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最冷時,聽雪讀詩

2020-12-25 騰訊網

昨日小寒,也就是說,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已經來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小寒一過,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就要到來。

窗戶凝出薄薄的水霧,火鍋咕嚕咕嚕冒著熱氣,「家人閒坐,燈火可親。」真好。

讓我們來讀一些關於冬日的詩吧~

早寒江上有懷

[唐]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冬夜送人

[唐] 賈島

平明走馬上村橋,

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

楚山無限路迢迢。

憶梅

[唐]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生查子·重葉梅

[宋]辛棄疾

百花頭上開,冰雪寒中見。

霜月定相知,先識春風面。

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

折我最繁枝,還許冰壺薦。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其九十八

[宋] 釋祖欽

天寒人寒,大寒小寒。

熱則普天匝地熱,

寒則普天匝地寒。

熱不自熱,寒不自寒。

紅日上三竿,當陽仔細看。

大德歌·冬

[元] 關漢卿

雪紛紛,掩重門,

不由人不斷魂,瘦損江梅韻。

那裡是清江江上村,

香閨裡冷落誰瞅問?

好一個憔悴的憑欄人。

臨江仙·寒柳

[清] 納蘭性德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

疏疏一樹五更寒。

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

湔裙夢斷續應難。

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賀新郎·又是寒冬矣

[近現代] 顧隨

又是寒冬矣。

也頗思、村醪取暖,市樓買醉。

踽踽行來舉頭見,一隊明駝迤邐。

愛他有、些兒畫意。

曲項高峰肉蹄軟,想來從、大漠風沙裡。

一步步,幾千裡。

厖然臥息長街內。

又木然、似眠似醒,非悲非喜。

偶一搖頭鐸鈴響,聲落虛空無際。

有誰識、此君心理。

萬裡長城曾見否,問凋零、破敗今餘幾。

駝不語,蹶然起。

圖源:吳冠中,林風眠

相關焦點

  • 雪落向現實,落向人們各自的命運|周末讀詩
    有考據癖的人會去考證誰是劉十九,會去了解他與詩人之間的交情,答案是劉十九是白居易任江州司馬時認識的一個朋友。白居易此詩作於晚年在洛陽時,遍閱其全集發現,在他汗牛充棟的眾多詩作中,為劉十九所寫只有兩首。由此很難斷定他們有「深厚」的友情,即便有,也並不能從這首詩看出。更關鍵者在於,這首詩的好,並不需要深厚友情的支撐。
  • 蒙曼:讀四時之詩,品人生五味
    陰雨連綿,不知不覺間,溫暖人間的春天已經悄然離去。等到天氣晴朗,才發現已經到了炎熱難耐的盛夏。 你是不是也聽出了春天的消逝,夏天的到來? 那麼,嘈雜的生活裡,讀詩尚有用否?
  • 煮雪烹茶,聽雪敲竹……古人的冬天也浪漫?
    冬已深,夜驟涼,你們最喜歡在這寒冷的冬季做些什麼呢?是圍著暖暖的爐子吃一頓熱騰騰的火鍋,還是穿著厚厚的衣服去公園賞雪看梅,亦或是靜靜地待在暖和的屋子裡,看書喝茶,自在逍遙...一毫無復關心事,不枉人間住百年。從詩中就可以看出,古人對煮雪烹茶的喜愛程度。《紅樓夢》也有記載,妙玉招待黛玉、寶釵的體己茶就是雪水煮出來的。黛玉問她:「這也是雨水煮出來的?」
