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因最近全球院線停擺的緣故,不少人都陷入了片荒期,但在劇集這塊,得益於傳統電視臺和流媒體平臺的合力,好劇還是不少的。
比如電視臺的有:HBO的《西部世界》第3季,BBC的《殺死伊芙》第3季,FX的《美國夫人》(凱特·布蘭切特主演)、《吸血鬼生活》第2季等。
而流媒體的有:Netflix的《好萊塢》、《王國》第2季、《雪國列車》(劇版),AppleTV+的《捍衛雅各布》(「美隊」克裡斯·埃文斯主演)等。
《捍衛雅各布》劇照
另外,近期兩部口碑港劇,TVB的《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和ViuTV的《嘆息橋》,也值得一看。
不過,近期還有一部高分新劇,因為沒有大牌的卡司陣容,顯得非常低調和冷門,但凡是看過的人,無不大呼過癮。
它就是黑幫題材的英劇《倫敦黑幫》。
《倫敦黑幫》海報
一般會關注到這部劇的人,基本上都屬於慕名而來。
因為本劇的導演之一,是拍出過兩部「新千年純動作片標杆」作品《突襲》的導演加雷斯·埃文斯,他同時也擔任了本劇的聯合編劇。
加雷斯·埃文斯 & 伊科·烏艾斯
《倫敦黑幫》由HBO旗下Cinemax頻道和天空電視網聯合出品。說到「黃暴臺」HBO,Cinemax作為其max系列的頻道之一,也是名聲在外,因會在深夜時段播出成人節目和含更多暴力元素的電影,被冠以&34;(露出最多肌膚)等稱號。
因此,有著HBO血統的Cinemax頻道加上加雷斯·埃文斯的暴力美學,這部劇不論從尺度到動作戲呈現上,自然都令人有所期待。
除加雷斯·埃文斯外,本劇的另外兩位導演澤維爾·吉恩斯和科林·哈迪,也是類型相近的風格。前者執導過的《邊域之城》和《殺手:代號47》,都是有不少暴力血腥元素的作品,而後者最出名的作品,是執導了由溫子仁編劇兼製片的恐怖片《修女》。
溫子仁夫婦 & 科林·哈迪
這3位類型風格相近導演的聯手,也給本劇奠定了限制級的基調。
《倫敦黑幫》的前5集中,每集都至少有一場非常生猛的動作場面。
尤其是加雷斯·埃文斯導演的第1、5集,就貢獻了3場可以入選年度名場面的動作戲,這兩集在IMDb上的單集分數也因此高達8.9和9.6分。
「第1場」出現在首集中段,主角之一的艾略特單槍匹馬進入酒吧,一人單挑多名阿爾巴尼亞黑幫的小混混。
從他推開門進入酒吧一刻起,就全程高能。先是把一個玻璃菸灰缸直接砸進小混混嘴裡,再按著頭猛撞向吧檯,只是看著都感覺非常肉疼。
接著是一連串的近身打鬥,艾略特隨手順了吧檯上的一根飛鏢當武器,鏢頭一下下刺進身體的畫面配合著音效,相當帶感。
這段室內打鬥戲,全程手持攝影,加上分鏡間流暢、精準的剪輯銜接,動作連貫性極佳,拳拳到肉,一氣呵成,看得是十分過癮。
同樣是室內空間的動作戲,這一段整體可以說非常有《突襲》的觀感。
之後一段來到室外的追逐戲,同樣是手持攝影,又展現了加雷斯·埃文斯在大空間下不俗的鏡頭調度能力。
「第2場」出現在首集末段,艾略特來到一棟廢棄大樓,單挑一個赤裸上身的大塊頭。
不同前一場的戰五渣,這次由於絕對力量的懸殊,艾略特大多時候都被揍得很慘,一次次遭受著被砸、扔出去、過肩摔的重擊,只能用技巧和耍小聰明的手段來給對手製造傷害。
比如慌亂中就地取材,用一塊床墊來應付對方的持刀攻擊,非常狼狽不堪。
這一場肉搏動作戲,從感觀的刺激度上,相比「第1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更加的暴力和血腥。
