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歌節目的出現究竟是中國偶像時代來臨的標誌,還是徒有其表的粉圈自嗨?

2021-02-09 第一製片人

《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的百億級流量迅速點燃團體偶像的熱度,很多人傾向於把2018年稱為「中國偶像組合元年」,對於娛樂產業來說,兩檔節目開局便炸出了粉絲經濟礦藏的一角,讓資本沸騰也讓偶像文化呈燎原之勢擴張。

在這背後,工業體系尚不成熟的事實仍然難以忽視,Nine Percent與火箭少女101建立在舶來的共享經濟約之上,缺乏成熟的運營模式與契約精神,成團後的發展都不是很順遂。但總的來說,騰訊運營的火箭少女101,要比愛奇藝運營的Nine Percent正規許多。

目前,火箭少女101已推出《卡路裡》與迷你專輯《撞》,相比之下,出道近五個月,Nine Percent團歌未出,只有蔡徐坤發布了首張個人EP,其他成員後勁不足。團綜難產暫且不論,如果連基本的成員合體亮相都難以保障,資源分配不均以及快速圈錢的發展態勢,只會加速消耗陪跑藝人的自身價值,徘徊在出道即巔峰的困境邊緣。

另一方面,可以明顯的感受到,一場偶像經濟的狂歡正在市場中醞釀,但現實卻沒有為他們準備快速成長的溫床,缺少獨立、權威、關注度高的音樂平臺讓那些以音樂傍身的偶像立足,只能向資本妥協,將一身唱跳本事捨去混跡影視圈,若非如此,便難以在更新迭代迅速的娛樂圈紮根。

當然,也有不曾低頭的音樂偶像,例如李宇春、張靚穎、華晨宇,但他們的成功只是少數,那些同期嶄露頭角卻最終隕落的音樂偶像才是絕大多數。音樂偶像斷代問題存在已久,所以新偶像時代的來臨的今天,除了加速偶像經濟的開發外,相應配套體系的搭建同樣刻不容緩。

在此之中,打榜節目地位超常,它的出現被粉圈視為檢驗偶像時代來臨的重要標誌,自然也成為了BAT的必爭戰場。所謂打榜特指音樂打榜,即在音樂榜上的排名情況。通常打榜的歌曲是處在宣傳階段的新歌,目的是為了讓歌曲有更好的傳唱度,知名度,以及流行度。

國內音樂市場一直不缺少音樂榜單,新歌榜、熱歌榜、原創榜、內地榜等一應俱全,但受到渠道分散、數據採集困難等客觀因素影響,一直缺少一個被業界認可並且具有指導意義的音樂榜單,反觀國外,打榜模式成熟已久。

創立於1894年的美國音樂榜單Billboard,真實性、權威性和公正性全球認可,即使名氣大如黴黴、比伯、傻臉、A妹等歐美流行歌手,在發布新專輯或單曲時,Billboard榜單的成績依舊是各個公司做KPI報表時的重要採樣標準。

造星能力強大的韓國打榜節目更加多樣化,有CJ E&M主辦的MAMA音樂盛典,KBS電視臺製作的《歌謠大祝季》、SBS電視臺的《歌謠大戰》等打榜類頒獎典禮,也有《M!Countdown》《音樂銀行》《音樂中心》《人氣歌謠》等打榜類電視節目。

因地緣文化相似,借鑑韓國綜藝是國綜的一貫套路,尤其是近年來,網際網路影視/綜藝大有趕超傳統衛視的跡象,品嘗到《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的紅利後,BAT在加強內容垂直化的同時,也在參照韓國KBS、MBC、SBS三大電視臺的運作體系,打造偶像經濟生態閉環,將偶像誕生後的配套節目搬來國內成為BAT的重要任務。

其實在《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結束後,愛奇藝與騰訊便有製作打歌節目的消息傳出,雖然愛奇藝對Nine Percent的後續運營能力雖然略顯薄弱,但在節目模式的創新上總有敢為人先的勇氣,9月7號,愛奇藝搶先騰訊的《由你音樂榜》推出綜藝《中國音樂公告牌》,上線以後雖看不到具體的前臺播放量,但從彈幕密度來看該綜藝熱度可觀,只不過觀眾反響褒貶不一火藥味略重。

