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行長張雲表示,中國經濟正處於「三期」疊加期,銀行業不良資產普遍呈現數額增加、比例上升的狀況,農行也不例外,但與同業相比較,農行對資產質量的控制仍相對較好,且農行對未來資產質量保持穩定充滿信心。
繼中行、交行之後,第三家大型銀行——農業銀行8月26日公布了中期業績報告。不出所料,在當日召開的媒體見面會上,多家媒體就不良貸款「雙升」、房貸政策、資本充足情況等熱點問題展開提問,農行高管層對此一一作答。
房貸穩中有增
上半年,農行不良貸款呈現「雙升」態勢,不良貸款餘額增加96.92億元,比率上升0.02個百分點。農行行長張雲對此做出解釋稱,中國經濟正處於「三期」疊加期,銀行業不良資產普遍呈現數額增加、比例上升的狀況,農行也不例外,但與同業相比較,農行對資產質量的控制仍相對較好,且農行對未來資產質量保持穩定充滿信心。
農行管理層分析,東部地區由於受宏觀經濟下行影響較大,不良貸款增加較多。其中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不良貸款額較上年末分別增加45.31億元和34.01億元。
從行業結構來看,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不良貸款反彈較大,分別較上年末增加60.34億元和53.66億元。
農行風險管理部副總經理田繼敏進一步介紹說,該行上半年核銷不良資產69億元,打包出售不良貸款83億元,下半年還將會有不良資產核銷或出售的計劃安排。
對於外界高度關注的銀行收緊個人按揭貸款的傳言,張雲明確表示,農行從來沒有有意識地去收緊個人按揭貸款,個人按揭貸款反而是穩中有增,且該行房地產貸款質量穩定。農行有關分行在總行授權內利率有所變化,這是根據當地市場變化所做出的決定。
截至6 月末,農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1.45萬億元,不良率0.28%;法人房地產貸款餘額4322.19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72.55 億元,不良貸款率0.33%,較上年末下降0.21個百分點。新增法人房地產貸款主要投放重點為住房開發貸款,2014 年上半年住房開發貸款餘額增量佔法人房地產貸款增量的95.7%。
田繼敏分析說,房貸不良貸款發生在江浙一帶和鋼貿有關的業主身上,整體增加2億元不良貸款。不過他認為,從整體看房地產市場,一二線城市問題不大,三四線有些城市出現滯銷,但是風險整體可控。
優先股、二級資本債將拉升資本充足水平
截至6月末,農行核心一級及一級資本充足率由去年底的9.25%降至8.65%,資本充足率由去年底的11.86%升至11.89%。
農行董事會辦公室主任許多解釋說,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之所以下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在二季度實施了575億元分紅,資本充足率拉低了0.55個百分點;二是啟用內評法影響較大。農行作為首批實施高級資本管理辦法的銀行,半年報按照新口徑統計,超額撥備計算方法有所改變,這對一級資本充足率產生較大影響,拉低其1.01個百分點。
農行管理層表示,該行今年8月份已發行300億元二級資本債,可提升資本充足率0.3個百分點;且8月14日,農行已上報總規模為800億元的優先股發行計劃,目前該計劃已獲銀監會批准,正待證監會審批。待監管審批後,農行今年將發行400億元優先股,屆時資本充足率將提升0.4個百分點。
小微、「三農」金融進展良好
張雲表示,今年以來,該行繼續積極探索大型商業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有效模式,加強小微企業業務發展的資源保障。
截至2014 年6 月30 日,農行小微企業貸款餘額9112.02 億元,較上年末增加979.01億元,增速12.0%,高於全行貸款增速3.5 個百分點,小微企業貸款增長實現「兩個不低於」目標。
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農行今年以來減免19 項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收費。同時,該行擴大「信貸工廠」試點範圍,創新設計「批量營銷、批量授信、批量審批」的業務運作模式,向集群性小微企業提供批量服務,切實提高金融服務效率。
2014 年上半年,農行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深入推進農戶貸款業務經營轉型。截至2014 年6 月30 日,縣域個人貸款餘額8569.22 億元,較上年末增加898.75 億元;個人存款餘額35907.9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521.62億元。
本文來源:金融時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