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上映,這海報也太土了吧

2020-09-13 南都周刊

海報和電影創作的其他環節是一樣的,

無論大環境好與壞,

觀眾不會虧待好的作品。

授權轉載自:

毒眸(ID:DomoreDumou)

作者:江宇琦

真人版《花木蘭》今天上映了,很多小夥伴都表示:等這部電影等好久了!可這股興奮勁還沒過,朋友圈裡又緊跟著一批吐槽聲,因為《花木蘭》的定檔海報實在是太土味了!

這土嗨的畫風被很多網友形容是透著一股「網大」質感,聽到這裡我就不樂意了,因為很多網絡電影也早就不走這種路子了好嗎?

更令人唏噓的是,此後有網友發布了一組對比照,將中國版的《花木蘭》海報和其他地區的海報一對比,發現不是迪士尼的設計師不行,而是大概率對於中國市場的審美喜好有所誤解: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一方面中國觀眾早就已經看不下去這種大頭貼式的土味海報了,另一方面伴隨著市場和觀眾的成熟,海報行業也在不斷發展與迭代。例如近幾年很火的海報設計師黃海老師,他的作品就屢屢成為話題,也被越來越多片方所青睞。

海報設計師黃海的部分作品

那麼中國海報行業的現狀究竟是怎樣的?土味海報越來越少的背後,行業的發展經歷了什麼?去年《復仇者聯盟4》上映前,我們寫過一篇文章,接著《花木蘭》海報的吐槽熱,再翻出來給大家看一看——

《復仇者聯盟4》上映前夕,一張「復仇者倒影版」海報開始在各大社交平臺上流傳,賺足了很多死忠粉絲的眼淚,甚至有人表示「衝著這張海報也要多刷幾次電影」。對此,很多網友開玩笑稱:「一張電影海報,可能為漫威多賺了好幾千萬票房。」

《復仇者聯盟4》海報

靠一張海報就撬動上千萬票房,顯然有些誇張,但在電影產業較為發達的地區,電影海報的確在整個電影工業中長期都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經典電影《大都會》的海報,據傳造價折合人民幣可達百萬元,現如今很多好萊塢大片單張海報的成本也能達到幾萬美元;遇到《復仇者聯盟4》這樣全球發行的大片,片商往往會為不同海外地區匹配多張不同風格的主海報,來適應當地的市場。

而相比北美近百年的商業電影海報史,內地的海報行業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處於「一片荒蕪」的狀態。就在十多年之前,市面上還幾乎沒有較為專業的海報團隊,影片海報多被人評價為「土」和「low」,為數不多的從業者只能依靠愛好、情懷苦苦支撐。不少片方甚至靠抄襲海外海報矇混過關,當年行業裡曾經還流傳著一句調侃:「每一個外國電影海報都有一個中國宿敵。」

不過隨著電影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影視公司對於營銷重視程度的加深,使得海報行業在短短數年之內迎來了一個天翻地覆的轉變:一方面,諸如黃海、新藝聯這樣業內知名的海報設計師或公司開始湧現,並能在國際上露頭;另一方面,海報已滲透到電影產業的各個階段,呈現出越來越高的工業化水準。

「觀眾現在不可能每一條預告片都點進去看,因此海報對觀眾的初步選擇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好的物料不一定能讓電影大賣,但不好的物料確實有可能會毀掉一部影片。」

有業內人士向筆者指出,海報和預告片一樣,已經成為國內電影營銷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所以隨著現在觀眾審美能力越來越高,海報在創新上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如果從業者不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不具備產業思維,則很容易遭到淘汰。」

電影成本3000萬,一張海報2000塊

「十五年以前,電影行業裡根本沒有人關注、在意電影海報,我們可以說是處在整個產業鏈的最末端。」六本木設計公司的創始人張海峰告訴筆者。

六本木創作的《八月》電影海報

2004年,張海峰受朋友邀請,辭職進入到一家影視公司的設計部門,開始從事起海報的設計與創作。原本對電影海報充滿熱愛、收集了大量海外海報的他,進入這個行業後的第一感覺卻是「失望」:「很多片方都不清楚海報有什麼用,幾乎沒機會好好做海報,整體管理和國際上也存在著很大差距。

