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經濟就要走到頭了?
上帝欲讓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7月26日,天王周杰倫直播首秀,共有6800萬人在線觀看;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人在這場直播中刷了300多萬元人民幣的禮物,結果只漲了3萬多粉絲。
免費看直播的人越來越多,但是願意在直播中買東西的人越來越少了!這或許就是如今直播帶貨的現實一種。
也許有人不解:前一段時間,直播不是很火嗎?怎麼說涼就涼了?
你都說了,那是「前一段時間」!
前一段時間,直播對於很多人而言都還很新鮮,大家對未來的期望值還很高,禁足在家的時候,刷視頻看段子+直播購物儼然是眼前的苟且。
但是,很多人最近發現:2020年已經過去一半了,自己沒有賺到什麼錢,公司的狀況也沒有好轉的跡象,一想起來,就像不遠處有一個不可名狀的黑洞等著吞噬了自己。正如趙傳在《我是一隻小小鳥》中唱的:未來會怎麼,究竟有誰會知道?幸福是否只是一種傳說,我永遠也找不到?
這時候還有人願意勒緊褲腰到直播間買貨?對不起,最近連頂流主播都帶不動貨了,大批明星主播在直播中接連「翻車」了,也給這個充滿神話的行業狠狠「打臉」了!
7月初,財經大V吳曉波在直播失利後發文自省:「很多年後,回想起無比尷尬和羞愧的今天,我會對自己說,我可是那個開過直播、翻過車的吳曉波。」
吳曉波將自己的直播失利歸結為兩個方面:首先,自己表現得像講課,沒有把觀眾當「寶寶」而當成了「學生」;其次,選品邏輯有問題,百元以下的居少,多為高價商品。
身在行外的吳曉波可能不知道:問題根本不在於他表現得像老師還是像親人,也不是他選品的邏輯真的有問題,而是,這個行業本身出現了可怕的問題!他進來就是入坑!
「賠本賺吆喝」的帶貨模式
直播帶貨剛出生時,其實並沒有「賠本賺吆喝」的屬性。
想一想也是,當年的薇婭和李佳琦,一個為了在直播中沉澱更多粉絲把嗓子都說啞了,一個對業務熟悉到閉上眼睛就能從幾千支口紅中選出最需要的那一支,可以說,他們能成為頭部主播,都是通過一場一場的直播,從零到有,用自己的汗水和鮮血拼出來的。
那時候的直播,就像愛情一樣的單純,沒有坑位費,只有銷售提成:就像相聲中的「平地摳餅,對面拿賊」,你得使出真活兒,先在直播中把東西賣出去了,讓用戶認可你了,再來跟我談主播能分多少錢!
但是,因為直播帶貨成績太亮眼,薇婭和李佳琦還是「出圈」了,一不小心就成了公眾人物,帶動各種MCN機構跟進,「批量製造薇婭和李佳琦」!
為了「批量製造薇婭和李佳琦」,直播帶貨為了以示區別於電商平臺購物,「全網最低價「就像一句美麗的口號揮不去。
「全網最低價「本身其實是對品牌價值的抹殺:直播帶貨中,為什麼這麼多品牌選擇李佳琦和薇婭?因為他們夠專業,他們為品牌提供了信任狀,而不是「全網最低價」!
但是,2020年一開始,一場疫情突如其來,在特殊的時期,沒有人顧得上品牌價值之類的「永恆之價值」了,原來應該安靜地待在網紅經濟小圈子中的直播帶貨突然被推上了風口。
一陣病急亂投醫後,直播帶貨很快迎來自己的「黃金時代」。
於是我們看到,在「全網最低價」的口號下,越來越多的主播們一場直播銷售額輕鬆破千萬、上億、十億,其中不乏一些剛剛入行的企業家。
有人做過一個統計:如果全網主播每天銷售額加起來,夠一個縣級市一年的GDP!
直播帶貨有多繁榮,就有多虛假?
正常的商業邏輯下,做生意是品牌方、銷售渠道和消費者之間的平衡,用戶從電商平臺買東西,只需要對接平臺上的商家就可以了,該買什麼東西,心裡一目了然;而直播帶貨出現後,錢主要讓插進來的網紅主播和MCN賺走了,這損失的一部分由誰來承擔,商家和用戶啊!
這種直播帶貨的商業模式,非常不正常!
他們,正在加速摧毀直播經濟!
如今的直播帶貨不是《嚮往的生活》,而是不折不扣的《變形記》。
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首先,直播成為資本的工具,甚至是企業套現等的手段。
如今,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在公關危機還沒有徹底爆發前進入頭部主播直播間,直接造成公司股價的拉升,品牌的持股人看準時機套現走人,留下一地的被收割得遍體鱗傷的韭菜舔著傷口,這樣的案例已經發生過不止一起兩起了。
其次,瘋狂注水的直播成績。
據披露,全國TOP 50直播電商主播5月GMV對外宣稱總計約為123億元,但實際銷售額僅約為1.3億元,數據統計方面相差達到百倍!更有甚者,直播的點擊量、在線觀看人數、評論數、轉換率造假的背後,已延伸出一套完整的產業鏈。
想一想也是,很多人看綜藝節目時對60秒的廣告都到了不能忍的程度,還有多少人會為了直播間那些真假莫辨、套路頻頻的所謂「讓利」苦等在屏幕前刷屏?
還有,明星們入局直播帶貨,其實也是在加速摧毀直播經濟!
前淘寶直播負責人的趙圓圓曾直言不諱的說:「這個圈子裡, 只有兩種主播:頭部主播、其他主播。」
很不幸的是,明星主播,也只能歸類於「其他主播」。
前面說過,當年的薇婭和李佳琦能成為現在的頭部主播,是從無到有一場一場頂過來的,而明星主播上場前根本就沒有經過任何培訓。
曾經有個商家談及和他們合作過的一個明星主播:他不僅連我們產品的贈品模式沒有解釋清楚,連品牌名字都念錯,甚至因為當天需要吃的東西太多,導致在試吃我們的產品時,面部表情看起來很難受。
在明星主播非常不專業的表現下,有的商家氣憤地說:請明星直播帶貨,就是詐騙!
想一想也是,中國京劇院隨便一個跑龍套的角色,哪一個不是練了十年八年的?這麼多對產品特點、企業歷史沒有絲毫了解的明星都一窩蜂地跑到直播行業裡來,你琢磨這個行業能好得起來嗎?
而且,明星主播加入直播後,很多以為賺了「最低價」實惠的消費者,成為真正的冤大頭。從這個方面來說,很多明星現在做直播帶貨,還不是單純的吃相難看,而是實際上是在遠離自己的粉絲,傷害自己的星途。
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每個人才能創造各自的價值。否則,這麼多不專業的人和不專業的做法,真的會摧毀直播經濟!
作者:電商君