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天山西寒潮黃色預警,氣溫下降的也像天氣預報說的那樣滴水成冰。一些身居南方的朋友一直對北方冬暖夏涼的土窯洞非常感興趣,尤其想知道在滴水成冰的寒冬裡居住在土窯洞裡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今天小編冒著刺骨寒風帶你走進一戶8旬老夫妻的土窯洞。
我們來過他家幾次,和大爺老兩口早都成了熟人。進到窯洞裡,裡面的溫度和外面就是兩個世界,屋外寒風刺骨屋裡卻暖洋洋的。大爺正在窯洞裡做午飯,看到我們過來大爺笑著讓我們趕緊進屋暖和暖和,就繼續忙著做飯,他說中午飯是炒南瓜泡饃和蒸紅薯。
坐在炕上看著我們發笑的是他的老伴,大娘幾年前突然得了老年痴呆病,生活上都是靠著大爺一個人伺候,大爺老兩口住的地方和做飯都是在一孔窯洞裡,大爺說在農村幾乎每家都這樣,況且他老伴身體不好,做飯睡覺在一個窯洞裡隨時都能看著她。
大水缸裡滿滿的一缸水,大爺說這幾天氣溫降的厲害,院子外面的水龍頭凍的可結實,大缸裡的水是昨天大兒子過來用柴火把水龍頭燒開後裝滿的。大爺住的土窯洞四周都被煙火燻得黑黑的,很有年代感,看到他家裡吃的用的好像都在這一孔窯洞裡放著。
切好菜後,大爺掀開窯洞的門帘,在炕頭點了一把柴禾他要先把鍋裡的米湯熱一下,窯洞裡瞬間就是煙霧繚繞,坐在炕上的大娘燻得有點咳嗽,把臉轉向了門外。大爺不好意思的說,讓你們見笑了,農村就這樣,等會火生著了就沒事了。
生著火後,大爺給我們聊了起來,大爺說,這座地坑院是在他和父親手上建起來的,到現在差不多有六十多年了,家裡的孩子們早已成家立業,現在這個老院子就住他和老伴兩個,幾個孩子都在村上有磚房子年年喊他倆去住,可他就是不願帶老伴上哪。大爺說這土窯洞可是養人了,冬暖夏涼的住著特別舒服,尤其是冬天,這老年人過冬可是大問題,住在磚窯裡晚上又是電褥子,又是電暖器,就那樣還非常容易感冒生病,這人老了別看感冒發燒,在老年人身上可都是大病,稍不留神就會出麻煩。
老人做飯的土灶火燒的通紅通紅,大爺指著土灶說,這可是他家冬天取暖的神器,這叫穿膛灶,這個土灶和炕是相通的,一把柴禾土炕就會熱一晚上,平時年都是晚上燒一次就行,現在老伴身體有病,他中午做飯的時候就會順帶加燒一次,讓老伴坐在炕上熱乎熱乎。
說著話,老人的二兒子過來看老兩口了,他擔心這兩天有寒潮,昨天在電話裡囑咐老父親白天在屋裡再生個小蜂窩爐子取暖,今天看到爐子生著了,他也放心了。他給我們說,他這老爸可是執拗,他家專門給留著乾淨的磚房子就是不上他那去住,所以只能由著他,他也只能隔三岔五的過來看看。不過說起這冬天,他也是在窯洞裡長大的,這土窯洞就是好,窯洞上面黃土層有好幾米厚非常保溫,平時基本上都不生蜂窩爐,就是靠火炕,一把柴火能保證一晚上身子底下都是熱熱的,非常地美,所以父母在窯洞裡過冬他也是比較放心的。
一會功夫,大鍋裡的熱的米湯和蒸的紅薯都好了,大爺趕緊從鍋裡撿了一塊紅薯遞給老伴,讓老伴趁熱吃。大爺說農村人就是這生活,蒸紅薯南瓜泡饃再喝上一碗小米湯就算是一頓正經飯了,他聽在城裡上大學的孫女說,城裡人現在也喜歡這樣的吃法,說是什麼健康飲食,看來他們吃了一輩子自己種的東西,現在倒成了城裡人眼裡的好東西。
熱情好客的老人家又給我們撿了一大碗蒸紅薯,大爺說這是自己家產的,非要我們一人吃上點。嘴裡咬著熱熱的蒸紅薯,看到他就要吃午飯了,就和老人家相互告別。各位親這就是生活在黃土地土窯洞裡最平凡的農村人,這就是他們的生活。您在這樣的土窯洞裡生活過嗎?您在農村還有同樣掛念的父母嗎?土窯洞裡的生活能喚起你兒時的記憶嗎?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