  • 中國詩歌報臨屏詩創作一室第439期作品
    冬天的芭蕾 麻山2.雪花詩韻        麻山3.戀曲           飄4.冬天,點燃我的詩歌     馬到成功5.聽雪          愛在天涯6.自由命題 一、好詩薦讀 1.以愛瞭望文/漂流瓶
  • 最是人間煙火氣——讀汪曾祺
    汪曾祺曾有一詩「我有一好處,平生不整人。寫作頗勤快,人間送小溫。或時有佳興,伸紙畫芳春。草花隨目見,魚鳥略似真。唯求俗可耐,罕計故為新。只可自怡 悅,不堪持贈君。君若亦喜歡,攜歸盡一樽。」我們總能從汪老的文章裡讀出一種親切、一種溫馨,這是來源於何處呢?汪老自己給了我們解答。
  • 聽雪......
    雪花,是世界上最聖潔的花,當你靜靜地傾聽天籟,塵世的浮躁與喧囂,似乎都已離你遠去,剩下的惟有純淨,那是心靈忘卻一切的暢然,那是在沒有塵埃的世界裡,生命自由呼吸的平淡與安恬。雪小禪說:「聽雪,也是聽心,聽雪的剎那,心裡定會開出一朵清幽的蓮花。」是的,揚揚灑灑的雪花落下,該有多少寧靜的心,在此刻傾聽與領悟?又該有多少清澈的眸,在凝視這天與地之間的絕世愛戀?
  • 「詩詞鑑賞」冬日聽雪,一片雪花落在手,感受古人詩意的冬天!
    冬天最傾心的事,莫過於聽雪。茫茫世界,聽雪細細地飄著,可以聽出天地清明的澄澈,也可聽出內心世界的寂靜。明代著名戲曲作家高濂在《山窗聽雪敲竹》裡曾說,「 飛雪有聲,惟在竹間最雅。山窗寒夜,時聽雪灑竹林,淅瀝蕭蕭,連翩瑟瑟,聲韻悠然,逸我清聽。忽爾逥風交急,折竹一聲,使我寒氈增冷。
  • 現代詩歌精選|我們是人間一株瘦小的麥苗,孤獨終老
    推薦讀睡詩人詩歌讀睡推薦語:春心如度年,這樣春節來的如此隆重,去的也悄然神速。在新型冠狀病毒面前,在這樣的災難面前,我們總能團結一致,詩人這樣的發聲是鏗鏘有力的,正如詩人在詩中所寫:同胞們,罪惡的源泉要認清啊!那把不住的嘴上的腐病,挽救的魂靈,能否將罪孽勾銷,請恕我直言:我們還在等!
  • 大雪將臨,今年我們一起聽雪落下的聲音
    每次讀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這首詞,都會對冬天的雪充滿了期待,仿佛只要能看到詩中的壯麗景觀,自己也能平添幾分豪邁與才思一樣,這種大氣磅礴的詩句總能讓人對大雪的嚮往油然而生。而大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降水的增多和氣溫的降低。那就讓我們一起等一場大雪的降臨,然後一起聽雪落下的聲音。
  • 新歌速遞 | 聽雪-張碧晨(《烈火如歌》主題曲)
    >近日,由周渝民、迪麗熱巴等主演的古裝言情劇《烈火如歌》人物主題曲《聽雪》柔情首發。絕美的古風旋律配以細膩的低吟淺唱,《聽雪》這首歌經過張碧晨的演繹足以讓人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據了解,三月份除了《聽雪》這首OST,張碧晨2018全新專輯中的第二首歌曲也將依計劃逐步上線,敬請期待。
  • 愛國不背樂天詩?小朋友你夠了
    你不讀樂天的詩,你就不會理解想見而不得時的抓心撓肝。你不讀樂天的詩,你就不會理解在芳菲已盡之時再見春色,失而復得的欣喜。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你不讀樂天的詩,你就不會明白一派天真的童趣是多麼平常而又不平淡。
  • 《聽雪樓》即將來襲,但秦俊傑卻出了這樣的事,你們還會捧場嗎
    《聽雪樓》即將來襲,但秦俊傑卻出了這樣的事,你們還會捧場嗎最近網友們說的最多的八卦新聞莫過於楊紫與秦俊傑分手了,本來兩人分手也沒覺得什麼,震驚一下就過去了,,偏偏在分手之前,張雪迎站出來說不接受造謠不背鍋,網友們在疑惑的之後,楊紫和秦俊傑的工作室同時發布了分手聲明,所以,網友們就將炮口對準了張雪迎
