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元年過後,中國的偶像時代是否已經來臨?

2020-09-05 歲亦

2018年1月19日,《偶像練習生》正式在愛奇藝平臺開播,這一頂著抄襲惡名的綜藝,點擊量首播1小時破1億,2期破4億,收官已經突破25億,微博熱門話題閱讀量超過130億,由此拉開了中國所謂「偶像元年」的序幕。

2018年4月21日,手握韓版《produce101》版權的《創造101》在騰訊視頻獨家播出,再次掀起收視狂潮。節目的爭議選手楊超越、王菊引發全網熱議,成為輿論熱點,其影響力一度超越節目範圍。

2018年的這兩檔現象級年度綜藝,不僅推出了nine percent 和火箭少女101這兩個具有高熱度的偶像組合,更刺激了國產偶像市場,引導大量資本湧入,帶動了行業變局,最終讓偶像作為一種娛樂圈工種為大眾所熟知。因此,2018年也被部分媒體稱為「偶像元年」。

然而在市場的表面繁榮之下,國內偶像產業遠未成熟,與偶像產業相配套的各項娛樂機制尚未建立。在這種情形下,國內偶像產業是「曇花一現」或是「未來可期」仍是一個未知數。以下即是制約國內偶像產業發展的幾個「致命傷」。

第一,舞臺的稀缺。2018年,騰訊和愛奇藝曾分別推出過《由你音樂榜樣》和《中國音樂公告牌》,填補了國內打歌舞臺的空白。且不論這兩檔節目的燈光、布景、舞美、鏡頭導播水平與韓國同類節目的差距,目前這兩檔節目均告一段落,缺乏打歌舞臺的延續性,無法根本上改變國內打歌舞臺稀缺的事實。偶像離不開舞臺,缺乏穩定的舞臺即缺乏穩定的曝光度。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偶像往往只能通過出演綜藝或演戲維持熱度,而難以通過自己的本職(唱跳歌手)發展事業。

第二,偶像文化的缺失。大眾缺乏對偶像的認可度,即是偶像文化缺失的標誌。在當前粉圈內部之中,唯粉獨大,團粉卑微的現象長期存在,粉絲之間的混戰時有發生,由此大眾有粉圈惡臭的直觀印象。此外流量造假、非法集資、娘炮之爭等等醜聞和爭議也一次次被推到風口浪尖,這亦是缺乏理性的偶像文化的引導的結果。即使是偶像本人,也往往急於撕下偶像的標籤,自我定位為演員或歌手,缺乏對偶像這個職業的認同感。

第三,偶像培養機制的缺失。樂華娛樂的CEO杜華曾經說過:「偶像養成是周期很長的商業投資。」在目前國內的偶像經紀公司中,有充足的練習生儲備、有嚴苛的考核制度、有專業的培養團隊、曾推出過偶像團體的寥寥無幾。沒有充分的練習,就意味著業務水平的缺失。在《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中,中國練習生的業務水平明顯與韓版節目中韓國練習生的水平存在巨大鴻溝。而當前國內偶像市場人心浮躁,偶像經紀公司更願意對旗下藝人進行炒作包裝,對藝人價值尋求快速變現,並不重視提高旗下藝人的業務水平。

第四,選秀綜藝帶來的審美疲勞。無論是《偶像練習生》還是《創造101》,都來源於韓國著名選秀綜藝《produce 101》系列。2019年,愛奇藝又推出了《青春有你》,騰訊推出了《創造營》,不甘落後的優酷也推出了《以團之名》。此類選秀綜藝的內容高度同質化,一旦觀眾熟悉了節目的模式,便很容易產生審美疲勞。且粉絲為選秀節目中的偶像應援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甚至金錢,同類節目的密集播出會給粉絲帶來強烈的疲勞感。

第五,權威的音樂獎項和音樂榜單的缺失。當前中國大陸沒有全國性的音樂頻道,沒有權威性的銷量榜單,沒有具有公信力的音源榜單,沒有關注度高的年末頒獎禮,沒有影響力巨大的音樂獎項。在這種大環境下,華語歌壇缺乏長遠規劃和合理引導,近年來的表現並不景氣。偶像歌手在這種環境之中也難以憑藉音樂作品出圈,喪失了證明實力的標尺。

