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個著名的段子,叫: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
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
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這是作者排出的三國24名將排行榜,按詩的先後順序就是:
呂布、趙雲、典韋,關羽、馬超、張飛,黃忠、許褚、孫策、太史慈、夏侯惇、夏侯淵,張遼、張郃、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張繡、顏良、文丑,鄧艾、姜維。
不知這個排行大家服不服?不過,熟讀三國加遊戲,不管是《演義》還是《志》,《三國群英傳》還是《三國志》系列,都玩兒了個遍,所以想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以供大家參考,注意:僅僅是參考,不周之處,多多指正,樂意接受。
首先,我這個排名絕不是單純按一種材料來排,而是綜合各種資料,均衡來排。比如《後漢書》、《三國演義》、《三國志》、《資治通鑑》誰更貼合實際就採取誰的,不會太過誇張而脫離實際,也不會太過追求真實而索然無味。
還有,這個排行純粹是武力排行,和統帥、謀略沒有半毛錢關係,所以希望大家挑刺兒的時候把握這個兩個前提。
好了,接下來就來看看小編的三國武將終極排行榜吧:
超一流9人,一流13人,二流41人。說明:
1、分3個檔次:超一流、一流和二流。不要看這個二流不好聽,但凡能上這個榜單的我認為都是三國拿得上檯面的人,所以,二流也很強悍。
2、分檔標準:超一流從無敗績,且可秒殺對手;一流很少敗績,不怵任何對手,面對超一流可全身而退,對二流及以下具有明顯優勢;二流勝負相當,看遇到誰,這個檔次數量相對較多,是三國的中堅力量,他們很難被對手秒殺,即使是面對超一流武將,且還可秒殺不入流的武將。
3、評選思路:先把武將按勢力分類,再挑選其佼佼者進入榜單。上榜勢力有:曹魏、蜀漢、孫吳、董卓(呂布、高順、華雄、張繡)、袁紹(顏良、文丑、麴義、高覽)、韓遂(閻行)、馬騰、公孫瓚、劉璋(張任)、袁術(紀靈)。像馬超、張郃這些先後跟隨不同勢力的,取其一處。
4、個別武將說明:
曹魏龐德雖被關羽所擒,非單挑也,有人說當時關羽年老,赤兔馬衰,實則龐德也不年輕,且其射術精湛,箭無虛發,若是騎戰,當屬良將;曹純乃虎豹騎老大,虎豹騎不解釋;「五子良將」于禁、樂進稍次;文鴦乃三國後期天生神將,所向無敵,但當時無良將襯託,保守放在一流末;
蜀漢「小五虎」王平理應上榜;關羽、張飛的兒子關興、張苞實則沾了倆父親的光,實際能力被吹大,最多二流靠後;
孫吳第一猛將並非孫策,從他老子孫堅那一代起就威震東漢末,且得了猛虎稱號,孫策只不過繼承了這一基因;太史慈略勝孫策;江東「十二虎臣」除了甘寧堪稱一流,其餘均屬二流;
其它顏良、文丑本屬超一流,然其敗績降至一流;高順乃呂布帳下第一悍將,陷陣營去查查;麴義先登死士大破公孫瓚白馬義從,超級強悍;華雄死於孫堅之手並不冤;閻行差點兒刺死馬超,牛人一個;張繡「北地槍王」不是吹的;張任「小槍王」也不遑多讓;「河北四庭柱」高覽有些名不副實,當在張郃之後,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