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商品在沒有壟斷勢力掌控的前提下,其價格的漲跌完全取決於供需關係,供不應求價格會上漲,供大於求必跌,也就是說商品的價格由價值規律決定。但是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商品往往被一些壟斷勢力控制,他們壟斷商品之後把商品捂起來甚至將其銷毀,從而人為性的控制商品在市場中的流通數量,再加上鋪天蓋地的炒作,一步一步推高此種商品的價格,使之上升為天價。
對於農產品的炒作,從九十年代開始就越演越厲,他們抓住「人性」之弱點加以杜撰炒作。比如雪蓮果原本是南美洲安第斯山脈所生的菊薯,其果實形狀像土豆,但又比土豆還大還高產。
十多年前引進中國後被人利用,然後大加炒作,說其有滋陰壯陽之功效,葉片與花瓣製成果茶後可當中藥喝。緊接著就有很多人到農村大量高價收購雪蓮果,有些農戶聽到風聲,如雲南多個縣城的農村裡家家戶戶都爭先搶種喜蓮果。確實先種的那批人一年賺了上百萬,後連跟風的只能讓它爛在地裡,餵豬都嫌不長肉。
被商家大肆炒作,堪稱為「神藥」的農產品還有很多,像大家熟知的冬蟲夏草、肉蓯蓉、黑枸杞等等也曾經賣到天價,成為普通消費者很難接受的「神品」。
瑪咖更是被炒作得厲害,這種東西原本產於南美,屬十字花科植物,和蘿蔔相似,生命力和適應性都比較強,產量也相比較穩定。但是這東西從98年奧運會指定為專用飲品之後,就仿佛脫胎換骨了一般,在幾年時間裡迅速風靡了全國。
不良商家和政客更是藉此良機,開始不遺餘力地大肆炒作,說這種東西具有男人加油站的作用,用其泡酒有美容功效,這種廣告充斥著大街小巷,甚至電梯裡面都粘滿瑪咖的宣傳廣告,一時間瑪咖成為無所不能的「神藥」,價格不斷暴漲,連帶著和瑪咖有關的產品也猶如雨後春筍般增多。
當然,當一種農產品的價格成為天價的時候,一些搶先入市的農民確實能賺到大錢,雲南地區一些農民種植的瑪咖,火爆的時候價格一斤兩三千,有的農民一畝地就能賺到10來萬,這種暴利是相當吸引人的,故而在短短的時間內,瑪咖種苗迅速火爆開來,成為一種炙手可熱的、村民談論最多的「神東西」。
其實,瑪咖根本沒有宣傳的那麼神奇,後來在權威部門檢測之後,證實它只是一種普普通通類似蘿蔔的農產品,其自身的營養價值和其他農產品並沒有太大區別。當然不出意外,後來跟風的農民們為此交了智商稅,他們道出:這種東西只配餵豬,丟了都沒人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