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神童,與痴呆不過一線之差

2020-12-27 野路子直男

似乎人們身邊永遠不缺「神童」的故事,「小學生做出結腸癌研究成果」、「14歲女孩日寫千首唐詩」,這樣的故事層出不窮。這自然不乏有真正的天才,比如少年時即可破解數學難題的高斯,以及五歲就能作曲的莫扎特。

但是,當我面仔細觀來,更多的所謂「神童」不過是在「演戲」,那些或「勵志」或「感動」的故事,不過是他們演繹出來的虛假人生:神童如同戲子,無非是立出來或炒作或牟利,孩子們成為了家長牟利的工具:

寫詩少女與成功學大師不得不說的那些秘事

自「日均作兩千首詩女孩父親稱沒誇大」的新聞榮登各大平臺熱榜,這位叫岑怡諾的14歲女孩頓時成為了眾人眼中的焦點。

有人給她算了筆帳:一天24小時,1440分鐘,要做到一天2000首詩的話,那麼就需要不吃不喝,平均43秒中就完成一首詩。 有這樣的速度,只怕連我們的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都自愧不如。

至於她的水平麼,下面是她寫的一首

你說是舊體詩吧,不合轍押韻,新體詩吧,偏偏又是七言絕句體例,至於文採麼,也實在不敢恭維。 本著好奇的心理,我們去試了下某寫詩AI,隨便讓它寫了個:

emm, 人家AI寫的都如此工整,你一個天才神童還好意思嗎。

而且這位「神童」神奇的不只是可以超越李杜,寫詩速度一流,她自身也可謂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小小年紀已經是多個品牌的創始人。還擁有所謂「中國國際新聞雜誌社中華傳統文化傳播院院長助理」、「中國國際新聞網紹興運營中心副主編」這類高大上的頭銜

正如,尤其女必有其父,我們神奇的岑怡諾的老爹岑岷峨也是一位「神奇」人物,既然岑怡諾是「中國國際新聞雜誌社的學員記者」,那麼父親岑岷峨就能是「中國國際新聞雜誌社新聞記者」,二人常常商業互吹,好不快樂(其實網友爆料這是一家在香港註冊的「野雞」媒體,也有人根據他們的備案號一查,結果官網上沒有任何有關這家新聞機構的信息。)。

岑岷峨還建立了文化傳媒公司和保健食品公司近年來,把閨女打造成「美少女詩人」、「知名演講家」、「天才少年」來推廣公司的商品。

有了這樣爹的助攻,孩子自然走上了一條「康莊大道」,只是這條大道上充滿了那種熟悉的味道:微商大會。

於是,我們看到一個不過10多歲的小女孩,操著一口比傳銷大師還油膩的腔調,將背的爛熟的臺詞不斷地說來說去。至於什麼「那邊的朋友,掌聲熱烈一點!」,「左邊的朋友,讓我聽到你們的聲音!」就是喜聞樂見了。如果不是她依然年輕的外表,哪裡像個14歲的花季女孩,分明像是忽悠大爺大媽買「投資理財」的銷售大姐。

震驚!花季少女在某活動現場竟做出如此喪心病狂的舉動!!究竟是人性的泯滅還是道德的淪喪?

試問如此可謂「癲狂」的舉動,又與那些「裝瘋賣傻」以博取關注的人有何差異?

而偏偏這裡又有一個真實的案例:

一個看似溫馨的故事

在美國有這樣一位單身母親Dee Dee和她的女兒Gypsy。Gypsy天生身患重病,據Dee Dee所述,Gypsy 罹患多種疾病,包括:染色體缺陷、肌肉營養不良、智力低下、癲癇、嚴重哮喘、睡眠呼吸暫停甚至是白血病。

所以,可憐的小Gypsy全天不得不坐在輪椅之上,而因為疾病因故,她不得不全天坐在輪椅上,面色蒼白、瘦骨嶙峋,小小的臉上總是戴著一副大大的眼鏡。她也沒有頭髮,牙齒看著也不牢靠,沒準哪天就會全部掉落,平時連連進食都需要通過腹部的餵食管,睡覺更是離不開呼吸機。

