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鞋子》:想要得第三名結果卻得了第一名,男孩委屈痛哭

2020-09-03 桃子情感雜貨店

拍攝於1997年的伊朗電影《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是伊朗三代電影大師馬基德·馬基迫的代表作。


這部影片獲得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獎最佳影片)和華沙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最佳影片)兩個獎項並且還入圍了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


因為政治原因無緣獲得奧斯卡獎,但是卻在美國取得非常好的成績,創下伊朗電影在美國的票房紀錄。


影片以孩子的世界進行拍攝,卻又講述了更多引發人們深思的故事。



1

馬基德·馬基迫導演與《小鞋子》的故事


《小鞋子》的劇情非常簡單,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哥哥把妹妹的鞋子弄丟了,然後想辦法給妹妹買新鞋的故事。


但如果只是這樣淺顯的解釋這部影片的話,就「白費」了導演在影片中的用心。


對於影片的理解還有表達的深意,導演有著他自己的想法。


從馬基德導演的經歷來看,他於1959年出生於德黑蘭,而他的家庭處於中下階層。家有五個兄弟,馬基德是老大,家裡負擔非常重。

十來歲時馬基德就喜歡上了表演,但是十七歲時由於父親的過世,只能他撐起了整個家。

因為經濟困難,小時候他有很多願望不能實現,雖然那段時間比較辛苦,但是對於激發他以後的電影創作奠定了很厚的基礎。

對於《小鞋子》這部影片,馬基德導演說道,拍攝這部影片的靈感是他看到的真人真事,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兩個親兄弟因為買不起鞋,所以只能穿一雙鞋。

但是他的心思卻並不只是為了表現一個家庭的貧窮。他更想表現出的是,兩個孩子在這種極其貧困的家庭是如何面對生活的。而當兩個人滿懷希望的解決事情,並且找到了丟失的鞋子時,卻看到另一個家庭困難的小女孩,他們發自內心的同情小女孩,所以寧願自己繼續處於窘迫的境地。

從馬基德導演的經歷與自述中,我們不難感受到導演的思想與電影的完美結合,也能看出來這部影片有著強烈的人文價值。


馬基德·馬基迫導演


2

生活的壓迫,沒有讓他們忘掉善良

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這一家人都非常的樸實善良。

家裡沒錢,買一雙鞋就像是「過年」一樣, 丟了也不敢和爸爸說,因為家裡實在是沒錢給妹妹買一雙新的鞋子 。

妹妹想過要和爸爸告狀,但是被哥哥阻攔了,原因是家裡沒錢這樣不僅會增加家裡的負擔,並且兩個人都會遭到爸爸的批評。從這裡就能看出來,這個男孩子會為家裡考慮,並且他還非常的聰明,用兩個人共穿一雙鞋子解決這個難題。同時他還很有擔當,保證會給妹妹買到一雙新的鞋子。

而對於妹妹,雖然新的小紅鞋沒有了她特別傷心,但是她卻沒有一直無理取鬧,知道家裡的情況,雖然對新鞋還是非常的嚮往,但是仍然聽哥哥的話,把這件事給瞞了下來。

而對於父母這方面,家裡很窮即使吃不上什麼好飯,也讓兒子給隔壁的老爺爺老奶奶送餐。還有當父親接到活的時候,家裡正好沒有糖了,但是他們是給別人幹活的,從來沒有動過人家的一塊糖。

也就是這樣一個貧窮的家庭,卻很難得會有這樣樸實高尚的品質。


哥哥與妹妹發生爭執

3

堅持下去,就會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

隨著故事的發展,終於迎來了改變哥哥與妹妹的契機。那就是參加體育比賽得到第三名就可以得到一雙運動鞋。

於是哥哥為了妹妹的願望毅然決然的參加了體育比賽,但他信誓旦旦的樣子卻令人心疼,他跑步很快也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因為上下學給家裡幹活,每天都要去跑去各種地方給家裡「跑腿」。

如今這個「技能」卻用上了,通過了層層選拔,他最終取得了比賽資格。但是比賽的過程中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他跌了一跤,真的很累,他掙扎了很久,為了實現對妹妹的承諾,他開始拼盡全力奔跑。終於,在賽道中斬獲了第一名。

大家都為他歡呼,但是他卻特別傷心,因為他沒有得到那雙鞋子。

沒想到回到家,他卻看到了爸爸為他和妹妹買了兩雙鞋,影片就這樣完美的落幕,勵志而又感人!


沒有得第三哥哥哭了


4

整部影片節奏緩慢,沒有多餘的修飾。但導演的處理卻細膩而又值得人們的品味。

這樣單純美好的影片,寫滿了貧窮家庭的心酸與無奈,相較於現在美好的生活,不得不讓我們深思。

物質並不是衡量一個人的標準,我們要學會反思,看到事物超於生活中的另外一面!

