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我沒有變得柔軟,反而更加堅硬

2021-02-12 鳳凰網文化

「我經常在下午的時候一個人站在這個入口,因為那個入口掛著費穆先生的像,我經常看他……」

賈樟柯個人社交平臺發布的平遙影展現場懸掛的費穆照片,並配以文字:「賜予我們力量」

2020年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場公開活動上,賈樟柯哭了,距離他宣布退出平遙影展剛好24個小時。

 

這是眾說紛紜的24小時,也是太多人黯然心傷的24小時,更是賈樟柯沉默的24小時。這一天,他只在子夜時分的00:57於個人社交平臺轉發了一首PetShop Boys的《Go West》——五年前,這首歌被他用在自己的作品中,藉以表達一種時光故去、山河滄桑人已老的況味。

 

我們或許永遠都不可能知道賈樟柯那句「我們選擇在它強壯的時候離開」背後的真實原因和種種細節,卻仍能感受到他在哽咽中咽下的不舍與不甘。只是任何人都無法真正替代或者分擔他,此刻,他註定是孤獨的,雖然即將撤下的海報上還印著「電影,從來不是孤城」的字樣。

 賈樟柯在接受記者群訪時宣布,「這可能是我們這個團隊做的最後一屆平遙國際電影展」

這幾年,賈樟柯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單純的個人創作之外,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推出「添翼計劃」幫助青年導演、發起柯首映、參與多個文學獎的評審、擔任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院長、創辦平遙國際電影展、創辦呂梁文學季、籌建山西電影學院並出任院長……故鄉的身影明顯佔據了其中的很大比重,從逃離的遊子到歸來的故人,這裡面有著距離與歲月帶來的某些微妙的情感變化,也有其在文化觀察和文化建設上的個人思索與抱負,更有著一種反哺式的自我償還,就像他在首屆呂梁文學季開幕式上所說——

 

「我是21歲離家遠行的,那個時候除了媽媽給我整理的行李,還有幾本小說,還有一個電影夢。快50歲了,回到故鄉,我把電影和文學帶回來。」

 

但與此同時,那個頗具公共知識分子氣息的賈樟柯似乎也在漸行漸遠,人們越來越少地聽到他敏感、鋒利間或憤怒的表達,就連他一直堅持帶著精英主義偏見看世界的好友許知遠都說,他現在進入了另一種有些變化的狀態。一些曾經將賈樟柯視為自己精神偶像的文藝青年,甚至認為他已然遠離獨立,開始向主流張開擁抱的臂彎。

 

去年,鳳凰網文化在對賈樟柯進行專訪時,把這個疑問直接拋在過他的面前。彼時,他平靜地說:「一個賈樟柯產生不了太多思想,做公共活動是比較重要的,那我就做平臺的工作,讓思想成果轉化成大眾意識」。

 

如今,他用一次突如其來的告別,似乎再次給出一個更真切更直接的答案:他還是那個從轆轤把巷5號走出、倔強而勇敢的汾陽小子,一切都從未改變,世人以為他漸成山河故人,其實他骨子裡仍是江湖兒女。

 

未來的平遙,賈樟柯不會再站在紅毯上迎接每一位賓客了,也不會再主持大師班的活動,不會再給每一部入圍影片的首映站臺。戛然而止的四年,是旁人難以想像的忙碌的四年,就像下面這次對話進行的時候——那是2019呂梁文學季的第五天,他的疲憊無以遁形:未經修剪的胡茬雜亂地爬滿腮幫,被舊疾和新傷困擾的右眼通紅,即使在室內也不得不戴著墨鏡,雪茄在指間不斷被點燃,或許只有飄散的煙霧能帶給他片刻放鬆。

 

是時候了,他該重新做回賈科長了,甚至重新做回賈賴賴,如妻子趙濤所期盼的:「終於可以睡覺了。」

(採訪&撰文:徐鵬遠,採訪時間:2019年5月)

