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山 呂梁山護工的脫貧之路

2021-01-17 中國青年網

呂梁市

位於山西省中部西側

因呂梁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

這裡是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

溝壑縱橫,植被稀少

作為山西全省貧困人口最多的城市

呂梁曾一度成為深度貧困的代名詞……

走出大山的呂梁山護工

今年40歲的許豔平,來自呂梁市臨縣招賢鎮小高家塔村。2016年,她來到白文職業技校,參加了呂梁市第一批呂梁山護工培訓。在之後的5年時間裡,她完成了從普通保姆、月嫂到家政公司老闆的數次蛻變。

許豔平: 我第一年4月在這兒培訓的,到第三年的時候,我的月薪就達到了12800元,所以每個人都一定要去努力,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

許豔平的老家小高家塔村坐落在山圪梁上,極度落後的交通條件,幾乎阻斷了村落和外界的一切聯繫。貧窮,讓村民們不得不開始另謀出路。逐漸地,下了山的村民便不再回來。原有128人居住的村莊,如今只剩4人常住。

陡峭的山崖,狹窄的道路,一眼望不到頭的黃土,是許豔平對家鄉的記憶。那時候,因為貧窮,她只讀到小學三年級便輟學在家,即使受了傷也沒錢去醫院治療。結婚後,日子依舊艱難。許豔平先後幹過飯店服務員、物業保潔員,但每個月最多1500塊錢的收入,使得一家人依舊無法擺脫貧困。

2016年,在柳林小學當保潔員的許豔平,從校長口中得知了呂梁山護工項目。在向村支書反覆確認了護工培訓免費的消息後,她決定抓住這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呂梁市委副書記、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領導組組長 張廣勇: 農民群眾的收入長期低位徘徊,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現象比較突出。沒有可靠的就業和收入保證,脫貧攻堅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

2015年,呂梁市開始嘗試探索通過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實現精準脫貧。即通過對貧困群眾進行家政、養老、母嬰護理等技能免費培訓,讓大伙兒掌握一技之長,並幫助其走出大山、實現穩定就業,從而帶動全家脫貧。

呂梁市委副書記、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領導組組長 張廣勇: 雖然家政行業在我們國家算是剛剛起步,但是它的前景非常廣闊,加上這幾年二胎放開,中國老年社會的快速到來,家政行業確確實實是一個大有可為的行業。

但是,家政護理行業到底有著怎樣的市場需求?有多大的市場潛力?需要什麼樣的技能?對從業者有著什麼樣的要求?這些疑問並沒有現成的答案。2015年,呂梁市責成市人社局成立考察調研組分赴北京、太原等地對家政護理市場考察,並同步和各地家政護理企業進行初步對接。

梁向男是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去北京考察之前,家政服務行業在他的印象中就是散亂和無序。隨著考察的深入,令他吃驚的是,名校大學的博士畢業生竟然也在從事家政服務行業,這讓他對這個行業刮目相看。

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梁向南: (我們的培訓學校)高級護理學校,裡面有大專,有本科,依託這兩所學校培養一部分護理人員。(現在對護理的)需求量很大,全國有28個省市的直營店,和我們的合作非常不錯。

梁向南回到呂梁後,根據考察的情況,將護工培訓項目確定為養老陪護、病患陪護、月嫂育兒嫂、家居保潔 等專業,並通過公開招標、競爭性磋商等方式,最終確定了呂梁市衛生學校、臨縣白文職業技校等6所公辦院校,作為呂梁山護工培訓基地。

與此同時,呂梁第一批護工培訓開始招收學員的消息傳到了許豔平這裡。2016年4月,她只身前往了臨縣白文職業技校,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封閉培訓。每天早上8點開始學習護理知識,包括給孩子洗澡、穿衣服、產婦的身體恢復、做菜等課程。學習結束後,政府組織了全國各地的家政企業前來招聘,許豔平被太原的一家家政公司錄用,正式成為了一名月嫂。

