有馬車,異地戀盼見面盼得望眼欲穿;現在高鐵和飛機都很方便,想見面,只要付得起票錢,圍著地球飛一圈都不是問題。咱們的關注點要放在這首詩詞對景致的描繪上面。
把詞人寫景的思路,變成我們攝影的創作思路——這才是攝影創作者的研究重點。
詩詞釋義
「遠山映水夕陽低,春愁壓翠眉」的意思是說,遠處的山峰倒映在水面上,夕陽已經很低了;暮春時節,杏花都隨雨而逝了……愁容壓在眉頭,對親人(夫婿)的思念縈繞心頭。
拍攝思路
「遠山映水夕陽低」是寫景的,「春愁壓翠眉」是寫人的。如果是拍攝遠景的話,這兩句可以合二為一,變成一張照片裡的畫面元素;如果是拍攝組圖的話,就可以分開鏡頭,用遠景、中景分別拍攝風景和人像了。
遠山映水夕陽低——寫景。攝影主體是倒映在水中的遠山;拍攝時間是夕陽西下的傍晚;畫面整體的色調以暖色為主。當然,為了讓畫面能夠生動一些,也可以適當的考慮加入一些小花、小草,作為攝影前景。
適合用廣角鏡頭拍攝遠景。
春愁壓翠眉——寫人。翠眉即翠黛。《甄嬛傳》您還記得吧?娘娘們用螺黛(一種青黑色礦物顏料)畫眉,所以稱眉為「翠黛」。
攝影主體是愁苦的婦人。拍攝環境最好是在芳草萋萋的戶外。婦人眼裡是暮春的景色,心裡裝著思念的親人(丈夫),臉上掛著的,是悶悶不樂的表情。
適合用中焦段鏡頭拍攝人像,主要體現出憂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