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尋常路,美特斯·邦威」,相信很多人對這句廣告記憶猶新,它曾陪伴著無數 80、90後成長。而美特斯邦威作為知名國產服裝,也曾一度被稱為「學生黨的衣櫃」,引領著中國青年們的穿衣風潮。不過近些年來,美特斯邦威不僅沒能繼續當初的輝煌,反而快要「無路可走」了。
美邦服飾發布的財報顯示,其2019年營業收入為54.63億元,同比下降28.8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達到了8.25億元,而其2020年前三季度的虧損額為7.06億元。在這樣的發展頹勢下,美邦的市值連連下跌,截止至2021年1月9日,其市值僅為33.92億元,縮水高達91.3%。
周成建:從小裁縫做起,遭遇欺騙負債30萬
美特斯邦威的創始人是周成建,可以說他的創業也是不走尋常路。他8歲的時候,就開始幫父親打理雜貨店,不過初中畢業後,他不願每天呆在鋪子裡做著同樣的工作,農村出身的他選擇去做裁縫,他學習能力強,不過一個月就開始幫人做衣服了。
在積累一定的經驗後,1982年,年僅17歲的周成建創辦了自己的服裝廠。有一次,周成建外出推銷產品時,談下了一筆大訂單。隨後,他信心滿滿地向銀行貸款30萬買面料,還像「打雞血」一樣和員工們加班加點的趕貨。不料,發過去的貨物被對方「惡意」退回,周成建也因此負債30萬。
不過,周成建並沒有灰心喪氣,他帶著僅剩的9000元前往製造業發達的溫州。隨後,他四處結交人脈,又創辦了一個服裝廠,繼續自己的服裝生意,很快就談下了很多訂單,此後的一段時間,他和十幾個裁縫日夜加班趕業務,終於將債務還清了。
「意外」變「驚喜」,美特斯邦威的誕生
周成建怎麼也沒有想到,因為一次意外讓他的人生發生了轉折。當時,周成建的工廠操作失誤,不小心將西服的袖子都裁短了一截,精美的面料瞬間變成了殘次品。周成建索性就將裁掉的布料裁剪拼接到衣服上,做出一種「另類」的休閒服裝。衣服一經推出便大受歡迎,這也讓周成建看到新的發展契機。
隨後,周成建創辦了屬於自己的品牌—美特斯邦威,並於1994年開設了第一家專賣店。此後,周成建開始了「明星營銷」的 策略。2001年,美特斯邦威邀請了天王郭富城為其代言,這一年美特斯邦威的營收達到了8億元,是創業之初的80倍。次年,他又斥資1000萬請了周杰倫代言,一句「不走尋常路」讓美特斯邦威火遍全國各地。
此後,美特斯邦威的發展一路高歌猛進。2008年,美特斯邦威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周成建家族也因此收穫161.4億元財富。到了2011年,美特斯邦威已經擁有了5000多家門店,還實現了年營業收入99.5億元。卻不曾想,這是美特斯邦威最後的輝煌。
腹背受敵,美特斯邦威遭遇「滑鐵盧」
在美特斯邦威擴張門店的同時,電商迅速崛起,人們的消費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為此,美特斯邦威也效仿凡客建立了邦購網,不過卻沒有取得多大的成效。與此同時,ZARA、優衣庫、H&M等國際品牌也紛紛入駐中國,擠壓國內服裝品牌的市場份額,而美特斯邦威的產品更新也競爭不過這些「快時尚」品牌。
此後,美特斯邦威的銷量不斷下滑,到了2015年,其的門店規模由5000多家縮減到了3000多家,還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近五年來,美特斯邦威的營業收入也不容樂觀,多次處於虧損狀態。其市值也從巔峰之時的389.44億跌至33.92億,短短幾年間,就蒸發了355億元,實在是令人唏噓!
曾經購買美特斯邦威的80、90後早已長大,而美特斯邦威卻沒有跟緊時代的步伐,仍「留戀」以前的營銷手法,推出的新品牌也無法與國際快消品牌抗衡。如今美特斯邦威要想突破困境,恢復當初的輝煌,恐怕是困難重重。你們買過美特斯邦威嗎?覺得怎麼樣呢?
(本文由財經先聲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