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斬刀是詠春門器械之一(另一個是六點半棍),也是港臺半個世紀以來武俠片中的常客。這和詠春在南方的影響力有關。
而實際上,每一家的詠春拳都不一樣,刀型不一樣,叫法也不一樣。八斬刀,在廣東武術中常見,傳說它是廣東水師的兵器。
電影《葉問》中精彩的八斬刀對決。
視頻:八斬刀,詠春最神秘的兵器。
八斬刀在詠春中不只是刀型不同,就是叫法都不同。名稱:奪命雙刀、蝴蝶雙刀...刀型不同,決定應用性質不同。有以斬刀捅刀為主,也有以刺刀為主。
有不主張轉刀,有善用轉到近身抹頸。
有雙刀,也有單刀,單刀相對比較長。而且更有單刀和盾牌。
在南拳武術中,洪拳蔡李佛都有,其他門派拳種都有。
上圖中大家看到的這個刀,很有可能實際上這個更可能是水師的兵器。
這把護手單刀全長497mm,全重708克,重心距握把85mm。柄長99.5mm,握把處刀背厚12mm,刀尖厚度3.9mm。刀背在距離刀尖170mm處開始漸窄,到刀尖處刀背收窄為一條線,刀尖中間鼓起,強化穿刺性能。
護手圈中間起脊,護手處厚5.2mm,刀根部6.8mm,小枝7.8mm厚。菱形刀鐔,23.8mm寬,護手圈距刀莖50.6mm。
再如阿富汗名刀Khyber,刀長和這款八斬刀/蝴蝶刀幾乎一樣,25英寸長,約65釐米。
這刀的使用環境是「聽到敵人的呼吸聲」出刀。這個刀長加手臂,在這個距離正好一攮子把人戳穿。進入19世紀,夏斯波的刺刀也就長多了。
嶺南武師用多短刀,清末的南方刀匠們獲得了更堅硬輕便的洋鋼,也還是傾向於打造這樣重的短刀。
在預設情景上來說,嶺南一帶多山多水網。戰爭主要爭奪崇山峻岭中為數不多的平地隘口,火器多用,需要白刃肉搏的時候雙方已經貼得很近了。非陣戰環境下,船間,林間,極其狹窄的巷間是這種刀最常見的預設場景。
以上文字來自:「冷兵器大師」。
八斬刀在《葉問》中和在《師父》中兩種刀型,實際上是現今詠春門人常用的兩種不同的刀型。
而這兩種刀型,葉問詠春都有人在用。練習的時候套路結構不同,應用手法也不同,不過《葉問》電影中的刀型更多的葉問後人在用。
這是為什麼呢?有人說因為當時葉問只是教過幾個人,但現今卻幾乎葉問在教或曾教的弟子都會八斬刀。
就好像之前有的詠春沒有木人樁,現在都有木人樁。是自己加上去還是真正師父所教?而且,有的詠春八斬刀套路傾向於詠春。例如:葉準、黃紀民等的八斬刀,就是詠春小念頭尋橋標指的東西,法度也拳刀結合。但有的已經加上很多四平馬、弓步等,還有轉身騰空等。各種各樣都有。
當然很多人認同傾向於詠春的,除了六點半棍。
八斬刀,被視為世界四大快刀之首,看過《師父》的或許從中了解感受到八斬刀的「刀風」,招招上頸、招招取命。
但它一定不是詠春獨有,而且使用與招式都很大差異。往後我們會分享更多八斬刀的視頻及文字內容。
詠春,八斬刀。
八斬刀,詠春最神秘的兵器(徐浩峰)。
香港詠春會的葉準大師教八斬刀珍貴視頻
彌爾珍貴念頭王徐尚田:木人樁、八斬刀、六點半棍
海外葉問詠春傳人展示詠春的實用性:從黐手木人樁到八斬刀。
八斬刀練習
刀樁練習
星期六星期日
上午九點半到十一點半
下午兩點半到四點半
年卡:5300元(含寒假暑假)
次卡:1000元(20次,三個月內有效)
正統的葉問詠春系列教程
最實用的防身功夫 最系統的黐手技術
康娛 健身 聯誼 減壓
星期二四五六晚上八點到十點
季卡:1280元 年卡:4800元
服裝:100元/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