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產知名服裝「危險了」?一年虧掉8.25億,如今市值縮水91%

2021-01-10 財經先聲

「不走尋常路,美特斯·邦威」,相信很多人對這句廣告記憶猶新,它曾陪伴著無數 80、90後成長。而美特斯邦威作為知名國產服裝,也曾一度被稱為「學生黨的衣櫃」,引領著中國青年們的穿衣風潮。不過近些年來,美特斯邦威不僅沒能繼續當初的輝煌,反而快要「無路可走」了。

美邦服飾發布的財報顯示,其2019年營業收入為54.63億元,同比下降28.8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達到了8.25億元,而其2020年前三季度的虧損額為7.06億元。在這樣的發展頹勢下,美邦的市值連連下跌,截止至2021年1月9日,其市值僅為33.92億元,縮水高達91.3%。

周成建:從小裁縫做起,遭遇欺騙負債30萬

美特斯邦威的創始人是周成建,可以說他的創業也是不走尋常路。他8歲的時候,就開始幫父親打理雜貨店,不過初中畢業後,他不願每天呆在鋪子裡做著同樣的工作,農村出身的他選擇去做裁縫,他學習能力強,不過一個月就開始幫人做衣服了。

在積累一定的經驗後,1982年,年僅17歲的周成建創辦了自己的服裝廠。有一次,周成建外出推銷產品時,談下了一筆大訂單。隨後,他信心滿滿地向銀行貸款30萬買面料,還像「打雞血」一樣和員工們加班加點的趕貨。不料,發過去的貨物被對方「惡意」退回,周成建也因此負債30萬。

不過,周成建並沒有灰心喪氣,他帶著僅剩的9000元前往製造業發達的溫州。隨後,他四處結交人脈,又創辦了一個服裝廠,繼續自己的服裝生意,很快就談下了很多訂單,此後的一段時間,他和十幾個裁縫日夜加班趕業務,終於將債務還清了。

「意外」變「驚喜」,美特斯邦威的誕生

周成建怎麼也沒有想到,因為一次意外讓他的人生發生了轉折。當時,周成建的工廠操作失誤,不小心將西服的袖子都裁短了一截,精美的面料瞬間變成了殘次品。周成建索性就將裁掉的布料裁剪拼接到衣服上,做出一種「另類」的休閒服裝。衣服一經推出便大受歡迎,這也讓周成建看到新的發展契機。

隨後,周成建創辦了屬於自己的品牌—美特斯邦威,並於1994年開設了第一家專賣店。此後,周成建開始了「明星營銷」的 策略。2001年,美特斯邦威邀請了天王郭富城為其代言,這一年美特斯邦威的營收達到了8億元,是創業之初的80倍。次年,他又斥資1000萬請了周杰倫代言,一句「不走尋常路」讓美特斯邦威火遍全國各地。

此後,美特斯邦威的發展一路高歌猛進。2008年,美特斯邦威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周成建家族也因此收穫161.4億元財富。到了2011年,美特斯邦威已經擁有了5000多家門店,還實現了年營業收入99.5億元。卻不曾想,這是美特斯邦威最後的輝煌。

腹背受敵,美特斯邦威遭遇「滑鐵盧」

在美特斯邦威擴張門店的同時,電商迅速崛起,人們的消費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為此,美特斯邦威也效仿凡客建立了邦購網,不過卻沒有取得多大的成效。與此同時,ZARA、優衣庫、H&M等國際品牌也紛紛入駐中國,擠壓國內服裝品牌的市場份額,而美特斯邦威的產品更新也競爭不過這些「快時尚」品牌。

此後,美特斯邦威的銷量不斷下滑,到了2015年,其的門店規模由5000多家縮減到了3000多家,還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近五年來,美特斯邦威的營業收入也不容樂觀,多次處於虧損狀態。其市值也從巔峰之時的389.44億跌至33.92億,短短幾年間,就蒸發了355億元,實在是令人唏噓!

曾經購買美特斯邦威的80、90後早已長大,而美特斯邦威卻沒有跟緊時代的步伐,仍「留戀」以前的營銷手法,推出的新品牌也無法與國際快消品牌抗衡。如今美特斯邦威要想突破困境,恢復當初的輝煌,恐怕是困難重重。你們買過美特斯邦威嗎?覺得怎麼樣呢?

