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心梗、腦梗、腦出血等疾病之間有什麼聯繫嗎?很多人可能覺得沒有,但事實並非如此。
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83醫院(原解放軍第254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王星2020年4月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上分享,其所在醫院一天收了5位患者,
一位47歲心衰的患者;
一位51歲心梗的患者;
兩位60歲左右的腦梗患者;
一位不到50歲的腦出血患者。
而這5個患者,雖然到醫院就診的原因不同,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高血壓。
這幾個人年齡都不算太大,他們5位中,有的根本沒有發現高血壓,有的發現高血壓也不去控制;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沒有不舒服,所以也不會想到需要測量血壓。即使有人知道自己有血壓高,因為沒有明顯的不舒服,所以也不願吃藥控制。
而臨床上還經常會遇到很多人有高血壓而不自知。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不少高血壓的人,根本沒有任何表現。
但是高血壓沒有表現,不代表對身體沒有影響。
高血壓會一步步毀掉一個人
1、血管:變厚硬化
血壓高,最直接影響的便是動脈血管。血壓高了,動脈血管就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血管和血管壁會增厚,時間長了就會受到損傷。《中國高血壓患者教育指南》中就提到,高血壓患者大多伴有動脈粥樣硬化。
2、心臟:心衰
血壓升高使心臟向動脈射血的阻力增大,心腔內的壓力就會升高,慢慢就會造成心肌細胞肥大間質纖維化,導致心肌肥厚,再加上動脈粥樣硬化,就會造成心肌供血不足,心臟舒張和收縮功能受損,最終發生心力衰竭。
北京同仁醫院心血管疾病診療中心主任醫師王吉雲2015年8月在健康時報刊文中指出,目前研究顯示,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都是心力衰竭的危險因素,患有這3項危險因素的患者發生心衰的時間要比正常人平均早3至13年,其中合併患有其中1至2項危險因素的患者發生心衰的時間要平均早11至13年。
3、大腦:卒中和腦出血
高血壓也會導致顱內的動脈硬化,加速血栓堵塞腦血管,就會出現一過性的頭暈、記憶力下降、身體發麻等等,都是輕型卒中發作時的症狀。《中國高血壓患者教育指南》指出,高血壓是腦卒中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我國70%的腦卒中患者有高血壓。
此外,動脈硬化變脆,加上血管壓力大,很容易就出現血管破裂,造成腦出血。
4、腎臟:腎衰竭
長期高血壓會使腎小球內壓力增高,造成腎小球損害和腎微小動脈病變。《中國高血壓患者教育指南》指出,一般在高血壓持續10~15年後出現腎損害,腎功能減退,部分患者可發展成腎功能衰竭。
5、眼睛:眼部異常
江蘇省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梁慷2011年11月14日接受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指出,高血壓還可能導致眼底缺血、眼表出血等眼部異常。
高血壓患者的動脈變細,血流相對緩慢,動脈內皮受損,血管內壁粗糙、狹窄,易於形成血栓,一旦栓子阻塞動脈,會出現視網膜缺血缺氧——患者眼睛「突然失明」。此外,高血壓患者的血管彈性差、脆性大,眼球表面的球結膜血管容易破裂造成出血。
控制血壓,關鍵記住3句話
1、吃得越「輕」,血壓控制越好
鹽是導致血壓升高的元兇之一,而我們日常生活中喜歡個「重口味」中,還隱藏了許多看不到的鈉鹽。所以,日常飲食要吃得「輕」一點,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健康成人每日食鹽攝入量不宜超過6g,高血壓患者不超過3g。
2、不控制好情緒,血壓也會失控
情緒是健康的開關,當情緒出現波動時,血壓自然也會隨之升高,如果高到一定程度,那就相當危險了。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心病科主任醫師陳麗雲於2018年8月31日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當人們遇到過量或突如其來的「情緒壓力」時,身體會釋放出大量腎上腺素及其他化學物質,進入血液循環。這些物質對心臟來說猶如毒素,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甚至損害心臟。
不僅僅是不良情緒才會這樣,大喜大悲這些過激的情緒,都應該盡力避免。尤其是容易得高血壓的人群,就更應該引起注意。
3、想讓血壓穩定,一定要睡好覺
現在熬夜的人太多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睡眠也會影響血壓。《中國高血壓患者教育指南》指出,高血壓患者失眠後,次日血壓升高,心率增快。所以想要血壓穩定,前一天要有良好的睡眠。
參考資料:
本文編輯:張萌 審稿主任:楊小明
來源:健康時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