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碗臺灣拉麵,成了風靡日本的當地料理

2021-02-17 HitoriTrip


臺灣拉麵「味仙」

在崇尚烏冬的名古屋,味仙算是很寶貴的存在。就像味噌拉麵的印象是札幌,豬骨拉麵是博多一樣,臺灣拉麵已經成為古屋拉麵的代表,最近開始進軍到東京。

晚上7點,名站附近的味仙人滿為患,好不容易才找到個地方坐下。大部分桌前都坐滿了幾人一組的上班族,也有人面前放了一盤青菜,一盤餃子,正在獨自喝啤酒。

「炒青菜和淺蜊湯是必點的,您要下單麼,現在就可以做。」

穿著黃色工作服的店員迅速報出幾個菜名,我看著他,手裡拿著飲料單。來店坐下後先點飲品是慣例,即使你再著急翻臺,也得先給客人喝點東西。

「等我點完飲料再說吧。」

店員露出了一絲不滿的表情。

在日本,除了東京,大部分地方服務還是很不拘小節的。

「大蝦配美乃滋、麻婆豆腐、淺蜊湯、炒青菜。」

「現在是牡蠣的季節吧,再來個味噌煮牡蠣。」

「拉麵要麼?」

「要啊,很辣麼。」

「可以點不太辣的american。」

最後分別點了普通版臺灣拉麵和少放辣椒的american。之前看日本人寫到,這裡的拉麵是「激辛」級別,就是說非常辣,不過日本人眼裡的非常辣是打折扣的,大概也就和三裡屯那些重慶火鍋的「微微辣」差不多。

飲料還沒上全,炒青菜就端上來了。


不一會桌子上就放滿了4菜。

每一道菜味道都不壞,都帶點日式中國料理的甜味。

「等等,這是什麼,沒點啊。」

「糖醋豬肉,這是招牌菜,很好吃的。」

「可是我沒點啊。」

「……」

「算了,放這吧。」


這一道就是糖醋裡脊,日本人擅長炸和甜味,老鋪做的糖醋裡脊,我相信絕對不會難吃,果不其然。

菜吃得差不多時,拉麵來了。


味仙的「臺灣拉麵」,是名古屋拉麵的重要代表。

味仙創業於1960年,當時的店主把臺灣的擔仔麵稍作加工,推出了改良版激辛拉麵。

湯是雞骨熬製,面上放上肉碎和韭菜,突出辣味,很快就俘獲了名古屋人的胃,其他餐廳也開始如法炮製。直到今日,超過50%的名古屋拉麵店都有「臺灣拉麵」。一些全國連鎖的拉麵名店,也會在名古屋的分店加上「臺灣拉麵」。

名古屋人喜歡濃味,日常餐桌上常有味噌煮烏冬,同樣屬於濃味系的「臺灣拉麵」,幫助味仙一炮而紅,現在味仙在名古屋已經有11家分店。

喝了一口湯,湯頭並不複雜,雞湯加醬油和辣油的調味,肉碎預先和辣味調料一起炒過,很像國內的做法。面並不筋鬥,類似於掛麵,哧溜哧溜直接吸下去,喉嚨裡被撩出了幾顆火星。

對於我這種喜辣但不太能吃辣,重慶火鍋吃微辣都難受的人來說,一碗「激辛」味仙拉麵下肚,不過是出點汗的程度。看到一些日本人對這裡的「辣」膽戰心驚,只能再次感嘆,中日在吃辣這件事上,底線實在是頗有差別。


有趣的是,雖然都叫做味仙,名古屋各店的臺灣拉麵,做法卻稍有區別。金池本店、燒山店用、中部空港店用的是相對清澈的雞湯;而矢場店,下坪店則加入大量肉碎,湯頭相對渾濁。

