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重看下當年的《環太平洋》緩緩……

2021-02-08 桃桃淘電影

看完這一部《環太平洋:雷霆再起》之後,我馬上去找來了當初陀螺版的《環太平洋》重溫了一下。

真的是馬上,為此,我還專門花錢在某視頻網站上買了個會員。

如此急切,就是想馬上確認下,自己當初為什麼會為那一版《環太平洋》如此痴迷,而這一部卻看得我焦躁不安。

當然了,重看之後,發現還是很愛陀螺那版。

也可以重溫下當初我的短評,那時候,我是給四星,無論豆瓣評分如何,我是非常喜歡,各種對我的G點。

當然,那部電影能好看,主要還是因為人家的導演是吉爾莫·德爾·託羅,除了是奧斯卡導演,更重要的是,他是個資深動漫遊戲電影宅。

就像我們上一期本色視頻介紹過的那樣,這個傢伙ACG宅的程度,不亞於很多年輕人,尤其,人家還是個怪獸迷。

沒看過也可以重溫下我們的視頻,感受下那個萌萌的傢伙

為什麼一定要反覆強調他很宅,而且很迷電影與ACG這些呢?

是因為,迷才更懂。

因為他是同路人。

回憶下,當初《環太平洋》帶給我們的快感是什麼,是一群高科技機器人展現未來科技的偉大?

當然不是!!!

實際上,《環太平洋》最有魅力的地方,反而不是未來與科技,卻是它有意的復古感,是它的笨重感,機械感。

《環太平洋》(2013)

就像我當初評價2013版《環太》說過的「又黑又大又硬」,「傻大黑粗」是那一部給我的第一印象,這其實是一種特別原始的力量崇拜。

遠離精緻與流暢,要的就是笨重與機械感。

所以,你會發現,當初的《環太平洋》,會有意在動作戲的時候,做些參照物比對,就好像,為什麼流浪者與開菊獸大戰的時候,旁邊要飛過直升機。為什麼要拿輪船抽怪獸,拿貨櫃跟板磚一樣拍人。

《環太平洋》(2013)

這都是有意在做參照物比對,因為只是用語言描述,我們是無法體會他們的巨大,而我們都知道直升機多大、知道貨櫃多大、知道輪船多大。有了參照物,就知道這大機甲的巨大了。

了解了這一點,才會更燃、更嗨。

而當年的《環太平洋》正式植入了大量陀螺自己的趣味,對機械的崇拜,對怪獸的痴迷,才會俘獲大批宅男的心。

所以,在點評《環太平洋:雷霆再起》之前,一定要多聊幾句當初那部《環太》。

知道了那部的好,才越發清楚這部的不好。

比如,稍微對比下兩部在機器人劇照的選擇上,就能看出來大家的取向。

《環太平洋》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

當初《環太平洋》的無聊特別喜歡展示機甲的局部,用畫外空間,讓觀眾去想像機甲的巨大。同時,在那些細節,你能看到鋼板、鉚釘、焊接處,都是特別原始的、機械感的、笨重的感覺。

而新的一部,機甲明顯如升級過了一樣。

甚至有點變形金剛的感覺,更未來、更科技,卻也沒那麼酷了。甚至,那種巨大感也越發越廉價。

重看《環太平洋》,我們還發現,無論是在基地,還是在機甲駕駛艙,總會有火花四濺的場面,特別像小時候去鋼鐵廠車間的感覺,火花與鐵水,都是非常原始的工業感,是區別於影片未來的設定的。

將科幻片拍出復古感,是影片的魅力之一。而復古設定,又是陀螺的拿手好戲,就好像他剛剛拿獎的《水形物語》。

實際上,《環太平洋:雷霆再起》最讓人失望的地方就是,它從一部機械感十足的、帶著濃濃懷舊味的,笨重機甲大戰怪獸的宅男嗨片,變成了一部毫無特點與個性的,變相金剛式的無趣動作片。

真是,

沒勁透了!