從評判規則上看,《中國音樂公告牌》與《人氣歌謠》類似,採用佔比模式即60%視聽傳播指數(包含電臺播放量+流媒體播放量+付費量)+10%用戶喜愛指數(冠名商平臺投票)+20%社交互動指數(包含微博互動指數+百度搜索熱度)。

國內可統計的專業音源不多,愛奇藝此次與網易音樂、QQ音樂達成合作後,找來第三方數據平臺尼爾森做數據監測,雖然與國外相比,音源數量不多也沒有開通YouTube海外評選渠道,仍可看出愛奇藝在最大程度的保證公平性。

引起觀眾爭議最多的部分是節目播出階段。90、00後群體受到韓流文化影響,外加國綜頻繁借鑑/抄襲韓綜的原因,使得此類群體下意識的將《中國音樂公告牌》對標韓國同類型綜藝,圍繞節目直播or錄播、全麥or半開麥、真人秀>打榜等播出形式上產生爭辯。

直播+開全麥有播出風險,但互動性與真實性更強,錄播+半開麥節目效果好,但無法對偶像的實力做出評判,其它組合隊形就不一一列舉了,總的來說,直播+開全麥是韓國最為常見的打歌模式。

因國內音樂類節目普遍存在修音的弊病,觀眾對《公告牌》追求真實的訴求很高,但與之相比,真正引起韓流粉憤怒的是真人秀內容>音樂打榜的節目比重。

一般來說,打榜節目類似於有主持人串場的歌曲串燒,韓國的《人氣歌謠》與國內CCTV15播出的《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皆是如此,《公告牌》選擇將偶像臺前幕後真人秀放進打歌節目中,注水混時長嫌疑引起部分觀眾不適,而這同時也反映出當下國內音樂領域人才青黃不接的痛點。

外媒曾從用新陳代謝的速度形容韓國偶像迭代,雖有些誇張的意味卻也十分貼切,而且韓國偶像多以唱跳為主,充足的量產儲備能夠保障打榜綜藝實現全年不斷更。對比之下,我們國內偶像文化剛剛起步,老派偶像已具有自己固定的宣傳渠道,不屑於上打榜綜藝宣傳,而新人又難以支撐起節目的播放量,所以只能像擠牙膏一樣新老搭配省著用,如此尋回往復讓節目陷入周播的困局,失去打榜綜藝本該具備的效能。

隨之而來的,明星素質水平不對等問題也會日益凸現,在《公告牌》第一期節目中,蔡徐坤除了展現壓倒性的人氣外,也為成熟藝人應該具備的舞臺把控力做出了最佳的詮釋,與新人組合CTO對比鮮明。此外,周潔瓊也展現了偶像需要時刻要關注的吸粉重點,即聲臺形表都要有足夠魔性,換句話說就是要有記憶點。

蔡徐坤與周潔瓊同是韓國練習生出身,對偶像運營方式輕車熟路,於《公告牌》同臺打榜的藝人來說並不太公平。並且,《公告牌》中缺少同類型歌曲競技環節,缺乏節目活力,各家粉絲觀看時只需將自己偶像的片段看完了事,從而將打榜節目演變成徒有其表的粉圈自嗨。

有網友調侃,國內綜藝市場總學不到韓國綜藝的精髓,其實可以發現,《公告牌》在落地的過程中也做了一些本土化的嘗試,雖然音樂人才缺失是客觀因素,但也不得不說,除去韓綜粉外的普通觀眾,對真人秀節目模式的接受度頗高。

《公告牌》的細節問題其實在於文化衝突下的取捨,比如說在節目中引入粉絲安可環節,韓國安可文化成熟,粉絲不會對歌曲產生影響,而國內則不然,雜亂無章的安可會直接破壞音樂美感與完整度,愛奇藝在錄製過程中要學會有取捨的收錄安可。

