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山越過大海的呂梁山護工

2020-12-19 金臺資訊

每一期呂梁山護工走出大山都會舉行熱烈的歡送儀式。

育兒月嫂悉心呵護。

養老陪護專業耐心。

家居保潔認真細緻。

照料病患盡心盡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我國目前發展階段,家政業是朝陽產業,既滿足了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就業需求,也滿足了城市家庭育兒養老的現實需求,要把這個互利共贏的工作做實做好,辦成愛心工程。

發端於呂梁山、初起於脫貧功能的呂梁山護工,5年連續為全國各地家政市場輸出3萬多人,漸漸發展成為全國知名的家政勞務品牌。12月16日,隨著首批呂梁山護工赴日就業,標誌著這一品牌走向國際市場,品牌質量實現新的提升。

圍著鍋臺轉、圍著老公轉、圍著孩子轉,呂梁山上的農村婦女曾被社會戲稱為「三轉婆姨」。大意是這個群體思想觀念保守、專業技能差、就業意願弱。搭乘脫貧攻堅的政策東風,成千上萬的「三轉婆姨」走出大山,一技傍身闖天下,實現一次次蛻變,活躍在全國各地的家政大市場。呂梁山護工已發展成為全國知名的家政勞務品牌。脫貧攻堅以來,已有33期6.1萬呂梁山護工接受培訓,實現就業3.3萬人。

從享譽國內到走出國門

12月4日,寒風凜冽,呂梁賓館5樓錦繡廳卻暖意融融,呂梁市為首批赴日呂梁山護工舉行座談會。他們將跨越大洋,走出國門。

「本來計劃年初上崗,但因疫情影響耽擱了半年多。好事多磨嘛!」來自文水縣的29歲赴日護工趙維,大專畢業後當過銷售、開過超市等。去年9月參加赴日護工培訓,順利通過了日語N4等級考試和日方面試等流程,具備出國就業的條件。

同是赴日護工的劉偉則雄心滿滿:「一定要勇敢走出國門,在更廣闊的天地裡大膽實踐、創業圓夢。愛黨愛國愛家鄉,樹立呂梁良好形象,樹立呂梁山護工國際品牌形象,愛崗敬業,做善良的天使,做中日友誼的使者。」

「我一直認為護工是個有前途的工作。」文水籍的「90後」趙冉雖然早有出國當護工的打算,但父母認為護工社會地位低,她一直不能如願。隨著身邊一個個護工創業故事的上演,父母終於改變了觀念,「行行出狀元。只要孩子有志向,肯下功,什麼工作都能出人頭地。」最終,趙冉如願參加赴日護工培訓,順利通過赴日就業的各項程序。

5名呂梁山護工乘機飛往日本,看似一小步,卻是一大步,這一步已準備一年多。

呂梁山護工品牌已在國內市場深受認可和推崇,但如何走出國門,向國際化發展?從呂梁山發出的這一信號,迅速得到響應。2019年5月26日,日本文華傳媒株式會社董事長福島大毅一行深入呂梁市考察呂梁山護工赴日就業項目。半年後的11月,日本考察團再次就呂梁山護工赴日就業事宜與呂梁市進行深入交流。

當前,日本老齡化現象嚴重,介護人員缺口很大,特別是隨著日本不斷加大介護人員引進支持力度,呂梁山護工赴日就業市場前景廣闊。而推進呂梁山護工赴日就業,不僅能幫助貧困群眾增收脫貧,還能推進日本社會事業發展,合作前景廣闊。雙方一拍即合。

其間,呂梁市編制《呂梁山護工赴日介護實施方案》,與日本文華傳媒株式會社籤訂合作協議。目前,已組織開展赴日介護培訓班四期,參訓護工62人,其中31人通過日語N4等級考試,11人通過日方面試。

從普通護工到勵志典型

12月5日晚9時,央視《新聞調查》播發了呂梁山護工創業故事。

從農村婦女到金牌月嫂,再到省人大代表、人民優選直播大賽金牌推薦官、全國婦聯100個「最美家政人」,5年間,許豔平完成了從普通保姆、月嫂到家政公司老闆的蛻變。如今已累計培訓護工200多個,120多人走上護工崗位,解決了100多戶貧困戶就業。她說:「姐妹們一起靠自己的雙手致富,就是我一直追求的夢。」

