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名作五絕《彈琴》,截選了自己《雜詠八首》中的這首詩

2021-01-08 老街味道

前言

劉長卿的《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分別吟詠了晚桃、春鏡、古劍、舊井、寒釭、白鷺、幽琴、疲馬。

其中有一首詩《幽琴》詩,和他的一首五絕《彈琴》很相似,不知道是《幽琴》縮編而成,還是《彈琴》添字而成。

一、劉長卿為何給李侍郎獻詩

唐朝雖有科舉,但是不走後門就難被錄取。王維走了玉真公主的門路,竟然可以把宰相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頂下去。

在科舉時,很多人提前把自己作品獻給名公巨卿,希望得到推薦,被稱為投卷或行卷。

劉長卿為什麼給這個李侍郎獻詩呢?讀過他的詩就明白了。

禮部,掌管五禮之儀制及學校貢舉之法,劉禹錫給這位禮部李侍郎投卷,意圖很明顯。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需要伯樂推薦的願望。

那麼,劉長卿的這八首詩都寫了些什麼呢?

二、《幽琴》

在這八組詩中,有一首《幽琴》,估計大家似曾相識:

月色滿軒白,琴聲宜夜闌。 飀飀青絲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向君投此曲,所貴知音難。

看完這首詩,應該有不少人會想起劉長卿的一首五絕《彈琴》,明顯是這首《幽琴》

的縮編版:

冷冷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將中間四句截選,略加修改成為一首絕句,在古詩中並不常見。常常有人說,好詩多一句不可,少一句不可,如果可以加可以減的話,說明這首詩並非佳作。

或者正是這個原因吧,所以《彈琴》幾乎無人不知,而《幽琴》就不被人注意了。

這首結尾句寫道:向君投此曲,所貴知音難。 如此直白道出本意,可見這組詩的目的很明確,詩人在借物言志,希望對方引薦。

三、《 白鷺》

在網絡上搜索這組詩的時候,顯示這是一組五言律詩,可見網絡上的內容是多麼不靠譜。這八首詩沒有一首是五律。

甚至有5首是仄韻詩,包括這首詠白鷺:

亭亭常獨立,川上時延頸。秋水寒白毛,夕陽吊孤影。幽姿閒自媚,逸翮思一騁。如有長風吹,青雲在俄頃。

亭亭玉立的白鷺,伸長脖子四處張望 。雖然姿態優美,而且有一雙善於高飛的翅膀,但是秋水夕陽中,只見到白毛孤影,獨自徘徊。

詩人說,假如能夠有長風相助,一定能夠青雲直上,一展雄姿。

四、《晚桃》

四月深澗底,桃花方欲然。 寧知地勢下,遂使春風偏。 此意頗堪惜,無言誰為傳。 過時君未賞,空媚幽林前。

在這首晚桃詩中,劉長卿描述了一個寂寞地開在山谷中的桃花。

題目之所以叫做晚桃,是因為四月份盛開的桃花,已經比較晚了,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寫過: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頷聯的「寧知地勢下,遂使春風偏。」解釋了為何山中桃花開得晚。

因為這裡「深澗底」地勢低,春風關照少,所以這裡的春天來得晚,桃花在四月才開放。

接著劉長卿嘆息到:此意頗堪惜,無言誰為傳。

這種情形非常令人惋惜,美麗的桃花開得晚,優秀的人才光陰虛度,假如自己不開口,誰能為桃花自己宣傳呢?

春天短暫,桃花的盛開期很短暫,才子的青春當然也短暫。假如「過時君未賞」的話,只能「空媚幽林前」了。

過了這個時節,桃花漸漸凋謝,您就無法欣賞了。而孤獨的桃花,只能在幽深的山林之中,寂寞的花開花落。王維的《辛夷塢》寫到: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花開花落無人賞,優秀的才子,空有一身學問和能力,也只能虛度光陰了。

結束語

劉長卿的這八首詩,無一不是向李侍郎表示,自己懷才不遇,希望對方引薦。甚至很直白的寫到:

向君投此曲,所貴知音難。《幽琴》過時君未賞,空媚幽林前。《晚桃》儻遇拂拭恩,應知剸犀利。《古劍》

向你寫下這組詩,是因為伯樂難遇呀;過了這個時間,再不用我,我就凋落了;如果您肯考察一下我,一定會發現我是一把利劍。

劉長卿用詩人之法委婉道出,其實在讀書人眼裡,已經如同大白話了。

@老街味道

觀宋填詞合集|126-135 陶籬清影動,此意少人傳

相關焦點

  • 《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晚桃》是一首託物言志的詩嗎?
    《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晚桃》是一首託物言志的詩嗎,怎麼理解?《晚桃》是劉長卿的八首組詩中的一首。看標題我們就知道,這八首詩都是他寫給禮部李侍郎的。而內容,大標題是「雜詠」,那就是看到什麼寫什麼,寫的標的都是日常所見的雜物,也就是隨感。禮部李侍郎是什麼人?
  • 詩詞科普:劉長卿詩詞10首,一首一個千古名句
    劉長卿(709—789),字文房,唐代詩人。他擅長五言,自稱「五言長城」。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選中國全日制學校教材。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 劉長卿這首詩,風雪夜歸人,歸人是指誰
    劉長卿自稱為「五言長城」,就是因為他的五言詩寫得好。但是他的仕途不順,他經歷了唐玄宗至唐順宗四朝,他一考上進士就爆發了安史之亂。而且他的性格直爽,不善於應酬逢迎,因此受到排擠打壓,一生大多在地方貶謫生活中度過。正是由於自己的不得志,又長期接觸社會底層,所以他的詩歌風格也比較憂鬱低沉。
  • 劉長卿 聽彈琴
    劉長卿 聽彈琴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鑑賞:這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詩,詩人通過慨嘆古調受冷遇,不為世人看重,以抒發懷才不遇的悲憤之情,舒解世少知音的遺憾。這首詩另題為「彈琴」,在《劉隨州集》中題作「聽彈琴」。
  • 【每日一詩】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免費關注訂閱【老朋友】點手機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出自唐代 劉長卿《聽彈琴》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譯文】  七弦琴上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靜靜地聽著風吹入松林的悽清的聲音。「松風寒」以風入松林暗示琴聲的悽清,極為形象,引導讀者進入音樂的境界。「靜聽」二字描摹出聽琴者入神的情態,可見琴聲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聲,常能喚起聽者水流石上、風來松下的幽清肅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風入松》的調名,一語雙關,用意甚妙。  如果說前兩句是描寫音樂的境界,後兩句則是議論性抒情,牽涉到當時音樂變革的背景。漢魏六朝南方清樂尚用琴瑟。
  • 《唐詩三百首》中最優美的一首詩,被後人稱為「五絕第一」
    在唐代浩如煙海的詩歌中,清代的蘅塘退士編著了《唐詩三百首》,這本書,經過反覆篩選,最終選取了三百餘首唐詩,流傳千古。今天,我們來看看《唐詩三百首》中「五言絕句第一」是誰的代表作。這位詩人在整個唐代詩壇,尤其是盛唐時期,與「李白」、「杜甫」並稱為「盛唐三大詩人」,蘇軾稱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後人尊稱他為「詩佛」。他就是王維。
  • 唐代號稱「五言長城」的著名詩人/劉長卿詩精選 65首
    安全東選編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後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劉長卿工於詩,長於五言,自稱"五言長城"。《騷壇秘語》有謂:劉長卿最得騷人之興,專主情景。
  • 劉長卿這首詩也是不容錯過,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
    那今天筆者要為大家推薦他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作,也就是這首《別嚴士元》,儘管這首並不是五言絕句,而是一首很典型的律詩,但同樣寫出了屬於他的風格。劉長卿的作品有時看似寫得平淡無奇,可是作品裡那份深厚的情感,以及詩人對於生活細膩的觀察,卻又是令他的作品別具一格。
  • 解讀《聽彈琴》:聽著古調琴聲,感慨自己的懷才不遇,命運不濟啊
    這一刻,什麼仕途、什麼名利,都化作清風而去,唯有作者的心靈沉醉於這古調聲中,和著松濤聲響,感受七弦琴的悠揚。只是這弦中之清涼,不由得讓人感慨世態炎涼、官場紛繁。寫這首《聽彈琴》時,正是劉長卿仕途不順之時。