這個片實在是,連劇照都那麼醜,美術也被陀螺版甩無數條街。

這個片子,在節奏感上也很成問題,不知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鋪墊,幾個角色動不動就要坐在一起吧啦吧啦一大段,談談人生,還有人將之稱為文戲突出,並以此證明超過上一部,也是醉了。

這分明是不懂得控制敘事節奏好嗎?

實際上,劇情本身倒沒有什麼好聊的,畢竟這個系列本就不是看劇情的。而視覺效果,同樣更喜歡那一部,因為,那一部的厚重感顯然更和我胃口。

這一部《環太平洋2》,還有一個點,就是好幾名華人演員的加盟,比如景甜、比如張晉……

不過張晉基本是醬油角色,毫無發揮,隨便換個誰都可以演。

而景甜呢……

坦白說,我覺得這個角色好像不是給她寫的,從設定上,這個自信滿滿的霸道總裁,總像是個四五十歲的中年女性的設定,景甜演這樣的角色,稍微有點年輕。而且,為了配合這個角色,她的妝也故意成熟,其實,還挺不搭的。

一直到最後,她駕駛拳擊手的時候,擦掉那個難看的口紅,把頭髮披下來之後,才稍微恢復了一些青春的狀態,其實,那樣的狀態更適合她。而現在,更多其實是違和感。

而這部電影的其他角色,大多缺少辨識度和個性,甚至,他們操控的機甲也毫無特點。還不如上一部兩個俄羅斯駕駛員讓人印象深。

《環太平洋》(2013)

這同樣是第二部的問題,即便五年之後,我同樣會對當初的《環太平洋》很多情節記憶深刻,比如拿貨櫃如板磚一樣狂拍開菊獸,帥氣的俄羅斯駕駛員與他們笨重的原始機甲,還有萌萌的蘆田愛菜妹子……

而這一部呢,我現在就想不起什麼了。

啊對,看的時候,還一直在想,上一部的男主,即便因為檔期沒演,總要交代下行蹤吧。結果呢?也沒看到。反倒是在微博上得知,原來是上一部大戰開菊獸,掉進裂縫,回來得了癌症死了。

