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孩子,都有一雙《小鞋子》

2020-08-17 RF優選

觀賞完《小鞋子》這部電影後,小編突然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部《城南舊事》,兩部作品,都是以孩子的視角講述,整體劇情平緩,沒有苦大仇深,沒有過多的臺詞,卻將人生的辛酸與溫情,體現得淋漓盡致,沒有刻意煽情,卻也能讓觀看者潸然淚下。



先來簡單概述一下這部電影劇情吧,《小鞋子》是伊朗1997年的一部電影,主要內容為一個貧困家庭的小男孩小阿里,不小心把自己妹妹鞋子弄丟以後發生的各種故事。



看到這個簡介,你可能覺得,不就是丟了一雙鞋嗎?再買一雙不就行了,這還要拍成一部電影,可要知道故事背景是97年的伊朗,特別是故事主人公的家庭條件窘迫,再加上母親重病,父親收入不穩定,一雙鞋的價錢,可能也是家庭維持生計的一部分。



而且劇中兄妹倆的父親還沒有發工資,家裡也沒有別的鞋代替,妹妹沒有鞋,小阿里則憂心忡忡,於是戲劇衝突就此展開。



對於我們來說,是不是也出現過小時候掉了東西,不敢和家長講的情況呢?比如學校要交的課本費,家裡的鑰匙,帶到學校的餐盒。可能勇敢承認,家長不過是斥責兩句就過去了,但對於小阿里來說,讓家裡購置一雙新鞋,無疑會使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妹妹十分委屈,甚至開始苦惱,明天應該怎麼去學校,想著便哭了起來。



於是,小阿里和妹妹開始合計,將自己的球鞋給妹妹穿,讓妹妹不要告訴父母。



伊朗那個時候是女孩上午上學,男孩下午上學,妹妹放學便可以把鞋給哥哥。



但是有一次途中妹妹將鞋子掉進了水溝裡,妹妹內疚大哭,還好有好心人幫助,



但還是因為偶有沒及時送到鞋子,而導致哥哥上學遲到,被老師訓斥。



除此之外,因為鞋子的原因,小阿里很多課間活動都沒法參加,並且後續也因多次遲到,被校長勒令再遲到就趕出學校,還好老師出面說情。



就這樣,兩人輪流著穿鞋上學。中間小阿里獲得了學校獎勵的一隻好看的筆,小阿里將它送給了妹妹。



劇中兩人一起愉快的吹著泡泡的畫面,兩張笑臉,是如此的童真、純淨。



一次偶然,妹妹看到了學校居然有人穿著她掉了的鞋子,便和哥哥跟到主人家,準備要回鞋子,卻看到,這個撿到鞋子的孩子的父親,是一位盲人,並且家庭條件應該和他們差不了多少,於是他們倆打消了要回來的念頭。



後來,小阿里學校舉行了小型馬拉松比賽,第三名可以獲得一雙鞋子,小阿里告訴妹妹自己要去參加,然後把鞋子換成女鞋,送給妹妹。



電影高潮的地方出現了,小阿里在比賽途中,被人超越、撞倒,但他腦海中不斷浮現和妹妹的承諾,於是拼了命的奮力急追,最終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結果沒想到,鞋子是第三名的獎品,小阿里沒有如願以償,老愉悅的畫面和音樂,更加襯託出此時小阿里的無奈和悲傷。


事後,小阿里在泳池旁沉思著,直到畫面跳轉,父親正推著一輛自行車,前往回家的路上。


而自行車後坐上,兩雙嶄新的鞋,正安靜的躺在那裡,等待著兄妹倆……電影結束。



整部觀影下來,小編感受到了一種洗禮,那清澈如山間泉水般的親情和童真,那小人物的平淡故事,相比與現在震撼的、仿佛滿漢全席般,企圖撐爆你大腦的那些電影來說,《小鞋子》是如此樸實感動,令人回味。



而這部電影除了體現親情、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等等精神內核,還間接描繪了官僚制度、貧富階層差異等支線故事。


