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奪冠》馮坤扮演者談感受:中國女排的悲喜,我們感同身受

2020-11-23 騰訊網

今天晚上,令中國球迷期待已久的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將在全國公映,電影講述了三代中國排球人的奮鬥歷程。

除了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等主演,導演陳可辛堅持中國女排的球員一定從專業運動員中挑選,事後證明,他的這一選擇效果非常好。

劉桃在影片中飾演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中國女排的隊長馮坤,她來自徐州,出自排球名校棠張中學,這個學校曾為各級國家隊和省隊輸送了很多隊員。2012年,已經是國家一級運動員的劉桃以高水平運動員的身份被山東大學錄取,並代表山東大學女排在全國大學生聯賽中進入高水平組八強。

2019年5月,劇組到徐州海選演員,劉桃報名參加,並經過了4次選拔和培訓,最終獲得了出演馮坤的機會,她們這一組的重頭戲,就是黃渤扮演的陳忠和帶領中國女排,與鞏俐扮演的郎平帶領的美國女排在北京奧運會上的「和平大戰」。

2008年8月15日,中國女排在奧運會迎來了美國隊。小組賽中,中國隊在2:1領先的情況下被美國隊3:2逆轉,這場被稱為「和平大戰」的比賽過後,郎平受到很多中國球迷的攻擊,而陳忠和也在奧運會後黯然卸任。

「和平大戰」無疑是這部電影中的華彩部分,劉桃扮演的馮坤作為隊長,是中國女排那場大戰的執行者。「劇情是早就設計好的,具體的比賽拍起來得心應手,因為我們都是專業運動員,這些演練特別容易到位,大家也都很投入。雖然知道這是在演戲,但當中國隊輸給美國隊後,我們還是全都失聲痛哭,因為我們都曾是經過專業訓練的運動員,女排姑娘們的痛,我們都是感同身受。」劉桃說。

導演陳可辛對這些演員的表現非常滿意,這也驗證了他當初堅持讓專業運動員參演的選擇是對的,只有專業運動員才能演出失利後的真實心境,這完全是真情流露。

在選擇演員時,陳可辛邀請了很多人擔任顧問,要求挑選的演員不僅要形似,還要神似,看看《奪冠》中的演員,哪些跟2008年奧運會的中國女排隊員特別像?