在電影產業最為發達的好萊塢,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海報設計就已經被提到一個相當高的位置上,受到包括迪士尼、福克斯在內的各大片廠的高度重視。迪士尼高管曾稱呼傳奇海報大師約翰·阿爾文為「市場營銷戰中的定海神針」,史匹柏、盧卡斯等大導演甚至還表達過希望將阿爾文據為己有的想法。在阿爾文的手繪電影海報集《捕夢藝術》中,他的妻子則透露,阿爾文許多作品都會和片方的推廣戰略有所打通和聯動。

海報大師約翰·阿爾文創作的《星球大戰》電影海報

來源《捕夢藝術:約翰·阿爾文的手繪電影海報》

然而一直到千禧年之後,中國電影產業還處於起步階段,年電影產量不過兩百多部、票房也只有二三十億,不成熟的產業體系和相對較弱的行業競爭,使得很多從業者根本意識不到宣傳和營銷的重要性,製作電影海報也更像是電影發行過程中的一個「走過場」。有些時候,片方甚至要等到電影上映前夕才想起要做海報,於是便只能在極短的時間裡匆忙趕製一張來應急。

片方對海報不夠重視,提供給設計師的資源和素材支持自然十分有限,常常只有數量很少的幾張劇照。而製片預算中分給海報設計的部分更是少得可憐,當時一些成本數千萬級的電影,可能只有兩三張海報,每張海報的投入則不過兩三千元。有經歷過那一時期的從業者告訴筆者,如果在海報上稍微多花些心思,就有可能出現超支的情況。

張海峰迴憶,當時只有少數影視公司會配備像他這樣的設計師和相關部門,更多公司、片方則選擇將海報設計委託給中小的廣告公司。「三四千元一張的報價,肯定找不來4A廣告公司,但很多中小公司其實也不願意接,畢竟當時做VI設計的報價都在幾萬到十幾萬元了。那個時期,想靠做海報來養活自己是挺不容易的。」而事實上,包括黃海在內,國內很多優秀的電影海報設計師都是做廣告設計出身的。

支持少、時間短、成本低,最終海報的質量便也可想而知。那時候,最常見的海報樣式就是對劇照稍加調整,然後配上片名等文字信息做成的「大字報」。

《天下無賊》電影海報,業內人士坦言:「哪怕是像華誼這樣的大公司,很多海報也沒有美感,常常就是一排主演的大頭照。」

而即便有一些有情懷的從業者,願意不計成本、精力去創作好的海報,很多時候也得不到肯定。

顧長衛的《最愛》上映前,學攝影出身的他親自參與了一款藝術海報的設計,但在宣發期內片方大規模鋪開的,卻是印有明星大頭照的海報;儘管約翰·阿爾文的手繪海報早已聞名世界,但當張海峰2009年前後率先開始在國內嘗試手繪海報時,還是得不到認可:「片方覺得錢都花了,為什麼要拿一張插圖來當海報?十年之前,國內在海報上的認知還是挺滯後的。」

約翰·阿爾文手繪的《銀翼殺手》電影海報

來源《捕夢藝術:約翰·阿爾文的手繪電影海報》

觀念上的落後和行業的不成熟,使得在中國電影開始商業化的頭幾年裡,海報行業幾乎沒能得到發展。不僅如此,由於行業過於混亂和無序,又缺乏相應的監管,一些片方為了壓成本、趕時間,甚至直接抄襲海外電影海報,其中不乏大公司出品的頭部電影。

亂象的轉變始於2010年前後。2010年,內地票房市場進入百億時代,國產片總數達到了520部(是五年前的兩倍之多),電影行業的市場空間被大大拓寬,競爭也逐漸開始加劇。與此同時,3G網絡和智慧型手機開始全面普及,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極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消費、娛樂習慣。行業和消費者的轉變,使得電影從業者逐漸開始重視起電影的宣發、營銷。

電影《無極》的海報,

當年被譽為「少有的有設計感的海報」

察覺到行業變化的張海峰,在那一時期離開了此前任職的電影公司,進入到一家乙方公司擔任藝術總監,並在日後創立了自己的設計公司六本木。「以前海報的主要投放渠道很少,主要是門戶網站和落地廣告,只要一兩張海報就夠了。但是2010年後渠道變多了,各類APP、微博、微信成了主要的分發平臺,一張主海報肯定不足以滿足這麼多投放需求。」