▲小阿里正在詢問富人家的兒子需不需要他打掃園子


雖然小阿里家家境貧寒,但是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放棄孩子的學業。



而哥哥為了妹妹去比賽和兄妹看到撿鞋子的孩子和她的盲人父親時,決定不去要回鞋子了等劇情,也體現了他們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讓他們小小年紀就學會了什麼是善良和責任感。



就像電影裡一樣,生活,既有一地雞毛,也有溫情美好,而時代不斷更迭,如今人們能夠追求更加優渥的生活,一雙鞋罷了,掉了可以再買,髒了也可以扔掉,但在此之餘,也希望我們會記得,電影裡,為了那雙小鞋子,而奮力急追的美好與感動。


END


我是R醬,喜歡的話可以點點關注,有哪些想看的可以留言告訴我哦~

抖音/快手/微店/淘寶/知乎/公眾號/騰訊號,搜索RF優選,更多好貨和時尚資訊一同品鑑哦~

相關焦點

  • 《小鞋子》《天堂的孩子》
    影片:《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影片梗概:小阿里取回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時,不慎把這雙妹妹僅有的鞋子丟失了,為了免除父母的懲罰,他央求妹妹與他達成協議:每天妹妹上學時穿他的鞋子,然後下學後再換給他去上學。
  • 《小鞋子》:天堂的孩子
    《小鞋子》這部電影,以這阿里莎拉這兩個兄妹和一雙鞋之間的故事為電影主要線索展開敘述。兄妹倆出生在中亞地區一個貧民家庭,有著兒童特有的單純天真,真可謂不食人間煙火,通過平凡瑣碎的生活小故事展示出了人世間難得的真善美,從而也折射出了成人世界的世俗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深刻的反思。
  • 我心目中的最佳伊朗電影名叫《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
    我心目中的最佳伊朗電影名叫《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儘管搞不清楚哪個譯名更準確一些,但我個人比較傾向《小鞋子》——為什麼?因為義大利也有一部神作叫《天堂電影院》,同樣講述孩子成長的故事,甚至於兩部電影的主角小男孩,都是大大的眼睛,黝黑的皮膚,一頭自來捲髮,五官面目十分相似,所以,感覺譯名《小鞋子》能區分開來。
  • 電影《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在線觀看
    【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劇情介紹: 小阿里取回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後,在買馬鈴薯的時候,把小鞋子放在塑膠袋裡,藏在了菜攤中。但是卻被收垃圾的人誤拿了。為了免除父母的懲罰,他央求妹妹與他達成協議:每天妹妹上學時穿他的鞋子,然後下學後再換給他去上學。當時,片中兄妹兩個人當著父母的面,用一個筆記本"交談"。他們小心翼翼,唯恐秘密被發現。
  • 《小鞋子》或許,天堂的孩子就是他們這樣的吧
    片子是1999年的伊朗電影《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講的是一對貧民區的兄妹和一對破舊鞋子的溫情故事。其實啊,我本人最喜歡的是懸疑類電影,其次是奇幻類,這些電影中的情節會讓我受到震動,吸引我所有注意、刺激所有感官、調動所有神經。而這些體驗是大部分喜劇片、青春片等無法滿足我的。
  • 伊朗經典《小鞋子》:孩子純真心靈和目光,柔化社會現實和苦難