(本文由財經先聲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國產運動品牌倒下?6年時間花光400億巨資,市值縮水97%
    原題:國產運動品牌倒下了,短短6年時間就花光了400億巨資,市值縮水97%。對此大家怎麼看?可想而知當初的貴人鳥漲勢良好,在2014年貴人鳥成功上市,其公司的市值最高時期高達400億元,國內其他知名品牌都無法與之比肩。作為貴人鳥的創始人身家自然也是水漲船高,以190億的價值一躍成為了泉州首富。那時候天王劉德華、天后張栢芝都一度成為貴人鳥的形象代言人。
  • 「勝利門」坑了韓國五大娛樂上市公司6000億韓元,市值縮水25%!
    從事件爆發到現在,韓國五大娛樂上市公司市值蒸發掉近6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6億元,其中勝利所在的娛樂公司跌幅最大,市值縮水25%。 1 曾經炙手可熱的韓國娛樂圈,迎來了一次大規模的「退圈」運動。韓媒統計,從上月25日到3月15日,YG、JYP、SM、Cube、FNC等娛樂公司整體市值縮水17.52%。
  • 國產服裝巨頭「倒下」,關閉千家門店,半年虧7億,創始人夢碎了
    即使是服裝行業的一些巨頭企業,也因未能完成轉型而「瀕臨死亡」。此外,產品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門店成本日益增加,產品利潤壓縮,庫存增加導致服裝店形勢嚴峻,門店頻繁關門。而有一家國產服裝品牌,一度關閉上千家店,在半年間仍然巨虧7個億,創始人已經辭職,總部大樓還曾被出租,由此,有些網友接連表示,又一國產品牌「倒下」,其實它便是曾風靡一時的拉夏貝爾。
  • 又一知名服裝品牌「隕落」!市值蒸發338億,如今連房租都付不起
    近年來,為了滿足大家的消費需求,許多行業都有了相對較快的發展,服裝行業也是一樣,同時,該行業也有著不可低估的競爭壓力。其中一家公司曾被許多人譽為中國第一服裝品牌。如今,該公司董事長被限制高消費,而且有消息透露,他還拖欠房租。該公司的市值蒸發了338億元人民幣。許多人回應說,中國第一服裝品牌,現在連房租都付不起,莫不是將要「倒下」?其實,它便為美特斯邦威。說到美特斯邦威。,我們當然會想到美特斯邦威。的創始人周成建。
  • 中國第一服裝品牌涼了:市值蒸發338億,女老闆被限制高消費
    中國第一服裝品牌涼了:市值蒸發338億,女老闆被限制高消費推薦語:隨著這些年國內市場競爭的加劇,不少傳統服裝品牌也陷入了十分艱難的境地。而令很多國產品牌「雪上加霜」的是,創一代們已然老去,像美特斯邦威、海瀾之家、紅蜻蜓等服裝巨頭,也都紛紛迎來了「繼承人換班潮」。這批曾經俘獲了一代年輕人的知名國產品牌,如今正逐漸失去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品牌老化的挑戰如影隨形,扶新人上馬的另一面,往往是將品牌煥新的希望寄托在了換人身上。
  • 聚美優品(JMEI.US)一把好牌打爛了:市值縮水96%,被股東炮轟不務正業
    美股 聚美優品(JMEI.US)一把好牌打爛了:市值縮水96%,被股東炮轟不務正業 2020年1月18日 15:27:55 騰訊網本文來自 騰訊網。新年第一天,陳歐發出了一條微博:新年快樂!新的10年肯定會更好的,對吧?」新的十年陳歐會不會更好尚未可知,聚美優品(JMEI.US)倒是先迎來了風波。
  • 樂視影業成失信被執行人,市值縮水68億,抱上融創大腿
    市值縮水,套牢一眾明星股東 樂視影業市值縮水,有苦說不出的還有一眾明星股東。2015年9月,他因不願意加入樂視影業,放棄了樂安影雲和北京錦陽的明星股東身份,如今看來,他才是唯一的贏家。 雖然有刷屏預告片《啥是佩奇》加持,但截至發稿,上映11天《小豬佩奇過大年》的累計票房僅為1.19億。張昭表示,春節檔很多影片的宣發費用都在2億元以上,《熊出沒》的宣發費用還不到其他電影的十分之一。大年初一《熊出沒》的排片率只有4.4%,上座率卻高達73.7%。上映5天後,排片率就漲到10.3%。
  • 「女鞋之王」成「關店王」:虧損5億,市值縮水97%,關店3000家
    在2004年前後,中國每售出5雙鞋,就有一雙是達芙妮。但如今,曾經的休閒鞋類大王達芙妮卻陷入虧損的泥潭無法自拔,甚至掀起了關店潮。那麼,「女鞋之王」達芙妮美人遲暮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傳統品牌如何在時尚大潮面前升級換代、自我革新?而諸如百麗、德爾惠、特步等鞋類品牌,因為沒有及時轉型,也在電商的打壓下,生存空間日漸萎縮,服裝鞋類實體企業如何面對電商的競爭?
  • 國產潮牌鼻祖I.T淨虧7億,創始人娶了王晶最在乎的女人邱淑貞
    事實上,昔日國產潮牌「鼻祖」、女神邱淑貞、張曼玉加持的I.T,已經陷入經營危機。所謂「I.T」,並非網際網路中的IT,而是「Income Team」的簡稱,本意為「賺錢的團隊」。但現實卻是,I.T越來越不賺錢。
  • 光線傳媒靠《姜子牙》已進帳近4億,市值兩交易日縮水68億
