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可能意外發現了一種全新的量子粒子

2021-01-18 cnBeta

據外媒報導,從定義上來講,金屬和絕緣體非常不同--但現在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的物理學家們卻意外地發現了絕緣體一種意想不到的量子行為,而這種量子行為曾被認為是金屬所獨有的。這一發現表明了一種全新的量子粒子,該團隊稱之為中性費米子。

從本質上說,金屬導電而絕緣體則不導電。在分子水平上,這歸結於電子在材料中自由移動的程度--在金屬中,電子是很容易移動的,而絕緣體顯然有著很高的電阻從而阻止了電子的移動。

這場現象帶來的一個副效應是,金屬可以表現出一種被稱為量子振蕩的現象。當在極低溫度下暴露在磁場中時,電子可以轉換成量子態從而導致材料的電阻率發生振蕩。然而,這在絕緣體中卻不會發生,因為它們的電子不大會移動。或這至少是一個世紀大部分時間裡的傳統思維。現在,在這項新研究中,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則首次意外地發現了絕緣體中的量子振蕩現象。

據了解,該研究團隊使用的是二碲化鎢晶體(tungsten ditelluride),它在整體上表現得像金屬,但當它被刨成像石墨烯那樣的二維形式時就變成了絕緣體。當測量單層材料在磁場下的電阻率時,科學家們發現它開始發生振蕩。

「這完全出乎了我們的意料,」該研究的論文資深作者Sanfeng Wu指出,「我們問自己,『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還沒有完全理解。」

目前的理論還無法解釋這一現象,但研究者們提出了自己的假設。他們稱,振蕩的可能不是電子本身,相反,強烈的相互作用可能會創造出新的量子粒子,這些量子粒子會表現出觀測到的效果。