    「政治每天都在變,昨天發生的事情今天就不看了,就像報紙上的新聞。《小鞋子》已經20多年了,還有人喜歡看,但誰還會關注昨天發生的事情呢?」 ——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關於馬基德·馬基迪導演,最出名是他的「天堂三部曲」:《小鞋子》《天堂的顏色》《巴倫》。
  • 電影 《天堂的孩子》(小鞋子)
    |涉及:童真、純樸、奔跑| 《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是馬基德·馬基迪執導的一部伊朗電影。電影講述一對兄妹與一雙小鞋子的故事,是獻給成人的童話,喚醒人們對童年遙遠的記憶,進而想到貧窮生活與單純、天真、善良、快樂之間的關係。
  • 豆瓣9.2《小鞋子》:一雙鞋子跑出的生活,電影藝術下的真實生活
    《小鞋子》導演馬吉德.馬吉迪《小鞋子》是伊朗導演馬吉德.馬吉迪於1997年拍攝的一部兒童電影,英文片又名《天堂的孩子》。因為生活窘迫,只有一雙又髒又破的球鞋,內心想參加跑步比賽,又忍住沒去報名。最後得知季軍的獎品是一雙球鞋,他哭著求老師讓他參加比賽。哭泣的阿里是那麼地令人心疼和動容,在不該承擔太多的年紀,卻承擔了太多。只是一雙鞋子,告訴爸爸只是會被打罵,但最後妹妹的鞋子也就有了。但萬裡是個懂事的孩子,他不忍心他的爸爸再添一點負擔,不願父親去借錢給妹妹買鞋。
  • 苦難教育經典《小鞋子》,太催淚了
    《小鞋子》,也叫《天堂的孩子》,是1997年伊朗拍的一部家庭戲劇電影,導演是伊朗的馬基德·馬基迪,他執導的了天堂三部曲其中有《小鞋子》 《天堂的顏色》 《巴倫》,被稱為 「伊朗人的民族英雄」。
  • 電影推薦:《小鞋子》
    《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 為了給妹妹買雙新鞋,小阿里想盡了辦法,在和爸爸去做園丁賺了錢後,他首先暗示爸爸給妹妹買雙新鞋子。最後,小阿里決定參加一個長跑比賽,原因是第三名的獎品是一雙球鞋,一心想拿第三名的阿里一不留神拿了冠軍。失望的小阿里脫下那雙已經跑爛了的球鞋,把自己的滿是血泡的腳浸在水池裡,紅色的金魚繞著他的受傷的腳遊著......
  • 《天堂的孩子》:奔跑,冠愛之名,心懷希望的姿態是最美的活法
    也許,我終其一生都無法再遇見笑容似她一般美好的人了,但事情總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某天某刻突然再刷小視頻的時候,被一個孩子純真的笑臉給吸引了,搜到相關的視頻才知道這個孩子是電影《天堂的孩子》的小男主。電影《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故事的主人公阿里不小心弄丟了妹妹薩拉的小鞋子,圍繞著一雙破舊不堪的小鞋子娓娓道來的故事:阿里不小心弄丟了妹妹的小鞋子————兄妹兩人共穿一雙鞋子上學————阿里希望通過跑步的第3名(第3名獎品是一雙男孩運動鞋),故事簡單明了卻最是能打動人心,電影的暗線是阿里的父親騎著自行車往家趕,自行車後座上有兄妹兩人的鞋子。
  • 《小鞋子》,一部超感人的伊朗電影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部伊朗的高分電影《小鞋子》,這部電影撬開了奧斯卡的大門,電影緊湊的情節故事,感人的兄妹情誼,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久久不能平靜。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義的電影,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平民故事,這就是伊朗電影《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由馬基德馬基迪執導。
  • 解讀豆瓣高分片《小鞋子》,一雙鞋子背後,底層人民的苦難和堅強