    中新經緯客戶端發現,截至目前,光線傳媒僅僅靠一部《姜子牙》已進帳3.60億至4.00億,單一部影片營收就比上半年總營收2.59億多了近1.5億。此外,8月28日,光線傳媒還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參與出品的影片《八佰》,影片在上映一周,就收穫累計票房收入(含服務費)約為人民幣14.34億元(最終結算數據可能存在誤差),超過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合併財務報表營業收入的50%。截至2020年8月27日,公司來源於《八佰》的營業收入(目前為票房收入)區間約為人民幣3000萬元至人民幣3600萬元(最終結算數據可能存在誤差)。
  • 半年虧15億 計劃關店1200家
    半年虧15億,市值蒸發2000億,還計劃關店1200家……)近年來,服裝類行業的形勢本就江河日下,隨著新冠疫情的衝擊,這些服裝企業更是備受煎熬,這其中也包括一些國際大牌,比如快時尚時裝巨頭Zara的母公司Inditex。近日,全球時裝巨頭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公布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淨虧損1.9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
  • 又一服裝品牌要倒了?美女老闆「拖欠房租」被限高,一年虧損8億
    想當年,美特斯邦威火遍大街小巷,深受年輕人喜愛,總以為穿上該品牌的服裝就能成為街上「最靚的仔」,並且這句「美斯特邦威,不走尋常路」的廣告詞,深入民心,一度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國民品牌」。但如今,美特斯邦威早已過時,而美女董事長胡佳佳也被限制高消費,這一消息一出,迅速竄上了熱搜,帶著已經風光不在的美特斯邦威再次出現在消費者面前。
  • 又一國產品牌「賣身」,40億賣給外企,如今一年賺走198億!
    又一國產品牌「賣身」,40億賣給外企,如今一年賺走198億!說到品牌的發展,可以說是有一段非常艱難的歷史。早期我國的經濟實力並不是很強,所以很多品牌都是從國外引進,這些進口品牌佔據了我國大部分市場,也讓國產的品牌很難有容身之地。
  • 又一知名品牌倒下,1600億市值只剩13億,老闆套現200億享受生活
    然而,我國服裝行業也有一家知名企業遇到了難題,這個服裝品牌就是ESPRIT。可能00後對於這個品牌不太熟悉,但是ESPRIT曾經火的時候,連優衣庫和ZARA都甘拜下風。早在2007年的時候,ESPRIT的市值就已經達到1600億,然而現在只剩下13億的市值,只有13年前市值的零頭那麼多。前不久,ESPRIT官方宣布關閉56家除中國以外的門店。
  • 愛爾眼科遭艾芬怒懟,市值一日縮水275億;48個創新藥獲批上市
    醫線周報,為你挑選過去一周(1.2~1.8)最值得關注的「醫線」新聞。 數據來源:睿獸分析 本周國內融資超1億人民幣的公司信息如下: 火石創造成立於2015年8月,總部位於杭州。
  • 中國服裝上市公司最新市值百強榜:安踏登頂 李寧進500億俱樂部
    截止2020年4月10日交易結束,中國服裝上市企業最新市值百強總市值合計為7339.91億元,平均市值為73.40億元。▲中國服裝上市公司最新市值TOP10企業 制表:數說商業最新市值百強服裝上市企業總市值合計為7339.91億元,平均市值為73.40億元。
  • 中國潮牌界「鼻祖」業績持續下滑 去年淨虧7億閉店28家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中國潮牌界「鼻祖」業績持續下滑,去年淨虧7億閉店28家曾經在潮牌行業出盡風頭的I.T集團(00999.HK),近日公布2019/2020財年業績報告顯示,集團年度營收77.19億港元,同比下降12.6%;淨利潤則首次出現虧損7.46億港元。
  • 「國民女鞋」跌落神壇,一年關店1900多家,市值跌的只剩下零頭
    說到這裡相信已經有人猜到了,這一品牌就是達芙妮。2020年8月25日,達芙妮發布公告顯示,上半年營業額同比減少85%,虧損了1.41億港元。與此同時線下門店的數量也從2019年6月底的2208家,縮減至293家。一年多的時間關閉1915家門店,如果不是現金流太過緊張的話,相信也不會出現如此大規模關店的情況。
  • 全球牛仔褲始祖,市值489億,卻9個月虧掉12億人民幣
    在琳琅滿目的服裝產品中,牛仔褲一直以來被男女老少所鍾愛。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目前全球範圍內主要有李維斯、Lee、Calvin Klein Jeans、黑牡丹、Only等牛仔褲品牌。
  • 浮沉啟示錄|曾經制霸步行街的國產服裝品牌們如今怎樣了?
    在 2008 年,開出旗艦店之後的美特斯邦威信心滿滿地開啟了上市之路,第二年的市值便高達 389 億。而其創始人、裁縫出身的周成建也以 170 億元的財富問鼎當時的中國服裝界首富。2012 年,美特斯邦威在國內的門店數達到了峰值,為 5220 家。但國產品牌的輝煌卻因為國外快時尚品牌的進駐,而迅速黯淡下來,其背後的隱患也隨之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