同樣,4年前還是貧困戶的馬金蓮,通過做護工改變命運,帶動200餘個家庭實現脫貧致富,成為遠近聞名的創業就業帶頭人。她先後獲得省三八紅旗手、省五一勞動獎章、全省脫貧攻堅奮進獎等榮譽,今年又獲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

「之前對護工有偏見,後來在朋友勸說和周圍環境影響下,沒想到自己也成為一名專業病患護理工。」薛雲梅當過服務員、加油員、保潔員。從事護工4年時間,家庭條件大變樣,更讓她的觀念接受了一次洗禮,「護工是一份有社會責任感、幸福感和價值感的好職業」。

「平臺再好,自己不去把握,永遠是局外人。」呂梁山護工閆建江對奮鬥有著切身理解。這位從小生在大山、長在大山的漢子,一直沒能擺脫貧困,母親得病後更是雪上加霜。2015年參加第5期呂梁山護工培訓後,窘迫也隨之而去,現在他在青島一家醫院當護工,收入很穩定。

「第一天上崗,感覺不是我想像的那樣,有點接受不了,還哭過多次。」離石區的郭建珍是天津一家養老院的護理員。為了家裡的兩個孩子順利完成學業,早日實現小康夢,她選擇了堅持。兩年的工作經歷,讓郭建珍逐漸愛上了這份工作,還成了養老院的護理明星。

從貧困戶到帶頭人,從深居大山到勵志典型,呂梁山走出一群為改變命運而奮鬥著的人們。

在央視《新聞調查》節目中,呂梁市相關負責人表示,沒有可靠的就業和收入保證,脫貧攻堅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通過對貧困群眾進行技能培訓,讓大家掌握一技之長,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將實現穩定就業,走上致富之路。

從一人就業到全家脫貧

一人影響一家,一家影響一村。

「原來連普通話也不會講,現在咱也是有證的專業技能人才,成了家裡的頂梁柱。」嵐縣籍呂梁山護工熊俊鳳笑嘻嘻地把自己比喻成飛出大山的「俊鳥」。

呂梁山護工的日漸壯大,為呂梁貧困戶闖出了一條效率高、致富快的脫貧之路。目前,護工就業區域覆蓋11省20多個大城市,合作用人單位年均增幅在50%以上,護工月平均工資4000元以上,金牌月嫂月收入過萬,實現了穩定就業與收入增長雙重保障,實現了人才結構從苦力型到技能型的轉變。呂梁山護工現已成為走出山西聞名全國的「金字招牌」。

截至11月底,呂梁市累計免費培訓呂梁山護工61131人,其中貧困人口25208人;實現就業33243人,其中貧困人口12685人。

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工作實施5年來,從頂層設計到管理制度的出臺,從基層宣傳發動到全國媒介推廣,從精細化培訓、師資質量提升到全方位就業推介,從品牌塑造到維權保障,優化配置各類資源要素,組織落實各項政策措施,不斷完善各類制度,形成了促進呂梁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特色模式。

目前,護工行業已成為幫助呂梁貧困人口和富餘勞動力掌握技能、實現就業、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

一個品牌的影響和效應涉及方方面面。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領導組辦公室副主任梁向南略顯激動地說:「呂梁山護工參訓人數逐年遞增,外出就業比例從2016年的20%增長至2020年的62%;通過愛國教育、普通話、國學大講堂、軍訓、擇業觀等課程集中學習,培訓中增加急救、城市指南等課程,全方位提高護工知識和技能,在知識及職業操守等各方面全面提升呂梁山護工綜合素質;通過免費技能提升培訓來提高外出護工專業技能,並進行專業學習獲取國家專業證書提高收入,提高就業穩定性。」

從做大體量到做專做精

成千上萬的呂梁山護工遍布全國各地,攪動了家政服務業大市場。曾有人把呂梁山護工風趣地比喻為「三本」畢業生,即:誠信為本、勤勞本色、專業本領。

呂梁山護工品牌內涵為:誠信、勤勞、專業。誠信是靈魂,勤勞是基礎,專業是追求。在這一品牌塑造過程中,不斷提升完善,不斷總結創新,從呂梁山護工助力脫貧攻堅,到「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兩者互促互進,深層次地注入呂梁山護工品牌更多內涵。