中國的偶像產業雖已起步,但離成熟尚有遙遠的距離。屬於中國的偶像時代,尚未到來。

相關焦點

  • 偶像養成元年開啟:告別巨星時代,草根養成漸成趨勢
    不僅如此,國內偶像打造也已經開始向養成類聚攏,除了湧現多個熱門養成類偶像團體,甚至吸引了日本偶像養成「鼻祖」——日本女子偶像天團AKB48運營方AKS進駐中國,計劃打造AKB48中國姐妹團AKB48TeamSH。偶像養成風潮讓業內驚呼,中國娛樂產業進入偶像養成元年。
  • 打歌節目的出現究竟是中國偶像時代來臨的標誌,還是徒有其表的粉圈自嗨?
    《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的百億級流量迅速點燃團體偶像的熱度,很多人傾向於把2018年稱為「中國偶像組合元年」,對於娛樂產業來說
  • 偶像元年是一個偽命題,被透支的粉絲已經挺不下去了
    偶像大爆炸:今天你pick了誰?2018年是偶像元年,這樣的口號已經被各家媒體喊過多次了。自從去年的《中國有嘻哈》和《明日之子》第一季成功打開網綜造星的新模式後,大量本土偶像正通過眾多網綜、臺綜被批量製造。繼十幾年前超女的全民選秀盛世之後,中國再次拉開偶像產業新一輪大幕。今年,除《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兩檔分別捧出國民男女團燃爆全國的垂直領域網綜之外,眾多音樂綜藝節目都在上演著「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戲碼,渴望製作出和前兩者一樣的高熱度,打造出下一個蔡徐坤或王菊。
  • 中國偶像選秀節目熱火朝天?日韓偶像產業,卻是背後最大的贏家
    但如果回到中國流行文化產業,今年中國的「韓國101系偶像團體選秀」,絕對值得說上一說。已經結束的《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正在進行的男團選秀《少年之名》,未來還有《明日之子樂團季》。那個時代的中國觀眾、中國娛樂產業和中國文化產業。對於「實力不夠」的唱跳偶像,甚至是對於「只看顏值的偶像」一直持批評的態度。這種全社會的審美要求,導致娛樂產業很少生產這類明星,自然讓內地本土的唱跳偶像生存困難。
  • 選秀、限定團倒逼下的中國「特色」偶像產業
    距離2018年的偶像元年已經過去了2年,偶像元年之前,偶像產業在極少數公司「圈地自萌」下緩慢生長,元年之後的這2年,是無數練習生、偶像經紀公司在三大平臺的8檔偶像選秀節目中沉浮,層出不窮偶像選秀後,是視頻平臺掌握了話語權,開始讓偶像大規模走進公眾視野,也是偶像選秀和限定團,倒逼出以選秀綜藝為核心、以限定團為發展的中國「特色」偶像產業。
  • 偶像團體遍地開花,《百分九少年》卻遙遙無期,偶像元年下半場靠什麼角逐?
    隨著2018偶像元年的概念多次被提及,偶像產業的後續發展成為更多人關注的焦點。如何在出道後保持曝光與熱度,是每一個偶像團體、偶像公司以及平臺都在思考的問題。反觀國內,嚴格的審批制度下電視臺日漸式微,娛樂管控政策下偶像產業發展遲緩,不提團綜上星,就連專業團隊來複製錄製的都少之又少。 已經成長為國民天團的TFBOYS便是在2014年初靠公司自製綜藝《TF少年GO!》吸粉走紅,看上去粗製濫造的節目包含了粉絲互動、遊戲、訪談、短劇、Live等幾個環節,充分展示了三小隻的性格特點。
  • 《創造101》背後的「新偶像時代」
    既然粉絲離偶像越來越近,那麼新時代女團的標準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過去,觀眾對於歐美、日韓偶像的追捧近乎白熱化,「哈韓」、「哈日」成為潮流。這樣的境況,與中國市場上優質偶像的極度缺乏,女偶像、女團體偶像更是屈指可數的局勢不無關係。由於整個產業鏈的不完善,中國並沒有鍛造和輸送偶像的成熟模式。《創造101》無疑打破了僵局,這是中國新時代下觀眾選出來的女團,她們獨屬於中國,不照搬不跟隨。
  • 《創造101》背後的偶像養成機制:開啟「粉絲權力」新時代
    而當晚直播結束後,網絡熱度依然不減,當晚節目相關微博熱搜高達64個,決賽之夜後的三天,節目總點擊量已經超48億。一時間,不少影視和經紀從業者歡呼「偶像元年」,感慨選秀時代的重新到來。同時,「圈外人」試圖一個個分析這些看上去並沒有突出特點的姑娘們,試圖研究其獲得成功的原因。
  • 樂華開撕騰訊《創造101》,正在毀掉中國偶像元年
    樂華娛樂、麥銳娛樂聯合發布了一條聲明,宣布公司及旗下藝人孟美岐、吳宣儀、張紫寧,已經於2018年8月7號分别致函「火箭少女101」、周天公司提前終止合作,正式宣布退團。 這意味著原經紀公司樂華娛樂、麥銳娛樂已經徹底與騰訊視頻開撕,且態度強硬。
  • 中國明星偶像市場,正值風口
