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鮮卑宇文部
作為鮮卑族的後起之秀,宇文家族厚積薄發。
如前所述,鮮卑六大部族中,宇文部與其他五部不同,宇文部為鮮卑化的匈奴人,因此有習俗上有別於其他鮮卑部族。
其它部落的髮型是索頭,宇文部的髮型叫髡(讀坤)頭。
索頭式髮型,即滿頭的辮子。
《錦繡未央》中拓拔餘的索頭髮型
宇文部的髡頭則要剃掉大部分頭髮,留下幾束扎辮子。
人造禿頂
與後來清朝的剃髮扎辮子一樣,作為北方遊牧民族,留著一頭飄逸的長髮是非常麻煩的事情,一不小心就被樹枝掛到了,還是剃掉,或扎個辮子省事,這是自然環境造成的結果。我們開始以為清朝的辮子是像《鹿鼎記》中陳近南那種髮型。
實際情況是這樣的。
金錢鼠尾辮
早在公元4世紀,生活在中國東北的宇文部落就被慕容部落吞併,經歷了前燕、前秦、後燕、北魏四個朝代。宇文家族在外族的手下夾著尾巴做人,跟著東徵西討,充當炮灰。這種日子持續了整整200年。
二、奠基人宇文泰
亂世出英雄,公元523年,北魏爆發了六鎮起義,駐守內蒙古的鮮卑軍人發生暴亂,年僅16歲的宇文泰隨父兄參加了起義,雖然起義被鎮壓下去了,他卻被大牛人爾朱榮收入麾下。和高歡相比,宇文泰低了一級。
從屬關係
公元530年,宇文泰隨爾朱榮的部將賀拔嶽前往陝西平定叛亂,這一去就再也沒回故鄉內蒙古武川鎮。就在同一年,爾朱榮被魏帝元攸誘殺,老大死了,手下相互火併,最後勝出的大佬是高歡,宇文泰的領導賀拔嶽在內鬥中被殺,宇文泰順利升級為關中地區的一方諸侯。公元534年,一張大牌砸到他頭上,魏孝武帝跑來投靠他,給了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機會,這一年他才27歲。人多勢大的高歡自然不服,自己也從北魏皇室裡面抓了一個小孩立為皇帝,至此北魏被一分為二,東面是高歡控制的東魏,西面是宇文泰控制的西魏。再加上南方的梁朝,中國形成了新的三足鼎立的局勢。此後高歡的兒子高洋廢黜東魏皇帝建立北齊,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則廢黜西魏皇帝建立北周。
對比高歡家族有幾分相似:
和魏蜀吳不同,這三家的實力排名是:
高歡第一,擁有2000萬人口,佔據華北平原和山東。人口稠密,經濟發達。
南梁第二,擁有1200萬人口,佔據江南、荊襄、巴蜀,地盤最大。
宇文泰最弱,擁有900萬人口,只有關中地區和隴西。人煙稀少,經濟落後。
在地理位置上,宇文泰屬於四戰之地。東有高歡,南有南梁,西有吐谷渾,北有柔然,誰都可以過來踹他一腳。
三國時代,三分歸晉,因為晉是在三國中最強的魏國基礎上,把相對弱小的蜀和吳吞併掉,這是大勢所趨。但是後三國時代,宇文家族建立的北周在弱小的西魏的基礎上,是如何扭轉頹勢,成功做大做強,成為最終的贏家呢?
因為宇文泰推出了三大法寶:
政治上:八柱國十二將軍制
軍事上:府兵制
經濟上:均田制
八柱國十二將軍制
八諸國是一種軍事股份制,國家的軍政大權由八位柱國大將軍共同管理,有點類似滿清的八旗制,八位柱國大將軍實際上是六柱國。因為其中的宇文泰是總指揮,而元欣只是名譽柱國大將軍,沒實權。六柱國下轄十二將軍,每個將軍統領2個開府,每開府為一軍。全國共24軍。
八柱國十二將軍名單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由鮮卑和漢族的世家大族共同組成的利益共同體組成,這些家族相互通婚,血濃於水,為了共同的利益團結協作,從這些家族中選拔優秀的子弟執掌國家大權,這個利益共同體就是關隴軍事集團。
比如柱國大將軍之一的獨孤信的三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宇文泰的兒子宇文毓(北周明帝);四女兒嫁給了李虎的兒子李昞(讀銳);生了唐高祖李淵;小女兒嫁給了楊忠的兒子楊堅,生了隋煬帝李廣。
宇文泰的外孫女竇氏又嫁給了李淵,生了李世民。
作為十二將軍之一的長孫晟,有一個兒子叫長孫無忌,有一個女兒嫁給了李世民,也就是長孫皇后。
這個利益集團,就是娶來娶去,成了一家人。
上層精英已經打破了民族隔閡,底層則採用府兵制,徹底地結束了胡漢之分。
募兵制是招募職業軍人,國家養軍隊,當兵吃軍餉。而府兵則是兵民合一,戰時為士兵,和時為農民,打仗自備糧食和裝備,國家不發工資,但是府兵可以不用上繳國稅,國家通過均田制發給土地耕種。這樣的好處就是國家節省了大量的軍費開支,又可實現全民皆兵。自北魏時期,只有鮮卑人才有資格當兵打仗,而漢人專職種地,由於在邙山之戰中,西魏的鮮卑兵源傷亡太大,於是將兵源的範圍擴大到漢族,沒有了胡漢之分。鮮卑人與漢人已經完全同化了。
宇文家族所建立的北周,完成了北魏未完成的民族大融合的任務,一個新的漢族浴火重生,這個漢族相比南梁的純種漢族有著更強壯的體魄,比民族矛盾尖銳的北齊有著更強的向心力,更具有開放包容的精神,統一大業即將由她來完成。更不難理解由其衍生出的隋唐帝國會創造中華文明的第二個顛峰。
天賜良機,由於侯景之亂,借蕭繹和蕭紀兄弟火併的機會,北周趁火打劫,奪得巴蜀和荊襄兩塊肥沃的土地。從三國最弱者,變成地盤最大者,勝利的天平逐漸向北周傾斜。
侯景之亂讓北周和北齊分別佔得的土地
在一代雄主宇文邕像康熙擒鰲拜一樣剷除權臣宇文護之後,又開展了滅佛運動,與之前北魏太武帝拓拔燾血腥滅佛不同,宇文邕只劫財,不殺人,不僅沒收了4萬座寺廟的財物,還強令上300萬僧人還俗,增加了社會勞動力和兵源。
反觀北齊這邊,君主高緯荒淫無度,國家矛盾重重,自毀長城,北周滅齊的軍隊勢如破竹,統一了北方。
若不是宇文邕英年早逝,也許統一中國的就是北周,最後摘了現成桃子的是隋文帝楊堅,可以說隋朝的功業是站在北周這個巨人肩膀上的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