  • 《唐詩三百首》五言絕句 (3卷) 選入37篇古詩
    作者有《輞川集》詩二十首,本書共選二首,此為其一。前有序,列舉孟城坳、華子岡、文杏館等二十景,每首都有裴迪「同詠」,大概當時想自為一帙的。一二兩句寫幽靜卻又非寂滅,唐汝詢所謂「幽中之喧也」。寫感覺,捉印象,是王維詩一大特色。竹裡館王 維獨坐幽篁裡, 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 四首詠竹詩詞,人當如竹,有君子之風
    竹子中空,被稱讚為虛心和謙遜;竹子不懼嚴寒、生命力頑強,被稱讚為堅韌不拔;竹子生而有節,被稱讚為正直、有氣節。竹子,已經化為人們骨子裡的一種精神力量,成為一種生生不息的精神信仰,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2、因為對竹子的喜愛,歷代文人墨客留下過很多吟詠竹子的詩詞美篇。今天從中選擇幾首,分享給大家,一起去詩詞中體會一下竹子的謙遜與堅韌。
  • 朱顏漸別菱花鏡,歲月年年送走春——陶為祥原創組詩十三首
    陶為祥原創組詩十三首 一、弱冠為師 沒有良田三十畝, 二、走進社會 莫視眾生皆草木, 須教自己作青山。 英雄無不來黎庶, 休到見時才汗顏。
  • 劉長卿一首充滿禪理的詩,去山中尋人不見,但獲得了精神上的升華
    詩人可以信手拈來皆成經典,有的時候以自身真實的感受,描寫了心理的變化,正是這種真實的描寫,也讓作品充滿禪理,有著詩人對於人生的思考,每一句都有深意;其中最典型的要數劉長卿的這首《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當時詩人興致勃勃去到山中拜訪一位道士,但是去到了山中沒有找到,這個時候詩人在滿山尋找
  • 劉長卿很簡練的一首詩,沒有引經據典,沒有使用生僻字,同樣深刻
    劉長卿被後稱為「五言長城」,他的詩清新脫俗,大部分也都是五言絕句,雖然只有寥寥數語,但是寫得卻很深刻;另外他的詩很少引經據典,只是那麼淡淡著筆,讀來又是令人拍案叫絕。以他最著名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來說,看似一首很普通的作品,寫得也很簡練,整首詩沒有一個生僻字,可是卻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準,寫出了一個落魄之人在風雪夜的所見所聞,營造出一種悽美的意境,把生活中貧苦人家如何艱辛生活的場景描寫得淋漓盡致。
  • 讀一首詩劉長卿《聽彈琴》,瑰意琦行,超然獨處的堅守
    ——唐代:劉長卿《聽彈琴》宋玉曾說:「曲高和寡,鳥有鳳而魚有鯤,聖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大概有少許覺悟和志氣的人,都曾想著要獨一無二,高標不群。然而幾乎所有的人最終卻折腰於世俗的名利權勢,摒絕了那個想法,投懷大流,送抱眾俗,唯恐不合群而被排擠或孤立。
  • 《葬花吟》的靈感來源於這首唐詩,曹雪芹也為這首詩打call
    這首詩是林黛玉的自傷之作。在詩中,林黛玉感慨自己身世飄離、無所寄託。許多人把《葬花吟》看成是林黛玉的命運寫照。其實《葬花吟》不僅僅是黛玉一個人的詩讖,同時也是大觀園群芳共同的詩讖。隨著賈家的敗落,所有的大觀園內的女孩兒都要陷於汙淖、溝渠之中,都沒有好命運。
  • 神鵰中:郭靖武功什麼水平?能否擊敗瘋癲的「五絕之首」歐陽鋒
    另一位是第二次華山論劍的「五絕之首」歐陽鋒。兩人曾經多次有過對決。但是,小編想知道郭靖真正的武功水平,還有他能否擊敗曾經的「五絕之首」歐陽鋒。下面,小編將要仔細分析雙方實力。小編先介紹一下郭大俠以及他的實力。郭大俠是小編平身最敬佩之人。他武功蓋世、義薄雲天、為國為民、性情直率。這多優點才能形容出郭靖。那麼他的武功又是如何呢?郭靖師從洪七公。
  • 最負盛名的十首詠橋古詩詞:一橋一詩情
    最負盛名的十首詠橋古詩詞:一橋一詩情中國是橋的國度。橋之多,橋之古老,橋之文化,舉世無雙。橋的含義,至少有四種。第一,橋是智慧的,它是涉水通道,是人類跨越河流的智慧傑作,橋讓船失業。古往今來寫橋的詩文汗牛充棟,這裡所選十首詠橋詩,均是千古名作。它們或是永遠活在詩歌之中的「詩橋」,或是永遠矗立在人們心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1)楓橋夜泊(唐)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 蘇軾的這首詩僅有4句,卻蘊含深刻的道理,卻成了千古名作!
    這篇文章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東欄梨花》,轉發蘇東坡筆下一首蘊涵人生道路至理的經典詩文。在寫這首詩的情況下,蘇東坡才滿四十一歲,可他卻經歷了母親、妻子、父親的陸續辭世。而政治理念,蘇東坡又因新舊黨爭,被迫離開朝廷,在地方四處奔波。熙寧十年(1077)春,蘇東坡到徐州赴任,曾寫了五首古詩絕句給接替他密州知府職位的孔宗翰,這首詩轉發其中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