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和周公旦,都是西周初年德高望重的大臣,周天子分封天下的時候,姜太公的封地在齊,周公旦的封地在魯。
姜太公
本來,齊國和魯國應該是奉行周禮的典範。但是,大約在300年後,齊魯兩國卻鬧出了一場天大的醜聞,成為天下笑柄。
美麗的公主被退婚
春秋初期,齊僖公有兩個女兒,都是遠近聞名的大美女,姐姐宣姜已經嫁到了衛國,妹妹文姜仍待字閨中。
周邊各諸侯國的國君、公子,紛紛派人前來攀關係,求親的人絡繹不絕,都快把齊國王宮的門檻踏平了。
在眾多候選人裡,齊僖公看中了正直勇敢,而且還玉樹臨風的鄭國世子姬忽,於是齊國與鄭國很快就定下了婚約。
文姜
兩國王室開始緊鑼密鼓地為公主和世子的婚事做準備,可是在文姜成婚之前,突然傳來了噩耗,鄭國要退婚!
好好的為什麼要退婚呢?難道文姜有什麼讓他不滿意的嗎?
姐姐宣姜被舅舅霸佔
文姜的姐姐宣姜,本來是要嫁給表哥衛國公子的,可是她的舅舅,即將成為她公公的衛宣公,竟然做下了令人作嘔的事情。
宣姜
舅舅衛宣公,看到美豔不可方物的宣姜之後,竟然垂涎她的美貌,趁兒子出使鄭國,強行霸佔了宣姜,娶為自己的夫人。
消息傳出之後,迅速成為各國的笑料。
年輕氣盛的鄭國世子姬忽,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一氣之下向齊國提出了退婚的請求,理由是「齊大非偶」。
妹妹文姜與哥哥互生情愫
被男方退婚!
這對於文姜來說,無疑是一道晴天霹靂。自小聰明漂亮的她,居然會被男人拋棄!文姜自此一蹶不振,憂鬱成疾。
心裡受挫的少女文姜,在這段時間得到了同父異母哥哥姜諸兒的悉心照料,兩人悄悄地由兄妹情發展成了兒女私情。
雖然春秋戰國被稱為禮崩樂壞的時代,社會風氣相對開放,只要兩情相悅就可以互許終生,乃至行周公之禮。
但是,有血緣關係的兄妹之間的苟合,無論何時都是律法和世情所嚴厲禁止的,在道德上也會受到譴責。
他們的父親齊僖公差點沒被氣死,如此傷風敗俗的事情,居然會發生在他引以為傲的一雙兒女身上,令他心痛到無法呼吸。
然而家醜不可外揚,他一邊訓斥姜諸兒兄妹,一面採取緊急措施匆忙擇婿。很快就找到了合適的對象,魯國新君魯桓公。
出嫁前夜妹妹向哥哥表白
在出嫁的前夜,文姜還念念不舍地與哥哥姜諸兒以詩傳情。
姜諸兒的詩還是比較含蓄的,讚美文姜美如桃花,卻飄落魯國,不能留在自己身邊,充滿了無可奈何的感嘆。
而文姜回復的就非常直白了:
桃樹有英,燁燁其靈,今茲不折,證無來者?叮嚀兮復叮嚀?
這是非常直白的表白了:時不我與,為歡要趁早,你還不好好把握眼前的機會?
按照當時的習俗,妹妹出嫁,哥哥是要親自把她送到夫家的。如此一來,兩人自然有大把的時間和機會。
齊僖公親自送親遮家醜
可是,氣急敗壞的齊僖公,為了遮家醜,防止這兄妹倆真的幹出實質性的事情,竟然親自送女兒文姜去了魯國,讓文姜與魯桓公完婚之後,才返回齊國。
但是,這樣就能阻斷文姜與哥哥的愛嗎?
不!相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時空也隔不斷文姜和哥哥的感情!