無休止的健康危機使得母女二人整日奔波於家和醫院之間,除此之外,Gypsy每天都要吃下各種各樣的藥片來治療各種各樣的疾病。

因此,Dee Dee也不得不放棄工作,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照顧女兒身上,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 但是,這對母女一直積極樂觀,並總以熱情的笑容對待生活。

也正因為於此,這對母女感動了無數的人,從她們的鄰居到無數的網友,大家帶來的不僅僅是精神上的鼓勵,也有更多的物質支持,慈善組織找到了她們,向她們施以援手。

而在志願者的幫助下,她們獲得了新的房子。新房子被刷成粉色,十分溫馨。為了方便Gypsy,房子還經過了特別改造,適合殘疾人坐輪椅生活。

一切跡象都在表明,雖然繼續生活困苦,但這個不幸的家庭的未來會愈發美好。

但是,很快人們發現了事實的真相:

2015年6月14日,Gypsy的Facebook突然出現了這麼一條狀態:「那婊子死了!」,而緊接著,這條狀態下又出現了一個評論:「我他媽的砍了那頭肥豬,QJ了她可愛無辜的女兒...她的尖叫聲太他媽大聲了,哈哈哈!」

大家大為驚訝,於是報了警,之後警察在臥室發現了Dee Dee的屍體——她已經死了兩天,而Gypsy不知所蹤,不過通過搜查IP位址,警方還是找到了Gypsy。

但是,讓所有人都驚訝的是,Gypsy一點問題都沒有,她可以正常行走,根本不需要輪椅,並且完全可以獨立正常吃飯,無需幫助,智商和肌肉也完全沒有問題。那些看起來的健康問題不過是常年服用各種藥物而帶來的副作用。她說到:「這都是騙人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媽媽逼我做的。」

也就是說,這一切,不過是Dee Dee逼著她去演得戲。但是,在成長中,從小被告知「自己與別的孩子不一樣」,並且被母親嚴密控制的Gypsy漸漸心中生起了反抗之心,並在網上認識了男友Godejohn。她向男友傾訴了一切,並求著他殺了自己的母親。於是,就發生了上面的悲劇。

在真相大白後,有人對Dee Dee病態的控制欲深表厭惡,但更令人細思恐極的是:她通過將女兒塑造成「一個疾病纏身的痴呆可憐女孩」賺取了人們的同情,利用了他們的愛心,獲得了無數的捐款與援助。

結合前面的「寫詩女孩」,我們不難發現,這兩個案例都有一個共性,無論「裝神」還是「裝瘋」不過是家長導演出來的一場戲,可以說,「所謂神童,與痴呆不過一線之差」

歸根到底,孩子們才是受害者。

救救孩子!

在昆明六年級小神童陳靈石的故事中,連「結腸癌基因敲除」這樣看起來灰常牛X的研究才獲得是三等獎,那麼那些一等獎二等獎都是些何方神聖呢?

於是,有好奇的網友去了查了下陳靈石參加的比賽獲獎名單:

不得不說,這其中很多都是既符合中小學生能力,又具有一定意義的優秀研究課題。但也有一些明顯玩的有點大,一點也沒有小朋友的亞子。

而如果我們再去看看那些「神童」們,一個個少年老成,一個個滿腹經綸,一個個通天曉地。據說,在小岑同學們還在創造自己的未來時,她的話語被一位年僅4歲的「後浪」用自己奶聲奶氣的聲音完整地複製出來。

一面天堂,一面地獄,一面神童,一面痴兒,但一切不過是場戲,父母們導演著自己孩子的人生,向世人演繹著或喜或悲的故事。每當這樣的故事發生時,不僅有媒體們伺機而動,大寫報導吸引眼球,無非就是博得關注,進一步消費這些「神童」。

然而,無論是神童還是痴呆,這些孩子或許再也無法選擇自己的人生與命運。不知為何,腦海中浮現了魯迅先生多年前寫下的那句話:

救救孩子!