如果有機會去名古屋,想念家鄉味的時候,不妨試試中部風味的臺灣料理吧。

-fin-

店名:臺灣料理 味仙

分類:中華料理

地址:名古屋市千種區今池1-12-10

時間:17:00~26:00

定休:午休、元旦除外

預算:2000日元

預訂:不需要

菜單:拉麵、美乃滋配大蝦、淺蜊湯、糖醋豬肉

總評:★★


相關焦點

  • 一碗「南京面」,如何成為了風靡全球的日本拉麵?走近關於拉麵,你可能不知道的100件事
    拉麵在當時的菜單裡還叫作「南京面」。後來拉麵風靡一時之後,1910 年就被拉麵評論家大崎裕史命名為「拉麵元年」。受「來來軒」的影響,平民化的中華料理店在日本各地相繼出現,拉麵、餃子和燒麥被並稱為中華料理的三大主菜。此外,拉麵也走出了中華街,進入了拉麵專賣店、中華料理店、流動路邊攤,開始了拉麵「百家爭鳴」的年代。
  • 料理:稱霸日本九州的冠軍拉麵
    ,許多去日本旅遊或者去吃日本料理的朋友都會把目光瞄準日本拉麵。日本拉麵,精髓在湯底,功夫在面身,味道在配菜,吸引在賣相。很多人以為,日本拉麵就是一種拉麵,在日本各地吃都差不多。可是,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我可算是吃日本拉麵比較多的一位,從北海道的拉麵橫丁,到東京的關東風味,到名古屋的中部口感,到京都、大阪的關西味道,這些地方的拉麵我都吃過。可以說,這些地方的日本拉麵都有著明顯的地域特色,日本拉麵不只是一種拉麵那麼簡單!
  • 村上春樹都怕的日本料理,到底有多抓馬?
    日本料理通常給人的印象就是清淡你能看到這裡的關東煮煮得黑而油亮,這裡的臺灣拉麵裡真的很敢放辣椒,而這裡的義大利麵,你能吃出中華炒麵的味道來,醬汁還是勾了芡的。豆味噌通常熟成時間較長,味道和香氣也更為濃厚,帶有微微的澀味和苦味。傳統的名古屋料理,即以這種豆味噌為基礎,這也奠定了名古屋料理的味道較其他地區更重的特點。
  • 輕鬆分辨日本當地十大「拉麵」的派別!
    輕鬆分辨日本當地十大拉麵的派別!天氣熱的沒邊了,讓人總想吃火鍋或是來碗熱騰騰的湯麵,而日本拉麵就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你知道你吃的拉麵種類和來源來自哪裡嘛?日本拉麵背後的派系還真多,從麵條的熟度到湯頭的濃淡,日本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特色拉麵。絲滑有嚼勁的麵條遇到熱騰騰的湯頭,奇蹟便出現了。
  • 原來日本拉麵還有這樣一段歷史!
    大家來到日本之後,一定會品嘗日本當地的美食。那大家都喜歡吃什麼呢?是壽司嗎?是天婦羅嗎?是會席料理嗎?還是,一碗筋道彈牙、濃厚鮮美的拉麵呢?很多人知道日本的拉麵都是通過日本的動漫,很多動漫作品中的主角都喜歡吃拉麵,並且能連著吃好幾碗(比如愛吃拉麵的小泉同學),有不少小夥伴就從這個時候開始對拉麵充滿了嚮往。濃濃的湯頭,怎麼看都讓人很有食慾。
  • 走近這些從日本當地紅遍全球的特色料理
    除了材料以外,懷石料理追求由食器、座席、庭園、掛軸畫、花瓶所塑造的空間美,加之熟練的技術,才創造了日本人所說的「日本料理的神髓——茶懷石料理。」 吸收茶道文化典雅的「茶懷石」料理,體現了日本食文化的美。日本首都東京舊稱江戶,曾稱霸基本美食界的歷史至少一個世紀,如今,東京還是全球米其林星級餐廳最多的城市。江戶時代時,壽司職人華屋輿兵衛在文政年間(19世紀初)創造的。