轉變思想 邁出脫貧第一步

薛雲梅是呂梁市臨縣雙塔村人,結婚後,她生了三個孩子,老公身體不好,不能幹重活,家裡的日子一直過得緊緊巴巴。當護工前,她曾在飯店當過服務員、在加油站做過加油員、在遊泳館幹過保潔員,但每月到手的錢,從未超過1500塊。

2016年,薛雲梅得知了護工培訓項目的消息,然而,由於對護工行業不了解,再加上自己的偏見,她還是堅決放棄。

薛雲梅: 那個時候對這個行業特別陌生,一說是伺候人,心裏面就不想去了。

直到2017年,薛雲梅聽說,有朋友經過呂梁護工培訓後去了北京,一個月能掙四、五元,這讓薛雲梅動了轉行當護工的想法。

在朋友的積極勸說下,薛雲梅報名參加了2017年4月的呂梁山護工培訓。6月,她就成為了太原市中心醫院的一名病患護理工。

薛雲梅: 收穫特別大,參加了護工培訓後,我才開始學普通話。在技能上,像心肺復甦、骨折病人多少小時以後用熱水,多少小時用涼水、飯後多少小時吃藥等,學到了很多東西。

短短一個月的護工培訓,讓薛雲梅走出了大山,四年來,憑藉著當護工,她不僅學習到了更多的知識,還開闊了眼界,在改變家裡貧困生活的同時,也讓孩子有條件獲得更好的教育。

根據呂梁市提供的數據,5年來,呂梁市共舉辦了33期護工培訓,培訓人數61131人,實現就業33243人。 經過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的就業指導組考察,備案登記的合作用人企業已累計240家。呂梁護工的就業區域已經輻射到山西、北京、內蒙、廣東、江蘇等20多個省市。

但是,即便已經有了5年的實踐,讓培訓人員最終走向護理崗位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多貧困戶不敢走出去,要轉變思想觀念,必須過四關:首先自己得想開,第二關是家庭關,第三關是鄰裡關,最後一關是親戚關。

今年35歲的馬金蓮目前是呂梁一家家政公司的老闆。5年前,她家還是柳林縣的貧困戶。2016年,參加完護工培訓的她決定前往北京,卻遭到家人堅決反對。

馬金蓮: 當時我們全家人,包括親戚都以為我是要去做傳銷了,一方面是擔心我的安全,還有一方面我老公感覺他沒面子,不想讓我去。

為了讓大家堅定信心,勇敢地走出大山,每次護工培訓結業招聘會結束後,呂梁市都要舉行大型的護工歡送儀式,市委書記、市長,各縣市區的主要領導也會親自到站臺送行,並給大家鼓勁加油。

看見市委領導都在歡送現場的時候,馬金蓮的家屬終於放下心來,同意她去北京。

呂梁市委副書記、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領導組組長 張廣勇: 對所有參與培訓的貧困群眾,我們全部是「三包五免」,「三包」就是包吃包住包就業,「五免」就是免學費、免資料費、免服裝費、免體檢費、還免上保險。 每一個護工都要持證上崗。

減免一切學習費用,這只是呂梁山護工項目打消村民學習顧慮的第一步。此外,在授課方面,除了烹飪、育兒等基礎護理培訓外,還增加了普通話、禮儀、急救等內容,讓村民更有信心走出去。 經過5年的布點建設,呂梁市政府分別在太原、北京、天津、青島、神木、煙臺、河北等地建立了6個服務部,17個服務站,主要通過掛靠當地用人單位和用人企業、實行委託管理的方式,為走出呂梁的護工們提供直接幫扶。

改變命運的她們 還有更大的理想

2017年,許豔平當選山西省人大代表。2018年,她成立了一家家政服務公司。目前公司旗下有1000多名員工,在全國各地從事護理、月嫂、育兒、居家保潔、物業等工作。

通過護工培訓、改變命運,許豔平的經歷被大家口口相傳,受到護工培訓學校的邀請,許豔平多次用自己的經歷鼓勵大家,放下思想的包袱,走出大山,脫貧致富。

許豔平: 我相信大家現在和我一樣都有了專業的技能,有勤勞的雙手,為什麼不出去改變你的命運呢,口袋裡有錢了,站到哪都自信滿滿。

薛雲梅也經常在工作之餘,通過微信和同村的姐妹們講述她打工的故事。姐姐看到這些後,也在她的鼓勵下,於2018年9月份參加了呂梁山護工培訓,並走出了大山,成為了一名護工。