十四年後,姜諸兒成了齊襄公,文姜也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但是兩人卻依舊惦念著對方。
兄妹再續前緣
有一天,文姜說她想媽媽了,要丈夫魯桓公帶她回齊國省親。
本來,魯桓公對文姜兄妹的事情也有所耳聞,因此一直暗中防著,所以十幾年來都沒有讓文姜與哥哥有見面的機會。
但是,十幾年過去了,文姜生下的兩個兒子也漸漸長大了,魯桓公的戒心也沒了。
於是,齊魯兩國的國君罕見地碰面了,齊襄公十分隆重地趕到邊境去迎接。表面上看,這是對魯桓公的尊重。
魯桓公哪裡知道,齊襄公姜諸兒只是思念妹妹文姜,想早日與她團聚而已。
十八年,讓姜諸兒更多了男人的英武,國君的威儀;文姜也更添了成熟少婦的風情萬種,魅力更勝往昔。
兄妹情終於捅破底線
宋代詞人秦觀所說「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大概就是姜諸兒與文姜十八年後重逢的心情寫照吧。
見面的當天晚上,姜諸兒就已經不滿足於和妹妹眉目傳情了,他把文姜請進了自己的後宮。
壓抑了十八年之久的感情,這一天終於徹底爆發,猶如洪水決堤,不可阻擋。文姜與哥哥終於得償夙願,抵死纏綿了。
魯桓公之死
另一邊,魯桓公一個人住在館驛裡,思緒難平。美麗的妻子被請進了王宮徹夜未歸,他忍不住開始浮想聯翩。
守著孤燈照冷壁,聽著冷雨敲寒窗。
想著亂倫兄妹情,熬著孤枕難眠夜。
經過一晚上的輾轉難眠,第二天一早,魯桓公再也按捺不住,直接闖進了齊國後宮。
他雖然可能預料到了會發生什麼,但是真的親眼看見,自己的妻子文姜與她的哥哥,兩具白花花的身子糾纏在一起。
魯桓公還是崩潰了,他豁出去了,放出狠話要讓他們的姦情傳遍天下諸侯國,讓齊國聲名掃地。
他卻忘了,自己還在齊國的地盤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這樣的簡單道理,他都已經忘了。
魯桓公的狠話給自己帶來了滅頂之災,文姜與哥哥謀殺了丈夫魯桓公,兄妹兩人在一起,過起了沒羞沒臊的日子。
魯國君臣的回應
魯桓公身亡的消息傳回去之後,魯國宗室和臣民莫不悲痛萬分,但也不敢興師問罪。
畢竟只有猜測沒有證據,而且相對於實力強大的齊國,魯國太弱小了,根本不是對手。
於是,他們只能接受現實,擁立文姜的兒子即位,史稱魯莊公,派人去齊國迎接母親文姜,和父親魯桓公的靈柩。
齊襄公的報應
文姜卻拒絕回魯國,而且毫無哀痛之色,也不為丈夫披麻戴孝。繼續與哥哥在臨淄廝守,每日裡鮮衣怒馬,放浪形骸。
無奈的魯莊公,只好派人在靠近齊國的邊境修建了一座美輪美奐的宮殿,供自己的母親和舅舅幽會。
而齊襄公,沉迷於和文姜的二人世界裡,也付出了沉痛的代價。
齊襄公姜諸兒本人被大臣殺死,齊國陷入動亂,最終他的弟弟公子小白殺出重圍,繼承國君之位,即齊桓公。
文姜為後世所稱頌
文姜後來回到魯國之後,協助兒子治理國家,很快掌控了大權,在她的治理下,魯國迅速發展壯大,對外戰爭屢屢獲勝,令後人刮目相看。
文姜的婚姻一波三折,她的風流韻事,轟動了天下各國,人們一面諷刺她的蕩婦淫亂行徑,一面又歌頌她的絕世豔麗,《詩經》上就留下許多有關文姜的篇章,總體上為後人所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