    回顧中國偶像市場,明星產品的更迭經過3個時代。1990年—2003年。中國偶像市場1.0時代。以「小虎隊、四大天王、周杰倫」為首的明星陸續出道,活躍於娛樂圈各大角落,標誌著中國偶像市場進入大眾消費時代。明星多以「巨星、大眾情人」形象出現,1個明星基本覆蓋全客層,男女老少均認識,明星變現圍繞音樂唱片、演唱會、廣告代言、影視劇為主。
  • 偶像元年2018,養成系=賺快錢?
    「養成系偶像」這個詞也第一次在國內的觀眾間流傳開來。其實在這之前,國內青少年偶像市場的巨大空白就已經引起了娛樂行業的關注。2012年,日本大型女子偶像組合AKB48的首個中國姐妹團體SNH48成立(2016年因合約問題已從日方獨立)。作為48group的第二個海外團體,沿襲了日本偶像的選拔和運營機制。
  • 偶像團體戰元年:300人男團混戰,優愛騰能否「押注」成功?
    不同於去年偶像題材剛問世時的冷門小眾,延續2018年偶像元年的流量紅利,這三檔節目在籌備之初就備受各界關注。相比較去年純粹的偶像選拔,今年從優愛騰三家的模式創新上可以看出,對於練習生綜合素質的要求更高,所選拔出來藝人對於市場的適應性更廣。 源於去年《偶像練習生》超強的帶貨能力,農夫山泉線上銷售額增長了500倍,今年快消品品牌也盯準了偶像這一市場。
  • 誕生於偶像元年的NINEPERCENT,解散後還能走多遠?
    這個在大眾眼中「兩個月前就已經解散」的偶像男團,再次以團體的形象帶我們回到了那場解散演唱會(節目裡的時間線,是今年10月12日前後。 因為是最後一次合體的畫面,所以九個人在解散演唱會前後的狀態還是挺值得看的,而且這對於曾經真情實感粉過他們的團粉小姐妹來說,無疑是年末的一次屠殺。
  • idol談戀愛是否偶像失格,中國idol的出路在哪裡
    今日份話題探討,idol是否可以談戀愛,談戀愛算不算偶像失格。近年來各種選秀節目層出不窮,中國娛樂圈用南韓那套選秀方式,可idol們卻頻頻被爆出戀愛。idol市場早已飽和,轉型失敗的idol終將會被時代淘汰的。
  • Prada挑中的中國偶像文化代表是他
    作勢君不止一次提起過《偶像練習生》走出的那些「大廠男孩」們,他們所引起的輿論風暴被這個時代記載和傳播,2018年也因此被叫做是國內的「練習生選秀元年」。因此,Miuccia Prada女士親自構思了這次2019秋冬男裝廣告的概念——當代中國藝術家鏡頭中的中國偶像文化代表。
  • 新面孔News]偶像組合元年迎來高光之戰 JDnewface 集結新面孔
    2018年被成為「中國偶像組合元年」,在各大視頻爆款節目的帶動下, 無論是新晉的男團、女團借勢發力,還是老牌的偶像組合乘勝追擊,年輕的流量藝人似乎在組團崛起
  • 虛擬偶像選秀時代來臨,是虛紅還是未來?夢幻女團或是最好答案
    虛擬偶像是指通過繪畫、動畫、CG等形式製作,主要在網絡等虛擬場景進行活動,本身並不以實體形式存在的偶像,並帶有濃烈的二次元屬性。客觀而言虛擬偶像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在日本已經有了二十多年的發展歷史,但近些年隨著二次元市場在國內的擴大,虛擬偶像也開始快速興起。
  • 「後TFBOYS」時代,時代峰峻還能再造一個偶像帝國嗎?
    彼時,傳統的唱片行業已經下滑數年,在經歷過光芒萬丈的「05超女時代」後,衛視綜藝也再也沒有生產出一個李宇春式的國民偶像,「快男」「超女」等造星品牌似乎已經陷入了瓶頸期。同時,「韓流」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傳播進一步衝擊了國內娛樂圈,在TFBOYS出道這一年,剛出道一年的EXO中國小分隊EXO-M拿下了第一屆音悅V榜內地最具人氣歌手獎。但與此同時,網際網路的機會也在醞釀之中。社交媒體時代來臨,用戶過億的新浪微博為TF家族練習生帶來了最初的一縷「東風」。
  • 只因他們造就了偶像元年
    雖說這個限定組合的熱度一般,但會看『偶像練習生這檔選秀節目在播出後之所以會成為爆款,因為這是國內的首檔選秀節目,節目裡賽制也是創新滿滿,因此觀眾的好奇心也被勾起,在這個流量當道的時代說白了,《偶練》這個節目之所以這麼火,只因他們造就了偶像元年,而不是偶像元年造就了他們。
  • 創公司 |「偶像元年」序幕拉開,服務死忠粉的Owhat如何轉型升級
    如今,《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節目的熱播推動了「偶像元年」的到來,國內娛樂行業開始爆發性增長,丁傑認為這一波爆發會持續三年,包括藝人體量、藝人行為的豐富程度。於是,從創業之初就想要服務於行業的Owhat,等來了它的業務轉折點。「我們很快就會推出2代的Owhat,和現在的Owhat有本質邏輯的調整,是在原來基礎上的重新創業,不只是功能的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