薛雲梅: 工作時間長了,我就覺得病人特別需要我們護工行業,我們和醫院科室、病人之間搭了一個橋梁。作為一個護工,你要有熱心、愛心、耐心,做好咱們的本職工作,掙錢是一方面,同時也覺得我的這份工作特別偉大,特別有價值感。

2020年10月16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公布了本年度的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名單。馬金蓮成為了25名獲得奮進獎的先進個人之一。

來到北京後,在馬金蓮的幫助下,在半年時間裡,共有300多人跟著她走出大山,來到北京從事家政工作。

與此同時,2020年11月20日,馬金蓮的養老服務中心在市政府的資助下完成了改建,目前已經入住14名老人和1名精神障礙患者,其中3人因家境貧困免受所有費用。

馬金蓮: 在這一年的時間裡面,讓我真正體會到說這個養老行業是一個非常好的行業,我就有一個夢想,建立一個一兩百床位的養老院,甚至擴展到醫養結合,讓這些農村老人真正老有所養。

目前

呂梁山護工培訓項目

在全國已有222家合作單位

圍繞市場,圍繞需求,圍繞客戶

堅持職業化管理

讓越來越多的貧困戶能夠

走出大山 改變命運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走出大山越過大海的呂梁山護工
    每一期呂梁山護工走出大山都會舉行熱烈的歡送儀式。育兒月嫂悉心呵護。養老陪護專業耐心。家居保潔認真細緻。照料病患盡心盡力。搭乘脫貧攻堅的政策東風,成千上萬的「三轉婆姨」走出大山,一技傍身闖天下,實現一次次蛻變,活躍在全國各地的家政大市場。呂梁山護工已發展成為全國知名的家政勞務品牌。脫貧攻堅以來,已有33期6.1萬呂梁山護工接受培訓,實現就業3.3萬人。
  • 呂梁山護工:一人培訓 全家脫貧
    8月13日,在山西呂梁衛校,參加呂梁山護工培訓的學員正在進行母嬰護理實際操作。近年來,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已成為幫助該市貧困人口和富餘勞動力掌握技能、實現就業、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一批又一批專業化、標準化的呂梁山護工走出大山,依靠誠信、勤勞、專業的品質受到市場歡迎,成為呂梁脫貧攻堅的品牌之一。
  • 【呂梁山上戰猶酣】打造「呂梁山護工」品牌 助老區打贏脫貧攻堅戰
    「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孫春蘭副總理充分肯定,入選全國人社領域精準扶貧和全國家政服務業發展典型案例,榮獲山西省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朝聞天下》欄目連續8期作了系列報導,呂梁山護工優秀代表馬金蓮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
  • 柳林縣共完成「呂梁山護工」培訓4156人
    2018年,她參加「呂梁山護工」培訓後在北京照顧一名新生嬰兒,每月工資6000元。2016年以來,根據市委、市政府「新布局、新發展、新形象」總體要求和脫貧攻堅安排部署,柳林縣制定了《柳林縣護工(護理)培訓就業工作五年規劃(2016-2020)》,並把「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納入「三個一」扶貧計劃的總體部署來抓。
  • 「最美呂梁山護工」王四珍 張玉珍:北航裡的「姐妹花」
    導語:今天《最美呂梁山護工一到周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呂梁山護工服務站裡就充滿了歡聲笑語每周一天休息時間,呂梁山護工們會從北京的四面八方匯集到這裡。這個小小的護工服務部,正是這些護工大姐在北京的娘家。用心服務,是呂梁山護工品牌的宗旨。
  • 護工培訓讓我脫了貧
