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11月5日報導,1960年11月5日,在酒泉飛彈發射試驗基地,中國發射首顆飛彈"1059",這款後來被命名為"東風一號"的飛彈,成功擊中550公裡外的預定目標。從此,中國在飛彈領域,向全世界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東風一號"的發射成功,令當時的聶榮臻元帥無比激動,他表示,這是中國軍事裝備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而歷史的發展軌跡,果真如他所言,中國的飛彈部隊發展到現在,型號是核常兼備應有盡有,大國重器指哪打哪,如今已經成為了一支維護世界和平、捍衛祖國利益的戰略力量。
1958年,中國正式下達蘇聯P-2飛彈仿製任務,任務代號"1059"。這款飛彈射程可達600公裡,彈頭內裝藥量可達1.5噸。
不過隨著中蘇關係不斷惡化,1960年,蘇聯單方面作出決定,撤走了全部1300多位援華專家。飛彈研發局面急轉直下,變得異常困難。
而就在蘇聯撤走援華專家的關頭,中國又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嚴重自然災害,科研人員缺糧少菜,很多人因此患上了夜盲症以及腹瀉等疾病,不斷有人倒在工作崗位上。
在飛彈發射之前,數十名正值青春年少的試驗隊員,都為此鄭重立下了遺囑。飛彈發射具有極高的危險性,尤其是首次試射,更是具備了極大的不確定性。但是為了飛彈試射,他們依然是坦然面對。
最終,"東風一號"飛彈得以順利發射,中國也就此踏上了飛彈發展的快車道。
中國火箭軍目前裝備的所有飛彈型號,都是以"東風"代號命名,火箭軍因此也有了"東風快遞"的愛稱,如今中國的東風系列飛彈,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了覆蓋遠中近射程,全球只此一家的陸基彈道飛彈家族。
其中,對付近程目標的飛彈,當數射程700公裡的東風15,以及射程達到1500公裡的東風16兩款型號,東風16可以覆蓋第一島鏈內的所有目標。
而另兩款中程飛彈,射程達2500公裡的東風21,以及射程達到4000公裡的東風26,則能針對第二島鏈內目標展開打擊。
東風26更是有著"關島殺手"的稱謂。它們還有著全球獨步的反航母能力,一枚"從天而降的掌法",就能使得航母徹底喪失戰鬥力。
東風家族中最強的則是東風5和東風31兩款洲際飛彈,它們的射程都超過了1萬公裡,堪稱實實在在的殺手鐧,是中國核反擊力量的中堅。2019年東風41正式亮相,更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飛彈領域的最新成就。
編輯:王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