  • 日本拉麵哪家強?
    【編者按】四月櫻花季,行走日本賞花的同時,想必也是一場饕餮之旅。拉麵,日式料理中最家常、最落胃的傳奇,不過是湯、醬、面和配料的組合,卻被各地民間演繹出了大異其趣的精彩。當年在「味之三平」拉麵店有位客人,要求主廚直接把麵條倒在豬肉味噌湯裡,新的經典因而誕生。札幌拉麵自此演變成味道濃鬱、油脂厚重的湯麵,上面點綴著豬肉末、生薑、大蒜(傳統上需以油鍋加上味噌湯底、高湯、蔬菜煮成一鍋,然後再舀到碗裡)。到了20世紀60年代,札幌味噌拉麵成為全國第一個風行的地區拉麵,札幌也成為拉麵聖地,到處都有集合十幾家拉麵店的「拉麵巷」。
  • 一碗脫胎換骨的拉麵:日本深遠的拉麵文化
    任何一位當地人都能帶你去他中意的幾家私房好店,但若想觸及箇中奧妙,就需明察秋毫的博主指引。這也是為什麼我要請上村先生來當我的拉麵導師,為我詮釋湯頭隱含的真理,來一場城市之於拉麵,以及拉麵之於城市的心靈之旅。 最廣義地說,一碗拉麵內含四大元素:醬汁(たれ,湯頭的調味基底)、湯頭、麵條,以及配料(當然,如果是像上村先生這類的拉麵狂熱者,還能從中再細分出好幾十項)。
  • 作為一個拉麵控,我在一晚上吃了三碗拉麵
    沒事我們慢慢來,先看個一頓吃兩碗拉麵的版本。前段時間假期去日本,避開人流洶湧的關東關西去了九州。對於一個不太挑食的日料愛好者來說,既然到了九州,必定會經過福岡,而福岡的豚骨拉麵店自然是必訪之地。2014年7月出版的第五本日本米其林紅色指南——《福岡 佐賀》上有四家車胎人推薦的拉麵店,我第一天到福岡,便選了家在福岡市中心的先去試試。
  • 真「電競拉麵」!日本地區發布媲美黑暗料理的彩虹拉麵
    各種類型特色美食之中,色彩既不討人喜歡界面也一直摻雜的日本拉麵基礎就和社交網絡絕緣層了。但是近期日本地區的連鎖加盟拉麵店「札幌ラーメンどさん子」卻發布了一款非常「亮眼」的「ハッピーレインボーラーメン(快樂彩虹拉麵)」,這款拉麵會在你熟悉的拉麵調料上倒進溶化的7色芝士醬,這款拉麵一旦發布就馬上引起了話題討論。
  • 日本一餐廳推出昆蟲限量版拉麵 4個小時100碗被一搶而空!
    恰好今夜花好月圓,恰好日本東京的「拉麵凪」(Ramen Nagi)星期天舉辦了一場限定一日的昆蟲拉麵品嘗活動,恰好我今日想起了那位童鞋的留言。所以恰好就誕生了今天的這篇文章——「暗黑料理」界的新寵:炸昆蟲拉麵!姑娘吃得好開心隆重介紹下這家店的昆蟲沾面,與一般拉麵不同,沾面是將面和湯頭分開,要吃時才將面放入湯中沾著吃。
  • 深夜放毒|日本拉麵哪家強?
    一般而言,拉麵湯頭是用豬、雞、海鮮和蔬菜混合熬煮而成,每家店各有特色。雖然材料種類大多是豬和家禽,有些還會加入複雜的材料,有些做法更是從未公布的秘密。客人多半將拉麵分為醬油、味噌、鹽味和豚骨拉麵幾種。很多店家只對一種特別在行,在菜單裡只簡單寫著「拉麵」一項。這份指南詳細介紹日本各地區拉麵著名的基本特色。拉麵在日本可說遍及全國,是日常享用的食物,對於無數的拉麵品種,本文的介紹不過是九牛一毛。
  • 拉麵在日本是平價食物,在臺灣卻為何特別貴?網友揭開暗黑真相