六本木創作的《毒誡》電影海報

差不多在同一時期,原本只是將做海報、電影網站當做興趣的王大寧,也和朋友一起合作創辦了中國最早的影視視覺營銷公司新藝聯。他說:「過去用戶娛樂的選擇很少,電影可能比較強勢。但現在娛樂方式變多了、觀眾時間也越發碎片化,電影作為一種耗時較長的娛樂方式已經沒有10年前的優勢了。在不是所有人都有那麼多時間的情況下,海報作為一種『更快』的宣傳手段,重要性便凸顯了出來。

新藝聯創作的《新喜劇之王》電影海報

儘管在創業初期,來找這些專業海報團隊製作海報的,更多還是像華誼這樣的頭部影企,但對於長期散兵作戰、靠情懷支撐的從業者們來說,卻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從那時起,中國的商業電影海報逐漸和電影產業走到了一起,國內第一批海報公司和海報設計師也因此開始在業內嶄露頭角。

「海報設計一定要有產業思維」

2010年後,內地電影市場的發展速度可謂一日千裡,宣傳營銷也不再僅僅只是電影工業中可有可無的一環,很多中小成本電影的宣發預算也在提升。在這一過程中,海報設計行業成為了最直接的受益者之一。

「差不多到2015年以後,幾乎所有正規的營銷公司都開始意識到預告片和海報的重要性,海報的價格也水漲船高。」某營銷公司的老闆表示,目前很多海報公司單張海報的報價都能達到3、4萬,而一些知名團隊則能要到10萬以上。「不少中等體量的電影一次可能得做7、8張海報,大公司頭部項目的海報預算很多都在百萬以上。」

海報設計地位的提升,不僅體現在獲得了更多的預算,更表現在整體參與度的提升上。

現如今,成熟的海報團隊早在影片籌備、創作階段就會介入,提前了解素材、影片風格和市場定位等,來設計用作電影展的概念海報、前期宣傳的先導海報等。有的團隊還會配備跟組的劇照師,來對海報素材進行監督,按照宣傳思路拍攝合適的素材。在電影上映前後,團隊則還會按照宣傳節奏推出角色海報、票房海報等。

「片方也越來越專業,臨時才來定物料的片方越來越少了。尤其是一些大檔期的大電影,往往提前一兩年就有了一個清晰的檔期規劃,所以會提前來和我們合作。」此前新藝聯曾參與了《紅海行動》的海報設計,王大寧說,早在電影還沒有拍攝完成時他的團隊就已經介入了。

新藝聯創作的《紅海行動》電影海報

片方越來越重視海報、產業對海報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使得海報行業在過去幾年有了一個快速的發展。張海峰、王大寧等人創業之初,行業裡能有完整創作團隊的海報公司可能只有三四家,但短短三四年後這一數字就翻了好幾倍,並且逐漸出現了像黃海這樣享譽國際的海報設計師。

但這一時期不少海報公司的快速發展,還是依靠著行業紅利的野蠻生長。有從業者表示:「那段時間電影行業很浮躁,海報行業也很浮躁,很多人只想著怎麼把價格炒高、快速圈錢。大批非專業團隊進入到海報圈子當中,靠各種簡單粗暴的方法吸引客戶,最後用一些行活來糊弄對方。」

隨著影視行業發展速度放緩、受眾審美能力提升,泡沫便逐漸被戳破了。有宣傳公司的負責人表示,以前一些很小項目都可能拿出50到100萬來做宣發,但現在行業不景氣,片方的預算會卡得很死,在海報等物料上的投入也會有所壓縮——而這一變化的直接結果,就是過去幾年裡有大批剛剛起步的海報團隊死去,資源更多集中在了一些頭部公司手中。

倖存的公司,也同樣面臨著行業發展的瓶頸。最近兩年,創作需求加劇之下,創意匱乏的現象開始出現,海報同質化的問題日漸凸顯

而一旦無法在創作上出新,便容易給影片帶來負面影響,進而使得團隊有被淘汰的可能。因此,能否在保證創新的前提下,持續為電影、為片方創造價值,就成了海報公司是否可以良性發展、保持穩定增長的關鍵。