相關焦點

  • 豆瓣9.2分電影《小鞋子》,男孩因為得了第一傷心落淚,令人心疼
    電影開始,是小男孩阿里在一位修鞋匠面前,等待他修補好手中的那雙粉紅色小鞋子。修鞋匠手法嫻熟,很快將小鞋子修補好,但是小男孩卻在回家路上買菜的過程中,不慎將小鞋子弄丟了。終於,有了一個好機會,哥哥得知學校將要舉行一次馬拉松比賽,第三名的獎品是一雙運動鞋,於是他高興地跟妹妹許諾說:「我一定會拿到第三名的!」可是在比賽的最後關頭,小男孩與其他人的距離並不大,奮力一跑沒想到成為了第一名。
  • 豆瓣9.2分電影《小鞋子》,男孩因為得了第一傷心落淚,令人心疼
    修鞋匠手法嫻熟,很快將小鞋子修補好,但是小男孩卻在回家路上買菜的過程中,不慎將小鞋子弄丟了。從大人視角來看,這兩位孩子懂事得令人心疼。:「我一定會拿到第三名的!」可是在比賽的最後關頭,小男孩與其他人的距離並不大,奮力一跑沒想到成為了第一名。因為第一名的獎品不是鞋子,所以在領獎的那一刻,其他人都在歡呼吶喊,而小男孩傷心得流下了眼淚。
  • 《小鞋子》夢想得季軍的男孩,最終失望地捧起冠軍的獎盃
    導語大部分的電影,我很少會看第二遍。總覺得電影不如書籍值得人反覆咀嚼、細細品味。但有一部電影,我總是時不時的想起。喜歡在陽光明媚的午後或者夜深人靜的夜晚一個人將它從頭看到尾。它就是曾經獲得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的《小鞋子》。
  • 豆瓣9.2《小鞋子》不是每一個第一名,都能夠成為幸福的定義
    然而對於某些人而言,比如《小鞋子》裡的阿里(法拉赫阿米爾·哈什米安飾)和莎拉(巴哈麗·西迪奇飾)而言,幸福可能就是一雙廉價的鞋子。 這部由伊朗著名導演馬基德·馬基迪指導的電影——《小鞋子》,別名也叫《天堂的孩子》,它所描述的故事,並沒有什麼驚奇,聚焦的主題也無非是在兩個孩童之間,圍繞著鞋子這一平常事物而進行的瑣碎敘事。
  • 伊朗電影NO.1,質樸家庭情《小鞋子》
    今天,我們就看一部講述質樸家庭情,該片是目前在中國,伊朗電影NO.1,它的名字叫《小鞋子》。這天,妹妹去鞋匠處拿補好的鞋子,結果半路上她將鞋子弄丟了,妹妹害怕觸怒爸爸,只能和哥哥商量,將丟鞋子的事情變成了兩個人的秘密。
  • 《小鞋子》: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看的溫情電影(一)
    《小鞋子》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兄妹情,卻在各個細節裡,展露了人性的美好與善良,因此這部電影,被我列為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看的電影之一。電影拍攝於上個世紀90年代的伊朗,雖然年代久遠,但這部片子依然是伊朗最著名的電影之一,也是伊朗電影史上第一部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的作品。
  • 天堂的孩子,都有一雙《小鞋子》
    觀賞完《小鞋子》這部電影後,小編突然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部《,《小鞋子》是伊朗1997年的一部電影,主要內容為一個貧困家庭的小男孩小阿里,不小心把自己妹妹鞋子弄丟以後發生的各種故事。後來,小阿里學校舉行了小型馬拉松比賽,第三名可以獲得一雙鞋子
  • 電影《小鞋子》,很適合陪不知疾苦的孩子一看
    文/慢羊(本文為慢羊原創,歡迎留言交流和轉發分享)大一那年的現當代文學課上,老師讓我們觀看了伊朗電影《小鞋子》。至今還記得,那位年輕的男老師邊給我們講解邊潸然淚下的樣子……9歲的男孩阿里,去市場幫媽媽採買,順便找鞋匠幫妹妹修鞋。但陰差陽錯之下,妹妹的鞋子丟了——那是妹妹僅有的一雙鞋子。
  • 電影推薦:《小鞋子》
    《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 最後,小阿里決定參加一個長跑比賽,原因是第三名的獎品是一雙球鞋,一心想拿第三名的阿里一不留神拿了冠軍。失望的小阿里脫下那雙已經跑爛了的球鞋,把自己的滿是血泡的腳浸在水池裡,紅色的金魚繞著他的受傷的腳遊著......
  • 一部催人淚下的電影《小鞋子》教會了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
    導語《小鞋子》這部電影1997年在伊朗上映後受到了廣大觀眾一致好評,並且獲得了很多獎項,豆瓣評分9.2,成年人觀看這部影片時不免被影片中的感人情節感動得落淚,孩子觀看這部影片應該會懂得珍惜自己來之不易的生活。
  • 我心目中的最佳伊朗電影名叫《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
    我心目中的最佳伊朗電影名叫《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儘管搞不清楚哪個譯名更準確一些,但我個人比較傾向《小鞋子》——為什麼?因為義大利也有一部神作叫《天堂電影院》,同樣講述孩子成長的故事,甚至於兩部電影的主角小男孩,都是大大的眼睛,黝黑的皮膚,一頭自來捲髮,五官面目十分相似,所以,感覺譯名《小鞋子》能區分開來。