至於「第3場」,則在第5集中段,一隊全副武裝的丹麥僱傭兵圍攻吉普賽黑幫大佬父子的藏身之處,近 15分鐘的槍戰戲,絕對是全劇的高光時刻。
過程中,充斥著子彈爆頭、打進打穿身體、甚至還有炸彈把整個人炸碎的鏡頭,把劇集的暴力程度和動作場面級別推向一個極點。
但可能這場戲也把後面4集的預算花光了,導致之後就再也沒一場像樣的動作戲大場面,僅剩阿爾巴尼亞黑幫大佬盧安開掛般,一人短時間內手刃奈及利亞黑幫大佬莫斯四人那場令人印象深刻。
短短的兩集和三場動作戲,不論是肉搏還是械鬥,從運鏡、調度到暴力美學風格的展現,加雷斯·埃文斯都證明了自己是當今最會拍動作戲的導演之一。
相信這3場動作戲的畫面,年終時將會出現在不少的電影混剪中。
至於《倫敦黑幫》的劇本和故事如何,就見仁見智了。
但可以這麼說,整個故事的格局絕對是不小的,圍繞著黑幫聯盟的大佬費恩·華萊士的意外死亡,來層層展開懸念。
群龍無首後,急於為報父仇的肖恩·華萊士,一意孤行地暫停了所有業務交易的決定,也引發了暗懷鬼胎多時的各個幫派的不滿,不但加速了黑幫聯盟的分崩離析,也使得華萊士家族陷入掙扎和危機中。
而殺死費恩·華萊士的幕後元兇「投資者」,其實正是他們多年的服務對象,一幫堪稱深不見底的權勢之人,也希望趁此動蕩之時,另立新主成為他們的嫡系傀儡,繼續行使替他們洗白每年數十億英鎊黑金的工作。
他們選擇的對象,就是幫華萊士家族打下江山、關係親密的杜馬尼家族,為了扶其上位全權接手生意,華萊士家族剩餘的成員都將成為犧牲品。
另外,作為警方的臥底警員,艾略特的存在,又為整個動蕩局勢增添了些不確定性的因素。
艾略特為了混進肖恩的黑幫內部,看似做了許多事情來贏得信任和提升地位,包括替肖恩擋子彈,甚至和杜馬尼家族的女兒好上。
但實話說,這個劇集的男二號,塑造得並不好。他表現出的刻意和不純動機,加之過程中飄忽不定的立場,能夠成功混進黑幫實在難以令人信服,最後又莫名被定義為一個雙面間諜,人設上完全不討喜,應該沒什麼觀眾會喜歡上這個角色。
黑幫、警方和權勢高層,不同陣營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爭鬥和博弈,劇集呈現給我們的,就是一個黑白兩道之間暗潮湧動的群像大戲。
鑑於劇集3位導演的往作,《倫敦黑幫》在故事層面上,敘事的層次感其實做的已經不錯了。在不斷有秘密和真相曝出的情況下,還能一直把大方向的懸念保持住,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從最後的結局來看,遺留下的諸多懸念,明顯是朝著能夠續訂下一季的計劃設計的。
末集艾略特和「投資者」勢力的接觸,細節肯定還有所保留,包括最後他崩了某人(不劇透)那一槍的位置,也很值得玩味,留下了各種可能性。
總的來說,《倫敦黑幫》這部劇或許無法達到神劇的級別,但鮮明的特點,清晰的定位,是優勢和亮點都非常突出的那種類型。
單是加雷斯·埃文斯等3位導演給劇集定下的暴力尺度和呈現出的電影級別的動作場面,就足以讓它躋身今年優秀劇集的行列。
在一流動作戲之下,劇本雖略顯二流,但也並不是無可取之處。它的格局之大,牽涉不同國籍、民族、階層的多方人物以及黑色交易,當中對現實的隱射,也具備了一定的探討廣度和深度,劇情後續發展也有不小的可塑空間。
當然了,如果只想看簡單粗暴的動作戲,《倫敦黑幫》也是完全能夠滿足你的。
- END -
作者:小輝叔影社(Hui-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