相關焦點

  • 中國女排,不止於「奪冠」|郎平|陳忠和|奧運會|馮坤_網易訂閱
    今年5月17日,中國女排前隊長馮坤、惠若琪以及名將徐雲麗,代表中國女排捧回了「2019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的獎盃,並在頒獎典禮上,和現場的觀眾一起喊出這句話——去年9月,中國女排以全勝戰績問鼎世界盃冠軍,這也是中國女排第10次榮膺世界大賽冠軍。
  • 徐州女孩出演電影《奪冠》,為了更像馮坤減肥20斤
    9月25日晚,以中國女排和郎平為原型的電影《奪冠》正式上映,電影講述了幾代排球人的拼搏故事。家在江蘇徐州的劉桃第一時間就來到了電影院,一年之後,她終於在大屏幕上看到了自己。
  • 原名《中國女排》的排球電影為什麼更名《奪冠》?
    原名《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為什麼突然改了名字?這讓觀眾和球迷們一頭霧水。其實,仔細想一想,如果這部電影真的冠名「中國女排,」會不會是缺少了很多東西,中國女排真的只有奪冠嗎?如果只有奪冠,那麼從1988年至2000年的歷史怎麼寫?從2008年至2015年的歷史怎麼寫?如果只有奪冠,那麼這部電影冠名《奪冠》就再合適不過了。
  • 雅典奧運女排決賽驚現50次平局,馮坤冷靜,張萍是奪冠最大功臣
    北京時間2004年8月29日凌晨一點,雅典奧運會女排決賽正式拉開戰幕。決賽的雙方,都派出了各自的最強陣容,中國女排派出的首發陣容為主攻:楊昊、王麗娜;副攻:劉亞男、張萍;接應:周蘇紅;二傳:馮坤;自由人:張娜。
  • 馮坤揭秘女排魔鬼訓練:看見圓盤子都想吐
    她的進步帶動了中國女排整體的進步。也因為馮坤,中國女排形成了快速多變的風格,重回世界強隊行列。 2003年世界盃,馮坤盡顯世界頂級二傳風採,她的傳球速度、靈活,將全隊快速多變的打法發揮到極致。尤其是她和趙蕊蕊的「高高組合」威力極大,馮坤的傳球多採用跳傳,出手點高,趙蕊蕊的進攻點高,兩人配合的快攻既快又高,對方基本上毫無辦法。
  • 《中國女排》改名為《奪冠》,演員醜俊顛倒,能徵服觀眾嗎?
    《中國女排》改名為《奪冠》,演員醜俊顛倒,能徵服觀眾嗎?17日,由導演陳可辛執導,著名演員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主演,白浪、朱婷等中國女子排球隊隊員領銜主演的電影《奪冠》,官宣定檔國慶檔期,將於9月30日全國上映。
  • 《奪冠》燃爆國慶,我們為女排中國女排喝彩,也為這部電影喝彩
    《奪冠》和《姜子牙》,這兩部原本定檔於今年春節檔的大製作電影,似乎都在憋著一口氣,拼盡了全力也要拿下國慶檔。而作為「首發」的《奪冠》,在9月25號上映之後好評如潮,頗有燃爆今秋之勢。這個時候我突然意識到,這兩位不經常來影院的老人,和我看的是同一部電影——《奪冠》。
  • 《奪冠》中國女排:若吳剛飾演陳忠平,形象比黃渤更貼切
    《奪冠》上映以來,也是備受爭議,網友們說是中國女排好看,而不是電影好看,都是某些原因被迫剪輯的影片,花煜寒覺得《八佰》比《奪冠》更好點。我們不能否認郎平在中國女排上的巨大貢獻,從1981年的女排冠軍開始,郎平可以說是中國女排的"靈魂人物"一樣存在。
  • 電影《奪冠》都演了啥?女排球迷不夠八段,根本看不懂這三個模塊
    德洋系列~電影《奪冠》都演了啥?一主+一輔,一起串起三個模塊德洋系列~電影《奪冠》都演了啥?女排球迷不夠八段,根本看不懂這三個模塊隨著國慶黃金周的結束,大家在八天的假期享受也告一段落。這期間熱議的體育題材影片《奪冠》也備受關注,本應在2020奧運年第一個月上映的賀歲片,因為疫情的因素,生生的被推遲整整八個月,這個片子陰差陽錯的恰恰趕上國慶檔期上映,還是吸引了很多女排情結的觀眾趕往影院感受遲來的「女排精神」的體驗。
  • 電影《奪冠》——中國女排的時代精神
    雖然我們都知道,對於一部電影來說,「故事」至關重要,但很多時候我們評價一部電影,需要更深一步,去看它的劇作結構,去看它的視聽語言,去感受它內在的獨特韻味和帶給觀眾那獨特的不一樣的感受。畢竟遠電影不僅僅是「故事」。今天這篇《奪冠》影評,從劇作和視聽層面,為大家詳解,為什麼《奪冠》是可以對標大衛·芬奇《社交網絡》的「華語年度佳作」?!我作為一個不易被煽情的老練觀眾,走出電影院時,竟已淚光閃爍。
  • 回顧雅典奧運會中國女排的奪冠歷程:跌宕起伏、驚心動魄!