後期包裝方面,可以看出愛奇藝花了大價錢制景,只是燈光師、攝影師、剪輯師的技術還有待加強,值得誇獎的是,在舞臺設計方面,《公告牌》較為貼近當下年輕人的審美,這也是老牌打榜綜藝落寞的原因及短板所在。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音樂公告牌》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此次試水對於後來者是個寶貴的借鑑範本,站在更高的維度看,對於華語樂壇來說,打榜綜藝的出現不僅能為音樂人提供平臺與機會,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打擊盜版音源,增強大眾的音樂付費意識。只不過此類型節目形式還需精細化打磨,普及大眾對其工業流程認知的同時,找到落地的最佳方式,完成節目的換代升級,爭取早日與國際接軌,重綻華語音樂光彩。

文|夜光少女

--END--

【第一製片人服務影視創業者】

2013年6月創立,微信內創建最早、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影視商業圈平臺

關注中國最具創造力的製片人

匯聚能夠引領中國電影未來成長的商業力量

中國影視人學習、創作、 交流、宣傳、交易的必要工具

傳遞影視人和商人們最新動向和信息

組織國內外各種培訓、沙龍、論壇等行業分享

幫助影視人獲得更多信息、資源並達成各種合作

公司、項目合作 ◇ diyizhipianren

項目、影視宣傳合作 ◇ dyzpr816

我們在一起, 看看將來影視業是個什麼樣

相關焦點

  • 偶像元年過後,中國的偶像時代是否已經來臨?
    2018年,騰訊和愛奇藝曾分別推出過《由你音樂榜樣》和《中國音樂公告牌》,填補了國內打歌舞臺的空白。且不論這兩檔節目的燈光、布景、舞美、鏡頭導播水平與韓國同類節目的差距,目前這兩檔節目均告一段落,缺乏打歌舞臺的延續性,無法根本上改變國內打歌舞臺稀缺的事實。偶像離不開舞臺,缺乏穩定的舞臺即缺乏穩定的曝光度。
  • 中國適合做打歌節目嗎?
    粉絲的關注點不只在音樂本身上,也在偶像的妝容,舞蹈和鏡頭上,他們更在意偶像的成績,有強烈的動力去為自己喜歡的偶像打榜。而歐美歌手大多是個人或者樂隊,受眾對音樂的需求還是以「聽」為主,大多都只唱歌不跳舞,視頻渠道只要發布MV就好,沒有必要參加一個live首秀,而且聽眾為自己喜歡的歌手投票打榜的意願並不高。
  • 中國打歌節目登陸韓國!C-POP稱霸海外的時代來了?
    但正如我此前在知乎網上關於《由你音樂榜》所寫到的,因為TME平臺的版權積累、用戶層級規模的超高佔比的覆蓋面,「由你音樂榜也許是中國流行音樂產業史上最有機會成為指標性的To B榜單」,而在該榜單裡貢獻20%權重的(按榜單及榜單配套打歌節目上的點讚數統計),在整個榜單裡重要程度僅次於播放指數加權。所以,這究竟會是一個怎樣的節目呢?
  • 為什麼「優愛騰」都要扎堆做打歌節目?
    近年來,愛奇藝以《中國有嘻哈》《偶像練習生》《中國新說唱》等超級網綜的爆款率先引爆了挖掘垂直文化的熱潮,說唱、街舞、籃球等亞文化均被包裝成綜藝節目搬上屏幕。據音樂先聲了解,在愛奇藝《中國音樂公告牌》之後,騰訊、優酷等另外兩大視頻平臺也即將推出自己的打歌節目。
  • 打歌節目做錯了什麼?
    做打歌節目,做長期固定的唱跳舞臺,做配套偶像市場的基礎設施,絕對是國內如火如荼的偶像粉絲產業的大趨勢。起碼,新一代流量偶像並沒有去演戲,這不論對於他們還是對於我們,都是件大好事。 那麼,產業方向沒問題的打歌節目節目究竟做錯了什麼?或許還是要回到節目的細節中去發現魔鬼。 說好的音樂呢?