「我們參加呂梁山護工培訓不用花一分錢,能享受到政府的『三包五免』政策,『三包』是包吃包住包就業,『五免』就是免學費、免資料費、免服裝費、免體檢費、免費上保險。我們都是持證上崗。」熊俊鳳接受採訪時說。

2016年以來,呂梁市出臺《呂梁山護工(護理)培訓就業工作五年規劃(2016-2020)》《呂梁山護工(護理)培訓就業實施辦法(試行)》《關於進一步打響「呂梁山護工」品牌促進轉移就業扶貧的意見》《呂梁山護工就業補貼辦法》《呂梁山護工技能培訓提升工程行動計劃》等20多個綱領性文件,不斷更新完善,形成政策合力。

今年3月,該市印發了《關於開展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的工作方案》等7個文件通知。其中,《2020年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工作計劃》和《2020年呂梁市農村勞動力建檔立卡技能培訓工作方案》兩個文件,將脫貧攻堅與省委、省政府「人人持證、技能社會」政策要求完美融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減免一切學習費用,只是打消村民學習顧慮的第一步。此外,在授課方面,除了烹飪、育兒等基礎護理培訓外,還增加普通話、禮儀、急救等內容,讓村民更有信心走出去。」梁向南表示。

根據養老陪護、病患陪護、月嫂育兒嫂、家居保潔等專業培訓內容,呂梁市通過公開招標、競爭性磋商等方式,選定6所公辦院校和5所民辦學校為呂梁山護工培訓基地,開設精品班、訂單班、快慢班、校企合作班、醫療陪護定向班等,對學員開展側重化、專業化、封閉式培訓。

經過5年布局建設,呂梁山護工分別在太原、北京、天津、青島、神木、煙臺等地建立了6個服務部17個服務站,通過掛靠當地用人單位和企業、實行委託管理方式,為呂梁山護工提供直接幫扶。

「我們堅持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先後財政投入1.28億元,整合各類培訓就業資金6000餘萬元用於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工作。」呂梁市人社局局長劉智平介紹。

與呂梁山護工培訓同步進行的還有「呂梁烤鴨師」「呂梁釀造工」「嵐縣土豆宴」「興縣焊工」「石樓福海廚工」「中陽黑木耳」「臨縣棗芽茶」等獨具特色的職業工種培訓,形成了「一縣一品牌、縣縣有特色」的培訓模式。今年已培訓5.5萬人,完成全年任務的98%,共給2.4萬人發放了職業資格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持證率達90%以上,呂梁山護工持證率達99%以上。

從轉移就業到品牌經營

近期,一部微電影《護工風波》在多家網站播映。該片講述的是一個城市家庭中護工打老人、偷錢的惡性事件,致使整個家庭亂作一團,陷入困境。好在鄰居大媽及時介紹呂梁山護工,才使這個家庭重現幸福生活的故事。

整部電影矛盾衝突尖銳,視覺衝擊力強。在宣傳呂梁山護工主題的背景下,揭示了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和家政行業不規範這個社會問題。

呂梁市打造的呂梁山護工扶貧模式,直擊這一問題要害。而一個行業的運營與管理走向成熟,則需具備較為健全的組織體系。

6萬人培訓,3萬人就業。5年來的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工作背後,有著一個強大的系統做支撐。記者注意到,在呂梁山護工服務中心網絡平臺,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打造的多位一體網上超市中,顯示著各種信息數據:6.1萬名呂梁山護工培訓信息、242家合作用工單位信息,2600餘條培訓動態、就業動態、政策信息,3.8萬餘個就業崗位、30餘場現場招聘會、達成就業意向8300餘人……

近期建成的呂梁山護工創業就業孵化基地,設立諮詢、報名、培訓、求職、就業、維權等服務窗口,為呂梁山護工提供全方位服務。吸納45家家政企業入駐,基地啟動一個月就安置了80餘名護工上崗就業。

同時,呂梁市成立呂梁山護工工會委員會,利用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積極開展外出務工家庭走訪慰問活動。組織對外出就業護工進行跟蹤服務、後方慰問關愛工作,累計在北京、太原、青島、天津等地開展走訪慰問、新春慰問、大病慰問等活動10餘次,慰問護工1000餘人。