相關焦點

  • 最柔軟和最堅硬——剝菱角有感
    老婆愛吃菱角,菱角這硬玩意,剝起來有點麻煩,看她剝得費勁,就去幫忙,我剝她吃。還是她聰明,拿把剪刀給我。一開始沒竅門,很粗暴地在中間剪開,也吃不到完整的。不過很快找到方法,把菱角中間的蒂頭剪掉,白嫩嫩的肉就出來了,剝出完整。這使我想起前不久寫過的一篇文章《罩門和心魔》,最堅硬和最柔軟,都是命門所在啊。 對於天才來說,最堅硬的是他的驕傲,如果從他最驕傲的地方打敗他,很可能使他「崩潰」,從此開始懷疑人生。這是「一力破萬法」的奧妙。
  • 現實愈堅硬,愈需要柔軟的心靈
    現實愈堅硬,愈需要柔軟的心靈。不要指望可以逃避,面對才是最明智的抉擇。即使面對,我們也不會再失去什麼。面對就有陽光!現實愈堅硬,愈需要柔軟的心靈,所以我不遺餘力地向善勸善;社會越不公,人心越陰暗,所以我力所能及地向上勸上。我相信每個人內心都有沉睡的善良,等待喚醒;我確信沒有人喜歡陰暗,大家都需要陽光。
  • 李夏:橫衝直撞後,變得柔軟
    耿直的李夏說:「哥們你等我一分鐘我要找個人。」但正是這陰差陽錯的幾十秒,芳怡卻失去了蹤影。李夏回憶說:「我當時往地壇公園的北門去了,我猜她當時可能往南門走了。」這麼一個向左走向右走式的故事,若不是特別的緣分,多半是要就此結束了。音樂節的後兩天李夏沒有再見到芳怡。
  • 鐵石堅硬,而我柔軟 | Charlotte Lapalus
    Charlotte LapalusCharlotte Lapalus是我關注了很久的一位法國女攝影師浪漫的光影與溫暖的色調,透出濃濃的南法氣息,陽光成了一種私密而柔軟的細節。這個馬賽出生的女孩說:「如果我成長的地方無法經常出現在我的照片裡,那麼它會不斷出生在我影像的色彩中。」
  • 心靈大師林清玄的詩意人生《在這堅硬的世界裡,修得一顆柔軟心》
    在這堅硬的世界裡,修得一顆柔軟心。修心,讓心安定,放下;平和、溫柔地和世界相處。林清玄親自甄選的心靈美文,收錄了他創作時期的經典作品《人間有味是清歡》《用歡喜心過生活》《生命的化妝》《白雪少年》等,同時也收錄了《紅心番薯》《鹹也好,淡也好》等深受讀者喜愛的作品。看心靈大師林清玄的詩意人生,在面對這個堅硬的世界時,如他一般修得一顆柔軟心。
  • 讓自己變柔軟,是30+女性都需要的治癒力量
    但大發想說的是,世界很堅硬,社會很殘酷,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但我們可以換一種生活態度,與自己達成和解,讓自己變得柔軟,這也是羅萊家紡超柔新品想要傳遞的觀點。同樣大小重量的小球同時從起點沿著相同軌道滑落,採用100支supima棉的【粹·湖心碧】超柔面料做軌道,韌性更強,面料更柔軟,小球可以更快滑到終點,且被柔軟包裹。
  • 上海電影節|賈樟柯:疫情之後會有更加具有電影感的作品出來
    最大的收穫就是幫『理想國』做了一個電影方面的普及性有聲讀物(《電影,我只略知一二》),疫情期間寫了12講。這段時間,一共寫了70000多字的文章,也包括兩個劇本。」「對我來說,疫情的前半段基本沒有什麼影響,只是你不能外出了,產生更多的封閉感。」「後來,我就從北京回了老家。疫情得到控制之後,那時就比較多的是為行業的復工復產做一些呼籲和努力。
  • ...更加核心的中國敘事——訪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導演賈樟柯
    新華社柏林2月25日電專訪:用更加國際化的電影語言呈現更加核心的中國敘事——訪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導演賈樟柯新華社記者田穎 張遠「應當用更加國際化的電影語言呈現更加核心的中國敘事。」賈樟柯認為,對於導演和藝術家來說,要建構自己結實的自我世界,才能面對和迎接飛速變化的外在環境。「我拍電影是立足在個人生活經驗之上,我是山西人,我拍的電影基本上都以山西為背景。因為有地方經驗,在面對世界的時候,才能衡量世界的差異性、多元化和變與不變。」「另一方面,也不能故步自封。
  • 老江湖賈樟柯
    賈樟柯腦海中那段刀光劍影的鋒利回憶或許在那個瞬間變得粗糙也變得柔軟,青蔥時光一去不復返,就連時光這把刻刀都鈍了吧,大哥變成了大爺,賈樟柯想為大爺們寫一段傳記。回顧江湖、拍攝江湖的念頭是賈樟柯在九十年代就萌發的,但又過了十年,這部片子才拍出來,賈樟柯說:「當我拍完《山河故人》之後,就突然想拍了,我覺得是時候拍了。」
  • 柔軟的賽因詩婷水晶膜,何以成為堅硬的皮膚「盾牌」?
    看似柔軟的面膜在關鍵能化身為最堅硬的盾牌,守護我們的肌膚屏障。不論是項目還是日曬使得皮膚受損,賽因詩婷水晶膜都是不錯的選擇。 相信憑藉水晶膜這樣真正實用的功能性產品,賽因詩婷的轉型之路會走得更加順利,未來可期。
  • 賈樟柯:我希望沒有「第七代」電影導演