  • 若冬夜有雪,便可聽雪、讀雪
    若雪已經到了窗前,聆聽雪的呢喃,雪也就入了心,心間有了雪的詩畫,那麼,再讀手中書卷,其中那幾句寒詩瘦詞,不免也就顯得有些遜色。只是雪,就衍生出這樣細細軟軟的情調,這種冰冰涼涼的想像,這種輕輕柔柔的懷想,不經意間,給寂寞的世界帶來一份溫情。
  • 人間四月天,最美讀詩日
    ——一句愛的讚頌我說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賞析 ▶▶▶林徽因的詩如其人,宛如一陣清新的風,既不甜膩,也不灼熱,溫暖而純淨,綿軟而輕柔,極富女性的細膩與深情,讓人從心底感受到一種愉快和舒適。
  • 悅從讀中來•悅好書|《最是人間真情味》
    朗讀人  市三高學生  陳源蓓江曉英的這本《蘇東坡:最是人間真情味》寫出了自己的特色。文筆優美是該書行文中最大的特色。綜觀《蘇東坡:最是人間真情味》全書九章四十六篇,描寫之細膩,令人稱絕。比如蘇軾降生時,作者沒有正面寫蘇洵的眉眼神情,而是通過一些側面的烘託映襯出他身為人父的歡喜:「在蘇洵眼裡,天地間突然清涼明媚起來。叩首,還願,喜悅,跪拜!蘇洵還分明聽見了屋前屋後的竹林中,喜鵲嘰嘰喳喳地輕掠過樹梢,蕩得葉兒沙沙作響。清風徐來,一米陽光恰好穿過婆娑世界——簡單的幸福即是完美。」這樣的筆調輕盈而溫暖,卻給人以強烈的代入感,仿佛春風拂過柳樹梢頭,仿佛冬日陽光融進了被絮,融進了我們的心頭。
  • 讀詩和不讀詩有什麼區別?下場雪就知道了
    講真,讀詩和不讀詩真的區別很大,一場雪,就知道了什麼是腹有詩書氣自華! 讀詩詞的人: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清明,讀幾首史上最著名悼亡詩
    【背景】元稹有離思詩五首,這是其中第四首,都是為了追悼亡妻韋叢而做。韋叢為當時太子少保韋夏卿之幼女,二十歲時下嫁元稹,其時元稹尚無功名,婚後頗受貧困之苦,而她無半分怨言,元稹與她兩情甚篤。言情而不庸俗,瑰麗而不浮豔,悲壯而不低沉,成為唐人悼亡詩中的千古名篇。元稹的悼亡詩一直以前都是傳唱的經典,除此之外,其還寫了悼念亡妻韋氏的《遣悲懷》三首,同樣堪稱中國悼亡詩歌的絕唱。『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之類的詩句已成了流傳千古的名句。《遣悲懷》三首如下:其一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 為最後的冬日讀詩
    用聲音遇見你,為最後的冬日讀詩為最後的冬日讀詩周六的晚上,臘月十一,應一位小朋友的邀請
  • 白居易最深情的一首詩,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白居易是一代詩王,他和李白可能是那個時代最著名的詩人,而且他的詩作不僅在當時就流傳到了國外,即使是現在他依舊還是國外最受歡迎的中國詩人,他的很多詩作不僅描寫的極為唯美,同時也非常的直白,往往可能只有寥寥的數語,但是同樣的充滿無限高遠的意境。
  • 《蘇東坡:最是人間真情味》:一本值得反覆品讀的書
    當同一題材的寫作出現於眼前時,讀者免不了要拿來互相比較,這便給那些向經典作品發起挑戰的寫作者增添了許多壓力。好在江曉英的《蘇東坡:最是人間真情味》雖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同樣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一言以蔽之,她寫出了自己的特色。文筆優美是該書行文中最大的特色。綜觀《蘇東坡:最是人間真情味》全書九章四十六篇,描寫之細膩,令人稱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