平面視覺營銷公司

為了能在創作上有所突破,現有的從業者開始與營銷行業走得越來越近。儘管《無雙》劇情上的亮點很多體現在了爆破與槍戰上,但新藝聯通過調查和分析,認為這些元素對觀眾觀影欲望的刺激有限、新鮮感不足,於是海報設計環節全程都在突出「假幣」、「印鈔」等能勾起觀眾好奇心的新鮮點。

新藝聯創作的《無雙》電影海報

「現在做海報時,我們都會考慮同檔期、同宣傳階段競爭對手的特點,或者分析觀眾對於同類型電影口味的變化,進而找到核心的賣點是什麼。另外整個宣發期內,我們還會根據熱點事件和話題,推出一些能夠引起討論的物料,並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營銷策略。」王大寧表示,新藝聯嚴格來說應該是一家平面視覺營銷公司。「對海報設計團隊來說,除了創作能力,一定還得具備營銷思維、產業思維。」

產業思維的凸顯,同樣體現在海報設計的分工上。十年前第一批海報公司湧現出來的時候,很多團隊僅僅由四五個設計師組成,每個人都會參與到創意、設計、繪畫、後期等多個創作階段。然而從三四年前起,很多團隊開始不再強調「全才」,而是將各個環節的分工切分得更為細緻,引入不同層面的人才、不同風格的畫師,或者只專精於某幾個領域,將其他工作外包給更專業的公司。

「以前我很不喜歡『工業化』這個詞,我覺得海報是門藝術,和工業不挨邊。但是這麼多年做下來,我真的覺得海報設計是一門工業,即使是平面設計師,也會有不同的分支和領域。」張海峰相信,單就行業的發展速度和工業化的程度來看,中國海報和歐美之間的差距,其實已經要比電影產業中的很多環節要小了。

六本木創作的《捉妖記》電影海報

當然,僅僅只是做到更精細,對於身處創作領域的海報創作者來說還遠遠稱不上是一勞永逸。有不少從業者感慨,營銷行業的資源雖然很多集中在頭部公司手中,但仍有更多的新人在進入這個行業。「這些95後、00後受到的教育比前輩們更好,眼界也更寬,在創作上隨時有可能超越我們。」

但在王大寧看來,比起之前誰都能賺錢的時代,有競爭才是好事情。「挑戰會有,壓力也會有,但沒有競爭反而才危險。所以從業者要改變自己不好的工作方式,了解觀眾的訴求並提升自己的水準。我覺得海報和電影創作的其他環節是一樣的,無論大環境好與壞,觀眾總是不會虧待好的作品的。

參考資料:

《捕夢藝術:約翰·阿爾文的手繪電影海報》

作者: [美] 安德烈婭·阿爾文

出版社: 後浪丨湖南美術出版社

END

相關焦點

  • 迪士尼《花木蘭》中文海報被批太土 大頭照拼貼電視劇質感
    由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奇幻大片《花木蘭》國內終於定檔9月11日,最新出爐的中文海報卻是眾主角的大頭照拼貼,加上簡單粗暴的中文字體,被眾多網友表示「太土」、「像電視劇海報」、「仿佛回到了2000年」。相比之下,《花木蘭》北美版、日本版、中國臺灣版海報都還不錯,簡潔的構圖裡反而隱藏著巧思,可見如果一味堆積明星,效果適得其反。
  • 《花木蘭》終於定檔!海報被群嘲太土了,迪士尼這回審美失誤了?
    辣椒姐怎麼覺得這海報的畫風怎麼有點熟悉呢?》的海報簡直完美融入了這個9宮格毫無違和感對比十一年前趙薇版的花木蘭海報中人物的站位與構圖都十分相似該不會是找的同一個設計師吧要不然怎麼會有一種一脈相承的感覺?
  • 《花木蘭》上熱搜,原因居然是海報太土了
    《花木蘭》定檔了!這一刻,我覺得迪士尼真的太強,姐的青春又回來了。分析完了遠景,我們再來看看兩張海報對作為主角的花木蘭的質感處理。最明顯的差別在於衣服的色彩處理,中國區海報對花木蘭衣服的飽和度和亮度近乎拉滿的操作也是頗為大膽了,只能慶幸畫面中沒有什麼綠色的元素。
  • 《花木蘭》海報太土!劉亦菲也救不了,網友:有地攤賣碟內味兒了
    劉亦菲主演的真人版《花木蘭》這部電影的上映之路相當艱難,因為疫情的原因,從3月,推遲到8月,最後還撤檔了。直到最近,迪士尼才官宣《花木蘭》中國定檔9月11日。說起這個土味,阿美就想到了之前巴黎世家的七夕海報,來感受一下這濃濃的鄉土氣息。本來都以為是惡搞,沒想到人家是認真的,放某寶旗艦店首頁的那種!可能理念就是:土到極致就是潮?
  • 《花木蘭》海報太土!劉亦菲也救不了,網友:有地攤賣碟內味兒了
    劉亦菲主演的真人版《花木蘭》這部電影的上映之路相當艱難,因為疫情的原因,從3月,推遲到8月,最後還撤檔了。直到最近,迪士尼才官宣《花木蘭》中國定檔9月11日。來感受一下這濃濃的鄉土氣息。可能理念就是:土到極致就是潮?
  • 還沒上映就翻車?《花木蘭》又被罵了
    也有網友說《花木蘭》的海報跟以前的國產電視劇一樣,都是滿滿的人物堆積。目前這部電影已經在北美上映了,評價很好,爛番茄的新鮮度達到了80%。在迪士尼的真人電影排名裡也比較靠前,但是回頭看國內的豆瓣評分卻低得可憐,在底下還有網友說到《花木蘭》這部片商業氣息滿滿。先不管這個網友是真的有資源看到正片還是惡意評價,單從這個海報來看,商業意圖還是有點直接的。
  • 《花木蘭》定檔,觀眾卻被海報醜哭了
    9月2日,迪士尼電影官宣 ,真人版《花木蘭》定檔9月1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早前,該片受到疫情的影響,多次延期,這下終於等到「木蘭花」開了。,網友們的關注點,卻都集中在海報上,因為《花木蘭》的內地定檔海報,實在是太土味了!
  • 花木蘭被吐槽太土?看完這張圖我驚了……
    劉亦菲出演迪士尼的電影《花木蘭》,受到不少人的看好,畢竟我們的神仙姐姐顏值高,且《花木蘭》是迪士尼旗下的電影,電影質量非常有保障啊!看到演員陣容,你更可以放心了!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花木蘭》中國版海報:emmmm 是不是有點一言難盡。。
  • 《花木蘭》海報土掉渣,美國這是不放棄任何醜化中國的機會?
    《花木蘭》的上映,可謂是一波三折,從2019年開始宣傳,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質疑聲與各種風波。終於,在9月2日正式宣布:將於9月11日正式上映!其實說實在的,歪叔對這部由美國拍攝的「中國女英雄」電影,不抱有太大的希望!畢竟文化的底蘊完全不同!
  • 看完了《花木蘭》不如也來一個花木蘭仿妝吧
    點擊關注教你一鍵變美最近《花木蘭》剛剛上映相信有很多小夥伴都去觀影了明顯就是沒有深入了解中國文化這些我就不必多說了但是,也有很多的網友紛紛模仿起來花木蘭的所以呢,今天我教大家的不是這款木蘭的「黃花妝」而是花木蘭的這款英姿颯爽的妝容
  • 《花木蘭》這麼土的海報,真不多見了
