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明,1953年11月28日出生於廣東[1],中國香港編劇、導演、演員、監製。1992年徐小明在侯孝賢監製下執導了他人生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少年吔,安啦!》,此片作為1992年法國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閉幕影片放映;同年九月獲得加拿大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特別提及獎及國際影評人獎。1993年徐小明成立徐小明電影公司。1997年徐小明執導的紀錄片《望鄉》,獲得日本山形紀錄片電影節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夏威夷影展國際競賽單元最佳紀錄片金藤獎及第三十四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2018年2月2日,監製的電影《小狗奶瓶》上映。
徐先生是香港電影導演王大陸發展的先行者,先後執導多部膾炙人口的電影,包括:《木棉袈裟》、《海市蜃樓》、《霸王御甲》等,前兩部更創全國發行收益新紀錄,並獲廣電總局電影局頒發特別獎,以茲表揚。對我國影視行業作出貢獻。
驕陽電影有限公司自成立至今短短3年時間,徐先生已監製多齣電影包括《犀照》、《墨攻》、《雙子神偷》、《跟蹤》及《蝴蝶飛》等,均獲多項殊榮。包括:《犀照》榮獲「第20屆福岡亞洲電影節」之電影大賞Grand Prix Award及被獲選為「第八屆中國長春電影節」之參展影片;《墨攻》更榮獲2007年「香港第26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剪接的獎項,及2007年「金紫荊獎」之「最佳電影」、「最受歡迎電影」、「最受歡迎男演員」及「十大華語電影獎」的獎項;《跟蹤》被獲選2007年「義大利烏甸尼斯遠東電影節」之參賽電影、入圍「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之International Forum of Cinema、2007年「香港國際電影節」之開幕電影、及2007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最高榮譽「金爵獎」之競賽電影及第8屆東京FILMeX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徐先生所監製的電視系列:《大俠霍元甲》、《陳真》、《再向虎山行》及《大地恩情》等更是風靡全國,其集編、導、演、武指一身之《大俠霍元甲》絕對稱得上「經典中的經典」,同時奪得「金鷹獎」的殊榮,其主唱主題曲「萬裡長城永不倒」奪多個獎項。
徐小明祖籍廣東,其父母是上個世紀50年代的粵劇演員,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頗有名氣。出生在香港、從小在劇團裡長大的徐小明酷愛演戲,5歲就開始步入電影圈,成為當時一顆耀眼的童星,出演了幾十部電影,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後,對武術有著濃厚興趣的徐小明到武行當過武師、做過武術導演,他執導的第一部武俠電影是與成龍、袁奎合作的《四皇一後》。隨後,徐小明又執導了大量反映社會生活題材的影視作品,現代片《變色龍》、鄉土戲《大地恩情》等使徐小明「紅透」東南亞,在香港電視界被傳為佳話。 上個世紀70年代末,徐小明挑選的第一個片子就是《霍元甲》。徐小明自己重寫劇本,導演、監製、主唱一身挑。結果,《霍元甲》一鳴驚人,在香港掀起了瘋狂的收視率,又像旋風一樣席捲了馬來西亞、新加坡、廣東等地,改寫了武打片沒有靈魂和格調的歷史。隨後,徐小明又執導了電視連續劇《陳真》,與《霍元甲》一樣大獲成功。1998年,他重返「亞洲電視」,以非常大的突破性業績蓋過了「無線」收視率;1999年,他擔任英皇電影集團的行政總裁,負責集團的影視發展。
當許多人已經記不起徐小明為何許人時,他的那部曾經風靡中國的電視劇《大俠霍元甲》卻仍然名震四方。作為上世紀80年代武俠劇的開路先鋒,已身為香港演藝協會副會長的徐小明,日前來到北京觀看《少林雄風》的演出並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徐小明說,他已經把重振中國功夫片的重任寄託於民間的後起之秀,而導致他此舉的真正原因是對中國功夫片的深深憂慮:中國功夫電影後繼無人!
徐小明被譽為上世紀80年代武俠劇的開路先鋒。由徐小明執導的《大俠霍元甲》作為引進內地的第一部香港連續劇,1983年在中央臺播放時創造了真正的奇蹟,霍元甲、陳真、精武館、迷宗拳……男女老少無不痴迷,主題曲《萬裡長城永不倒》更是街知巷聞倒背如流。徐小明目前是香港演藝協會的副會長,除了導演過《大俠霍元甲》,他還先後參與製作了《陳真》、《再向虎山行》、《霍東閣》等風靡全國的作品,並率領第一批到內地拍片的香港導演和演員,創作出《木棉袈裟》、《海市蜃樓》、《阮玲玉》等一系列經典作品。徐小明回憶起當年的香港功夫電影時,心中感慨無限:「80年代香港年產300部影片,大部分出口到好萊塢,而現在香港本地已經沒有市場了,一年產量僅有50部而已。」
提起當年的電視劇《霍元甲》,徐小明十分謙虛,已經不願多提當年之勇。據他分析,《霍元甲》之所以受到熱捧,也是人物有血有肉的原因。「以前的香港影視劇注重的是動作,忽視故事和結構,基本不注重刻畫人物本身的情感和性格,只剩下了打鬥的空套子。我要求自己在《霍元甲》中注入更多精神層面的東西。」
舊版《霍元甲》的迷宗拳無影無形,當時給人很深的印象。《大俠霍元甲》播出後,全國眾多少年兒童在練習自己的迷宗拳,在香港,又跟著出了《陳真》和《霍東閣》兩部續集,內地出版人也藉機推出了不計其數的衍生小說和新編故事。徐小明告訴記者,後來很多人都拍過《霍元甲》,但都失敗了,敗就敗在太注重動作本身,而忽視了人物的情感和其他細節處理。
1981年畢業於世界新聞專科學校電影製作科,在校期間即和李行、張佩成等導演合作拍片而開啟他的導演之路。畢業後,曾擔任侯孝賢 《童年往事》和譚家明 《雪在燒》的副導演。1992年徐小明在侯孝賢監製下執導了他人生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少年吔,安啦!》,此片作為1992年法國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閉幕影片放映;同年九月獲得加拿大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特別提及獎及國際影評人獎。1993年徐小明成立徐小明電影公司。
1995年徐小明完成的《去年冬天》在國際影壇上仍大放光芒,《少年吔,安啦!》與《去年冬天》讓徐小明在國際影壇上打開知名度也擴展了徐小明的視野。
1997年徐小明執導的紀錄片《望鄉》,獲得日本山形紀錄片電影節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夏威夷影展國際競賽單元最佳紀錄片金藤獎及第三十四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之後徐小明也導演了公共電視臺幾部膾炙人口的連續劇。1997年徐小明與焦雄屏兩人連手與法國AMIP公司合作製片由法國導演阿薩亞斯導演的《侯孝賢畫像》,從此片開始他與焦雄屏長久的合作關係,並一同成立吉光電影公司,於
1999年開始,結合法國金字塔電影公司打造「三城記」系列電影。「三城記」系列電影同時注重市場與藝術性,將製作團隊擴及兩岸三地,由兩岸三地的工作人員共同完成,打破地域界線,瞄準亞洲與全球市場,將新的製作概念帶入臺灣的電影製作環境。
2003年徐小明獲得國片輔導金補助,於翌年完成「三城記」系列電影之第四部《五月之戀》。徐小明目前仍活躍於電影及電視圈,目前他也在新成立的國立藝術大學電影研究所擔任教學的工作。
2018年2月2日,監製的電影《小狗奶瓶》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