  • 《中國音樂公告牌》:中國首檔打歌節目,不只屬於偶像丨專訪愛奇藝姜濱
    但可能令粉絲們失望的一點是,它並不是我們熟知的打歌節目的模式,也並非「偶練」衍生節目,而是獨立於「偶練」、聚焦於音樂產業的全新音樂綜藝。《中國音樂公告牌》是為音樂人提供打歌舞臺的節目,邀請人群包括但不局限於偶像。比起「偶練」要開啟中國偶像元年的目的,《中國音樂公告牌》的目標是助力中國音樂產業復興。
  • 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擁有真正的打歌節目?
    最新一期《中國音樂公告牌》在首頁推薦位至於粉絲最關心的「這檔節目能圈到更多路人新粉嗎」問題,愛奇藝能做的,就是把新一期《中國音樂公告牌》放在首頁推薦位。>Nine Percent首次打歌舞臺」的噱頭,始終還是沒有迎來屬於自己的小高潮。
  • 中國式打歌節目的上限與下限|EW觀察
    對於初生的打歌節目來說,很大程度上依賴整個音樂市場與偶像產業的內容供給。雖然今年上半年,隨著幾檔偶像選秀節目的熱播,國內偶像產業得到了廣泛關注,形勢一片大好,但短短幾個月內,市場又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政策上,偶像養成類節目受到遏制,所謂的「限娘令」直指現下的偶像市場。另一方面,運營上,兩檔節目的出道限定組合與藝人原屬經紀公司產生矛盾,後續運營推進困難。
  • 如今收視不到3%的打歌節目,有無妙計收復市場?
    國內並非沒有現場打歌舞臺為主的音樂節目,而且從它的首播時間來看,是早於流量偶像誕生前的,這檔節目便是自2014年3月22日起每周六晚19:30在CCTV音樂頻道直播的《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視頻網站平臺,自偶像元年正式開啟後,愛奇藝聯合Billboard CHINA率先推出首檔線上音樂舞臺秀節目《中國音樂公告牌》,隨後騰訊視頻也推出了自己的C-POP潮流音樂節目《由你音樂榜樣》,填補了線上沒有打歌節目的空白。
  • 從萬人期待到眾人唏噓,打歌節目果然水土不服
    在歐美日韓圈早已熟稔於心的打歌節目,在國內卻一直是一個大缺口。《中國音樂公告牌》的出現,正好彌補了這塊空缺。所以無論是節目製作人還是歌手又或者聽眾,都對這個節目充滿了期待。因為打歌節目盛行於韓國,稍微了解一點韓娛圈的人都知道,韓國是有一套完整的偶像培養機制的,而且韓國愛豆普遍實力要強,激烈的競爭下,更激勵了愛豆的拼勁,而在中國,不僅沒有舞臺,同時也缺少有實力能唱能跳還不喘氣的愛豆。
  • 「打」不起來的打歌節目
    這已經不是國內出品的第一檔,反響平平的打歌節目了。在此之前,愛奇藝曾出品《中國音樂公告牌》、騰訊出品《由你音樂榜樣》,也都沒有出圈表現。 打歌,這樣一個被很多年輕偶像粉絲「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節目形式,在國內,似乎並沒有像想像中那樣,真的為偶像的職業道路做出點什麼。 這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拍成了偶像版《我是歌手》?求求節目組快別鬧了!
    然而在日韓飯圈早已熟稔於心的打歌節目,在國內卻一直是一個大缺口。這種一直讓國內粉絲非常羨慕的打歌生態,從年初開始就有人在畫餅了。而且是愛奇藝、騰訊、優酷三大平臺扎堆兒來。騰訊要製作的叫《由你音樂榜》,預計今年第四季度上線,陣容方面閉著眼睛也知道會有創造101和明日之子了。