    原創 毒眸編輯部 毒眸昨天《花木蘭》定檔9月11日的消息傳出後,立刻在眸爺的朋友圈裡刷屏了,很多小夥伴都表示:等這部電影等好久了!可這股興奮勁還沒過,朋友圈裡又緊跟著一批吐槽聲,因為《花木蘭》的定檔海報實在是太土味了!
  • 《花木蘭》要在內地上映了,一起來康康花木蘭的妝容吧
    受眾人期待的花木蘭已經確定在內地上映了,今天小編就來嘮嘮花木蘭電影的妝容吧!不得不說劉亦菲真的好美,光是裝扮就能看出花木蘭的颯爽英姿。最近網上還流傳很多花木蘭的劇照,受到了很多網友的吐槽,有的說這是對中國幾百年前的刻板印象,有的說這只是還原了迪士尼版本的花木蘭,眾說紛紜,對於花木蘭的妝容,你們怎麼看呢?
  • 《花木蘭》終於定檔!海報曝光卻慘遭全網吐槽,還敢再土一點嗎?
    就在最近由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大片《花木蘭》突然宣布內地定檔於9月11日,這一消息瞬間引起了全網的熱議,因為因為這部電影真的非常的不容易,從定檔到撤檔再到定檔,再到撤檔,經歷了這一系列的事情以後,很多人對於這部電影再一次上映都表示非常的懷疑,難道這一次這麼快的就定檔了嗎?
  • 《花木蘭》這麼土的海報,真不多見了-7.GAME
    《花木蘭》海報畫風引發網友討論朋友圈裡緊跟著一波吐槽聲因為定檔海報實在是太土味了!「網大」質感,更讓討論熱度推進高潮的是,此後有網友發布了一組對比照,將《花木蘭》不同國家海報一對比,發現不是迪士尼的設計師不行,而是大概率對於中國市場的審美喜好有所誤解。
  • 《花木蘭》內地定檔了,海報卻被評像網大,做款走心的電影海報很難嗎?
    》突然宣布將於9月11日在內地正式上映,對於這部屢次「撤檔——定檔——撤檔」的影片來說,影迷看到定檔的消息終於放下心來,但看到內地的定檔中文海報後,一顆心又懸了起來,「怎麼可以這麼土?」8月5日,迪士尼正式宣布《花木蘭》放棄在北美院線的上映計劃,改為在Disney+流媒體平臺以29.99美元((約人民幣209元)的價格點播放映,上線時間為9月4日。不過在沒有開通Disney+流媒體業務的國家或地區,《花木蘭》依然選擇在院線上映,因此中國內地觀眾還是可以在銀幕上欣賞到劉亦菲版的《花木蘭》的。
  • 劉亦菲的《花木蘭》定檔,海報卻停留在90年代,還敢再土一點嗎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大家好!看到這首詩的時候,我們的腦海裡突然就閃現出了木蘭女郎的身影,小時候的動畫片,電視劇等等,也讓木蘭成為現在家喻戶曉的人物,最新的電影版終於要在中國上映了,也是讓許多人激動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花木蘭》內地定檔海報,有種DVD碟片即視感,網友又創作了
    最近花木蘭終於定檔了9月11日上映同時國內定檔海報新鮮出爐可是也太土了吧大陸定檔海報像極了盜版美國:木蘭英姿颯爽 日本:木蘭鐵骨柔情 韓國:木蘭分飾兩角-------------------------2009年趙薇版《花木蘭
  • 《花木蘭》內地定檔了,海報卻遭吐槽,做款走心的電影海報很難嗎?
    《花木蘭》的上映之路堪稱坎坷,2018年3月,迪士尼宣布由於選角籌備時間過長等原因,原定在2018年11月2日上映的《花木蘭》調檔至2020年3月27日,但由於疫情影響,又改檔至7月24日,隨後再次延後到8月21日,7月24日,迪士尼再次對旗下電影的發行日程表進行一些重大調整,包括無限期推遲《花木蘭》,以及三部《星球大戰》和四部《阿凡達》的電影發行日期推遲一年。
  • 《花木蘭》內地定檔,海報卻遭群嘲,就不能做款走心的海報嗎?
    在之前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劉亦菲接拍了一部迪士尼大片《花木蘭》,在這裡不得不吐槽的是劉亦菲在電影方面真的是有一點坎坷呢,之前的時候拍攝的幾部影片效果都不怎麼樣,這一次本來以為有著迪士尼做靠山,或許會讓劉亦菲的熱度再次起來,但是由於今年疫情的影響,這部影片屢次「撤檔——定檔——撤檔」,也將大家對這部影片的期待熱度消磨殆盡
  • 《花木蘭》真人版馬上上映了,可是大家發現這海報也太醜了
    《花木蘭》真人版馬上上映了,可是大家發現這海報……也太醜了!這是十幾年前的國產電視劇海報嗎?把主要角色全都PS懟上去,下面再懟上一個劇裡的大場景,配上幾個血紅色的大字,這土味海報就成了…與此同時,日版的海報長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