    日本料理一直以來就深受臺灣民眾喜愛,不管是拉麵、生魚片、丼飯等等,各種料理都是不少民眾心裡的第一首選,臺灣的日式料理店也相當多。 不過,就有網友好奇,為什麼臺灣的拉麵價格都偏貴? 貼文一出,也引起熱議。
  • 日本拉麵,一部近代食文化史 | 和食的饗宴
    到過日本的中國人,無論是短期出訪還是長期居住,大概沒有未嘗過拉麵的。尤其是對初到日本的中國人而言,冷冷的壽司遠不如熱騰騰的拉麵來得親切,在滋味上幾乎毫無阻隔感。確實如此。在一般日本人的眼中,拉麵是被列入中華料理一類的。前面已談及,中國料理在近代日本的登場才不過百來年的歷史,拉麵的出現,就更晚些。
  • 一天賣出1000碗的忍者拉麵來潮州了!
    它是廣州的必打卡網紅日本拉麵店!它是一家只有二十幾個座位的小店!只靠4款拉麵紅遍整票圈!每5小時就賣出100碗!最高日銷1000碗!不得不先提一下這鍋湯很多人來這吃拉麵連湯都喝得一滴不剩!忍者拉麵的湯純豬骨熬製18小時,難怪如此濃鬱!喝得出來每一口都是真材實料!
  • 去日本看櫻花,別忘了另一件重要的小事丨良心推薦20碗最好吃的拉麵
    最新一期《Lucky Peach》(福桃,美國美食雜誌)介紹了日本各地拉麵的基本特色,頗有意思。下面這張日本拉麵地圖,更可以為你「去日本看櫻花吃拉麵」的行程提供不少有效的參考意見。札幌拉麵自此演變成味道濃鬱、油脂厚重的湯麵,上面點綴著豬肉末、生薑、大蒜(傳統上需以油鍋加上味噌湯底、高湯、蔬菜煮成一鍋,然後再舀到碗裡)。到了20 世紀60 年代,札幌味噌拉麵成為全國第一個風行的地區拉麵,札幌也成為拉麵聖地,到處都有集合十幾家拉麵店的「拉麵巷」。3.
  • 9.9元/碗!廈門最強【拉麵測評】!地獄拉麵+黑暗拉麵+...第一口就吃哭了!
    湯底是日本拉麵的靈魂,店內選用日本進口的烤飛魚與新鮮豚骨熬製湯底,再加入六種魚介,使其鮮味完全的融入於湯汁中,甜美鮮香。特選不規則形狀的捲曲面,能夠將湯汁最大限度的吸收進拉麵裡,據日本資料統計,一碗拉麵的最佳食用時間是8分鐘噢。
  • 藏在銀川深巷,這碗拉麵才是臺柱子!
    新店 • 料理 • 巷子銀川餐廳推薦 ┃ 一個有用的美食指南平臺小宇/主編/攝影經常追日劇的朋友,一定和我一樣,對日式拉麵有一種特殊的情結。進門後僅有的幾個餐位就會告訴你:小店不大!朋友主要負責私房菜,而一樓的日料部分則成了自己的小天地!
  • 在武漢吃這20碗讓你自由的拉麵
    在這個沒有安全感的季節只有暖食才能治癒,你看這一碗熱湯拉麵,多誘人!瞧著這碗濃湯裡泛著油光的順滑麵條,配上醃製的叉燒和脆爽的海苔,可行?"我看行。"01武信面家江漢四路30號 RMB:45/碗這是一家有溫度的小店,店面小巧但是人氣爆棚。這家的招牌是:武信豚骨拉麵和地獄拉麵。它家的麵條是細細的,拉麵湯底清淡爽口,裹著流心蛋黃的溫泉蛋入口即化。
  • 日本料理-世界上最好吃的拉麵,真的有那麼好吃嗎?
    日本料理-世界上最好吃的拉麵,真的有那麼好吃嗎?今天咱們來說下日本的一種美食,那就是拉麵,拉麵估計大家都不陌生吧。小編知道拉麵這個詞還是小時候從日本動漫看到的,當時看的時候,就感覺拉麵應該很好吃。追溯拉麵在日本的歷史,時光要倒流至百餘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