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都怕的日本料理,到底有多抓馬?

2021-02-07 食帖

名古屋實為可畏,覺得一不小心喜歡上咖啡小豆湯的自己,也很可怕。——村上春樹


一說起日本料理,總覺得很清淡。


刺身就不說了,連油炸物也做得清心寡欲。


而這種印象,直到遇到名古屋料理才有所改觀。


日本料理通常給人的印象就是清淡


你能看到這裡的關東煮煮得黑而油亮,這裡的臺灣拉麵裡真的很敢放辣椒,而這裡的義大利麵,你能吃出中華炒麵的味道來,醬汁還是勾了芡的。


不過僅僅是口味重,還不足以構成什麼威脅,名古屋人的腦洞用在料理上,也是天馬行空。

天婦羅飯糰,翹起的蝦尾莫名透著幾分滑稽


鰻魚飯能折騰出三種吃法,飯糰裡包天婦羅,咖喱用來配烏龍麵,還有讓村上春樹也感到害怕的咖啡小豆湯,當然,是好吃得可怕


或許日本人也覺得名古屋料理獨特,還給了它一個專有名詞「名古屋めし」,吃了那麼多日料,不嘗嘗這股「清流」實在可惜。


食帖君翻了翻名古屋料理的身世,順便推薦了幾家不錯的老店,下次去日本,不妨去名古屋逛逛。



名古屋料理,緣何而來


一些典型的名古屋料理


名古屋料理,也就是「名古屋めし」,「めし」即為飯的統稱。


這種說法僅名古屋獨有,而「名古屋めし」這個詞,卻不僅僅包含名古屋市這一個地區的料理。


而是涵蓋了愛知縣,甚至整個東海地區(位於本州島中部面向太平洋一側,包含愛知、岐阜、三重、靜岡四縣)。


日本全國味噌分布

圖中深棕色部分即為東海地區


東海地區也被稱為豆味噌文化圈,日本味噌按照原材料來分一般有米味噌、麥味噌和豆味噌三種,而全國豆味噌的生產與消費主要就在這裡,尤其是愛知縣,其生產量甚至佔到了全國的 76%。


豆味噌通常熟成時間較長,味道和香氣也更為濃厚,帶有微微的澀味和苦味。


傳統的名古屋料理,即以這種豆味噌為基礎,這也奠定了名古屋料理的味道較其他地區更重的特點。


從左至右為米味噌、豆味噌和麥味噌


比如炸豬排,在名古屋料理裡,搭配的就是以豆味噌、鰹魚出汁和砂糖等調製而成的濃厚醬汁。


味噌豬排


關東煮,也同樣能顛覆你的想像,它們擁有黑棕色的外衣,看起來尤為誘人,但一眼看過去還真不知道原來竟是關東煮。


味噌關東煮


普通關東煮


除此之外,愛知縣自古盛行養雞養鰻,雞肉料理和鰻魚料理也成為了當地的一個特色。


如採用名古屋交趾雞的雞肉鍋以及當地居酒屋的定番料理——炸翅尖


名古屋交趾雞為日本土雞與中國九斤黃雞的雜交品種,肉質緊且味道濃鬱,甚至可作為刺身直接生食。


名古屋雞肉鍋


名古屋的炸翅尖,會塗上甜鹹口味的醬汁


而當地的鰻魚飯,也與東京有所不同。


鰻魚通常會被切分成小份放在米飯上,吃的時候將其盛入另一個碗中。


第一碗直接品嘗其原味,第二碗則加入山葵、海苔和蔥等一同食用,通常在套餐中還會配上出汁或茶,第三碗則將其做成茶泡飯,又是另一種風味。


名古屋鰻魚飯有三種吃法


而在有「咖啡店王國」之稱的名古屋,被稱作「モーニング」(英文 morning 的音譯)的咖啡套餐也是一大特色。


只需要付一杯咖啡的錢,就可以享用到附帶雞蛋、吐司和小菜的套餐,是名古屋人最常見的早餐方式。


在 1955 年至 1975 年的日本咖啡店熱潮中,由於名古屋地價相對較低,街上湧現出了大量的咖啡店,為了爭奪顧客,便逐漸發展出了這樣的套餐服務,並成為了名古屋咖啡店的傳統。


