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北京的故宮,瀋陽故宮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旅遊景點,瀋陽故宮有個小景點,經常被人忽略,瀋陽故宮東側的碑建於清朝皇太極時期,東西兩側的碑分別刻有滿、漢、蒙、回、藏和託忒六種文字,你見過這樣的下馬碑嗎?
在古老的宮殿和孔廟前,東西兩側豎立著一座紀念碑,上面寫著「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駐轎下馬」,也就是俗稱的「下馬牌」,從前,有一點地位的人把馬當作交通工具,在封建時代,如果能騎上皇帝賜予的御馬,自由出入帝都,那就是偉人了,與騎馬文化相關,產生了上馬石、下馬碑、拴馬樁。
瀋陽故宮下馬碑位於瀋陽故宮東南角,故宮前有兩個下馬點,是這裡官員下馬的地方,類似南京下馬坊,官員下馬的地方;喜歡歷史的可以去看看,畢竟,下馬碑是歷代帝王陵墓的一部分,也是封建等級制度的象徵,它的作用是警告人們前方有帝王陵墓,請下馬下轎,以示對先帝的懷念和尊敬!
據說乾隆年間,瀋陽故宮東西兩側的下馬碑被改成了石碑,後來西邊的碑消失了,東邊的下馬碑成了清朝皇宮裡僅存的下馬碑,紀念碑上的裂縫增加了一種滄桑的感覺,今天的下馬碑重新豎立,刻有滿文、中文、蒙古文和藏文,不同民族文字的位置在兩個紀念碑上互換,以表明所有民族都是平等的,下面的底座仍然是傳統的大烏龜。
雖然瀋陽故宮和北京故宮是中國僅有的兩座宮殿,無法與北京故宮相提並論,但瀋陽故宮有著獨特的滿族氣息和特殊的宮殿結構,尤其是當時雍正軍部還原的歷史,雖然瀋陽故宮下馬石在清代皇家建築中非常常見,但現在能看到的石碑卻很少,原來的石碑因為某種原因被毀,現在陳列在瀋陽故宮的一個陳列室裡,新複製的下馬石碑矗立在瀋陽故宮的牆上,充滿了人們的記憶。
你不需要進入紫禁城就能看到下馬碑,不需要買票,歷史遺留下來的東西值得一看,畢竟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東西消失了,保存下來的文物更加珍貴,感覺以前的東西很難保存,尤其是石雕和壁畫,總覺得少看他們一眼,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全風化消失了,尤其是來這裡參觀,遊客破壞的時候,感覺特別難受。
經過下馬碑後,你將進入紫禁城的官方範圍,往前走大約70米就是故宮的售票處和入口,滿語有牌坊,有街,大多數人在玩故宮的時候,很少注意這個紀念碑,如果你對歷史非常感興趣,你可以看看,很多人認為這個紀念碑是瀋陽故宮旁邊的一個街道石碑,然而這座紀念碑幾百年來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它不僅是中國古代法律法規的重要物證,也是中國僅存的故宮古蹟,是名副其實的「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