    分享活動上,作為「第六代」領軍人物的賈樟柯導演被提問:中國「第七代」電影導演還會出現嗎,他們的風格會是怎麼樣?他回應道:「我們『第六代』共同的記憶是改革開放,中國社會變動影響到每一個人,電影呈現出美學上某種一致性。我希望我們能到達一個個人化的時代,我希望社會不再用刻骨銘心的公共變動影響到個人。
  • 金句小王子賈樟柯
    我覺得多數觀眾如果有心願意去看一看賈樟柯的電影,也會從中感受到山河鬥轉,故人易逝的悲涼,畢竟「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這樣放諸四海皆準的人生憾事很容易引起共鳴。而一小部分對電影不買帳的意見,大多來自於專業影評人和賈樟柯的資深影迷,因為熟悉和熱愛賈樟柯,反而在其中看到熟練造就的油滑。
  • 賈樟柯:現在這樣資本泛濫的時刻,反而沒人想讀這本書,好詭異!
    「我們都是蟲子,但是蝗蟲卻從來沒有消失過。」最近,演員馮紹峰公布了自己的「私藏書單」,其中包括《島上書店》,他認為「這是一個溫暖的故事,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因為書而變得奇妙」;《日瓦戈醫生》,走心,「無論在何種境遇中,人的心靈的偉大永遠值得敬佩」;還有《三體》,這是馮紹峰的心頭好,他還主演了由《三體》改編的同名電影。
  • 對的時間點遇見對的人,章子怡變得柔軟了
    如果說沒有遇到愛情之前的章子怡是硬朗的,那麼遇到愛情的章子怡就是柔軟的。因為家庭、因為愛情、因為孩子,女神變得更加柔軟,更具魅力。這種硬朗與柔軟交織,使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加真實的章子怡。原來女神也是這麼的可愛,這麼的接地氣,這麼的小女生。
  • 賈樟柯直播:我的電影江湖
    賈樟柯認為,如何評判影像最重要的在於看它有沒有表達出現實生活的質感,是否具有一種對現實表象的穿透力。鋒利、柔情、江湖氣,或許這就是賈樟柯電影最好的模樣。而《江湖兒女》的價值正在於,讓我們在世事難料的聚散離合中重新尋找到「江湖」。事到如今,賈樟柯導演依然相信,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目前,電影《江湖兒女》正在歡喜首映APP獨家熱播。
  • 賈樟柯的「我和我的家鄉」
    如果沒有三年前,他動用自己的人脈,撬動了杜琪峯、馮小剛、巴西著名導演兼編劇沃爾特.塞勒斯、俄羅斯著名導演亞歷山大.索科洛夫等人任藝術藝術顧問,或許就沒有今年的電影節了。:是不是我也可以當一個電影人。,《小武》則是用單個人的經歷反映了大我的生活,照見了那個時代的國家現狀。
  • 柔軟,是最高級別的情商
    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寫過一句:「對順境逆境都要心存感恩,讓自己用一顆柔軟的心包容世界。柔軟的心最有力量。」一個人變得成熟,想來便是如此。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一點點變得柔軟,能包容一切,涵攝一切。說話堅硬的人,總會帶給人強烈的被攻擊感,也正因如此,他們往往讓人敬而遠之。俗話說,話到嘴邊緩三分,靜水流深。柔軟的語言,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曾國藩做人以「外圓內方」著稱,但這種外圓內方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 賈樟柯:梁鴻的小說讓我有拍成電影的衝動
    我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就是這樣的行走,更加強化了我「梁莊人」的身份:這裡就是我的家,雖然我離開了這個地方。也因此突然有一種羞愧,覺得自己的家不夠好,讓別人看太不好意思。剛才賈導說,這七十年以來的生活特別重要。我們以為自己離開了家,但其實稍微把眼睛往那個地方回望一下,會發現它在生命深處深深烙下了印記,不會忘記。
  • 寧靜看不透藍盈瑩另一面,藍盈瑩卻最終爆哭:愛讓我變得柔軟
    所以,初舞臺秀奪得第一名的藍盈瑩,唱跳、樂器俱佳的她,無形中將自己武裝成仗劍走天涯的俠女,披荊斬棘乘風破浪,我有能力我誰都不讓我誰都無需仰仗這也是為何藍盈瑩沒有選白冰,這也是為何她沒有跟張雨綺商量就獨自跑去寧靜團,藍盈瑩足夠優秀,她的自信和果決,是她勇闖風浪的原動力,哪怕路上是孤獨的,哪怕自己是不被理解的。可是這對她來說都不重要,遵從內心做一個自由追求的俠女,才不枉這次遊戲人間。
  • 賈樟柯闖出來了,他的人物卻沒有
    在我認真看過賈樟柯全套影片的更久之前,我早已聽濫了從晉商故鄉走出的的他是如何自覺並善於經營自我的身份和角色。 倒不是要用過去那套「投機論」來苛責科長,我認為這種經營的論調更強調出其活絡又務實的一面。江湖茫茫,為什麼賈樟柯闖出來了,而他電影中的人物卻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