名古屋的咖啡套餐


名古屋有兩高,紅豆餡的消費量高(全國第一),咖啡店的利用頻率高,結合這二者,也就誕生了小倉吐司咖啡小豆湯這兩種特色美食。


小倉吐司可以說是「和洋折衷」的典型,黃油的微鹹搭配紅豆餡的甜,配上表皮烤得脆脆的吐司,可以做成三明治的造型,也可以只在吐司上塗上紅豆餡,有很多不同的吃法。


三明治式小倉吐司


配上酸奶的小倉吐司


而咖啡小豆湯,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美味得讓村上春樹也感到害怕的美食,原本發源於京都,卻在名古屋最為流行。


在用糯米做成的白玉糰子和紅豆餡中,澆入剛衝好的咖啡,咖啡的苦剛好中和了紅豆的甜。


咖啡小豆湯


除此之外,名古屋料理裡還有兩個大類,義大利風面料理和臺灣風面料理。


義大利麵雖然自明治時代就進入日本,也早已成為了日本的人氣洋食,名古屋的義大利麵卻尤為獨特。


煮好後的義大利麵會以類似中式炒麵的方法,用豬油或植物油進行炒制,並澆上經過勾芡的醬汁,醬汁中還會加入胡椒,帶有明顯的辣味。


名古屋人口味重的特點,在這裡也得到了體現。


名古屋的義大利麵


而名古屋地區臺灣料理的流行,則可追溯至 20 世紀 70 年代的一家臺灣料理店「味仙」。


出生於臺灣的店主將臺灣擔仔麵引入名古屋,當時正值日本人的吃辣熱潮(激辛ブーム),店主便在原來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的辣椒,很快受到了當地人的歡迎。


此後整個愛知縣的中華料理店、拉麵店都開始賣起了這種面,它也逐漸成為了名古屋的特色美食。


比臺灣當地還要辣的名古屋臺灣拉麵


當然,名古屋的美食還遠不止這些,濃鬱的豆味噌,奠定了其厚味的基礎,以此衍生出的,除了味噌關東煮,還有土手鍋、土手燒、土手煮等。


所謂土手,原本是堤壩的意思,將味噌像堤壩一樣築在鍋邊,想要味道更濃,就扒一些到鍋裡,倒是隨性。


土手牡蠣鍋


此外還有咖喱烏龍麵,結合當地的特點,湯底採用了雞骨湯,鮮香而濃鬱。


咖喱烏龍麵


名古屋的料理,乍一看不過是些平民小食,沒有京料理的精緻,也沒有一枚壽司裡的小心翼翼,卻讓人看到了日本料理的另外一面。


只要有味噌,日子就能安穩過下去(味噌さえあれば、日々は穏やか),料理中,不過是名古屋人一顆知足常樂的心。



名古屋老鋪五選


01

熱田蓬萊軒 本店

「あつた蓬萊軒 本店」


熱田蓬萊軒本店入口處


創立於 1873 年的老店,位於熱田神宮附近,名古屋式鰻魚飯(ひつまぶし)最早即誕生於此。


鰻魚採用備長炭烤制,醬汁則是傳承了百餘年的老味道。


鰻魚飯套餐


地址: 愛知縣名古屋市熱田區神戶町503

營業時間: 11:30~14:00   16:30~20:30

定休: 每周三以及每月的第二個和第四個周四

電話: 052-671-8686

人均: 3000~3999日元(174~232元)


02

味仙 今池本店

「味仙 今池本店」


味仙今池本店,一股撲面而來的中國風


為名古屋臺灣拉麵的發祥之地。雖然常有四川人嫌棄日本的四川料理不夠辣,可名古屋的臺灣拉麵卻比臺灣當地辣了很多。


店裡除了有臺灣拉麵,也提供其他臺灣料理,目前在名古屋共有 9 家店鋪。


看上去就很辣的名古屋臺灣拉麵


地址: 愛知縣名古屋市中村區名站1-1-4

營業時間: 11:00~23:00

定休: 無

電話: 052-581-0330

人均: 1000~1999日元(58~116元)


03

島正

「島正」


島正是一家居酒屋式店鋪


創業於1949年,因已故日本演員島田正吾常來造訪而改名為島正,以土手燒和味噌關東煮而知名,是很多名古屋人心中的故鄉之地。


店裡的味噌關東煮採用的是正統的赤味噌,雖帶有濃鬱的味噌風味,吃起來卻意外得清爽。


店裡的味噌關東煮


地址: 愛知縣名古屋市中區榮2-1-19

營業時間: 17:00~22:00

定休: 周末及節假日

電話: 052-231-5977

人均: 2000~2999日元(116~174元)