    一、社會底層人民貧困的生活小男孩阿里出生於一個十分貧困的家庭,他有一個妹妹,還有一個襁褓中的弟弟。母親常年患病,家裡所有的重擔都放在,拿著微薄收入的父親一個人肩上。全片最震撼的場面莫過於學校舉行長跑比賽,當阿里知道第三名能得到一雙球鞋時,哭著央求老師讓他參加。然而比賽結束後,他無意得到第一名的結果卻讓他傷心不已,他真正傷心的原因竟然是沒有得到第三名。
  • 一部催人淚下的電影《小鞋子》教會了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
    如今大多數孩子在9歲這個年紀都是家裡的寶貝,車接車送的送到學校,很少有像阿里這樣獨立的孩子,這就是貧窮帶給阿里的財富獨立生存能力。《小鞋子》阿里阿里在買完馬鈴薯後,妹妹剛剛修好的鞋子卻被別人當作垃圾收走了,丟失鞋子的阿里和妹妹都很難過,那是妹妹唯一的鞋子,他們沒有錢再去買一雙鞋子,只能兩個人換著穿哥哥的唯一一雙運動鞋
  • 電影《小鞋子》,很適合陪不知疾苦的孩子一看
    文/慢羊(本文為慢羊原創,歡迎留言交流和轉發分享)大一那年的現當代文學課上,老師讓我們觀看了伊朗電影《小鞋子》。至今還記得,那位年輕的男老師邊給我們講解邊潸然淚下的樣子……9歲的男孩阿里,去市場幫媽媽採買,順便找鞋匠幫妹妹修鞋。但陰差陽錯之下,妹妹的鞋子丟了——那是妹妹僅有的一雙鞋子。
  • 伊朗電影《小鞋子》, 童年的那份純真也許才是人生最大的希望!
    ,有誰還能記得自己童年的那份純真?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伊朗的老電影《小鞋子》。《小鞋子》這部電影是1997年上映的,那時候我還在上初中,影片用一種樸實無華的手法展現了一對姐弟感人肺腑的純真生活,他們雖然生活貧窮,可是卻沒有向生活低頭,從電影的展現手法來看,並沒有過多的讓人記住姐弟倆生活的困苦,反而覺得姐弟倆的純真善良給人們留下了更多的印象,所以這部影片還有另一個名字《天堂的孩子》。
  • 豆瓣9.2《小鞋子》不是每一個第一名,都能夠成為幸福的定義
    ;對於友情而言,它可能只是一頓精緻的飯後甜點。 然而對於某些人而言,比如《小鞋子》裡的阿里(法拉赫阿米爾·哈什米安飾)和莎拉(巴哈麗·西迪奇飾)而言,幸福可能就是一雙廉價的鞋子。 這部由伊朗著名導演馬基德·馬基迪指導的電影——《小鞋子》,別名也叫《天堂的孩子》,它所描述的故事,並沒有什麼驚奇,聚焦的主題也無非是在兩個孩童之間,圍繞著鞋子這一平常事物而進行的瑣碎敘事。
  • 《天堂的孩子》:從孩子的視角體會貧窮與苦難,縱使痛苦卻快樂著
    《天堂的孩子》雖然是一部低成本的文藝片,整部影片也是圍繞一對兄妹與小鞋子的故事展開,但這絲毫不能掩蓋影片本身獨特的魅力。接下來我將從敘事方式、影片主旨、內容表達這三個方面進行展開,一起從孩子的視角體會貧窮與苦難,同時感受平凡中的善良。
  • 一部含淚的電影《小鞋子》教會我們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
    現在,大多數9歲的孩子都在家寶貝,他們被汽車送到學校,像阿里這樣獨立的孩子很少,這就是貧困給阿里帶來的財富和獨立生存能力。阿里買了馬鈴薯後,他妹妹剛修好的鞋子就被別人當成垃圾拿走了,丟失鞋子的阿里和他的妹妹非常傷心,他們沒有錢又買了一雙鞋,只有兩個人可以換穿哥哥唯一一雙運動鞋,他們也很高興能在不同的學校時間穿鞋。
  • 兒童電影《小鞋子》,認識不同的拍攝鏡頭在電影中所傳達的意義
    影片開端,用一個1分40秒的長鏡頭拍攝補鞋的全過程,觀眾的視線跟隨著一雙粗糙布滿皺紋的手,認真修補一雙開了膠、裂了口子的粉紅小鞋子上:破到了需要大修大補的地步,卻仍然被使用。在影片當中,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畫面,就是當所有人都站在操場上時,莎拉的眼神一直都在看周圍人的鞋子。而鏡頭也一直跟隨著莎拉眼睛看的方向移動,觀眾也在看著這些孩子腳下五顏六色的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