呂梁山護工特色勞務品牌逐漸叫響全國。「接下來,我們要在擴大群眾參與面、提高培訓質量、促進轉移就業等方面再下大功夫,將呂梁山護工品牌做大、做實、做強。」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領導組相關負責人說。

《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工作五年總結》中,對下一步工作作了清晰描述:

「在鞏固原有就業市場同時,加大與龍頭家政公司、大型醫院等用人單位對接,全面進軍高端市場。同時與國外市場對接,發掘新用工崗位,全面提高呂梁山護工就業率。」

「發揮基地作用,用好孵化功能,充分發揮好諮詢受理、創業扶持、市場招聘、就業推介、數據查詢、政策宣傳這六大功能,全力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孵化,護工僱主雙向選擇,創業就業同步服務』的呂梁山護工一站式超市,真正把孵化基地打造成護工的娘家、家政的舞臺、市場的橋梁。」

「以轉移就業為牽引,以脫貧增收為根本目的,再攀新高,提檔升級,持續增強呂梁山護工品牌競爭力,讓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工作成為可複製、可推廣的『呂梁經驗』。」(記者燕中興)

相關焦點

  • 走出大山 呂梁山護工的脫貧之路
    即通過對貧困群眾進行家政、養老、母嬰護理等技能免費培訓,讓大伙兒掌握一技之長,並幫助其走出大山、實現穩定就業,從而帶動全家脫貧。呂梁市委副書記、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領導組組長 張廣勇: 雖然家政行業在我們國家算是剛剛起步,但是它的前景非常廣闊,加上這幾年二胎放開,中國老年社會的快速到來,家政行業確確實實是一個大有可為的行業。但是,家政護理行業到底有著怎樣的市場需求?
  • 呂梁山護工:一人培訓 全家脫貧
    8月13日,在山西呂梁衛校,參加呂梁山護工培訓的學員正在進行母嬰護理實際操作。近年來,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已成為幫助該市貧困人口和富餘勞動力掌握技能、實現就業、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一批又一批專業化、標準化的呂梁山護工走出大山,依靠誠信、勤勞、專業的品質受到市場歡迎,成為呂梁脫貧攻堅的品牌之一。
  • 「最美呂梁山護工」王四珍 張玉珍:北航裡的「姐妹花」
    導語:今天《最美呂梁山護工每周一天休息時間,呂梁山護工們會從北京的四面八方匯集到這裡。這個小小的護工服務部,正是這些護工大姐在北京的娘家。用心服務,是呂梁山護工品牌的宗旨。從參加培訓到外出務工,這些呂梁大山裡走出來的大姐們用自己的一片真心堅守著自己的崗位,也感染著身邊的人。
  • 【呂梁山上戰猶酣】打造「呂梁山護工」品牌 助老區打贏脫貧攻堅戰
    如:臨縣護工許豔平原先做保潔員,一個月只有1500元工資,培訓合格上崗後,一年多時間就被評為金牌月嫂,月收入超過8000元,2018年還當選為省人大代表。柳林縣護工馬金蓮,肯吃苦、肯受累,工作不久就被提升為家政公司管理人員,去年還創辦了自己的家政公司,累計帶動400多名親戚朋友走出大山就業,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在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巡迴報告會上進行了典型發言。
  • 柳林縣共完成「呂梁山護工」培訓4156人
    2018年,她參加「呂梁山護工」培訓後在北京照顧一名新生嬰兒,每月工資6000元。2016年以來,根據市委、市政府「新布局、新發展、新形象」總體要求和脫貧攻堅安排部署,柳林縣制定了《柳林縣護工(護理)培訓就業工作五年規劃(2016-2020)》,並把「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納入「三個一」扶貧計劃的總體部署來抓。
