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常常看到它,但不好意思的是,直到昨天我才知道它的名字是變葉木。而動機竟是想寫此文,不得不寫出一個名字。這像極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熟悉的人熟悉的事,不見得掌握核心的信息,知道有一天要對別人談及,才在腦子裡不斷搜索別人的名字,原來並不曉得。
深圳的路邊和公園裡,變葉木並不少見,但每次經過,我還是不由自主地多看幾眼,變葉木有一種獨特的氣質,既不過分嬌豔,也不至於含蓄地毫不起眼。生在路邊的,或沾染了塵土,但看到的人多,人看它和它看人都多;生在僻靜處的,乾淨,一塵不染,但見者少,仿佛美麗全被浪費了。
一下雨,就不一樣了,生在人多處的變葉木,也清清爽爽起來,驕傲地搖曳著,隨風擺動,同樣是變葉木,顏色有不盡相同,深淺不一,帶給你的視覺感受,各有趣味。青一些的,蔥蔥翠翠,莊重大氣,色澤深的,就多彩起來,顯得活潑生動一些。
說它大氣,大概因為葉子寬大,不算厚實,但總給人結實的感覺,它一定不會和「嬌滴滴」聯繫在一起。大氣和粗獷之間的分寸,有時很難拿捏,稍不注意,就會偏向另一邊,好在變葉木沒有這個顧慮,它是持重的,但不會粗疏。
雨水一經掠過,「嬌嫩」勁能生出一些,遠看是一種感覺,貼近去觀察,又是不同體會。很奇怪為什麼以變葉木盆景的不多?或許是我沒看到的吧,或者另有他因,但我想既能種在路邊,擺在室內又何嘗不可?
一顆不起眼的小植物,放在家裡也是風景,能夠裝扮一片區域,人所需求的,其實並不多,恰到好處,即是足夠。又或者外面的世界那麼多彩,我們去看,又不會生出正比例倍數的激動之心來,人的感受也是有彈性地變動著的,「入我眼,即我有」,也可以說是一種智慧,也可以說是一種自嘲或者「貪婪」。
變葉木的葉子上帶著雨水,欲滴未滴之時,那種光亮與通透,我怎麼寫不出來,只能意會,不可言傳。不知人的美感是怎麼生發出來的,再笨的人,也能感知美,發現美,觀察美,留戀美,這是先天的智慧,還是後天的修養?說不清。
愛美之人,特別是愛自然之美、植物之美的人,他自己倒也演化出獨特的氣息,能騰出時間留意一點花草之美,至少他是恬淡而細膩的,很難想像一個內在和外在都「五大三粗」的人,留戀於植物之美,如果有,那還真是「猛虎嗅薔薇」了。
愛植物的人恬淡,太清淡了,就容易被人說成胸無大志,就像劉備當年寄曹操之籬下,於後院種菜一樣,關、張二人不解地說問:「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學小人之事,何也?」而曹操一句「在家做得好大事」著實嚇了劉備一跳,緊接著有說了一句:「玄德學圃不易」,劉備也順勢答道:「無事消遣耳」。不過有個小細節也值得一說,學圃不易一句,說明曹操是個很注重細節、懂得大小事凡心體力行皆不易得很務實也很善於理解人的人。
雨後的變葉木,清新大氣,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