    劉一蓀攝講述人:杜月英記錄人:李全宏 馮凱治脫貧檔案:杜月英,50歲,呂梁市離石區吳城鎮下三交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缺技術致貧。2016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通過參加呂梁山護工培訓脫了貧。我是一名離異的農村婦女,唯一的女兒嫁到了文水縣。平日裡,自己在家靠種地勉強維持生活,一年到頭也沒有多少收入,日子過得很是艱難。
  • 266名呂梁山護工赴省外就業
    在呂梁分會場,266名呂梁山護工統一乘坐開往務工地的大巴,奔赴工作崗位,就業輻射北京、山東、江蘇等10省市。元旦、春節之際,全國勞動力市場將出現不同程度緊缺。山西省逆周期調節有組織的勞務輸出,是實現穩定就業、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元旦期間,全省共組織勞務輸出人數1.1萬餘人,就業地點涉及京津冀、浙江、江蘇、廣東、陝西、山東等省市。到1月底,預計全省輸出就業2.7萬人。
  • 「最美呂梁山護工」 孟夠蓮:人勤春來早 夢想再啟航
    導語:曾經做過酒店服務員、專賣店銷售員的孟夠蓮在呂梁山護工培訓政策的感召下今天的《最美呂梁山護工》專欄帶大家一起來認識孟夠蓮。呂梁山護工 孟夠蓮:這段時間孩子情況怎麼樣?呂梁山護工 孟夠蓮:這屬於溼疹中的一種,經常給孩子清洗一下,完了你買個膚專家給孩子抹上,膚專家的效果還挺好的。
  • 石樓縣舉行歡送赴市參加呂梁山護工 培訓人員暨技工人才隊伍建設...
    石樓縣開展全員新冠病毒核酸採樣檢測應急演練12月1日,石樓縣在東徵廣場舉行歡送赴市參加呂梁山護工培訓人員暨技工人才隊伍建設推進儀式。石樓縣委副書記張寶珍在講話中指出,就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重要組成部分,技工人才隊伍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
  • 山西柳林數千人借「護工脫貧快車」逆轉人生:實現從就業到創業
    柳林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中新網太原1月13日電 題:山西柳林數千人借「護工脫貧快車」逆轉人生:實現從就業到創業  作者 李璐 劉小紅  13日,在山西柳林縣懿星養老服務中心,護工馬維紅通過視頻給家鄉的幾個姐妹講述自己成為護工後的變化。
  • 脫貧攻堅主題電影《築夢之路》在貴陽殺青
    6月29日,都市新聞記者從省總工會獲悉,隨著最後一個鏡頭拍攝完畢,以全國勞動模範、省人大代表、遵義市匯川區團澤鎮大坎村黨支部書記張明富為原型的貴州脫貧攻堅主題電影《築夢之路》(暫定名)於6月28日在貴陽市順利殺青。
  • 走出大山 守望天空(逐夢小康)
    周 峰攝逐夢人:羅仁發,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農民,搬出大山後,在萬山區硃砂古鎮做高空滑索操作員,為遊客保駕護航。見到羅仁發時,這位48歲的漢子穿著領角泛白的工裝,正擺出架勢,邁開步子,微微下蹲,雙手緊緊握著繩索,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前方。356米長的索道橫在兩山之間,最大落差超過200米。一般人站在邊上會心跳加速。對面來的遊客靠近了。
  • 呂梁山的兒子——馬佩勳的傳奇一生
    1931年夏,馬佩勳參加了誕生在呂梁山的紅軍晉西遊擊隊,後在陝甘寧地區轉戰數年,成長為一位能徵善戰、功勳卓著的紅軍指揮員
  • 8年堅持,小罐茶為什麼要讓好茶走出大山?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小罐茶最新資訊 > 正文 8年堅持,小罐茶為什麼要讓好茶走出大山?
  • 直播帶貨,助力金珠沙梨走出大山
    近年來,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在電商銷售上的優勢,助力金珠沙梨走出大山,加快當地果農脫貧奔小康步伐,將深山野梨成功上架百果園旗艦店、伍畝田、家有良物等國內專業生鮮平臺。  通過最近連續1個多月的電商平臺推廣,耕雲公司已累計銷售金珠沙梨20餘萬斤。(洛報融媒記者 潘鬱 通訊員 化雅楠 賀冰洋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