  • 266名呂梁山護工赴省外就業
    在呂梁分會場,266名呂梁山護工統一乘坐開往務工地的大巴,奔赴工作崗位,就業輻射北京、山東、江蘇等10省市。元旦、春節之際,全國勞動力市場將出現不同程度緊缺。山西省逆周期調節有組織的勞務輸出,是實現穩定就業、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元旦期間,全省共組織勞務輸出人數1.1萬餘人,就業地點涉及京津冀、浙江、江蘇、廣東、陝西、山東等省市。到1月底,預計全省輸出就業2.7萬人。
  • 「最美呂梁山護工」 孟夠蓮:人勤春來早 夢想再啟航
    導語:曾經做過酒店服務員、專賣店銷售員的孟夠蓮在呂梁山護工培訓政策的感召下今天的《最美呂梁山護工》專欄帶大家一起來認識孟夠蓮。呂梁山護工 孟夠蓮:這段時間孩子情況怎麼樣?呂梁山護工 孟夠蓮:這屬於溼疹中的一種,經常給孩子清洗一下,完了你買個膚專家給孩子抹上,膚專家的效果還挺好的。
  • 護工培訓讓我脫了貧
    2017年,通過參加呂梁山護工培訓脫了貧。我是一名離異的農村婦女,唯一的女兒嫁到了文水縣。平日裡,自己在家靠種地勉強維持生活,一年到頭也沒有多少收入,日子過得很是艱難。2017年的一天,村黨支部書記馮虎成和幫扶幹部梁冰來到我家,告訴我一個足以改變我後半生的好消息,他們說市政府正在組織培訓護工,我符合條件可以報名參加培訓。
  • 石樓縣舉行歡送赴市參加呂梁山護工 培訓人員暨技工人才隊伍建設...
    石樓縣開展全員新冠病毒核酸採樣檢測應急演練12月1日,石樓縣在東徵廣場舉行歡送赴市參加呂梁山護工培訓人員暨技工人才隊伍建設推進儀式。石樓縣委副書記張寶珍在講話中指出,就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重要組成部分,技工人才隊伍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
  • 呂梁山的兒子——馬佩勳的傳奇一生
    1931年夏,馬佩勳參加了誕生在呂梁山的紅軍晉西遊擊隊,後在陝甘寧地區轉戰數年,成長為一位能徵善戰、功勳卓著的紅軍指揮員
  • 「呂梁山豬」創世界紀錄 聽音樂吃中草藥長大
    【同期】呂糧山豬品牌負責人師國棟  吃山糧喝山泉這也是我們當地呂梁大山的一個優勢,包括那個大的環境天然屏障。豬舍裡我們會給豬玩具玩耍,就是剛才講的輪胎、布條,它會玩耍。保證每天的一個運動量,也保證一個愉悅的心情。同時我們還會給豬適當放一些廣播音樂,它經常聽一些不同的聲音以後,當人進到豬圈以後它不會特別恐慌害怕。
  • 「走出大山看世界——囊螢映雪,飲水思源之旅」公益活動成都第一站...
    近日,由四川省經濟合作局主辦的「走出大山看世界——囊螢映雪,飲水思源之旅」公益活動成都第一站在必勝客總府餐廳圓滿舉行。一群來自四川涼山州金陽縣丙乙底村的小朋友,走出蒼茫大山,走進現代化都市,他們從未見過飛機,也只在夢中幻想過大海的樣子,更不知道什麼是比薩?
  • 走出藍家坡大山的母親 | 胡春國
    2月24日  第1334期  保康微信平臺  走出藍家坡大山的母親
  • 走出大山再回到大山 重返家鄉只為書聲琅琅
    「我也是山裡的孩子,知識讓我有了走出大山的能力,更可以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韋君玉是這樣回答的。   這算得上「現身說法」。韋君玉是大瑤山中一名語文教師,也是從大瑤山走出的女大學生,她選擇回到大山,是想為山裡的孩子們教授知識、傳遞希望。
  • 麗江寧蒗電影——《大山走出的瑪薇》
    沙瑪歡庚導演的處女座電影(大山走出的瑪薇)於5月20日正式上映,該影片講述了主人公阿薇的成長曆程,角色也是生活的真實寫照,沒有過分的個人英雄主義和不切實際天馬行空的幻想,展現了生活的本色,悲喜參半,有苦有甜,現實中很多彝家女有著和阿薇前半生相同的遭遇,卻沒有阿薇後半生的勇猛,電影中的阿薇敢於從傳統的生活狀態中跳躍出來,她開闢了屬於自己新的人生,但現實中更多的是閉著眼睛忍受著痛苦的人,希望觀眾朋友們在看完這部電影以後能夠有所體會有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