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關注有趣又能聊\撩的 戲劇瘋子
橫掃託尼獎、葛萊美獎、普利茲戲劇獎、艾美獎等重量級獎項豆瓣網友呼喊:為什麼不能打6星系列!
今年全世界的音樂劇可以用慘澹來形容。去年,我們這兒終於引進了世界經典原版音樂劇《貓》CATS,被形容為昆明的音樂劇元年。轉眼來到2020,在疫情的影響下,別說音樂劇,連好看的話劇都沒有。《漢密爾頓》有很多不斷重複的唱段,其中有一句在各段落不斷出現,就是對漢密爾頓出身的強調(篇首音樂的第一句就是這個):
「一個私生子、孤兒、蕩婦和蘇格蘭人的兒子,降生於加勒比海上被遺忘的小島。身處骯髒貧苦,他如何成長為一位英雄、一名學者?」
How does a bastard, orphan, son of a whore and a Scotsman, dropped in the middle of a forgotten spot in the Caribbean. By providence impoverished, in squalor,grow up to be a hero and a scholar.
十歲,父親離家;十二歲,母親去世。借住在表哥家,不久後,表哥也自殺(這是什麼人間慘劇……)漢密爾頓讀遍了書架上每一篇文章,為他的未來打算。有一句臺詞寫的非常好,我特別喜歡,他說:「漢密爾頓的未來正一滴一滴滴進下水道。」
十三歲,商行打工;十四歲,負責商行貿易;十七歲,踏上美利堅的土地,從此開啟建功立業的傳奇人生。
他在紐約國王學院學習,認識了約翰·勞倫斯等好友。在獨立戰爭中,他成為喬治·華盛頓的副手,在約克頓戰役中立下戰功。他建立起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並創建了美聯儲的前身——合眾國第一銀行。作為聯邦黨人的首領,他為美國的兩黨制奠定了基礎。
他支持政敵傑斐遜選舉,導致和Aaron·Burr結仇。在和Aaron·Burr決鬥的時候,他把槍指向天空,死在了對方的槍下。他死的時候,只有49歲。諷刺的是,他唯一的兒子,也死於決鬥。他和他的父親一樣,在最後的關鍵時刻,把槍口指向天空。
Aaron·Burr不止一次唱到:
「我本該知道世界之大,容得下漢密爾頓和我。」I should have known the world was big enough for Hamilton and me."
這句臺詞也體現了LMM的創作理念和主觀意識。一方面他痛惜這樣一位建國功臣死於這麼可笑的意外,所以在開場歌裡,Burr的唱詞是「我就是開搶打死了他的傻瓜」「I'm the damn fool that shot him」。
另一個更重要的層面是,LMM想要傳達兼容並包的思想。不要因為別人和你不一樣就要了對方的命。這個世界應該是包容的,開放的。所以這部音樂劇他啟用了很多少數族裔的演員。比如華盛頓和Burr現實中都是白人,但劇裡都由黑人演員扮演。漢密爾頓的妻子Eliza由亞裔演員飾演,LMM自己出演漢密爾頓,而他是波多黎各的後代,拉丁裔人。
多種族一塊兒上演的這部音樂劇,以一種更當代的方式,講述了這樣一位移民英雄的故事,是一種相當對味兒的設置,也更貼合當下美國的社會實際,更具有社會現實意義。
我有好幾個非常喜歡的片段,因篇幅有限,我只列舉其中三個。
第一個是漢密爾頓晝夜不停寫文章的片段。《聯邦黨人文集》計劃寫25篇,由3個人均分這項工作。結果最後他們在六個月內寫了85篇文章。約翰·傑伊寫完五篇後病倒了,詹姆斯·麥迪遜寫了29篇,而漢密爾頓寫了另外的51篇!
Why do you write like you're running out of time?這段由Burr側面講述的方式,突出了漢密爾頓的迫切。他盡全力與時間賽跑,以留下更多的東西。
第二個是英國國王喬治三世三次出場的片段,我可太喜歡這個大反派了!美國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為了擺脫被殖民的命運,他們拼命爭取獨立,而最不希望他們成功的就是最大的得利者英國國王喬治三世。
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喬治三世一登場就迎來滿堂彩,他那幾步風騷的走位,一出來就把角色身上的傲嬌和一點兒小賤表現的活靈活現。而且作為一個反派,他居然如此可愛。他的歌曲風格和整部音樂劇都截然不同,尤其是那幾句Da Da Dalala Da 出來的時候就像《歌舞青春》裡的High school musical一樣甜。他以對戀人的口吻對殖民地的人們說最惡毒的狠話,讓人討厭不起來。最後一個是漢密爾頓的妻子Eliza在失去了兒子和丈夫之後的唱段,也是全劇最感人的段落。雖然Eliza和漢密爾頓的婚姻遭遇過巨大的危機。(漢密爾頓婚內出軌有夫之婦,在政治鬥爭中,他為了留下政治遺產,主動爆出醜聞,於是永遠與總統之位失之交臂)Eliza曾把他寫下的信都付之一炬,連同他們的愛情一起。
但在漢密爾頓死後,她卻成為了訴說歷史的那個人。她採訪了每一個在漢密爾頓身邊戰鬥過的士兵,她試圖讀懂漢密爾頓寫下的成千上萬頁的文字,她在首都為華盛頓紀念碑籌款,她大聲疾呼反對奴隸制。當她唱到她在紐約市建立了第一家私人孤兒院,幫忙撫養了幾百個孤兒,她每一次都在他們的眼睛裡看到了漢密爾頓的時候,我差點兒爆哭出聲。
Eliza比漢密爾頓多活了50年,她不斷地向遠在世界另一邊的漢密爾頓詢問,她做的是不是足夠好?如果漢密爾頓有更多的時間,他一定會做的比她更好。她終於明白他為什麼會這麼迫切,他真的有太多事情想要去做。
* 有資源
還能在哪些地方找我:
豆瓣ID:140072058
微博:戲劇瘋子Psy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