04

Konparu 大須本店

「コンパル 大須本店」


Konparu 大須本店


創業於 1947 年,咖啡套餐只要 530 日元( 30 元)。店裡的招牌是炸蝦三明治,雖然只賣 930 日元( 54 元),卻滿滿地夾了三隻剛剛炸好的炸蝦。


目前在名古屋市內有 9 家店鋪,可以說是名古屋代表性的咖啡店之一


店裡的炸蝦三明治


地址: 愛知縣名古屋市中區大須 3-20-19

營業時間: 8:00~21:00

定休: 無

電話: 052-241-3883

人均: 1000 日元( 58 元)


05

本店 鯱乃家「本店 鯱乃家」


本店 鯱乃家


為日本的咖喱烏龍麵連鎖店「若鯱家」的元祖店,創業於 1976 年,是名古屋咖喱烏龍麵文化的源頭所在,也是全國的咖喱烏龍麵愛好者的朝聖之地


麵條滑爽,而咖喱的濃厚程度可以用強烈來形容。


湯中的食材其實非常簡單,卻滋味濃厚


地址: 愛知縣名古屋市北區田幡2-14-1

營業時間: 11:00~14:00   17:30~21:00(周一到周六)

11:00~14:00   18:00~21:00(周日及節假日)

定休: 每周四、每月的第 3 個星期一

電話: 052-915-8156

人均: 999 日元( 58 元)


看完就不怕了,吃完更不怕


edit. 葉濤 | photo. Yahoo! JAPAN

商務合作|職位應募:witheating@foxmail.com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食帖君 



還沒看夠?

食帖君的新書

《多謝款待!日本料理完全保存本》

還有更豐富的日料指南


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

就能快速入手這本書!


 👇點擊[閱讀原文]