相關焦點

  • 14歲神童少女一天創作2000首詩:所謂神童不過是被操控的提線木偶
    14歲神童,擁有驚世才華,四次演講獲獎,兩個品牌的創始人,號稱一天:作詞300首、作詩2000首、寫小說15000字。但是有網友還很貼心的給她算了一筆帳:一天2000首詩?一天24小時,總共1440分鐘,不吃不喝不睡的話,平均43秒一首詩。
  • 他是少年班的神童,中考兩周就高考,離清華只差1分的無雙國士
    《少年班》一經播出就勾起了一系列對於三十多年前那一場全國上下對神童的追捧熱潮的回憶。那時的我們剛剛經歷十年動亂,科教、文化都陷入了停滯乃至倒退,為了追回逝去的十年,許多高校都開辦了少年班,選拔全國範圍內的神童,只為了更快追趕國際先進水平。今天的主角就是這麼一位神童。
  • 養生課堂:一日一證之痴呆(二)
    痴呆 [概念] 痴呆是指神情呆滯,智能低下而言,是智能活動發生嚴重障礙的表現。 痴呆一症,古人有"文痴"、"武痴"之分。
  • 神童之殤:「廢掉」一個孩子,就是讓他「年少成名」
    文|立言教語「神童」二字對家長而言總是充滿誘惑力,似乎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年少成名,卻忘了傷仲永的故事。老天是公平的,正所謂有舍才有得,有得必有舍。在年少成名的背後,是「神童」們泯然眾人矣的無奈。更讓人感到可怕的是,有些「神童」甚至會成為家長的賺錢工具。他們的成長故事將扯下家長最後一塊遮羞布。
  • 大腦反應慢記性差?或是痴呆找上門!看看你在老年痴呆的哪一階段
    老年性痴呆患者通常經歷三個階段: 一期(失憶期) 這一階段是輕度痴呆期,表現為記憶力減退和近事遺忘。病人常常把真實的生活帶入童年、青年時期的情景,卻記不起最近發生了什麼。經常丟東西,一看就忘了放好的東西;經常懷疑自己被人偷了。有些病人在早期會陷入被傷害,貧困,偷竊等妄想之中。
  • SJ神童不專業受質疑,製作SuperM舞臺太差,被網友罵慘了
    作為SM娛樂老闆李秀滿精心打造的一支專攻海外的國際組合,SuperM從成立之初就備受全世界的關注,原本李秀滿是打算將該組合推向歐美市場的,可惜目前來看成績一般,但是SM方面依然沒有打算放棄這支組合,對SuperM
  • 傅偉忠:老年性痴呆,你了解多少?
    原創 上海浦精 浦精心靈驛站 2020年8月6日,作為上海市浦東新區精神衛生中心暨同濟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籌)與上海浦融傳媒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健康有道》之【浦心堂】第十三期的主講人-副主任醫師、防治科科長傅偉忠為大家帶來了—老年性痴呆,你了解多少。
  • 如何識別音樂神童?
    對於音樂神童的識別,沒有一個絕對的方法和標準,但是,一個孩子是否是音樂神童,有多大的音樂才能,是可以從其很小時候對音樂的反應特徵判斷得出來的。音樂神童分機能神童、感覺神童,以及機能和感覺並存的超凡神童三種。
  • 16歲博士畢業逼父母北京買房,「天才神童」真的「狼心狗肺」?
    引言《饒州神童》有言:「饒州自元豐末朱天錫以神童得官,俚俗爭慕之。」說的是一個人憑藉神童的身份獲得了一個官位,得到了大家的羨慕。神童其實就是家長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他們沒有缺點,每天都被當作是自己孩子學習的榜樣。
  • 3個月就減重62斤,神童怎麼做到的?SJ「新門面」神童預定
    2019年神童再一次下定決定減肥,體重過重給神童帶來了很多煩惱。在SUJU九專的發行前期,神童就因為身體的原因不得不暫停所有工作,專心恢復。這讓神童更加關注身體健康,從九專宣傳完畢之後,神童一直根據營養師的建議調整自己的作息和飲食習慣。為了調整自己的作息,他定時定點地提醒自己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喝水,什麼時候睡覺。
