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貞觀之治」,下起「開元盛世」。女皇武則天從十四歲那一年起就開始了她在大明宮跌宕起伏的傳奇一生。武則天自幼因被家族生計所迫,經母親同意之後,自願進入皇宮當武才人,成了唐太宗李世民身邊等級最低的宮妃。而後在一路過關斬將,收穫李治真心,成為一代皇后。李治去世之後,武則天又執掌朝政大權,廢掉新帝,自己坐上皇帝的位置。武則天的一生是曲折的,但也是輝煌騰達的。可她還有一位更為傳奇的母親,她的傳奇就體現在她特殊的身份上。
一代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在位期間,效仿李世民寬仁的政治手段,免除部分徭役,減免農業稅收,減輕農民的生活負擔。同時又重視科舉制度,善用人才,能聽進去忠言。武則天將李世民的明君做派學習得很到位。對於不滿她執政掌權的官員,武則天並沒有多加責怪,反而覺得對方是個敢作敢為的難得之人。武則天對於有才華的人也十分賞識,恨不得將天下才子皆收歸己用。
所以,即便是她篡位改國號為周,可是當時的官員基本上都對她臣服,天下的百姓也認同了她這一位皇帝。當時的女子地位,也因武則天而獲得了提升。
武則天八十二歲的時候,在上陽宮去世。她去世之後退居皇后之位,和先皇李治合葬在乾陵。武則天一生創下的豐功偉績甚多,但卻也是謀朝篡位,功過皆有。所以後人猜測她在乾陵安放一個碩大的無字碑是想把自己的一生都留給後人去評說。
武則天的一生確實是很傳奇,封建統治歷史上也就出了她這麼一個女皇帝。而後雖然有「傀儡皇帝」,那也只是以太后之名垂簾聽政,並無實質性的改朝換代。
武則天出身不怎麼好,她的父親武士彠並不是什麼皇宮貴族,也不是什麼地主階層,而是一名新朝的商人。簡單地說,就是隋唐換代之際的一名暴發戶。因為跟著李淵一起打天下,所以才和貴族攀上了關係。也就是因為這樣,這武士彠才有機會認識武則天的母親,並和她結為夫妻。
武士彠的妻子楊氏
武則天的母親姓楊。這「楊」姓是當時有名的「弘農楊氏」。怎麼說呢?隋朝的皇帝姓楊,咱們這位武則天的母親也姓楊。這弘農楊氏就是隋朝時期的皇親貴族,她的父親楊達是楊雄的弟弟。若按照關係來排的話,武則天的母親還要叫楊堅一聲叔叔,可見武則天的母親的出身是非常高的。當時各家子弟都以娶「弘農楊氏」為榮。
那麼這樣一位身份尊貴的貴族之女又是怎麼和一介商人武士彠扯上關係的呢?
遠親叔叔李淵為弘農楊氏做媒
武士彠和李淵的關係比較好,二人一來二往的就成為了摯友。後來,武士彠參與了李淵的謀反,為李淵打敗隋朝,開創新朝做出了不少的貢獻。
李淵雖然不姓楊,但是他也和楊氏有著一些關係,不過這層關係並不怎麼親近,要加上「遠房」兩個字。李淵就是武則天母親的遠房叔叔。
武則天的母親是一位大齡剩女,據說當時她和武士彠結婚的時候已經四十幾歲了。這樣的年齡放在現在也是十分高了,更別說十幾歲就能成家立業的古代了。為了讓楊氏能夠有一個較好的歸宿,也好讓她在將來能夠有個依靠,所以李淵就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武士彠。
李淵打算親自為他們兩個人做媒。於是就頒發了一道聖旨,讓他們二人就此成婚了。
李淵和武士彠的想法
首先從李淵這一層面來看。一來是急於將大齡的侄女給嫁出去,二來是因為這武士彠對自己有恩。武士彠雖然出身卑賤,兄弟幾個都是農民,除了自己做點生意有些錢財,可地位並不為人所看重。武士彠是一個極其有野心的人,他想要幹一番大事業。所以,當他加入李淵的隊伍之後,就對他盡心盡力,能幫的就幫,能做的就做。也正是因為武士彠的這樣一種做派,李淵也對他大為看中。
從武士彠這一方面來看。武士彠一直想要改變自己的身份地位,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攀附上皇親國戚。武士彠原先有一位原配的妻子,可是這位妻子中途去世了,雖然妻子去世的消息令武士彠很是傷心,但同時也是給了武士彠一個重新振作的機會——武士彠想要提高家族地位,太想要迎娶一位身份尊貴的妻子。
所以,這兩個人的心思正好就對上了。李淵就把大齡剩女弘農楊氏許配給了武士彠。
可終歸是沒落朝代的貴族,弘農楊氏在武士彠去世之後,就遭到了家人的排擠。所以她和女兒武則天隻身來到了長安。也正因為如此,才開始了武則天進宮「打鬥」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