  • 《小鞋子》伊朗首部奧斯卡提名的電影,豆瓣9.2高分,憑什麼?
    有一部非常乾淨的經典電影,也是非常值得推薦給大家的,因為在這部電影裡有著世界上最純淨的靈魂和信仰。一個關於哥哥與妹妹的小故事。這部電影叫《小鞋子》,它是馬基德.馬基迪的第三部電影,它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提名的伊朗電影,這部電影獲得了很大的國際關注,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歡與支持。
  • 伊朗電影《小鞋子》引人深思,兄妹倆是如何穿一雙鞋子上學的?
    千千和您聊電影、電視劇,為您帶來最新的娛樂資訊。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電影、電視劇中的內容,希望大家可以動動你們的手指關注我一下哦。本期內容簡要《小鞋子》是一部伊朗電影,主要講述了伊朗一個貧困家庭裡,哥哥阿里不小心弄丟了妹妹莎拉唯一的鞋子,因為害怕被父母責罰,他央求妹妹暫時不要告訴父母,並且兩人達成協議,決定暫時先穿同一雙鞋子上學的故事。
  • 伊朗電影《小鞋子》, 童年的那份純真也許才是人生最大的希望!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伊朗的老電影《小鞋子》。《小鞋子》這部電影是1997年上映的,那時候我還在上初中,影片用一種樸實無華的手法展現了一對姐弟感人肺腑的純真生活,他們雖然生活貧窮,可是卻沒有向生活低頭,從電影的展現手法來看,並沒有過多的讓人記住姐弟倆生活的困苦,反而覺得姐弟倆的純真善良給人們留下了更多的印象,所以這部影片還有另一個名字《天堂的孩子》。
  • 《小鞋子》伊朗首部奧斯卡提名的電影,豆瓣9.2高分,好在哪裡?
    這部電影叫《小鞋子》,它是馬基德.馬基迪的第三部電影,它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提名的伊朗電影,這部電影獲得了很大的國際關注這部電影也算是經典的溫情類的電影之一了,整部電影故事講的是一個九歲的男孩和他的妹妹的故事。
  • 成長面對面|電影《小鞋子》心理賞析
    《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是馬基德·馬基迪的第三部電影,緊隨在他的第二部電影《爸爸》之後,於1997年上映,成為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提名的伊朗電影。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9歲的男孩阿里和他7歲的妹妹薩拉的故事——家境貧寒的男孩Ali幫妹妹Zahra取修補好的鞋子時,不慎將鞋子弄丟,為了不被父母責罰,他央求Zahra暫時保密,說兩人可以替換著穿他的鞋子上學,並答應一定會幫她買雙新鞋子,Ali原本指望用他和父親進城打工掙的錢幫Zahra買雙新鞋,可父親的意外受傷打消了他的美夢。
  • 豆瓣評分9.2,兄妹共穿一雙鞋一部超感人的兒童電影《小鞋子》
    《小鞋子》評分9.2這部電影中導演對貧窮的表現非常寫實,既有貧窮生活裡的一地雞毛,也有貧窮困苦中的一家人的善良和努力。就是這樣一部樸實無華的電影卻帶來了最真實的感動電影劇情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9歲的男孩阿里和他7歲的妹妹薩拉共穿一雙鞋上學的故事,故事的中心圍繞著鞋子展開小男主阿里出生在伊朗的一個貧困的家庭,妹妹僅有的一雙鞋子壞了,他正拿去給修補,返回時幫家裡買土豆,阿里將修好的鞋子放到了菜店門口,不幸的是,他放在塑膠袋裡面的鞋子,被拾荒老人誤認為是垃圾給拿走了,阿里在菜店裡走出來反覆尋找都找不到
  • 豆瓣高分親子電影——《小鞋子》,一部被尊重的電影
    《小鞋子》是伊朗導演馬基德1997年拍攝的電影。但這並不是一部悲傷的電影,也沒有刻意展示深刻的道理。就這樣簡簡單單的讓你看著哭,看著回憶自己的童年。《小鞋子》至今依然是伊朗最出名的電影之一。豆瓣評分高達9.2分。從小孩的視角娓娓道來。
  • 這部被稱為最純真的電影:伊朗的《小鞋子》你應該看過吧?
    今天大顛來給大家推薦一部被稱為最為純真的電影——《小鞋子》,這是非常乾淨清澈的伊朗電影,樸實又清新,處處洋溢著人情味,但並不是一味的賣弄博同情,很溫暖正能量的片子哦。獲獎情況:榮獲1998年蒙特婁電影節最佳影片、200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並在多倫多、香港、倫敦、紐約等18個國際電影節上榮獲11項大獎。《時代》雜誌年度十大影片。
  • 《小鞋子》:生活底層的人性之光、苦難中的溫情與友愛
    伊朗電影《小鞋子》就講述了一對兄妹在貧困生活中相互依偎的故事。就電影題材來說,這樣的故事其實並不少見,然而《小鞋子》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了奧斯卡最佳外國影片的提名影片,這是伊朗電影史上的第一次,因此具有無上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