入手《多謝款待!日本料理完全保存本》

相關焦點

  • 性,導師,村上春樹
    另外,還有很多村上粉絲質疑,如果現在才將村上春樹小說中的「性描寫」拿來做為「不雅」的藉口,到底是法制進步可還是我們身屬這個時代的性觀念倒退?畢竟,村上春樹從1979年出道開始就是一位「老司機」,從《且聽風吟》開始,除了部分隨筆和一些精煉的短篇小說以外,他的中長篇小說裡面不乏大量的性描寫細節。
  • 日本最厲害的生活方式KOL,當然是村上春樹
    有一次他要陪伴視覺障礙的夥伴跑10公裡,中途需要用繩子把兩個人的手綁在一起。夥伴看不見,全靠這根繩子引導。村上需要根據對方的情況控制速度、並正確指引道路。雖然跑步地點在美國陸軍的機場,地面卻非常粗糙,連村上都必須謹慎挑選落腳地。因為盲人很難進行跑步訓練,大多數時間村上都是一個人跑步。
  • 以食之名,品味村上春樹的世界
    《村上春樹•美食》立體書封    喜歡村上春樹的讀者們想必都知道,不管是在小說中,還是在一些隨筆和遊記中,有幾種元素總是在被他反覆提及。比如貓,比如音樂,再比如美食。    村上春樹在成為小說家以前,曾和妻子一起開過一家名為「彼得貓」的爵士吃茶店,裡面會播放爵士樂,供應咖啡、酒水以及一些小菜。不知是不是因為這樣的經歷,使得他在日後的寫作中,頻繁提及食物,還經常會出現烹飪相關的場景。    韓國知名料理師兼美食專欄作家車侑陳是村上十幾年的書迷了,村上的作品,她不知反反覆覆讀過多少遍。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重讀,她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悟和發現。
  • 村上春樹當DJ去了
    8月5日晚上7點,69歲的村上春樹去日本知名電臺TOKYO FM當DJ了。節目名字就叫《村上RADIO~RUN &SONGS》,在節目中,村上DJ跟聽眾分享了他對跑步和音樂的愛。村上DJ的開場白非常樸素:「晚上好,我是村上春樹。因為這次是第一次出演廣播,所以我想第一次聽到我的聲音的人一定會有很多。
  • 村上春樹跑步前都做了什麼?
    東京給了村上無限靈感,可以說,村上不去東京,都不會當小說家。但這位愛跑步的中年老頭說,哪有那麼浪漫。我不過是很長一段時間對讀書、對工作都毫無興趣,質疑生活的意義,整天無所事事在東京亂竄而已。村上春樹 Murakami Haruki作家—1、藝術:日本插畫家安西水丸2、音樂:比爾·伊文思
  • 村上春樹,70歲生日快樂!
    這個諾貝爾文學獎多年的陪跑者,中國讀者最熟悉的日本作家之一,出生的這一天沒什麼不同。如果有人記錄,大抵為這麼一句:日本京都伏見區的國語教師村上一家今日喜得長子,取名村上春樹,多年後還取了英文名字 Murakami Haruki。當時沒人想到1月12日這普普通通的一天,在若干年後會因為村上春樹而被日本國民記住,排進了當日新聞廣播的社會日程當中。
  • 村上春樹: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
    有事沒事,他會去酒館小酌幾杯,有時一個人,有時和永澤,有時和綠子,有時和邂逅的陌生人。喝酒,其實和誰一起不重要,重要的是喝什麼酒。從這個愛好上講,渡邊是村上的一部分。現實中的村上春樹對威士忌其實更瘋狂。
  • 在石頭與雞蛋之間,我永遠選擇站在村上春樹這邊
    她不但有村上春樹的所有作品,而且每種都不止一本,有各種版本。他懷疑只要國內有的她都買齊了。甚至還有日文原版的,雖然她不懂日語,「我可以學啊!」她唱歌般地說。只要有空,她就會隨手拿起一本村上春樹,隨便翻到哪一頁,開始看。看著看著,她的眉頭就會微微蹙起來,光潔的臉似乎突然長了幾歲。書架上,沙發上,床頭甚至洗手間的梳妝檯上,都放著村上春樹。有的合著,有的打開封面封底朝上趴著。
  • 村上春樹作品的英譯者回憶,村上如何成為世界級作家?
    《村上春樹和我》內容簡介本書寫了傑伊·魯賓和村上春樹因書結緣的種種趣事,一切從村上春樹打給魯賓的一通電話開始,延及兩位的文學交往,比如兩位的初次見面竟是在一次馬拉松比賽上,第一次拍到的照片竟然只拍到了魯賓的兩隻腳等等,這本書中不僅有魯賓在翻譯村上小說過程中發生的種種事件,也有文學觀的交流
  • 村上春樹:哈納萊伊灣
    「我問你,為什麼日本人不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作戰?幹嘛我們必須跑到巖國那裡保護你們?」「就是那樣!」說罷,男子打量坐在桌子對面的兩個年輕人,「哎喲,你們兩個,充其量是百無一用、大腦空空的衝浪手對吧?Jap(譯註:對日本人的蔑稱,意為「日本佬」)特意跑來夏威夷衝什麼浪,到底打的什麼主意?伊拉克……」「有句話想問你,」幸從旁插話,「剛才腦海裡已經『咕嘟咕嘟』冒出疑問來了。」
  • 劉歡「遇見」村上春樹