  • 打歌節目的一次中國式登場
    與前作《熱血街舞團》、《機器人爭霸》等多部愛奇藝S+級自製綜藝相比,此次《中國音樂公告牌》的節目性質是不同的。 這檔打歌節目不是依靠垂直於窄眾文化領域去切開大眾市場,一開始,它的定位便是一檔音樂類綜藝,是綜藝領域中的重要題材之一,對應的是更大、更為剛需的音樂市場。 在此節點,其他平臺也相繼傳來即將上線打歌節目的消息。
  • 失敗之後,打歌節目2020年能成一個嗎?
    打歌,無論是藝人本身,還是希望「為愛發電」的粉絲們,都急需一個「打歌」平臺出現。今天,時代峰峻官宣了一檔「打歌節目」《少年On Fire》,為時代少年團(馬嘉祺、丁程鑫、宋亞軒、劉耀文、張真源、嚴浩翔、賀峻霖)量身定製,這檔大型舞臺競演真人秀暨新歌打歌節目,將設置雙人舞臺、3V4舞臺以及七人國風大秀。專注時代少年團在這檔節目中可以登上更多舞臺,在舞蹈、聲樂和表演方面進行全面提升。
  • 《中國音樂公告牌》的收官,是中國打歌舞臺的開始
    ,影響著整個內地娛樂市場的走向,作為偶像產業鏈的必要環節——打歌節目,在千呼萬喚之中迅速登場。在爆發中誕生的打歌節目,雖然自帶流量和期待,但也必須面對偶像選秀之後,回歸現實的市場。中國粉絲能接受這種既熟悉又陌生的節目類型嗎?它的商業價值值得期待嗎?歌手們的態度又會如何?
  • 固粉出圈;清謠言造人設 | 愛豆團綜並非「粉圈自嗨」
    團綜的製作班底有大有小,有的登陸優愛騰,內含廣告植入;有的投放在b站或是微博,與隨手拍攝的VLOG沒有太大差別,這些質量參差不齊的團綜本質上是偶像宣傳工作上重要的一環,在不同階段起到不同的作用。雖說團綜常被詬病「不出圈」,但作為宣傳手段,如能在合適的時機出現,則十分有利於鞏固已有粉絲,保證曝光度,維護藝人人氣。
  • 中國的打歌節目要來了,其實有人已準備了五年
    尤為矚目的是,承載了普通用戶音樂「消費」最主要渠道的流媒體巨頭已經不滿足於版權生意,騰訊、網易雲甚至映客等直播平臺紛紛在發掘音樂原生力量,音悅臺通過MV圈粉進而全面進軍粉絲產業,百度太合、騰訊音樂等更是走向全產業鏈。音樂行業缺失的鏈條也逐步被補全。
  • 觀察 |《偶像練習生》能否打開中國偶像市場的大門?
    因而國內的偶像產業更有可能變成「通過MV/綜藝/網劇展現團體及個人魅力→穩固粉絲+吸引新粉增加數字銷量+視頻平臺增加MV點擊量+經紀公司與流媒體音樂平臺分成」。總結來說,韓系偶像市場邏輯裡的「打歌」,目前來說並不符合中國國情。除了沒有打歌舞臺,中國也沒有很多適合愛豆上的綜藝。
  • 《中國音樂公告牌》真的呈現出了「打歌類」節目的最佳狀態嗎?
    9月7日,愛奇藝聯合Billboard China推出了一檔音樂打歌類節目《中國音樂公告牌》,為新生代音樂人提供了展示舞臺,更為維持流量熱度提供了一個專屬化出口。 所謂「打歌」就是讓音樂人或偶像團體通過舞臺表演來宣傳自己的新作品,粉絲則以網絡投票等方式為偶像助力。打歌類節目存在的目的就是為正處活動期的藝人提供宣傳平臺,增加歌曲曝光量。
  • 全新打歌節目擬邀,R1SE硬糖少女不意外,沒有THE9可惜了
    其實各大公司和平臺也發現了這個現象,不少觀眾都認為是不是國內的環境根本不適合愛豆的生存,為了讓他們有機會展現自己,平臺還是舉辦了打歌舞臺,比如說今年的團體合作打歌綜藝《炙熱的我們》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少粉絲也是被愛豆們舞臺實力所圈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