所以說,現階段,癌症仍然是我們的最大敵人。

甚至要超過外星人與怪獸。

記得當初剛看完《環太平洋》,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趕快看到續集。

而現在,我最大的願望是,與其這樣,這個系列還不如就這麼死了得了。

無話可說,只有靠當初那個洗腦原聲,重溫下當初的激動吧。

啊,還有一個不滿意是科學組的變化,迷戀怪獸和變成科學怪人,差別還是蠻大的,起碼按第一部的走向,這麼處理,挺讓人心疼的。

相關焦點

  •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環太平洋為什麼會失敗?
    環太平洋2一直被一部分網友詬病,說缺失了「厚重感」。那麼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導致了「厚重感」的缺失,我嘗試著去分析了一下。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是,在有限的空間內無法體現機甲之大,這裡我們用環1作為標杆。①參照物的運用。環太平洋2中確實運用了參照物,來體現機甲之大,有一說一,有不少場景確實運用的非常不錯。但也有些場景把好不容易從襯託出的「大」毀於一旦。
  • 重看陀螺的「環太平洋1」絕對能治癒看完「環太2」後的鬱悶
    反而大家對《環太1》本身的內容關注度被轉移了。於是,周末重新看了一遍百視通院線上的2D版本。環太平洋(2013)Pacific Rim看完後真心覺得:陀螺真心牛X!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結論有兩點:1)《環太平洋2》沒有用2018年奧斯卡最佳導演陀螺,實在是這個IP最大的不幸。2)假設現在《環太1》和《環太2》同時上映,很有可能前者的票房會高於後者。
  • 看完《環太平洋2》,你還想看《環太平洋3》嗎?
    原以為《環太平洋:雷霆再起》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然而驚喜沒有,只有極度的失望,深究原因,最讓影迷無法接受的地方在於,《環太平洋2》的機甲看上去與機甲背道而馳了。機甲迷喜歡機甲的原因,在於它炫酷的金屬質感,一拳打出去力量爆棚,拳拳到肉,讓人熱血沸騰。尤其是燈光照耀下的那種機械光澤,讓人著迷,多少人都幻想著駕駛屬於的自己的機甲,將眼前的敵人撕碎!
  • 《環太平洋|Pacific Rim》
    差評重災區有兩處。不滿設定的就不多說了,對於「為什麼明明有更好的武器卻要用直立機器人」這種問題,我是真的答不出了,編劇也答不出來,編劇只會說:「好好好,下一部的劇本你來寫」。(手動攤手)不滿的觀眾基本有兩部分人群,第一部分是《EVA》等類型動漫的粉絲,因為在影片上映前就曾有消息稱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也是EVA迷,所以大部分衝著這一點去看的影迷都大失所望,覺得《環太平洋》沒有《EVA》那種深度。
  • 在看《環太平洋2》之前,先來了解下它的漫畫前傳
    為了給電影預熱,片商在電影上映之前的數周公布了總共6集的前傳漫畫《Aftermath》,連接《環太平洋》及《環太平洋2》中間這十年的空白,順道也解釋了怪獸消失後這10年間,電影的世界觀有何改變。現在我們就先來看看這6集漫畫中的前兩集(第3集將會於美國時間3月21日推出),來了解一下《環太平洋2》的世界觀吧!
  • 環太平洋 2,我想要 X-ART,你給我的卻是東熱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Pacific Rim:Uprising)是個多災多難的片子。2013 年的前作《環太平洋》在中國拿下超過 1.1 億美元票房,超過美國本土票房的「壯舉」被當成標杆事件被媒體熱潮好幾輪。全球 4.1 億美元的成績相對於超過 1.9 億美元的成本來說絕對算是虧錢,《環太平洋》續集電影的計劃也因此流產。
  •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正式宣布3月23日全國公映。觀眾紛紛感嘆,「終於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迫不及待要去大銀幕上看這部機甲戰巨獸大片了,三月最期待!」全新一代機甲的重磅亮相,和巨型怪獸展開殊死搏鬥的大戰場面也引發無數影迷好評,「這波機甲666,顏值高、科技還超帶感,酷炫滿分!」
  • <<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 || 怪獸來襲,機甲重燃!
    >最近《環太平洋2》放出首部官方預告片,片中機甲新造型十分讓人震撼。《環太平洋》本著復古與懷舊的外殼靈魂,傻大機甲戰士是工業革命式機器奇觀的特色,我們看一看《環太平洋》中讓大家激動不已的到底是什麼?《環太平洋》開場以地球環境惡化為開端,神秘外星殖民者通過大洋底部的蟲洞「缺口」將身形龐大的怪獸接連派往地球,實施著它們的殖民毀滅計劃,從而拉開了超燃的機甲與怪獸之間戰爭的帷幕。
