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玩主會公眾號,
並轉發分享文章,
即有機會參與定期抽獎。
中國功夫有很多諺語,都是至理名言。而詠春派中有兩句說話:「刀無雙發,棍無兩響」,也充分反映了他們的鎮派之寶――八斬刀、六點半棍的威力。
黃淳梁大師練八折刀
八斬刀是詠春拳裡的一種獨有的刀法,取名「八斬刀」並不是指刀本身的名稱,而是指這套刀法的統稱。刀的本身可稱之為合掌刀,它是有兩把一樣大小的刀組合而成的。若把它分開後,交叉平放看似一隻蝴蝶,所以亦有人稱為蝴蝶刀。廣東詠春拳八斬刀用的是兩把一樣大小的「蝴蝶雙刀」,福建傳統詠春拳八斬刀則是單刀、雙刀都可以。雙刀為一長、一短的長短刀。
《師傅》海報
天津衛有個規矩「街頭動手不見鐵器」,實際上是指街頭鬥毆要手下留情,儘量避免傷人性命。可見傳統江湖中,利刃兵器是需要比較謹慎使用的。這也是為何傳統師父一般只把刀槍劍戟一類的功夫,傳授給經過自己考察德行人品俱佳的門徒的原因,畢竟徒弟如果出門打鬥動了鐵器傷了人命,師父會因此受到牽連。無論是官府找上門,還是死傷者的親屬師門來尋仇,都是個不小的麻煩。大部分傳統功夫的弟子,很可能終其一生都未獲得師父傳授兵刃技術。詠春派最著名的門人李小龍,不僅從未得到葉問傳授詠春八斬刀法,甚至連六點半棍法也還沒學到。
八斬刀是詠春派唯一的利刃兵器,在歷史上非親傳弟子不教。傳說詠春宗師葉問的八斬刀法,只有早期入門的幾名弟子曾經學過。因此,是否能夠傳授八斬刀,曾一度被視為正宗與否的試金石。
有些未曾得到葉問宗師親傳刀法的徒弟,自立門戶之後會以自己對詠春拳的理解,創造一套八斬刀法出來教人,導致這套刀法現在百花齊放,不同的師父有不同的風格。
八斬刀分南方蝴蝶刀和詠春八斬刀,其二形態不同,蝴蝶刀的刀身較重,刀面寬闊,因為刀形不同,用法亦有不同。刀的形態和用法要相配合,而蝴蝶刀的主要動作全部都是劈、砍、更由於刀面寬闊,刀身較重,可以反手刀,刀身可完全遮擋前臂部分,可擋架對方的重兵器。大動作的砍劈更是蝴蝶刀所長。
而詠春八斬刀,刀身較輕,刀面較窄,僅在刀口對下數吋處開刃,尖而鋒利,注重的是速度和動作小,以手腕發力,以刺、標、啄、挑等用法為主,轉動快,動作幅度小,最有威力是反手刀,一挑即到,一碰就反,一接觸就要借力跟上。這些用法,全部都是靠手腕的轉動。 在擋架對方砍殺而來的武器時,八斬刀由於刀輕而窄,一把刀不夠力擋架,所以要用兩把刀一齊擋架。
南方蝴蝶雙刀
由於有這個特殊打法,故八斬刀在結構方面,和其它刀的外形也有所不同。八斬刀的刀柄微曲,刀柄部份稍為向下微彎,這是因為八斬刀刺中人體後可更深入,遷就手腕,使刀刃呈90度角直入人體。 另一個特別之處在於它的刀刃祇在刀的前方幾吋才開鋒,其它刀口地方是沒有刀刃的,原因就在刀身部分不作劈砍用途。
八斬刀為什麼這樣出名,成為詠春的鎮派名刀,自有它的道理。數十年前的佛山市,可以說是一個江湖人的世界,拳、刀、劍、棍大派用場,八斬刀的威力,在一個快字,由於動作小,速度快,使用時大派用場,使人擋無可擋,避無可避,所到之處,使人聞刀膽喪。 用句江湖一點的講法是:你要斬我個人,我祇是斬你的手,即使短到斬傷你的手指,你便不能拿起武器,你失去了戰鬥力,又怎樣去贏?這就是八斬刀的精神所在。
詠春派有句諺語:「刀無雙發,棍無兩響。」意思很簡單:刀和棍都是一招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非常兇狠。但原來的八斬刀,並不是詠春派的功夫,它來自紅船,收在詠春,至於實情如何,眾說紛紜不得而知了。
Forge Master 八斬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