由於絕緣體阻礙帶電粒子自由移動,這些新粒子必須攜帶中性電荷。這些假設的中性費米子可以表現出觀測到的量子振蕩。

研究小組表示,他們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驗證中性費米子是否存在或是否有其他的解釋來解釋他們觀察到的奇怪現象。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量子世界發現時間停止現象,或意味著未來有可能實現穿越
    它和空間一樣,是容納萬物於其中並展開發展變化的一種客觀存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作為一種客觀存在,時間像空間一樣可以被扭曲。除此之外,作為一種常識,我們都知道,時間總是朝著未來這一種方向,不可逆轉。正是由於時間之箭總是朝向未來,所以,我們無法回到過去,一切無法從頭再來。然而,時間真的無法逆轉嗎?也許我們對時間的認識都還十分膚淺,或許時間可以靜止,也可以倒流!
  • 張首晟團隊發現天使粒子 他說真正完美的世界是量子世界
    今天物理學又迎來了一項劃時代的發現——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馬約拉那費米子,他們將它命名為「天使粒子」,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這一發現刊登在今天出版的世界最權威學術期刊之一《科學》雜誌上。
  • 王康隆教授談發現「天使粒子」實驗過程
    故事主人公是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著名科學家,他在地下實驗室秘密製造出的反物質不翼而飛,可能會因自行爆炸將整座城市毀滅。在失蹤的24小時內,主人公與盜取反物質的勢力展開了鬥智鬥勇的冒險之旅。21日被華人科學家團隊首次發現並公布的馬約拉納費米子,張首晟根據《天使與魔鬼》的內容將其稱為「天使粒子」。他指出,在馬約拉納費米子的「量子世界」中,只有天使,沒有魔鬼。
  • | 來自電影靈感的天使粒子 解開80年量子物理謎團
    就在7月21日,物理學界迎來了一個突破性發現,這是由一位華裔科學家領銜實現的。「雖然這並非根本上的革命,」未參與此項研究的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理論物理學家和諾貝爾獎得主Frank Wilczek說,「因為物理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嘗試在類似的實驗室材料裡提取這個粒子;但他們這次採用新組合和處理方式,讓這一量子粒子得以以一種乾淨有力的方式被觀察到,這才是高明之處!」
  • 萬物皆為疊加態粒子:如何用量子物理學詮釋生活?
    但若不付出行動,他就只能坐著干著急,還可能錯失良機。 我還是沒能說服他。如果他對疊加之類的知識有所了解,就會明白我的意思。 我不是物理學家,也不是什麼科學家,只是一個量子物理學狂熱愛好者,量子物理學就是我寫作靈感的主要來源。
  • 首張量子糾纏照片問世,科學家拍攝到了愛因斯坦口中的「鬼魅」
    薛丁格在後續的研究中發現,量子糾纏並不只是一個有趣的現象這麼簡單,而是量子力學一個重要的特徵,同時量子糾纏這個特殊的現象,讓量子力學和經典力學完全無法混為一談,因為在經典力學中完全沒有和量子糾纏類似的現象,甚至用現有的物理學理論也無法解釋量子糾纏。
  • 虛粒子不是粒子,真空也不是空的 | 量子群英傳
    就物理理論而言,那也是一種不可企及的狀態。真空的定義隨著理論的發展而變化,量子場論中引進了粒子數算符以及生成湮滅算符等,真空的定義便「進化」為 「在任何湮滅算符作用下都得到基態」的一種量子態。也就是說,真空態的各種粒子數都已經降到最小值0。然而,根據量子物理中的不確定性原理,即使沒有粒子、沒有輻射,也仍然會存在量子漲落。或者說,沒有什麼真空,因為真空不空!
  • 量子力學究竟「可怕」在哪?科學家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有科學家曾指出,只要你懂一點量子力學,那麼你就比90%的同齡人更能看清縹緲的未來。人類究竟有沒有可能穿越時空?無數和量子力學有關的問題出現在我們的身邊。雖然這些問題有的已經提出了百年,但是至今科學界並沒有達成統一的共識。
  • 神話般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預測與發現
    新機制引入了一個新的量子場,我們今天稱之為希格斯場,其量子表現形式是希格斯玻色子。只有與希格斯場相互作用的粒子才能獲得質量。正是這種機制創造了標準模型的所有複雜性。原本的這個機制只是想解釋W玻色子和Z玻色子的質量,但科學家們很快發現,他們可以擴展這個新機制,以解釋所有大質量基本粒子的質量。
  • 離奇而迷人的量子物理學:人類也是一種波
    200多年前,託馬斯·楊在系列實驗中首次發現,光也呈現出上述波狀圖案。隨後幾年裡,科學家開始發現一些與常識愈發不符的光的波狀屬性,如單色光照射球體的實驗,該實驗不僅在球體外部形成了波狀圖案,而且在陰影中間也形成了一個中央峰。
  • 科學家發現3種超過光的速度,人類若實現其一,有可能實現穿越
    然而近些年來的一些科學家們的不懈的努力和研究,終於發現了在宇宙之中至少有三種可以超過光速的速度,如果我們人類能夠實現其中之一,就有可能超越光速改寫未來。那麼是哪三種速度能改寫未來呢?1黑洞吞噬的速度黑洞是宇宙中十分常見的天體,黑洞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瀕臨死亡的恆星在崩潰之後凝聚集為一點。
  • 量子隧穿實驗揭示粒子如何打破光速 - 科學探索 - cnBeta.COM
    科學家第一次試探性地計算隧穿時間是在1932年。甚至更早之前,可能也有人進行過私下的嘗試,但正如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物理學家阿弗雷·斯坦伯格(Aephraim Steinberg)所說,「當你得到一個你無法理解的答案時,你就不會發表它。」
  • 科學家進行實驗質子對撞,發現了上帝粒子
    在瑞士有一個核子研究所CERN,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學物理實驗室,也是全球資訊網的發源地,在這裡有3000多個職員,有6000個以上的來自全球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這裡無論你國籍是哪,只要你是高智商,在科學、工程等領域有貢獻,就有資格來這裡任職。
  • 科學家發現:用於集成量子光學,二維材料中的局域激子!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前沿科技#系列徵文科學家發現單層二烯化鎢(WSe2)中的氧間隙使其能夠作為單光子發射器(SPEs)用於量子光學應用。近年來,人們在實驗中發現了具有原子薄蜂窩狀晶格的二維(2-D)材料。
  • 為探測一種暗物質粒子,物理學家念起了什麼魔咒
    儘管科學家已在探尋暗物質上多方努力,但始終無從捉摸這個充斥在我們周圍,甚至漂浮在我們身體裡的神秘物質。有人提出一些新的理論模型,希望部分解釋這些虛無縹緲的物質,而軸子被認為是一種有希望的候選粒子。此外,軸子還可能與其他超出標準模型的物理有關,值得探索其存在的證據。不久前,一個名為ABRACADABRA的軸子搜尋項目勇敢地踏上了這一極富挑戰的探索之旅。
  • 《自然》:絕緣體中發現量子震蕩,推測或許存在新粒子
    普林斯頓物理學家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現象,他們在一種由鎢製成的絕緣體中觀察到了量子振蕩。這種現象通常在金屬而不是絕緣體中觀察出現。 該發現為我們理解量子世界提供了新的見解,也暗示了一種全新的量子粒子的存在。 這一發現還挑戰了金屬和絕緣體之間長期存在的區別,因為在既定的材料量子理論中,絕緣體被認為不能經歷量子振蕩。 該研究已發表在《自然》上。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解釋正確,那麼將發現一種全新形式的量子物質。
  • 在未來,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有可能統一嗎?科學家是這樣看的
    科學家們始終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一定會交融到一起。目前,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分別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是它們看起來卻不可調和。在量子框架下,粒子物理學和標準模型描述了自然界種大多數基本作用力,可以揭示那些輕快跳躍的粒子的本質,而廣義相對論則是用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就是利用彎曲的時空來描述引力。
  • 時空本源是量子糾纏?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這些片段可能是通過一種名為量子糾纏的奇怪現象結合在一起的。現在,科學家正在通過一個名為「it from Qubit」的新項目來探索這個問題。這個新項目聯合了量子計算、廣義相對論以及弦理論方面的物理學家研究者的最終目標是找到一個量子化的引力理論,將目前不相容的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統一起來。
  • 俄科學家發明全球第一臺時光機,可讓微小粒子向過去移動1秒鐘
    印象中時光機只出現在科幻電影和動畫《叮噹貓》中,近日有科學家發明了一臺相同理念的時間機器。 綜合外媒3月13日報導,俄羅斯的量子物理學家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Journal of Scientific Report)的研究聲稱,他們已在實驗過程中製造出全球第一臺時光機,可以違背物理定律將微小的粒子向過去移動1秒鐘。
  • 神奇的量子「分身術」
    微觀量子世界的亞原子粒子,也有這個本事。例如,一個電子,可以同時出現在兩個不同的地方。     在單光子雙縫幹涉實驗中,量子就將「分身術」展現得淋漓盡致。引用視頻,非本文作者原創     科學家令單光子一個一個通過雙縫,在較長時間後,仍然可以形成幹涉條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