  • 《環太平洋2》3天4億,但在今年的市場裡,這不算多
    2013年第一部《環太平洋》上映時,其還面臨著名氣比它大很多的《速度與激情6》的競爭,因此排片佔比僅在20%出頭;而《環太平洋2》在上映前後一周,都沒有和它量級相近的影片上映,因此《環太平洋2》的檔期競爭對手要比第一部少很多。
  • 【新片預告】終於等到你,《環太平洋2》
    2013年,吉爾莫·德爾·託羅執導的《環太平洋》在全球斬獲4.1億美元票房,其中,中國地區票房6.9億元,位居當年全國票房榜第4位。
  •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環太平洋2
    《環太平洋2》捨棄近景,大部分由遠景鏡頭構成,摒棄了略顯沉悶和黑暗的特效,增加了許多在白天城市中的機甲大戰,光線充足打戲看得透徹,機甲和機甲,機甲和怪獸,明快的風格和顏色,冰天雪地逆風進攻,雪崩中在冰面纏鬥,拳拳到鐵摔跤割鐵,3隻怪獸合體變成巨型怪獸,怪獸兇殘怒吼撕碎機甲,帶來爆破砸爛的快感,和全新的酷炫視覺震撼。
  • 沒看過《環太平洋》系列?我告訴你啊!
    雖然已經五年了,但是當你坐在銀幕前欣賞《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的時候,一定會被燃到頭皮發麻無法自拔。    壓的都是環太平洋國家的知名沿海大城市,可以說是很心機了。於是在2015年到2020年期間,屢屢立下奇功,擊潰不斷進化的怪獸。
  • 看完《環太平洋:雷霆再起》,我真的很想念陀螺
    1905電影網專稿  作為一個《環太平洋》真心粉,苦苦等了5年,該系列續集《環太平洋:雷霆再起》(以下簡稱《環太平洋無論是阿拉斯加的海戰,還是香港港口和城市中心的尖峰對決,基本都是燈光(探照燈、霓虹燈)兩三盞,大雨下不停。
  • 【電影】環太平洋1
    這個機甲有20噸重,能做一些特技動作。後期製作團隊,就是根據這個機甲的動作和物理表現,製作了其他的機甲的戰鬥特效。影片的拷貝在假名《平靜的海》的偽裝下,被送到了各個電影院。湯姆·克魯斯原本有望在這部電影中扮演一個角色的,但是未能成行。
  • 《環太平洋2》:尷尬的不僅是景甜的英文
    機甲成變形金剛 怪獸似曾相識《環太平洋》最大的看點,就是重力型的大機甲,人類要去操控比自己強大得多的力量,不僅需要體力,還需要客服自己思想上的障礙,難度既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叔在第一時間看了《環太平洋2》,與前作在感官上的最大不同,是畫面變亮了不少!
  • 影片《環太平洋》機甲、怪獸簡介
    影片《環太平洋》中主角羅利·貝克特與真子所駕駛的機甲,參加香港戰役和炸毀「蟲洞」的任務。隱形浪人在影片《環太平洋》中並未有詳細表述,僅在影片開頭部分出現了一個鏡頭。在影片《環太平洋》中並未詳細表述,只有一幕被損毀時的鏡頭。
  •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 巨獸來襲 機甲重燃!
    環太平洋類型:動作 / 科幻 / 冒險製片國家/地區:美國語言:英語上映日期: 2018-03-23(美國/中國大陸)片長: 111分鐘又名:環太平洋2 / 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 / 悍戰太平洋2:起義時空(港) / 環太平洋2:起義時刻(臺) / 環太平洋2:漩渦 / 環太平洋2:崛起 / Pacific Rim: Maelstrom / Pacific Rim
  • 《環太平洋2》口碑撲街,《環太平洋3》還會有嗎?
    不過《環太平洋2》最後引出了《環太平洋3》這個彩蛋,可是很多的網友感覺不會有《環太平洋3》了,是啊,《環太平洋2》確實讓很多的小夥伴很失望,劇情有點平平,怪獸也不多,機甲也很少。最後的流浪者砸死怪獸一幕,更是超乎了所有人的想像。
  • 為什麼是《環太平洋》而不是《環大西洋》?——教科書背後的故事52
    用知識愛上學習,大家好,我是大於老師。上周的時候因為準備了我的第一次直播活動而沒有按時更新我們的節目,再次先向同學們道個歉。本周呢,我們聊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前幾天有一部挺火的電影《環太平洋2》在各大院線上映了。導演在這部電影中幻想了一個不平靜的未來的世界:地球環境惡化,一大堆巨大的怪獸從太平洋邊緣的海底爬出來,襲擊了各大城市。
  • 看完《環太平洋2》,我居然愛上了景甜
    先來聊聊環太平洋給我的觀感。第二部距上一部的劇情已過去十年,環太國家百廢待興。上一部的機甲戰士散的散、死的死,人類完全還沒有做好迎接下一次威脅的準備,襲擊卻悄然而至。所以《環太平洋2》一開始我也抱著景甜部分全程閉眼的心態去看的。看她幾乎一個場景換一次衣服,做一次髮型,和美國人一中一英的對話,簡直是對尷尬癌的酷刑,著實讓人崩潰。特別當邵總對著男三查理·戴用普通話大喊:「快回去練練你的中文!聽得我想吐!」的時候,我和隔壁座的ABC小哥一起笑出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