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備受矚目的新片《山河故人》繼今年5月亮相坎城主競賽後,一直未停止「行走」電影節的步伐。影片之前宣布內地定檔10月3日,賈科長表示「我欠觀眾一個賈樟柯的大銀幕作品」,幾日前更有消息爆出《山河故人》已申請代表中國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也可以看出賈樟柯對他這部最新力作可謂十分自信。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先前亮相坎城時曾遭遇國內外觀眾的兩極化評論,有中國媒體表示該片有「哄外國人」的嫌疑,然而在國外媒體這邊,卻好評居多。
坎城之後,《山河故人》又迎來了其北美首秀。當地時間9月14日晚,電影《山河故人》亮相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導演賈樟柯攜主演趙濤、張譯、張艾嘉現身映前活動。當天首映禮在多倫多的威爾斯王妃劇院舉行,在場2000人的影廳可謂是座無虛席。放映結束後,時光網對在場的一些不同行業的觀眾進行了採訪,談談他們對這部中國電影的看法。
多倫多現場觀眾反饋
第三部分的英語對白讓人「出戲」
對於《山河故人》第三部分採用英語對白,幾位觀眾對此頗有微詞。26歲的工程師Ryan MacDuff表示,影片前兩段對全球化趨勢下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詮釋很有野心,但他最喜歡影片第三個(未來)部分,可惜的是當這段採用了英文對白,他覺得這侵蝕了影片原有的意境。《山河故人》的故事設定橫跨三個年代,分別為:1999年、2014年和2025年。而這三個年代因地點不同,人物對白也分別採用了普通話、山西晉語和英語三種語言。
《山河故人》主創亮相多倫多電影節
來自倫敦的無線電技術員Frances Lockyear對記者說,他覺得影片三個部分的設定貼合得很僵硬,同時劇情基調也與所展現的幽默感不符。而對於採用英文對白的第三個部分,他也覺得像是「打了個嗝」。「第三部分有一些超現實的場景,這對於現實題材的作品來說未免突兀。」而對於這部分兩位主演的表現,他覺得顯得「做作」,同時表示「我不認為這是賈樟柯最好的作品。」
在這一點上,電影學院的學生Emma Fox卻持反對意見。「我覺得在幽默感的體現上,中文和英文對白部分存在著某種聯繫,這非常有趣。」她也表示兩種語言情境下的故事都令人沉醉其中,只是表達方式的不同而已。
映後問答環節
賈樟柯「《山河故人》是我人生課程中的『成績單』」
《山河故人》在多倫多的放映活動由電影節主席皮爾斯親自主持。放映結束後,現場迎來一陣熱烈掌聲,而且大部分觀眾都呆到映後主創Q&A活動結束後才離開。
當提到飾演《山河故人》女主角最困難的部分,主演趙濤表示要將一個角色分為不同的時代來展現,且同時具有連續性和分割性,這對她來說是一次挑戰。趙濤作為賈樟柯電影的御用女主角,之前已與他合作了近十部作品,兩人除了是銀幕上的合作夥伴,同時也是生活中的伴侶。
《山河故人》通過三個不同的時代展現時代變遷下的中國社會,賈樟柯描述這部電影是他在人生課程中的「成績單」。在映後活動結束時,他說:「每個人無論在電影還是現實生活中,都無時無刻不在路上。我們都從小城鎮移步到大都市,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去尋求更好的生活。我們都同在追尋自由的路上。」
在本屆多倫多電影節,賈樟柯除了有最新電影入圍展映單元外,他還任「站臺」單元的評委。該單元以他2000年的同名經典作品命名,共有12部作品參與最佳影片的競逐。
聲明:本公眾號所登載之數據、文章出於交流、分享之目的,並不代表證實其描述的真實性,且不用於任何商業用途。數據、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