    《沒有女人的男人們》的譯者嶽遠坤、作家蘇更生、17歲的樂壇新人塗議嘉以及她的新歌《春上村樹》的製作人劉歡等人現場分享了各自與村上春樹之間的特殊連結。讀唱會現場,《中國好歌曲》第一季學員塗議嘉首先講述了她的新歌《春上村樹》與村上春樹的神奇連結。「當時歌曲創作完要取名,不能直接叫『樹』,相關的名字我們想了很多,比如『木又寸』等等。
  • 《刺殺騎士團長》:最豐厚的村上春樹
    說起來我並不是村上春樹忠實的粉絲。他早年的作品,比如《且聽風吟》《挪威的森林》等都錯過了,直到《沒有色彩的多岐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出版。但是,一讀之下有些失望,那套《1Q84》就被我束之高閣了。 不過,村上春樹的散文寫得真好!《與小澤徵爾共度的午後音樂時間》我翻來覆去地讀了四五遍,深深佩服他將難以用文字表達的音樂感受,能呈現得那麼恰切又感人至深!
  • 如何擁有村上春樹式的日常生活?
    村上春樹:把自己的名字活成了一種主義文/劉恩凡盤點一下村上春樹的身份,堪稱多元。在村上春樹的全新隨筆《假如真有時光機》中,他透露了一個有趣的細節:他是在全憑想像寫下《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的芬蘭場景後,才實際走訪了芬蘭。當想像中的芬蘭和現實中的芬蘭交疊在一起,旅行變得意味深長,簡直就像在追逐自己的足跡一般。
  • 村上春樹新作《刺殺騎士團長》,終於來了!
    村上春樹一生的元素都很時尚:叛逆少年、爵士樂、酒吧、在異國他鄉的旅行、在美國當教授、深受西方影響、又極其日本。他從第一部作品就獲得成功。好似命運之神眷顧,他把成功保持一生,又證明自己才是自己的命運之神。他自然、放鬆、健康、富有,還越老越帥,他是馬拉松高手,他隨心所欲,又超級自律。沒有許多文人身上的抑鬱、暴躁、髒兮兮的氣質。
  • 作為日本的知名作家,村上春樹和東野圭吾的創作風格有何不同?
    村上春樹比東野圭吾早出生近10年,村上1949年出生,今年71歲,東野圭吾1958年出生,今年62歲。儘管兩人都是日本知名的作家,但他們的風格卻大相逕庭。村上的小說更多地體現一種疏離理憂傷以及淡淡的迷惘的情懷,而東野圭吾的作品則是以懸疑推理見長。
  • 村上春樹:有趣的靈魂相互碰撞,就產生了友誼
    朋友就是躺屍無聊時的填縫劑嗎 —— 這麼說怪沒良心的,那麼到底什麼是友情?知名孤獨長跑者村上春樹在讀者互動網站「村上之家」回答了這個問題 —— 所謂友情,就是在活著的時候,保護好彼此間的溫暖。說起村上春樹的朋友,當然繞不過他的御用插畫家和田誠和安西水丸了,在日本插畫設計界,這兩位都是獲獎無數,培養了不少後輩的國民級大師。工作上,他們是一拍即合的老搭檔;私下裡三人私交甚篤,是走在路上碰見了,必須要拐到酒館喝一杯的老鐵。
  • 影響青年村上春樹的 3 間爵士咖啡店
    Tokyo FM 的電臺節目「村上 Radio」幾度引起熱議,聖誕前期,這檔不定期播送的節目再次更新,放起「村上流」的聖誕歌,說起 DJ MURAKAMI 和音樂的淵源眾所周知,也許比他和文學的淵源更有看頭。
  • 村上春樹父親 村上千秋 的孤獨和懺悔
    對於父親的一生,村上春樹倒沒想蓋棺定論,在這本書裡,他只是將與父親有關的記憶梳理了一遍。小說的開頭,村上春樹寫小學時候,與父親一起騎車去海邊把貓扔了。誰承想,爺倆返家,一進家門,這隻貓就衝出來豎著尾巴迎接,看來是先於他們到家了。與其說是歡迎,不如說是嘲笑,都說貓有九條命,他家不得不接著把這隻貓養下來了。村上說,見到早歸的貓,父親的表情由驚訝轉為嘆服。
  • 村上春樹小說又要改編電影!女主角說自己不愛看書
    而此前李滄東的電影從來沒有呈現出如此迷離曖昧的狀態,也許正是因為「曖昧」從來只是日本人的民族個性,而非韓國人的民族個性吧,所以歸根結底,也許就是因為影片是翻拍於村上春樹的作品吧。真人電影版中,吉田羊飾演女主幸子,她說:「我一向不太愛讀書,但是當初我一口氣就讀完了《挪威的森林》,翻著書頁的手急不可耐地把我帶進村上春樹的世界,而電影中讓我真實演繹那個世界,我覺得這是最幸福的事。主人公因為失去兒子陷入深深的痛苦中,希望給她希望的事情,日本還有全世界的人們都可以共有。」
  • 這個日本諧星出的書,竟然打敗了村上春樹
    這樣的發行量遠遠超過村上春樹於2013年發表的小說《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的105萬冊的發行量。又吉直樹不但榮獲了村上春樹沒能獲得的芥川獎,而且還在作品的發行量上超越了村上春樹。《火花》這部作品的火熱度遠遠不止火花那樣一閃而過,甚至超過了曾多次被諾貝爾獎提名的村上春樹的最新作的發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