    要說最令人激動萬分的,莫過於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女排的奪冠之戰了。2004年8月29日凌晨的那一夜,中國女排與俄羅斯女排爭冠之戰,我至今記憶猶新。現在分析,形勢與裡約奧運會大不相同,裡約時女排起步維艱,步步驚心,小組第四,勉強入圍淘汰賽;而雅典時的女排卻在小組賽拔得頭籌,以頭名進入淘汰賽,一直闖入決賽,而決賽對手俄羅斯,曾在小組賽上被中國女排3:0橫掃。我當時認為中國奪冠是妥妥的了。
  • 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遺憾的、時代的記憶
    電影《奪冠》的上映也歷經了風雨,先是陳忠和教練因為劇情中吃雞腿、被暴扣等電影故事情節上訴相關部門,使得原定片名為《中國女排》緊急改為《奪冠》,原本在春節上映的影片因為疫情的原因無限期延後。即便如此,這部《奪冠》仍然是影迷非常期待的一部影片。
  • 《中國女排》電影為什麼改名為《奪冠》?
    《中國女排》正式改名為《奪冠》,這到底為什麼哪?  近日,相關部門宣布《中國女排》更名為《奪冠》,並且還配上了女排姑娘們的圖片,非常有震撼性。  這部電影是陳可辛導演的,由鞏俐,黃渤主演,並且中國女排的&34;友情出演。  當初在今年世界盃結束後,中國女排姑娘們幾天馬不停蹄的加入了這個電影的拍攝,雖然很累,但是女排姑娘們並沒有放棄,甚至在片場傳出張常寧在等電梯時睡著的圖片。
  • 電影《中國女排》,是怎樣一步步被改成《奪冠》的
    因為我們不知道,現在的《奪冠》還是不是當初的《中國女排》。之所以有這樣的疑問,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電影名字被改得面目全非。這部電影的名字一開始是《中國女排》,後來改成了《奪冠》,雖然現在我們無法得知為什麼要這麼改,但其實大家都看得出來,這個名字改得非常沒水平。把《中國女排》改成《奪冠》,這樣一改,這部電影的氣質、格局和氣勢也全都跟著改了。
  • 《奪冠》定檔,跟隨鞏俐黃渤感受中國女排精神的震撼!
    電影《奪冠》這部體育題材的電影,定檔9月25日上映。鞏俐、黃渤、吳剛等大咖雲集,帶你感受中國女排精神的震撼!僅僅是一個短短的宣傳片,有的人就感動落淚好幾次,這部很燃的電影表現出了中國女排姑娘面對輸贏,拼搏向上,克制自己的態度。
  • 《奪冠》票房強勢壓倒《八佰》,中國女排「我們」來了
    《八佰》與《奪冠》一樣是主旋律影片,個人來說更喜歡《奪冠》。選角力求貼近原型,讓人最值得期待的是導演陳可辛的一句:非模仿秀,即真實。《奪冠》有多真實呢?真實到很多場景都完全復刻了歷史真實的場面。比賽時萬人空巷、一群人圍著電視看比賽的場面也真實再現,甚至連解說也邀請到了宋世雄老師本音出演。
  • 看完《奪冠》,我把感動留給中國女排
    回想八個月前的春節,大家討論走進影院看什麼電影,《奪冠》也是其中的熱門選擇。這是一部多麼適合合家歡的電影啊,幾乎每一代人都對中國女排懷抱著不同的、深厚的情感。《奪冠》圍繞它進行敘事。跨時三十多年,那麼多塊金牌,中國女排的發展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電影裡好像看不太見。
  • 「達康書記」吳剛髮長文談《奪冠》幕後:中國女排可不是鬧著玩的
    北京時間10月3日消息,在《奪冠》裡飾演袁偉民的演員吳剛髮長文談幕後:電影第一次找到我,沒敢答應。中國女排四個字可不是鬧著玩兒的。我從小把「鐵榔頭」郎平偶像,演她的教練,我能行嗎?在《奪冠》裡,吳剛飾演的袁偉民一出場,便讓很多觀眾印象深刻。吳剛帶給角色的,恰好是觀眾所需要的。吳剛身上,帶著骨子裡邊的果敢幹練。這種乾瘦,更利於塑造一些勇攀高峰者的形象。
  • 中國女排三次奧運會決賽冠軍點最後一球共性曝光,球迷感嘆真巧!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2004年雅典,2016年巴西奧運會,中國女排都拿到了冠軍。中國女排三次奧運奪冠的最後一球,都不是大主攻得分,都是小主攻扣死的。2004年雅典奧運會決賽與俄羅斯女排的最後一球,主二傳馮坤連續3次傳給四號位的張越紅,沒有絲毫的顧慮和猶豫,張越紅也沒有辜負隊長的期望,用一記4號位斜線打中,幫助中國女排拿下了期盼20年之久的奧運會冠軍,這個時候1975出生的張越紅已經快30歲了!
  • 《奪冠》熱映,女排姑娘本色出演,感受女排精神的力量
    那麼,今天小編重點要說的這部電影呢就是《奪冠》,《奪冠》是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排國家隊領銜主演的劇情片,劃重點,所有的運動員角色都由排球專業運動員或高水平的學生運動員飾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