  • 一線丨吉娜捧孕肚現身狀態超好 寶寶被稱是「音樂神童」把郎朗開心...
    騰訊娛樂《一線》 作者:胡夢瑩 11月9日晚,剛剛官宣當爹的郎朗攜愛妻吉娜現身雙11狂歡夜彩排現場,郎朗一路攙扶吉娜,吉娜孕相明顯。
  • 關愛健康防治痴呆
    老年性痴呆,多發生於中年或老年的早期,症狀是短期記憶喪失,認識能力退化,逐漸變得呆傻,甚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1906年德國神經病理學家阿爾茨海默(Alois Alzheimer)首次報告了一例進行性痴呆表現的51歲女性患者,1910年這種病被命名為阿爾茨海默病。
  • 神童尚且無法避免災禍,何況是普通的孩童
    不管是數千年前還是當今時代,天才都是鮮少的,更何況是神童。天才的誕生,歷來倍受矚目,惹人追捧。只是,當天才誕生的那一刻,我們是否已經準備好了去迎接他(她)的到來?歷史的慘劇依舊刻在無數人的心底。神童本就難得,世人引以為奇,爭相求見,實屬常理。可惜,世人一點兒也沒有保護好這位天才孩童。於是,這位天才孩童還沒來得及綻放出最絢爛的煙火,就悄無聲息地隕落了。孩子就像幼苗般脆弱,小小的風吹草動都能讓他(她)受驚搖擺,乃至折斷。所以,他們才需要大人們的保護。所謂的保護,不僅是指身體,還包括心理。而天才兒童由於其某一方面的才能超乎常人,總能受到絕大多數人的關注。
  • 路易體痴呆,一個富有戲劇角色的臨床疾病
    路易體痴呆可以說是最富有臨床戲劇特色,最容易被誤診,也是較晚才被單列出來的痴呆類型。
  • 一個神童差一點趕上王一博,年紀更小出道更早,是否天空降仙子
    中國地大物博,奇人奇事層出不窮,這次金鷹獎只差一點點就趕上王一博,離「觀眾最喜愛的男演員」只差一步的是神童易烊千璽。這個小明星說是神童真不假,2000年出生手湖南懷化,2歲就學藝,5歲開始在電視臺表演節目,幾年間在央視臺、北京電視臺、山西電視臺山東電視臺、天津電視臺參加演出了很多節目。2011年參演電視劇《趨裝備小子》,正式進入了演藝圈。
  • 心血管越健康,晚年患痴呆風險越低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3474近日,發表在PLoS Med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與心血管健康指標較差的人相比,從中年開始擁有理想的心血管健康指標,尤其是理想的行為因素與降低痴呆風險相關。這也就意味著,保持終身的健康行為可能是降低晚年痴呆風險的關鍵。
  • 致科研「神童」與「天才」少女——成也「推手」,敗也「推手」
    該劇講述了職場小白柳青陽通過學習「推手」思想,在眾人的合力幫助下,從太極推手中悟出了人生之道、經商之道,從一個玩世不恭的富二代,變成職場高手的故事 。太極推手從本質上說,它是太極拳獨特的操練方式,它是一種訓練方式。誠然,劇名為推手,當之無愧,深諳精髓。雖劇情稍有點尷尬,有點不接地氣,不過兩個主角的顏值還是可以的,多少彌補了點遺憾。
  • 【衛生社團】最美不過夕陽紅,莫讓痴呆伴你行_騰訊新聞
    適量進食健腦食物 如大豆類(含卵磷脂)改善痴呆 核桃(含不飽和脂肪酸)保護腦神經 花生(抑制血小板聚集)防腦動脈栓塞、硬化 堅持體育鍛鍊 每周至少進行如快走、慢跑等中等強度運動150分鐘
  • 如此神童,李白杜甫都汗顏,時間管理大師小豬應當退位!
    中國文壇希望在此,神童加油!類似岑怡諾這樣神童,人們也是經常聽說,不過很多事實證明,大多經不住公眾的質疑和媒體的追問。岑某某稱,作詩的事情,是在一次學校組織的挑戰賽中,完成八個半小時寫100首詩的任務。
  • 三國的兩位神童,執掌十萬大軍,結果都死於非命!
    神童,是對才賦優異的兒童的一種稱呼,所謂「有特稟異質,迥越倫萃,岐嶷兆於襁褓,穎悟發於齠齡」「識洞於未萌,智表於先見,心計足以成務,口辨足以解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